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公司物流制造部生產計劃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29938
2024-09-08
15頁
83.56KB
1、科技公司物流制造部生產計劃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一、 產量與產能分析實施辦法(一) 總則1、 目的規范生產計劃安排前對制造產量與生產能力之間是否平衡作為分析,使生產計劃合理、合理、可靠,并作為事前的設備、人力申請的依據。2、 適用范圍計劃分部安排月度生產計劃時適用,也可供制造部各車間作為人力、設備分析的參考。3、 責任部門(1)金加工產能由金加工生產總計劃負責責任分析,制造分部產能由各車間負責進行分析,各部門經理復核,主管經理審核。(2)生產計劃由計劃分部根據銷售計劃、產能分析表、合理存量、月末結2、存量、新產品試制計劃制訂。(二)生產過程平衡分析1、班組區分及人員、設備配置(1)為方便產能預估計算,制造分部各車間按工序作為產量與產能的管制單位。(2)工作性質相同且必須連續作業的,可視為同一工序。(3)產能分析的前提是設備運行正常、材料保證正常供應、工裝、工藝及時到位。(4)人員以現有班組轉正員工平均熟練程序計算,試用期員工按不同崗位及試用期時間長短確定折算比例。(5)設備以現有可正常運作設備計算。(6)以不間斷作業兩班制,扣除設備保養時間、人員正常休息時間,每班次以8小時計算。2、產量與產能分析平衡表制造分部將各工序每一時段(一般為月度)的產量與產能分別換算成相同的可比單位,如時間或數量3、,真入同一表單產量與產能分析平衡表,以比較分析制造能力與生產任務之間可否平衡。一般包括下列內容:(1) 分析標準,換算成工時或產量為標準。(2) 工序名稱。(3) 分析評估周期。(4) 產能狀況,含正常上班及加班,一般包括可作業天數、可出勤人數、可運轉設備數、每日班次等項目。(5) 產量要求,含生產產品規格型號、生產預定量、標準工時等項目。(6) 結論及對策。3、平衡分析流程(1) 由班組長或主管計劃的車間主任提供原始數據。(2) 由調度統計負責收集整理并分析。(3) 生產高度分析結果制定相應措施。(4) 由計劃分部負責監督措施的執行,物流制造部做出完成次年生產計劃的資源配置狀況。(三)產能估4、計分析1、月份產能預計分析(1) 每月16日前,制造分部依各班組分別填寫下月產能狀況。(2) 制造分部每月18日上午,上交產能報告于銷售部。(3) 正常產能,指該月依公司規定正常上班的總時間內的產能狀況,依次填入可作業天數、可出勤人數、可運轉設備數、每日班次。(4) 計算公式:設備產能時間=每日正常上班時間*每日班次*可作業天數*可運轉設備數人力產能時間=每日正常上班時間*每日班次*可作業天數*每班人數、能力異常指生產中出現人員、設備等異常,造成生產能力降低。(四)產量估計分析1、月份產量預計分析(1) 每月22日前,計劃分部統計將月主計劃的生產量分發各車間。(2) 各工序填入生產產品、生產預5、定量、標準工時。(3) 產量工時=生產預定量*標準工時(五)分析結論及對策1、產量大于產能當預估下月產量大于產能時,一般應對措施有:(1) 加班次、增購設備、增加人力。(2) 必要時與銷售部門協調將部分訂單延遲或取消。(3) 解決瓶頸工序,挖盡潛能。(4) 其它方式(如委外加工)2、產量小于產能當預估下月產量小于產能時,一般應對措施有:(1) 要求銷售部追加訂單或將下月(周)訂單提前。