科技集團公司數據備份和恢復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29024
2024-09-08
8頁
37.04KB
1、科技集團公司數據備份和恢復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數據備份和恢復管理制度第一章 總 則第一條 為規范、統一全集團范圍內重要系統的數據備份及管理工作,明確各系統數據備份及恢復的角色和職責,確保備份介質的安全和按時、順利恢復系統和數據,并確保有關責任人員熟練掌握系統和數據的備份、歸檔和恢復流程,特制定本辦法。第二條 備份和恢復管理的范圍包括:確定關鍵系統的備份和恢復方針及原則;系統、應用等軟件及業務、配置等數據的備份和恢復;備份介質的存放、歸檔管理;系統及數據恢復演練;備份和恢復流程的評估和維護;歸檔數2、據的查詢;備份和恢復所需存儲、磁帶庫等硬件工具/設備的監控和管理。不包括:硬件、網絡的備份和恢復(屬于業務連續性管理);業務系統的在線數據冗余(屬于業務可用性管理)。第三條 關鍵系統定義: ERP、研發、SCM、CRM、財務、HR和其他多個單位通用的業務系統;MIP、郵件、公共網站等IT基礎應用系統;單個單位使用的核心業務系統。第四條 集團數據備份和恢復工作由集團備份管理員負責組織、協調,并按照既定計劃和策略督促相關人員執行。第二章 數據備份和恢復原則第五條 備份和恢復時間、性能應符合各系統服務級別的規定,各系統服務級別由系統所在單位與系統主要使用部門商議。第六條 應考慮主機系統(操作系統、工3、具軟件、數據庫系統軟件、應用等)變化的頻率,全備份的頻率應與業務系統變化頻率成正比。第七條 當主機系統發生較大更改時,應馬上對主機系統進行一次全備份。第八條 應考慮全備份的容量,全備份的頻率應與其備份容量成反比。第九條 系統全備份方式適用于使用小型機設備的系統,使用PC服務器的系統建議采用克隆系統應急盤方式。第十條 對應用軟件等程序文件:當系統配置數據發生變動時,應馬上備份,備份介質保留至下一次系統全備份。當生產環境中的應用軟件將發生變動時,應對變動前的應用軟件進行備份。該種情況下的備份一般情況下由各系統管理員自行準備資源完成。第十一條 對Oracle等數據庫進行在線備份的系統,原則上要求周日4、為0級備份(冷備份)。對有數據長期保留需求的系統,只進行系統的0級備份的歸檔,以確保數據有效性和可恢復性。第十二條 歸檔數據一般包括程序文件、數據文件,一般不包括數據庫歸檔日志、邏輯備份數據(如在線備份)。第十三條 歸檔數據完整性的基本原則:進行數據恢復后,系統在簡單配置后可直接使用。第十四條 對業務數據備份:在網絡帶寬和存儲設備允許的前提下,可以采用集中備份和恢復管理的方式,否則采用分布備份和恢復管理方式。在數據庫故障時能夠快速恢復數據是選擇備份方式的一個重要因素。應該采用多種備份方式(如采用塊方式和文本方式等),以保證除了使用備份系統進行恢復外,還可以在本地備份機上直接恢復應用,如特別關鍵5、應用,建議考慮增加異地的恢復方式。除了用于恢復外,備份介質還應該方便存檔數據查詢、恢復演練、新系統測試、審計檢查等使用。重點保留月末、季末、年末、結息日、新系統切換等重點時間的數據。第十五條 對Oracle數據庫備份:為了保護最近產生的數據,必須連續備份數據庫邏輯日志。在業務數據的兩次連續0級備份之間,應該進行業務數據邏輯日志的備份。第十六條 應該根據數據容量/備份持續時間來決定采用每日0級備份,或定期0級備份+每日增量備份方式(增量備份分為對上次0級備份的增量、對上次增量的增量兩種)。如果每日0級備份的備份和恢復時間符合要求,建議采用每日0級備份方式;否則采用每周0級備份+每日增量備份方式。6、備份介質保留一個備份周期。第十七條 區別維持關鍵業務運行的數據(如,僅僅包含賬戶數據、客戶信息、交易數據,不含歷史數據),并每日單獨備份,剩余數據同樣單獨備份。考慮到是快速恢復數據,故該類數據不宜過大。