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計劃產能與負荷分析管理制度實施辦法.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29632
2024-09-08
4頁
55.79KB
1、生產計劃產能與負荷分析管理制度實施辦法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產能與負荷分析實施辦法1. 總則1.1. 制定目的規范生產計劃安排前對制造產能與生產負荷之間是否平衡的分析,使生產計劃合理、可靠、并可作為事前之設備、人力申請的依據。1.2. 適用范圍生管部安排中日程生產計劃(一般指月度生產計劃)時適用,也可共制造部作為人力、設備分析的參考。1.3. 權責單位1) 生管部負責本辦法制定、修改、廢止之起草工作。2) 總經理負責本辦法制定、修改、廢止之核準。2. 定義2.1. 工作中心區分1) 為方便產能預估計算,由2、生管部將制造部門依功能別區分為若干個“工作中心”(一般以生產線別、課別為單位),作為產能與負荷的管制單位,并予編號區別。2) 凡為必須連續作業之相連的不同設備,應將其整體視為一個工作中心。3) 凡為工作性質相同,且規格類似或相同之各不同個別設備(如注塑機),其生產批作業可以互相替換者,應視為同一“工作中心”。4) 凡為工作性質相同之班組(人員),應視為同一工作中心,不另依熟練度或更細工序再劃分為不同的工作中心。2.2. 產能與負荷分析管制表生管部將各工作中心每一時段(一般為月度或周次)的產能與負荷分別換算成相同之可比單位,如時間或產量(一般用時間來衡量),填入同一張表單,以比較分析制造能力與生3、產任務之間可否平衡。此表即稱為產能與負荷分析管制表,一般應包括下列內容:1) 工作中心之名稱、編號。2) 分析評估期間(一般為一個月或一周)。3) 產能狀況,含正常上班及加班,一般包括可稼動天數、可出勤人數、可稼動設備數、每日班次、產能系數及產能時間等項目。4) 負荷狀況,含生產批號、生產產品、生產預定量、標準工時、負荷工時等項目。5) 分析結論及對策。3. 產能預估分析3.1. 月份產能預估分析1) 每月24日前,生管部依各工作中心別分別填寫產能狀況。2) 正常產能,指該月份依公司規定正常上班的總時間內的產能狀況,依次填入可稼動天數、可出勤人數、可稼動設備數、每日班次。3) 產能系數以最近三4、個月該工作中心之平均生產效率為標準(如95%)。4) 計算公式:設備產能時間=每日正常上班時間*每日班次*可稼動天數*可稼動設備數人力產能時間=每日正常上班時間*每日班次*可稼動天數*每班人數3.2. 周次產能預估分析1) 每周末,由生管部依各工作中心別分別填寫下周產能狀況。2) 填寫方法參照月份產能預估分析。4. 負荷預估分析4.1. 月份負荷預估分析1) 每月24日前,生管部將業務部轉發之訂單狀況,轉換成生產訂單,并編上生產批號,同時加上預估陸續補入之訂單狀況,依各工作中心別分別填寫負荷狀況。2) 填入生產批號(預估訂單可不填寫批號)、生產產品、生產預定量、標準工時。3) 負荷工時=生產預5、量*標準工時4) 合計之負荷工時為各批之負荷工時加總而成。4.2. 周次負荷預估分析1) 每周末,由生管部依各工作中心分別填寫下周負荷狀況。2) 填寫方法參照月份負荷預估分析。5. 分析結論及對策5.1. 產能大于負荷預估次月(周)之產能大于負荷時,一般應對措施有:1) 要求業務部門追加訂單。2) 將下月(周)之訂單提前。3) 安排富余人力或設備支援其他工作中心。4) 安排富余設備保養及人員教育培訓。5) 安排調休,減少加班。6) 必要時評估設備變、轉移,人員裁減、辭退。5.2. 產能小于負荷狀況當預估次月(周)之產能小于負荷時,一般應對措施有:1) 向其他工作中心請求設備、人力支援。2) 不足工作量由委外加工彌補。3) 必要時增購設備,增加人力。4) 延長加班時間,犧牲休息時間。5) 必要時勢與業務部門協調將部分訂單延遲或取消。產能負荷分析表工作中心名稱所屬制程名稱分析時段工作中心代號代號產能分析正常班可稼動天數說 明可稼動設備數每班人數每日班次設備產能時間人力產能時間加班可加班時間設備可加班時間人力可加班時間合計產能時間負荷分析制造命令排程量標準工時負荷工時累 計分析對策核準: 審核: 填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