(2) 安排富余設備保養及人員培訓或支援其他班組。(3) 安排調休,減少加班。(4) 適當增加庫存。(5) 其他方式。二、 生產計劃的制訂(一) 年生產計劃的制定在往年產量的基礎上結合次年公司規劃由計劃分部提出,6、部門經理會議審改,總經理批準后發布。(二) 月生產計劃的制訂:1、 月生產計劃的制訂:(1) 每月18日制造分部、金加工分廠提交產能分析報告,由銷售部下達次月的銷售計劃,計劃分部根據銷售計劃,結合各車間產能、本月在制品情況、庫存情況及合理存量、新產品試制計劃,制訂相對應的生產計劃,要求生產計劃能滿足銷售需求并能有庫存(在合理存量范圍內)。(2) 采購分部根據月銷售、生產、采購計劃單和月材料需求計劃,制訂彈性體采購計劃和材料采購計劃;(3) 制造分部各車間于每月15日至16日將當月產能分析表經相關部門經理審核后提交計劃分部,產能分析按三個方面:按現有設備工裝產能,按現有人員產能(加10%的加班)7、及設備人員綜合產能,計劃分部匯總后作次月生產計劃制訂的一個重要依據;(4) 制造分部各車間接次月生產計劃后,對現有人員情況、設備工裝情況、場地面積進行分析、調整及增補,以滿足生產計劃的順利實施,并為以后生產量的提升作好準備。2、 每個月生產計劃由前一個月的22日制訂,并下達各車間。3、 月生產計劃的更改:月生產計劃的更改由銷售部提出銷售計劃的更改,計劃分部對本月生產計劃作相應的調整并下發各車間、采購分部和金加工分廠。采購分部對彈性體和材料的采購作同比例的增加和減少。金加工分廠作產品型號的調整,一般總量不變。生產異常時生產計劃的更改由制造分部提出,實行程序同上。(三) 周貼片生產計劃排程制定流程8、1、銷售部在每周一中午之前制定出下周的銷售預測,交于計劃分部。2、金加工分廠在每周一14:00之前制定出下周的彈性體入庫計劃,交于計劃分部。3、計劃分部對金加工分廠彈性體入庫計劃進行改動,并于周一16:00點之前傳真給金加工分廠確認,金加工分廠在周一17:00點之前傳真給計劃分部。4、 計劃分部根據月銷售、生產、采購計劃單、銷售部周銷售預測、兩單、金加工分廠周彈性體入庫計劃、合理存量、流程量在每周二10點之前制定出周貼片生產計劃排程。5、 周貼片生產計劃排程交銷售部和采購分部評審。在周二14點之前交于計劃分部。6、 計劃分部根據銷售部和采購、制造分部的會簽、金加工分廠的確認結果,于每周二17:9、00點之前重新做出周貼片生產計劃排程,交于總經理審批。7、 根據總經理的審批結果,確定下周的貼片生產計劃排程,并于周三中午之前完成下發相關部門。8、 金加工分廠、采購分部依周貼片生產計劃排程執行彈性體生產和采購任務,執行過程中金加工分廠和采購分部如有問題必須及時以書面的形式通知計劃分部,計劃分部必要時報總經理。9、 對周貼片生產計劃排程的總結由計劃分部在每周一之前做出,并分發相關部門。10、 根據銷售的需求計劃分部主管有權對貼片生產計劃周排程進行改動,并以書面的形式下發給相關部門。同時作為相關考核的依據。(四) 每天貼片計劃的制訂:次日貼片計劃由生產計劃調度根據彈性體存量(包括外協加工),貼片10、夾具,成品庫存量,流程中在制品量,合理存量表,及后續發貨計劃,經部門審批后當天晚18時前發打磨、貼片等崗位。三、 生產計劃的實施(一) 每天貼片計劃的實施:貼片計劃由組裝車間主管計劃的車間主任下達到打磨、貼片班組,并對計劃完成情況和計劃差異、彈性體、應變計、工裝等到位情況于上午10時和下午四時分兩個時間段反饋生產計劃調度,以及時作相應調整,車間統計于每天早上10時前將前一天的貼片統計表報送至有關部門和人員。