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器公司稅務登記辦理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30107
2024-09-08
9頁
42KB
1、電器公司稅務登記辦理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1. 目的:為加強稅金管理,特制定本規定。2. 范圍: 2.1適用范圍:本規定適用于投資(電器)總部及各分部財務系統及其它相關部門。2.2發布范圍:投資(電器)各中心、各部門、各分部。3. 名詞解釋:無4. 職責:無5. 作業內容:5.1稅務登記的選址:新開分部在進行工商登記之前就應與擬設立門店的各地區政府部門進行協商,比較各地區可提供的稅收優惠政策,以及是否能提供集中納稅申報,然后選擇政策比較優惠并能集中進行納稅申報的地區辦理工商登記,并于辦理完工商登記2、后30日內到當地稅務部門辦理稅務登記。5.2稅務登記的辦理新開分部必須同時在當地地稅和國稅機關辦理稅務登記,辦理稅務登記時應提交“申請稅務登記報告書”,并附送如下資料:A營業執照或其它核準執業證件及工商登記表或其它核準執業登記表復印件;B有關機關、部門批準設立的文件;C有關合同、章程、協議書;D法定代表人(負責人)或業主居民身份證、護照或者其它證明身份的合法證件;E組織機構統一代碼證書;F銀行賬號證明;G住所或經營場所證明;H委托代理協議書復印件;I稅務機關需要的其它資料。領取稅務登記證后,應到國稅機關直接辦理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的認定。發票的管理:發票領購的手續:A 分部在領取稅務登記證后應3、同時在國稅、地稅提出發票領購申請。在國稅申請增值稅專用發票和商業零售業普通發票,在地稅申請服務業稅發票;B 辦理發票領購申請時應提供如下資料:經辦人身份證明、稅務登記證件及財務印章,發票專用章印模等資料,經主管稅務機關審核后發給發票領購簿,據此領購發票。 發票的管理: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管理:增值稅專用發票是公司進貨付款的重要憑證,增值稅發票管理是否規范,直接影響到公司的經濟利益和合理稅負。進項稅發票的管理A門店或配送中心進貨付款時,必須按規定作到錢票兩清,特殊情況當時不能收回發票的,最遲不得超過2天收回發票,凡不能按期提交增值稅票的不予付款;B對外地供應商或先款后貨的供應商,如果當時收回發票有困4、難,主管業務員應根據實際情況確定發票收回的時間,最遲不得超過7天,不能按時收回的拒絕再次付款;C為了保證付款金額與入庫單、增值稅票一致,結算時盡量作到按單結算,一張入庫單不能分開兩次付款,一張稅票一次付完,不能留有尾款;D每月20日,稅票專管人員將本月發票的收繳情況編制“增值稅票欠繳清單”,清單上列明供貨廠家、本月付款、應收發票、實收發票、欠收發票、經辦業務員、欠收原因等內容,然后上報財務部。財務部經理向總經理、業務經理匯報,督促業務人員及時向廠家催收。每月收繳發票的截止日為31日,到期對不能收回發票的,財務部經理編制“增值稅票欠繳清單”,報總部財務部;E月底之前,稅務會計應將當月收到的防偽稅5、控增值稅專用發票到稅務機關辦理認證手續。如有特殊情況,對當月收回的防偽稅控增值稅專用發票需要延期認證的,最晚不得超過開票日期起的第90天;F當月認證的防偽稅控增值稅專用發票必須當月申請進項稅額抵扣。銷項稅票的管理:A各地開具的銷項稅票,必須按國家稅法規定,只對購進后再銷售的進貨商開具增值稅發票,對個人、集體消費的顧客,不能開具增值稅發票;B開出的增值稅發票,必須及時上繳財務部,財務部稅務會計對開出的增值稅票進行整理登記,然后及時交會計人員。會計人員應根據增值稅票及時入賬,增值稅票必須作為原始憑證,附在記賬憑證后面。收據管理和開具要求使用規定: A收據的購買、保管和發放必須統一由分部出納負責,其6、它任何部門和人員不得購買收據。