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團公司規章制度編寫規則及規范要求.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31635
2024-09-08
6頁
57KB
1、集團公司規章制度編寫規則及規范要求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1.0 總 則1.1本規范適用于集團公司所有單體制度。制度起草時須嚴格遵循規范進行起草,公文印發時的制度附件也須符合本規范。1.2 制度匯編或單行本的印刷版式、打印設置、裝訂要求須遵照公司的印刷要求進行排版、印刷、裝訂,不另行規范。1.3 制度編制應遵循依法合規、全面具體、嚴謹規范,制度的行為用語應準確,不使用彈性語言和模糊性描述。2.0 組織與職責分工2.1各職能部門負責分管業務規章制度的起草、補充和修改工作;2.2法審部負責對規章制度的合法性進行2、審查;2.3人力資源部負責對規章制度中的職責和獎懲以及系統之間、部門之間的業務接口進行審查和裁定;2.4集團辦公室負責對集團重大制度及跨部門制度的發布;負責對集團公司整體制度進行登記存檔及查閱;負責對規章制度手冊進行排版、匯編。3.0 標題規范3.1標題編排規劃為:適用范圍+制度內容+文種?!斑m用范圍”是指該制度施行時所涵蓋的范圍,一般使用簡稱,如“xx集團”等;“制度內容”是指制度針對哪些內容做出了規范,如“考勤管理”等;“文種”是指基于制度屬性對該制度的命名,如“辦法”、“細則”等。3.2 根據屬性不同,制度應使用不同名稱。文種包括:原則類制度可使用規定、制度;實施類制度可使用辦法、細則、3、規范、預案、守則、規則。切勿使得“條例”、“準則”、“章程”。3.3 制度的“試行”、“暫行”等版本說明,以括號形式說明,在標題正下方。如無,則為正式版本。3.4制度的制訂與修訂記錄等歷史信息應記錄在該制度首頁“修訂記錄”表格中,并于每次修訂時更新。4.0 制度編號4.1 制度編號即制度索引號,每項單體制度均標注一個索引號,以便于未來的信息化管理。4.2 制度編號的編排規則為:所在公司英文代碼+所在部門英文代碼+發布日期+版次,其中所在公司英文代碼、所在部門英文代碼參見附件,發布時間具體到日,版次用大寫英文字母表示。制度編號是適用于集團全局的統一編碼,由集團制度管理歸口部門統一按照規范對單體制4、度進行編制編號。例:規章制度編寫規范編號: 5.0 制度版次5.1制度版本和印次以“大寫英文字母/兩們阿拉伯數字”進行標識,其中版本標識以英文字母“A”開始代表第一版,順序推排,印次/修改次數以“01”開始代表第一次印刷,順序推排。版本與印次代碼間用“/”連接。6.0 制度結構規范6.1第一部分為總則,說明制作該制度的目的、依據、適用范圍、執行原則、關鍵名詞術語解釋等;6.2 第二部分為組織與職責,說明與該制度相關的組織體系、管理模式以及相關組織和部門的職責等;6.3 關于制度的執行監督、檢查以及相應的考核、獎懲等內容是制度的關鍵內容,一般應獨立成章,置于附則之前;6.4 最后一章為附則,說明5、一般名詞術語解釋、所屬單位實施說明、生效日期、解釋權、修訂記錄等未盡事宜;6.5 除上述內容之外,中間各部分章節制訂具體的流程、執行標準、管理措施等;6.6 附則之后,給出制度的附件列表。7.0 制度版式要求7.1紙型及頁邊距一律用國際標準A4紙(297mm210mm)打印。頁面分圖文區與白邊區兩部分,所有的文字、圖形、其他符號只能出現在圖文區內。 白邊區的尺寸(頁邊距)為:上邊距2.5cm,下邊距2.5cm,左邊距2.8cm,右邊距2.8cm,左邊裝訂,裝訂線0cm。7.1.3 頁眉為必選要素,上邊距1.5cm,內容為公司LOGO,制度名稱、制度編號、制度版本及制度頁碼。頁眉式樣為: 頁腳為6、必選要素,下邊距1cm, 內容為頁碼。以小五號仿宋 GB2312字體,“第X頁 共Y頁” 的式樣插入頁碼,居中?!暗赬頁”與“共Y頁”間空三字符。7.2封面設計要求封面為必選要素,封面的內容應有制度名稱、編制人、編制日期、審批人、簽發人和修訂記錄等內容。