(二) 每天發貨計劃的實施:1、 每天發貨計劃的編排,由銷售部、計劃分部、采購分部等工同參與,發貨要求由銷售助理提出,計劃分部根據報表提供的信息(保證報表的準確性)確認次日和后期發貨產品的保11、證,采購分部確保發貨附件的提供;2、 對于未能按期及時發貨的情況,生產計劃調度必須于次日10時前填寫發貨差異反饋單,經計劃分部復核后報銷售部,由銷售部作相應的調整;3、 對于后期發貨有困難或能提前完成的產品,生產計劃調度應該在每天發貨排單時予以說明,銷售部對此作相應的計劃調整;4、 每天的發貨通知單由生產調度登錄于發貨板示,由出廠檢驗復核,包裝崗位完成(具體按產品入庫、出庫及包裝的有關規定執行)。(三) 各工序作業排程優先順序1、 發貨訂單新產品2、 重點客戶需維修返回產品3、 已確定的發貨產品4、 新產品的試驗5、 按計劃進度新產品的生產6、 常規性的各項試驗7、 備庫產品(四) 調換維修產12、品的處理重點工序生產計劃的控制:1、 貼片崗位按每天貼片計劃的實施要求執行;2、 溫補崗位對有選擇性流轉的產品,須經生產計劃調度同意,不得隨意滯留,對當天溫補出來重點產品的合格量與不合格量,一量結果出來及時匯報計劃分部;3、 焊線崗位對導線長度有特殊要求的產品,必須按生產任務單所要求的時間內及時完成,對于流轉急的產品要打破常規分配原則(平均主義和既定的分配量),對焊完導線的產品要及時上保護膠;4、 封膠崗位的封膠時間和產品數量、責任人要明確,時間要明確到分鐘。5、 非常規定產品按非常規產品作業流程操作。6、 未按上述要求執行的由計劃分部對各責任人進行考核。(五) 兩單作業的實施:1、 作業跟蹤13、單和內部聯系單的適用范圍;2、 作業跟蹤單:適用于已確定發貨時間和數量(不受批量的限制),涉及二個以上部門,需技術部重新出圖的新產品。3、 內部聯系單:適用于有發貨意向,但尚未確定具體發貨時間,及不經常發貨的大批量發貨要求。4、 兩單作業的流程,銷售部根據業務員發貨要求,填寫作業跟蹤單或內部聯系單的作業內容,由銷售主管認可,交于計劃分部彈體采購計劃主管,由其負責協調、會簽,各部門不得無故拖延,最終確定交期后,由銷售主管批準后印發各部門,各部門按既定要求及時足量執行。如有異常必須在第一時間反饋計劃分部。5、 由計劃分部發貨主管對兩單要求于本部門看板上登錄,以及時跟蹤,并隨時更新。6、 制造分部根14、據作業跟蹤單和內部聯系單作業要求,在彈性體開始貼片時由計劃調度下達制造分部兩單作業跟蹤單,由生產調度明確各工序作業內容和完成時間,相應工序的車間主任班組長確認并答復,由生產調度跟蹤執行及完成情況。7、 每個月由計劃分部對兩單完成情況進行總結,相關責任人按實際完成情況作考核。(六) 協調和溝通1、 生產協調每月例會:一般情況下,生產協調會于每月8日和18日各開一次(必要時可增加會議頻次),每月8日主要對前一個月生產計劃的執行情況進行總結,18日確定次月的生產主計劃。參加人員為公司領導層,質量部、技術部、銷售部和國貿部經理,物流制造部相關人員,金加工分廠計劃調度(具體人員以會議通知為準),由計劃分15、部主持,并對會議達成的相關措施執行情況進行監督和落實。2、 每日協調早會:主要針對當天發貨情況進行通報對前一天發貨存在的問題進行反饋,生產所需的材料進行落實跟蹤,對后續發貨的趨勢共同關注、匯報金加工彈性體入庫情況,落實作業跟蹤單產品進度。3、 計劃分部生產調度會:由生產計劃調度主持,時間:每周一、三、五(必要時可隨時增加),主要強調近期發貨需注意的事項,落實兩單作業跟蹤單,通報生產計劃的總體執行情況和完成情況,對生產能力和資源作必要的調整。