私自購買收據或保存空白收據的,一經發現,將嚴厲處罰。同時各分部會計主管要不定期(每月至少兩次)組織進行清查。 B門店所需收據必須到分部領取,門店開具完畢的收據,定期交回分部。分部出納應設立收據領用登記簿,分門店登記、發放、收回,雙方簽字,以分清責任。 C門店收據的保管和開具必須統一由門店出納人員負責,其它任何人員不得領用和開具。 D開具好的收據要在除存根聯外,加蓋財務專用章或收費專用章。在收據上要注明收款方式、收入內容、交款人簽字等。 E書寫收據的內容和項目要清晰、完整。在收款人和交款人處簽名要使用全稱,不得只留姓氏。C可抵扣運費發票的管理規定:國家稅務總局于207、03年10月18日下發了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加強貨物運輸業稅收管理及運輸發票增值稅抵扣管理的公告的通知(詳見附件),文中對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申請抵扣的所有運輸發票做了嚴格的規定,主要有以下幾點:I. 選擇為我公司提供運輸勞務的單位時,必須要求我公司相關部門考察對方是否為經過主管地方稅務局認定的可開具貨物運輸業發票的單位,對于未經地方稅務機關認定的運輸單位暫停付款(稅務局代開發票的除外),限期到稅務局認定,凡不能得到認定的運輸單位予以清退;II. 對于取得的2003年10月31日以后開具的運輸發票,應當自開票之日起90天內向主管國家稅務局申報抵扣,超過90天的不得予以抵扣。III.8、 對于“申報抵扣2003年11月1日起取得的運費發票增值稅進項稅時,需填報的增值稅運輸發票抵扣清單”等要求,各分部應按照各地稅務機關的具體要求填置。進貨退出及折讓證明的辦理辦理進貨退出及折讓證明的規定:進貨退出是指公司在進貨后,需要向供貨單位退回購進的商品、或因調整價格需要由供貨單位承擔的降價款以及按協議規定應由供貨單位返還的商業折扣。以上三項內容,可根據供貨方的要求,由我方向供貨單位提供退稅證明,然后由對方根據退稅證明,給我方開出紅字增值稅發票并結算款項。辦理進貨退回及折讓證明的原則:辦理退稅折讓證明手續煩瑣,要求嚴格,一直是影響各種收入收回時間的重要因素。為了簡化手續,加速各項收入的收回,9、對辦理退稅折讓證明應遵循以下原則:A. 各地業務部門應將需要辦理退稅折讓證明的廠家名單提交稅務會計,稅務會計根據辦理退稅折讓證明所必須的資料,在業務發生的同時進行復印,分廠家進行保管,以備需要;B. 對于返利,應盡可能要求廠家在付款開發票時在發票上直接注明應付貨款金額,折扣或折讓金額,實付金額,這樣可以避免辦理折讓證明;C. 對于退殘、降價款,可以要求廠家在結算時,將退回的殘次商品直接在發票清單上用紅字進行沖抵,發票按沖抵后的金額開具,這樣可以避免辦理折讓證明;D. 對于退殘款,應盡量要求廠家以換貨的方式解決,避開辦理退稅證明E. 對于必須辦理退稅證明的(如金額較大的季返、年返等),業務人員應10、先填寫辦理折讓證明申請表(格式見附表),經業務經理簽字后,交有關人員審核;F. 對于返利的折讓證明,交返利專管員與廠家核對簽字;對于降價和退殘的折讓證明交配送中心結算會計與廠家核對簽字。經審核后的辦理折讓證明申請表交稅務會計辦理退稅證明;G. 稅務會計應在接到申請表的5日內辦好折讓證明交申請的業務人員,并辦理相應的交接手續。進貨退回及折讓證明的要求:A. 進貨退回及折讓證明的辦理單位必須與進貨發票的開出單位一致。如從四川長虹(綿陽)進的貨,退貨時不得給四川長虹北京分公司開具進貨退出及折讓證明,因其為不同的納稅法人;B. 相同型號的貨物退貨時的單價必須與進貨時的單價相同;C. 相同型號的貨物退貨11、數量不得大于其進貨數量;D. 辦理進貨退出及折讓證明須同時提供購貨時的增值稅發票聯及抵扣聯和清單;E. 購銷雙方財務須將購銷業務入賬后方可辦理進貨退出及折讓證明。