另外考慮到其使用目標是僅僅是應急,故其備份介質都是短期保留。第十八條 要使用腳本來進行備份和恢復,盡量避免手工操作;盡量安排在非工作時間備份。第十九條 在備份和恢復操作流程發生變動時,應該對操作人員進行培訓;進行恢復演練的頻率與流程變化的頻率成正比;進行實際恢復演練的頻率與恢復失敗的頻率(考核指標之一)成正比。第二十條 所有對生產系統和數據的恢復都要預先得到批準;對存檔備份介質的調閱需要登記,并7、且只能拷貝不能外借。第二十一條 所有的備份介質都要貼上清晰的標簽,標簽應包含介質編號(或序號)、備份內容、備份日期時間、備份人員等內容;數據備份在制作、傳遞、轉移過程中,必須填寫數據備份登記表或數據轉移保存登記表,詳細記錄備份數據制作、傳遞、轉移的全部過程與責任人;數據備份的存放處必須符合防火、防水、防磁的安全要求;保存期在一年以上的備份磁帶應半年進行重寫或重繞處理;長期保存的磁帶應記錄使用次數,保證介質在規定的次數內使用;歸檔數據備份介質應該實施異地存放,建議存放至銀行保險箱或檔案室(必須和主機房不在同一建筑物內,如分支機構辦公場所)。第三章 存儲、備份設備及相關設備管理第二十二條 存儲設備8、:集團中央數據存儲系統、集團中央備份存儲系統;備份管理員負責:每天檢查存儲設備控制器產生的信息,每周至少一次現場檢查存儲設備及相關部件運行狀況,并將檢查記錄包含在周報中;存儲設備Lun的調整和新Lun的分配,磁盤Raid策略調整等資源使用管理;第二十三條 備份設備:STK SL500磁帶庫、LTO3數據磁帶、LTO3清洗帶;磁帶庫設備要求制定驅動器自動清洗策略,備份管理員負責:定期檢查策略執行執行是否正常,每周至少一次現場檢查磁帶庫及相關部件運行狀況,并將檢查記錄包含在周報中;根據備份策略或用戶需求調整,及時調整磁帶庫設備的資源分配。第二十四條 相關設備:光纖通道交換機及光纖通道接口等部件、主9、機HBA卡;備份管理員負責:每周至少一次現場檢查光纖通道交換機及相關部件運行情況,并將檢查記錄包含在周報中;每月協助系統管理員對主機HBA卡運行情況進行檢查,包括雙通道、負載均衡功能是否正常以及操作系統是否出現類似光纖通道報警信息;交換機Zooning調整、劃分及相關資源調配。第二十五條 備份管理員負責以上設備的日常維護和故障報修。維護和報修流程見本規范第二十九條第2款。第四章 備份和恢復相關人員職責第二十六條 集團備份管理員由集團IT管理部任命和管理;二級備份管理員由二級管理平臺IT部門任命和管理,在備份業務上配合集團備份管理員。增加二級備份管理員的調整須提前知會集團IT管理部。系統管理責任10、人由系統所在平臺的IT部門確定,業務管理責任人由系統所在平臺的關鍵業務部門確定。第二十七條 集團備份管理員職責:作為集團數據備份和恢復工作的總體計劃制定和工作協調者,負責備份系統管理和日常維護;負責備份數據在磁帶、光盤等可移動存儲介質上克隆、遷移和本地存放;參與備份系統建設、改造項目;協助二級備份管理員和各系統管理員進行數據覆蓋和災難恢復工作;定期組織二級備份管理員及相關人員進行備份數據有效性驗證;負責組織集團本部相關系統管理員進行備份數據的有效性驗證工作;負責集團本部及直屬單位系統數據的覆蓋和所有系統的災難恢復工作;負責備份系統客戶端程序的異常處理,但不含客戶端程序的管理;(制定指引,由系統11、管理員操作)有義務和責任對系統管理員制定的備份策略提出合理建議;根據各系統恢復演練要求,制定總體恢復演練工作計劃,。第二十八條 二級備份管理員職責:作為二級平臺及下屬單位數據備份和恢復工作詳細計劃的制定和協調者,協助備份管理員維護工作;組織相關系統管理員進行備份系統客戶端的日常維護;協助備份管理員定期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備份數據的有效性驗證;參與備份系統建設、改造項目;負責平臺管理范圍內系統進行數據覆蓋和協助集團備份管理員完成災難恢復工作;負責制定該平臺及下屬單位的系統恢復演練詳細計劃,并負責該平臺及下屬單位數據從備份系統的導出。