4、 質量反饋單:四、 對于制程中出現的質量問題(含外觀),由各工序作業者填報質量反饋單,對生產作業流程影響較大的和直接影響訂單發貨的要匯報計劃分部,同時報16、銷售部。生產計劃變更管理辦法(一) 總則1、 目的為規范生產計劃變更流程,使計劃更為順暢地得以執行,特制定本辦法。2、 適用范圍因市場需求變化、生產條件變化或其他因素引大生產計劃變更。(二) 計劃變更程序1、 銷售部有下列情況下達銷售計劃變更通知單(1) 客戶要求追加或減少訂單數量時。(2) 客戶要求取消訂單時。(3) 客戶要求變更交貨期時。(4) 客戶有其他要求延遲而可能影響交貨期時。(5) 因生產進度延遲而可能影響交貨期時。(6) 因物料短缺預度將導致長時間停工時。(7) 因技術問題延誤生產時。(8) 因品質問題尚未解決需延遲生產時間時。(9) 因其他因素必須調整生產計劃時。2、 變更流程17、規定(1) 計劃分部在接到銷售計劃變更通知單,經確認必須變更生產計劃時,計劃分部應編制生產計劃變更單,銷售部、采購分部、金加工分廠會簽,由總經理審批后發放。(2) 生產計劃變更單包含下列內容:A、 生產計劃變更原因。B、 計劃變更影響的生產部門及時間。C、 原生產計劃安排狀況。D、 變更后生產計劃安排狀況。E、 需各部門注意配合的事項。(3) 如生產計劃變更后,新計劃與舊計劃有較大變化時,則應在生產計劃變更單后附上新的生產計劃。(4) 生產計劃變更單及其附件除生產部門存檔外,應比照生產計劃發放要求,下發相關部門和人員。(5) 各部門接獲生產計劃變更單后,應立即確認本部門工作安排調整,以確保計劃18、的順利執行。(三) 生產計劃變更后各部門職責1、 計劃、制造分部(1) 修改生產計劃及每日生產進度。(2) 生產任務、人員、設備安排調整。(3) 確認設備、工裝夾具狀況。(4) 確認變更后物料需求狀況。(5) 負責處理變更前后物料的盤點、清退、保管等事宜。2、 銷售部、國貿部(1) 修改出貨計劃或銷售計劃(2) 確認變更后各訂單交貨期是否可以確保。(3) 處理因此而產生的需要與客戶溝通的事宜。3、 處理出貨安排的各項事宜。技術部(1) 確認產品設計、開發進度,確保生產。(2) 確認技術資料的完整性、及時性。(3) 確認技術變更狀況(含工裝夾具)。4、 質量部(1) 確認檢驗規范、檢驗標準的完整19、性。(2) 確認檢驗、試驗的設備、儀器狀況。(3) 確認生產工藝、作業標準的及時性、完整性。(4) 確認品質歷史檔案。(5) 安排品質重點監控。5、采購分部(1) 確認物料供應狀況。(2) 調整訂購物料數量及處理狀況。(3) 與供應商、金加工分廠溝通事宜。6、金加工分廠(1) 確認材料狀況(2) 確認工藝能力(3) 及時調整產品結構(4) 各部門對變更后的執行情況應及時反饋計劃分部,如不能按期完成的請注明原因。五、 生產異常管理辦法(一) 總則1、 目的為建立各相關部門對生產異常的責任制度,減少效率損失,提高生產能力,特制定本辦法。2、 適用范圍本公司生產過程異常發生時,除另有規定外,均依本辦20、法處理。(二) 生產異常報告單1、 概念生產異常是指造成生產部門停工或生產進度延遲。一般有下列異常:1) 計劃異常:因生產計劃變更或安排失誤導致的異常。2) 物料異常:因物料供應不及(斷料)、物料品質問題等導致的異常。3) 設備異常:因設備、工裝不足或故障等原因導致的異常。4) 品質異常:因制程中出現了品質問題而導致的異常。5) 產品異常:因產品設計或其他技術問題而導致的異常。2、 生產異常報告單內容發生生產異常,時間在二十分鐘以內(若發生在夜班,應在交接班后十分鐘內),內填寫質量反饋單。