5.3納稅申報的管理交納的主要稅種在地稅交納的主要稅種有:營業稅、個人所得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車船使用稅、印花稅及其它地方性稅種。A 對于我公司的營業稅納稅項目,應注意區分如下概念:根據營業稅條例及細則的 規定,任何單位從事營業稅應稅勞務取得的收入均應按規定繳納營業稅。在我公司的經營過程中,應一些生產廠家或供應商要求在我公司商場內進行商品展示、布置燈箱、廣告宣傳等提供場地而收取的一些場地費、維護費和租賃費用;為促進其商品銷售而安排12、促銷人員并對促銷人員進行管理所收取的一部分管理費用等,這些收入根據其性質屬于服務性收入,不屬于“因購買貨物而從銷售方取得的返還資金”,并且此類收入已與商品銷售收入分別核算,賬目清楚,應在“其它業務收入”科目中核算,并按照營業稅稅目“服務業”繳納營業稅。B分部在國稅交納的稅種主要有增值稅、企業所得稅(有的地區在地稅交納)。企業應在每月10日前按當地稅務機關規定的報送方式分別到國稅機關和地稅機關辦理納稅申報,具體規定如下增值稅:進行增值稅納稅申報時應提供如下資料A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申報表B申報表附表:發票領、用、存月報表,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C資產負債表、損益表D稅務機關要求提供的其它資料 營業13、稅:按應稅營業稅收入的5%計算交納應交營業稅,按應交數正確填列稅票;城建稅及教育費附加:按應交增值稅和營業稅的規定比例計算應交的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按應交數正確填寫稅票。企業所得稅:實行按季預交,年末進行匯算清繳。進行匯算清繳時,應按稅法規定進行納稅調整, 以利潤總額加減納稅調整金額即為應納稅所得額。企業的納稅調整事項主要包括以下幾種;借款費用:企業在生產經營期間,向金融機構借款的利息支出,按照實際發生數扣除,向非金融機構借款的利息支出,按照不高于金融機構同類、同期貸款利率計算的數額以內的部分,準予扣除,超過部分不得扣除; 工資支出:企業支付給職工的工資,按照計稅工資標準扣除,超過計稅工資標準14、的部分不得扣除,計稅工資的具體標準,在財政部規定的范圍內,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不同行業的實際情況確定; 職工工會經費、職工福利費、職工教育經費:企業所得稅法規定,上述三項經費分別按照計稅工資總額的2%、14%、1.5%計算扣除;公益、救濟性捐贈:指納稅人通過中國境內非盈利的社會團體、國家機關,向教育、民政等公益事業和遭受自然災害地區、貧困地區的捐贈。納稅人通過民政部門批準成立的非盈利性的公益性組織等社會團體向遭受自然災害的地區、貧困地區的捐贈不超過年應納稅所得額3%的允許稅前扣除;納稅人通過非盈利的社會團體和國家機關向紅十字事業的捐贈,在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時準予全額扣除;納稅人通過15、非盈利性的社會團體和政府部門向福利性、非盈利性的老年服務機構、農村義務教育、公益性青少年活動場所的捐贈,在交納企業所得稅前準予全額扣除;業務招待費:全年銷售(營業)收入凈額在1500萬元及其以下的,不超過銷售(營業)收入凈額的5,超過1500萬元的,不超過該部分的3,作為納稅人計算業務招待費依據的銷售(營業)收入凈額為銷售(營業)收入扣減銷售退回和折扣與折讓后的金額;廣告費納稅人每一納稅年度發生的廣告費支出不超過銷售(營業)收入2%的,可據實扣除,超過部分可無限期向以后納稅年度結轉.納稅人申報扣除的廣告費支出,必須符合下列條件:廣告是通過經工商部門批準的專門機構制作的;已實際支付費用,并已取得16、相應的發票;通過一定的媒體傳播。