7.2.2 制度名稱, 一號黑體加粗;制人、編制日期、審批人、簽發人四號黑體;修訂記錄以表格形式表現,樣式為:修 訂 記 錄版本號制定/修改日期理 由制作人審批人A/02017年5月30日新增制度要求.7.3正文設計要求正文文字另起頁,正文文字用11號宋體,每段首起空兩個格,1.25倍行距。正文文中標題:正文條款采用數字形式,即貫通式數字題目結7、構。一級標題:標題序號為“1.0”,11號黑體,加粗,獨占行,末尾不加標點符號。二級標題:標題序號為“1.1 .”,11號黑體,末尾不加標點符號。三級標題:標題序號為“1.1.1 .”,11號黑體,末尾不加標點符號。四級標題:標題序號為“1.1.1.1 .”,11號黑體,末尾不加標點符號。五級標題:標題序號為“1.1.1.1.1 .”,11號黑體,末尾不加標點符號。注釋:11號黑體,加粗,內容為11號宋體。附件:11號黑體,加粗,內容為11號宋體。7.3.5 目錄:可選項,另起頁,名稱用3號黑體,頂部居中;一級標題用3號黑體,二級標題用小4號黑體。8.0 制度的管理8.1制度的制定公司重大制度8、和跨部門制度,由制度提出部門牽頭組成聯合編制小組負責編制,編制小組應包括制度內容所涉及的部門。部門級制度由專業部門自行編制。 在制定規章制度時,編制牽頭部門應先評審所要制定的制度相關內容在現有制度中是否已有相關或類似的規定,如現有制度中已有相關規定且可以繼續實施的,應不必制定新的制度;當已有制度的規定已不能滿足要求時,應通過對已有制度的修改和完善滿足其要求;如果已有制度中沒有所要規定的內容,可通過新增制度或在現有制度中增補相關內容實現其管理要求。8.2制度的會審、決策與發布公司制度的會審與決策由制度編制部門負責,組織跨部門聯席會議進行會審后,經集團審批會審批,由集團董事長簽發,抄報董事長。 審9、批通過的公司制度由集團辦公室發布,需要保密的制度應設定密級,并限定對特定群體發布。制度發布后,發布部門須記錄規章制度管理系統存檔、查閱。8.3制度的執行、監督與評估 制度的執行,包括執行部署、培訓、宣貫等,由制度的牽頭部門負責。執行過程中,各部門和員工對制度條款認為不適當的有權提出意見或建議,并反饋到制度起草部門。 制度發布后,采取多種措施和方法加強對制度執行情況的監控,保證制度得到良好的執行。制度監控主要關注效率、質量、風險控制三個方面。監控方式有:各類檢查活動,如自查,流程穿越、各類專項檢查、客戶投訴處理、內外部審計等。下游環節有責任對上游環節的輸出質量與合規性進行監督。發展戰略部需牽頭建10、立相應的信息化平臺和指標體系,以實現制度執行情況與部門績效考核的關聯、協作滿意度掛鉤。8.3.3 制度評估是改進完善制度的環節。應逐步建立制度評估體系和指標,以更好反映制度本身的合理性和執行效率情況。制度執行的評估由集團辦公室負責,包括定期評估與不定期評估。8.4 制度的修改與廢止8.4.1 公司重大制度的修改和廢止由制度的制定部門提議或由集團辦公室根據監督、評估的結果提議,由制定部門提出申請,說明修改廢止的依據和必要性,經各部門聯席會議評審后,報請公司董事會、總經理辦公會決策審批。8.4.2跨部門制度的修改和廢止由制度的制定部門提議或由集團辦公室根據監督、評估的結果提議,由制定部門提出申請,11、說明修改廢止的依據和必要性,由各部門聯席會議決策,并報總經理辦公會審批。8.4.3 部門級制度的修改、廢止由制定部門具體實施,并報總經理辦公會審批。8.4.4 制度部分條款被修改或者廢止的,必須公布新的制度。9.0 附則9.1本規范為制度類文件的編制提供基礎性和指導性規范,編制時可在本規范的基本原則下,根據編制內容的具體情況進行局部的調整和變化,以保證公司制度類文件的協調性和統一性。9.2本規范由公司人力資源部負責起草、修訂并負責解釋。9.3本規范自發布之日起執行。1.0 附件序 號名 稱保存部門附件1xx集團規章制度編寫規范(示例)人力資源部附件2公司/部門英文對照表人力資源部附件3文件制度管理表集團辦公室附件4文件制度審批單集團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