包括以下內容:1) 異常時間;2)異常種類;3)異常現象;4)發生異常的可能原因及后果;5)異常的崗位或部21、門;6)報告人。3、使用流程(1) 異常發生時,發生部門第一級主管應立即通知相關責任部門和計劃分部,前來研究擬定對策加以處理,如影響發貨須同時報告銷售部。同時填寫質量反饋單一式二份,并轉相關部門。(2) 制造部會同相關部門、責任單位采取異常臨時應急對策并加以執行,以降低異常的影響。(3) 異常排除后,責任單位應填寫異常處理的根本對策,以防止異常重復發生。(4) 制造部保存異常報告單,作為生產進度管制控制點,并作為生產高度提供參考。(三) 制造部應對責任單位的根本對策的執行結果進行追蹤。相關規定1、 異常工時計算規定(1) 當發生異常,導致生產現場部分或全部人員完全停工等待時,異常工時影響程度以22、100%計算。(2) 當發生異常,導致現場需增加人力投入排除異常現象時,異常工時應以實際增加投入的工時為準。2、 各部門責任的判定(1) 技術部A、 未及時確認零件樣品B、 設計錯誤或疏忽C、 設計延遲D、 設計臨時變更或變更失誤E、 工裝夾具設計不合理F、 設計資料未及時完成G、 工藝流程或作業標準不合理(2) 制造分部A、 生產計劃日程安排錯誤B、 臨時變更生產安排C、 生產計劃變更未及時通知相關部門D、 未及時下發生產作業命令E、 物料領用錯誤F、 操作設備儀器不當、保養不力,造成故障G、 作業未依標準執行,造成異常H、 設備故障后未及時修復I、 其他因制造部工作疏忽所致異常(3) 采購23、分部A、 交貨延遲B、 進貨品質嚴重不良C、 數量不符D、 送錯物料E、 進料不全導致斷料F、 未及時點收進料G、 工裝夾具未按計劃及時到位H、 其他因供應商原因導致異常(4) 質量部A、 檢驗標準、規范錯誤B、 進料檢驗合格,但實際不良率明顯超標C、 進料檢驗延遲D、 制程品管未及時發現品質異常E、 其他因品管工作疏忽所致異常(5) 銷售部A、 緊急插單所致B、 客戶訂單變更未及時通知C、 訂單重復下發或下發錯誤D、 客戶特殊要求未事先及時通知E、 交貨期變更未及時通知(6) 其他責任(7) A、特殊異常,按具體情況劃分責任責任處理規定A、 公司內部責任單位因作業疏忽而導致的異常,列入該部門24、工作的平衡積分卡考核,責任人員依照公司獎懲規定予以處理。B、 供應廠商的責任除考核供應部門或相關內部責任部門外,列入供應商評定,必要時依損失工時向供應廠商索賠。六、 生產計劃的落實、檢查和監督(一) 班組及車間明細生產計劃的落實和檢查1、 每天的貼片計劃前一天由生產調度下達組裝車間,組裝車間下達到打磨貼片崗位,并將重點產品于崗位看板上明示。由車間主管計劃的車間主任對彈性體、應變計的到位情況進行跟蹤,如有材料異常情況須及時反饋生產調度。2、 其它崗位的重點生產計劃根據生產高度下達到車間的任務單,于相應崗位看板上明示。明確產品型號規格、數量、完成時間等具體要求,并將執行情況及時反饋生產調度。(二)25、 生產計劃調度對于下達的任務單,兩單作業跟蹤單及發貨計劃的落實。1、 生產計劃調度應對經接收人確認的生產任務單完成情況進行跟蹤,在要求完成時間時對車間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2、 對于訂單和聯系單產品,生產計劃調度于貼片的當天下達兩單作業跟蹤單,對作業時間和內容由各責任車間主任確認簽字,由計劃分部主管審核后印發各責任人,由生產計劃調度對完成進度于每天上午進行檢查和確認。3、 每天的發貨計劃由生產調度登錄于包裝崗位發貨明示板,登錄內容由出廠檢驗復核。