業務宣傳費的扣除納稅人每一納稅年度發生的業務宣傳費(包括未通過媒體的廣告性支出),在不超過銷售(營業)收入5范圍內,可據實扣除;不得稅前扣除的項目 A資本性支出B無形資產的受讓、開發支出C因違反稅法、行政法規而交付的罰款、罰金、滯納金和被沒收財物的損失D自然災害或者意外損失有賠償的部分C稅收法規規定可提取的準備金之外的各種準備金E借入資金用于對外投資所發生的借款費用F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的租金支出G與取得收入無關的其它各項支出5.4稅收優惠政策及財政返還政策:我公司可以爭取的相關稅收優惠政策西部大開發稅收優惠政策根據國家西部大開發稅收優惠政策的有關規定,對設在西部地17、區國家鼓勵類產業的企業, 2001年-2010年間,減按15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字【1994】001號文“對新辦的、獨立核算的從事公用事業、商業、物資業等行業的企業,自開業之日起,報經主管稅務機關批準,可減征或免征所得稅1年”,新開分部應充分利用這一政策,與當地稅務機關積極協商,爭取獲得第一年免稅的優惠政策(對于開業當年經營期限在半年以內的企業, 可申請次年全年一個完整的會計年度免征企業所得稅(若開業當年實現盈利,則按盈利金額交納企業所得稅);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字【1994】001號文關于新辦的城鎮勞動就業服務企業減免所得稅的優惠政策新辦的勞動就業服務企業,當年安18、置城鎮待業人員達到規定比例的,可在3年內減征或者免征所得稅。是指:新辦的城鎮勞動就業服務企業,當年安置待業人員超過企業從業人員總數60的,經主管稅務機關審查批準,可免征所得稅3年。當年安置待業人員比例的計算公式為:當年安置待業人員比例當年安置待業人員人數/(企業原從業人員總數當年安置待業人員人數)100%勞動就業服務企業免稅期滿后,當年新安置待業人員占企業原從業人員總數30以上的,經主管稅務機關審核批準,可減半征收所得稅兩年。當年安置待業人員比例的計算公式為:當年安置待業人員比例當年安置待業人員人數企業原從業人員總數100%A享受稅收優惠的待業人員包括待業青年、國有企業轉換經營機制的富余職工、19、機關事業單位精簡機構的富余人員、農轉非人員和兩勞釋放人員。B勞動就業服務企業從業人員總數包括在該企業工作的各類人員,含聘用的臨時工、合同工及離退休人員。財稅【】208號關于安置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有關稅收優惠政策:對新辦的商貿企業(從事批發、批零兼營以及其它非零售業務的商貿企業除外),當年新招用下崗失業人員達到職工總數30%以上(含30%),并與其簽訂一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的,經勞動保障部門認定,稅務機關審核,3年內免征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企業所得稅。企業當年新招用下崗失業人員不足職工總數30%,但與其簽訂一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的,經勞動保障部門認定,稅務機關審核,年內可按計算的減征比例減征企業所得稅。減征比例(企業當年新招用的下崗失業人員企業職工總數100%) 2稅收財政返還工作:新開分部在與地方政府協商稅收財政返還比率時,應盡量掛靠在市級或區級政府并爭取較高的返還比率,各稅種的返還可參考如下比率: A增值稅 按納稅總額的8-10%返還 B營業稅 按納稅總額的30-40%返還 C企業所得稅 按納稅總額的20-25%返還開發人員與當地稅務局及政府(分部所在的區級政府或街道辦事處)協商的稅收優惠政策如果達不到上述優惠標準,建議暫不與其簽定協議,以便今后從其上級部門爭取更大的優惠。6. 注意事項:無7. 附件: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