第二十九條 系統技術管理責任人職責:簡稱系統管理員。是系統管理責任部12、門指定的系統日常維護人員,作為數據備份策略的制定者和恢復工作的實際執行者,按照備份系統維護指引要求,負責對備份系統客戶端的維護;根據業務系統數據安全需求,負責制定合理、有效的備份策略(系統管理員只能負責提出策略和有效性審核,策略的合理性應由集團備份管理員完成);在集團備份管理員或二級備份管理員的協助下,負責進行責任系統的備份數據有效性驗證;根據災難演練計劃,建立系統詳細恢復操作文檔,并負責具體系統的搭建、恢復工作,同時負責組織相關人員對恢復系統的有效性進行測試并提交相關報告。(各個應用系統需要確定主要維護責任部門,由責任部門提出對系統的維護要求和指標)第三十條 系統業務管理責任人職責:作為數據13、備份和恢復工作的用戶方或負責業務維護的項目組,負責確認系統數據備份和恢復的時間、性能等指標。ERP、SCM、CRM等類系統業務責任部門為系統所在單位財務部門,研發類系統業務責任部門為系統所在單位研發部門,集團HR系統業務責任部門為集團人力資源部,MIP、郵件等基礎應用系統業務責任部門為集團IT部。其他系統由系統管理的責任單位IT部門確定系統業務責任部門。第五章 運維管理流程第三十一條 數據備份異常的預警機制:對于連續兩次備份失敗的系統,集團備份管理員應以郵件、短信或電話方式知會二級備份管理員或相關系統管理員及該管理平臺IT部門負責人,系統管理員應積極采取相關措施,二級備份管理員及集團備份管理員14、應配合,確保當天晚上數據備份成功,連續三次備份失敗,集團備份管理員應將該信息抄送至系統責任單位財務負責人、集團IT總監。第三十二條 系統日常維護流程:備份系統的服務器端操作,由備份管理員負責,客戶端操作由相關責任人負責,備份管理員協助完成。1. 備份情況通報流程:集團備份管理員每天上午10點前將前一天晚上數據備份情況在MIP上公布(周六備份情況在周一通報),每周備份管理員將一周備份情況進行總結并發布至MIP,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本周備份數據量、備份有效性總結、故障處理情況;每月進行一次系統運行情況總結,上報至基礎管理中心高級經理,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本月備份有效性情況、故障處理匯總及分析、系統運行15、趨勢分析及系統改進合理化建議等。對于備份失敗的系統,以郵件、短信或電話方式通知二級備份管理員及其上級領導并給出初步診斷結果和建議操作;二級備份管理員應立即聯系相關系統管理員,系統管理員應在當天配合備份管理員查找問題。若數據連續兩天沒有備份成功,第三天需要系統管理員與備份管理員一起確定系統的備份方式,若為數據庫的在線備份失敗,應采取冷備份,若因數據庫沒有正確啟停,需系統管理員在策略中約定的時間手工啟停數據庫,保證當晚數據備份成功。如二級備份管理員及系統管理員對備份失敗問題一天內查不出原因,集團備份管理員應協調相關資源協助處理。2. 備份系統日程運維管理流程:包括備份系統及相關設備日常檢查及故障處16、理。備份管理員每天對備份系統軟件日志進行查看,如系統出現的報警或故障信息,當天反饋至技術后臺支持經理,如超過2天不能解決,應上報至基礎運維管理中心高級經理,并聯系相關外部技術支持人員。如超過4天不能解決,應上報至集團IT總監。3. 備份和恢復策略初次申請流程:由系統管理員提出備份和恢復策略并填寫備份和恢復需求、系統備份信息表、備份和恢復策略和原則,系統業務責任人對備份和恢復需求進行確認,二級平臺備份管理員審查,集團備份管理員審核,并在備份系統中實施,備份管理員直屬領導及基礎運維管理中心負責人備案。4. 