生產調度分上午9時,下午2時和下午5時三個時間段對當天發貨產品進行跟蹤,對當天未能及時按要求發貨的內容于次日填發貨差異單反饋銷售部。對發貨差異各責任人按26、不同程度扣考核分0.5-8分,由計劃分部主管實施考核。(三) 技術部、質量部新產品試制計劃根據新產品有關制度執行。七、 生產計劃完成情況總結1、 每月16日由生產統計對上半個月生產貼片情況進行統計,以控制貼片量和產品結構按計劃實施。2、 每月8日前由計劃分部對上個月整個生產計劃執行情況進行分析、總結,找出未按月計劃完成的原因,提出糾正、預防措施。于本月予以避免,確保生產計劃的順利完成。3、 跟蹤單、內部聯系單任務完成后,對各責任人完成情況進行總結,結合總體情況予以考核。每月匯一次。4、 年度終了由計劃分部對本年度生產完成情況進行總結,并與往年作同比對照,并為明年的計劃作初步計劃。八、 報表1、27、 生產流程表:由車間統計提供各車間所有在制品狀態和數量,計劃分部統計匯總經復核后于每周一、周三、周五下午5時前報出,報送總經理、銷售部、物流制造部等相關部門。2、生產流程一覽表:由各工序和成品庫每天下午4時提供崗位產品流轉表,由計劃分部統計匯總,生產計劃調度復核,于每天下午六時前報銷售部。一覽表內容由生產計劃調度根據近期發貨趨勢隨時調整。3、貼片統計半月表和月報表:于每月16日上午和次月1日由生產統計填報半個月和整一個月的貼片產量統計和完成比例分析表。4、附件日報表:由原材料倉庫和成品庫提供,倉庫主管匯總,每日報計劃分部、采購分部和銷售部。1、 計劃分部考核內容:(1) 月主計劃及周排程按周排28、程及月生產計劃考核制度實施;(2) 兩單產品未及時跟蹤導致發貨延誤,按責任扣1-5分;(3) 因物料申購不及時導致發貨延誤或生產延誤,按責任扣1-5分;(4) 物料計劃未按時填報扣1分/次。2、 制造分部(1) 未及時報產能分析每延遲一天扣1分;(2) 當天貼片情況未按時反饋的扣0.5分/次;(3) 重點產品生產計劃未落實扣1-3分/次;(4) 工裝設備申購不及時影響正常生產的扣1-3分/次;3、 技術部(1) 因技術圖紙錯導致物料制作采購錯誤,由采購分部負責考核;(2) 兩單產品的圖紙工藝未按時發放每次扣1-5分;(3) 新產品制作工藝(含物料清單)未及時發放每次扣0.5-3分;(4) 暫放29、新產品未及時處理,影響發貨的扣1-3分。4、 質量部(1) 進料檢驗不及時影響生產的扣0.5-2分/次,影響發貨的扣1-3分/次;(2) 物料批量不合格,影響正常生產的扣1-5分/批;(3) 工藝監管不到位,制程產品批量不合格扣3-5分/批。5、 采購分部(1) 兩單物料未及時到位扣3-8分;(2) 包裝物未按申購單要求到位扣1-3分;(3) 物料到貨(入庫)時間滯后,影響正常生產的扣0.5-2分。6、 金加工分廠(1) 未及時報產能分析每延遲一天扣1分;(2) 對生產、發貨需要協助加工的,無故推委的扣0.5-3分/次;(3) 其他按周排程及月生產計劃考核制度實施。7、 銷售部(1) 因發貨單寫錯導致發貨延遲扣1-3分;(2) 因發貨單內容寫錯導致返工的扣1-5分,復核人每次1分;(3) 月發貨主計劃每延遲一天扣1分;(4) 兩單信息未及時傳遞到相關部門扣1-5分。8、 其它部門按各部門有關規定執行。9、 以上考核結合平衡積分卡實施十、其它1、 本制度對廠區和廠區同時適用2、 附:、生產計劃模式(暫行)本制度將結合ERP流程和條形碼要求同時有效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