備份和恢復策略變更流程:由系統管理員提出變更后的備份和恢復策略并填寫備份和恢復需求、系統備份17、信息表、備份和恢復策略和原則,系統業務責任人對備份和恢復需求進行確認,二級平臺備份管理員審查,集團備份管理員審核,并在備份系統中實施,備份管理員直屬領導及基礎運維管理中心負責人備案。5. 備份數據常規恢復流程:常規恢復指數據的測試環境覆蓋、恢復演練等要求下進行數據恢復。不允許在凌晨進行數據恢復,如需進行數據,需要以郵件方式發送請求至集團備份管理員,由備份管理員安排恢復時間和協助恢復。如系統管理員自行恢復,導致正常備份工作受到影響,將追究相關管理員責任。6. 系統和數據災難恢復流程:系統管理員提交系統和數據恢復申請,系統管理員直屬領導進行審核,系統業務責任部門審批,根據系統故障類型,二級備份管理18、員或集團備份管理員準備恢復的介質,系統管理員進行系統和數據恢復,系統業務責任人對恢復數據正確性進行驗證,確認恢復成功后,由系統管理部門對外發出系統恢復通知。7. 日常備份和歸檔管理流程:集團備份管理員進行日常備份和歸檔,提交備份介質存放登記表,并在MIP上發布當日備份信息,備份管理員直屬領導對歸檔進行審核和數據抽查,基礎運維管理中心負責人備案。8. 備份介質存放管理流程:集團備份管理員對歸檔的備份介質(目前為磁帶)進行異地存放,并填寫數據轉移保存登記表,備份管理員直屬領導審查,基礎運維管理中心負責人備案。第三十三條 系統和數據恢復演練流程:包括所有非災難恢復性質的數據恢復流程。集團或二級平臺備19、份管理員提交系統和數據恢復演練計劃,同時準備好演練的環境和介質,系統管理員將系統和數據恢復至預定位置,并進行系統和數據恢復結果進行驗證,并填寫系統和數據恢復演練反饋表。第三十四條 存檔數據查詢流程:由存檔數據查詢人提交存檔數據查詢申請表,系統業務責任人審核,系統管理員準備恢復所需硬件、軟件等資源,二級備份管理員或集團備份管理員準備恢復環境和備份介質,系統管理員進行數據恢復對恢復系統和數據進行可用性確認,系統業務責任人對恢復系統和數據進行正確性驗證,并通知查詢人進行數據查詢。第六章 懲罰措施第三十五條 如集團備份管理員已通知相關系統管理員備份失敗信息,而系統管理員沒有及時處理,導致兩次以上的數據20、備份失敗情況發生,系統管理員應承擔數據安全管理不善責任,并在MIP上通報批評,如造成數據丟失等嚴重后果,按照相關單位規定進行處罰。第三十六條 因集團備份管理員維護不到位,出現同一套系統數據備份失敗情況,且沒有及時知會相關系統管理員進行應急處理,導致系統備份失敗情況連續發生三天以上(含三天),集團備份管理員將承擔系統管理不善責任,并在MIP上通報批評,如由此造成的數據丟失或其他嚴重后果,按照集團相關規定進行處罰。連續三個月未出現因備份管理員維護不力而出現備份異常情況,由集團IT管理部給予獎勵。第三十七條 因相關系統管理員未及時處理,而導致連續三天以上備份失敗(含三天),系統管理員承擔系統維護不善21、的責任,并在MIP上通報批評,如因此造成的數據丟失或其他嚴重后果,按系統管理員所在單位相關規定進行處罰。第三十八條 如無特殊原因,連續三個月內都未組織二級備份管理員及相關系統管理員進行系統災難恢復演練工作,集團備份管理員應承擔系統維護不力責任,并在MIP上通報批評。第三十九條 二級備份管理員不配合集團備份管理員組織系統災難恢復演練工作,導致演練工作無法開展,將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并在MIP上通報批評。第四十條 相關系統管理員不服從備份管理員組織,連續三個月內都未進行系統災難恢復演練工作,將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并在MIP上通報批評,因此出現備份數據恢復無效而導致數據丟失情況,由系統管理員及所在部門責任人承擔數據安全的全部責任。第四十一條 本規范由集團IT管理部負責修改和解釋。第四十二條 此規范自下發之日起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