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公司生產過程控制及不合格品管理制度匯編.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32056
2024-09-08
18頁
29.52KB
1、食品公司生產過程控制及不合格品管理制度匯編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生產過程控制制度一 目的:為嚴格控制食品加工生產過程,保證食品生產的安全,保證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二 范圍:凡本公司與生產相關的環節均應遵守本制度。三 內容:1.原、輔料要求具有合格證。加工用水(冰)必須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2.食品生產必須符合安全、衛生的原則,對關鍵工序的監控必須有記錄。3.原料、半成品、成品應分別存放。容器、運輸工具應及時分別消毒。4.不合格產品及落地產品應設固定點分別收集處理。5.班前班后必2、須進行衛生清潔工作及消毒工作。6.食品包裝材料必須符合衛生標準,存放間應清潔衛生、干燥通風,不得污染。7.倉庫應符合倉儲要求,庫內保持清潔,定期消毒,有防霉、防鼠、防蟲設施。8.設有檢驗部門,具備相應檢驗儀器設備;對原輔料、半成品、成品及生產過程進行檢驗。1)環境衛生控制A.最大限度地消除老鼠、蒼蠅、蚊子、蟑螂和粉塵危害因素對產品衛生質量的威脅。B.保持公司區清潔,消除蟲害聚集、孳生場所,定期對綠化帶及排污區域進行蟲害控制。C.加工現場不準采用藥物滅鼠的方法來進行滅鼠,而是采用捕鼠籠、粘鼠膠等方法。2)原、輔料的衛生控制:A.對原、輔料進行衛生控制,分析可能存在的危害,采取合理有效地控制方法。3、生產過程中使用的添加劑必須符合國家衛生標準,由具有合法注冊資格的生產公司家生產的產品。B.對加工過程使用的工器具,與產品接觸的容器不得直接與地面接觸;不同工序,不同用途的器具要加以區別,以免混用。4)車間、設備及工器具的衛生控制:A.嚴格執行生產車間、加工設備和工器具的日常清洗、消毒工作。B.車間專門設置化學藥品(洗滌劑、消毒劑等)的可上鎖存貯間,由專人負責保管、發放、領用并登記。化學藥品要用明顯的標志加以標識。5)儲存與運輸衛生控制:A.定期對儲存食品倉庫進行清潔,保持倉庫衛生,定時進行消毒處理。B.庫內產品要堆放整齊,批次清楚,要求離地離墻保管。C.成品庫內的產品要按產品品種、規格、生產時4、間分垛堆放。D.食品運輸車必須保持良好的清潔衛生狀況,為運輸工具的清洗、消毒配備必要的場地、設施和設備。6)人員的衛生控制A.直接接觸食品的人員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健康檢查,必要時進行臨時健康檢查,新進公司的人員必須經過體檢,合格后方可上崗。B.生產、檢驗人員必須經過必要的培訓,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C.生產、檢驗人員必須保持個人衛生,進車間不攜帶任何與生產無關的物品。D.進車間必須穿著清潔的工作服、帽、鞋。E.凡患有有礙食品衛生疾病者,必須調離生產加工、檢驗崗位,痊愈后經體檢合格方可重新上崗。F.有下列疾病的一律調離加工檢驗崗位:病毒性肝炎;活動性肺結核;腸傷寒和腸傷寒帶菌者;細菌性痢疾和痢疾帶5、菌者;化膿性或滲出性脫屑性皮膚??;手有開放性創傷尚未愈合者。G加工人員進入車間前,要穿著專用的清潔工作服,更換工作鞋靴,戴好工作帽,頭發不得外露。H.與工作無關的個人用品不得帶入車間,并且不得化妝,不得戴首飾、手表。I工作前要進行認真的洗手、消毒。出公司檢驗記錄制度一目的:為保證產品質量,對客戶負責,對消費者負責,特制定本制度。二范圍:本公司所有產品均適用本制度。三內容:1.產品檢驗1.1檢驗人員是企業產品質量的最后把關人,必須確保產品質量。檢驗人員對原材料和產品質量獨立行使一票否決權,凡經檢驗人員簽發的合格產品,檢驗員負全部責任。1.2檢驗員按照相應的產品標準、檢驗標準對產品實施檢驗,保證不6、漏檢、不誤檢,做到批批檢驗,檢驗數據科學準確。1.3質檢科要把每天檢驗情況上報質量負責人。2.出公司檢驗2.1 質檢科要嚴把質量關,產品達不到標準要求不準出公司。2.2 質檢科要按照生產許可證驗收細則規定的出公司檢驗項目檢驗。2.3,出公司檢驗項目中注有“*”號標記的,應制定*號檢驗項目檢驗計劃,每年檢驗2次,可自行檢驗或委托有資質的檢驗機構進行委托檢驗。2.4 產品出公司必須實行批批檢驗,原始記錄和檢驗報告格式規范、完整,檢驗數據準確,填寫正確。2.5 產品檢驗合格后填寫出公司檢驗報告,質量負責人手簽后,準予出公司。2.6 對檢驗不合格的產品,堅決不準出公司,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管理制度執行。7、2.7 產品標簽嚴格執行食品標識管理規定和GB7718的規定。從業人員健康檔案管理制度一 目的 :為健全食品安全保障制度,明確食品安全責任,加強食品安全監督管理,保障人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公司實際,制定本制度。二 適用范圍:本公司所屬區域內食品生產及管理者,均適用本制度。三內容:1. 新職工入公司前進行身體全項檢查,直接接觸食品人員每年一次定期接受衛生防疫部門的健康檢查。2. 嚴格做好加工、檢驗人員健康管理。3. 凡患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傳染?。òú≡瓟y帶者),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滲出性皮膚病以及其他有礙食品安全疾病者不得從事加8、工及檢驗工作。4. 加工、檢驗人員人員患有病毒性肝炎、活動性肺結核、腸傷寒和腸傷寒帶菌者、細菌性痢疾和痢疾帶菌者、化膿性或滲出性脫屑性皮膚病、手有開放性創傷尚未愈合者等有礙食品安全的疾病應立即調離加工、檢驗崗位。食品安全培訓檔案制度一 目的:為使全體加工、檢驗人員掌握食品安全知識,規范管理整個生產操作過程,從而保證食品安全,保障公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二 范圍:本公司職工均適用。三 內容:辦公室、質檢部門負責組織培訓工作,辦公室對每次培訓工作進行監督。1. 新進從業人員以及臨時工做到先培訓后上崗,培訓情況記錄在案。2. 按食品安全法有關規定,組織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及相關知識的培訓學9、習,經考核合格人員方可上崗。3.定期組織從業人員學習食品法律法規及相關知識,學習與本崗位相關的衛生習慣及操作標準,使從業人員了解熟悉有關應知應會內容,每次學習要有學習記錄。4.建立完整的從業人員學習培訓、考核檔案,內容包括:培訓時間、學時數、培訓地點、教材(包括單節)、教師及其職務或職稱、培訓對象、學員花名冊、考試試題、個人考試成績等。5.對不參加培訓學習或考核不合格者不予上崗,直至合格。不合格品管理制度一、目的對不合格品進行標識、記錄、評審、隔離處置,防止由于疏忽,誤用或發運不合格品而產生質量問題。二、適用范圍適用于原料、輔料、包裝材料、半成品、成品的不合格品的處置。三、職責1技術部負責組織10、不合格品的評審工作,各相關部門參與。2質檢部負責不合格品處置審批。3采購部負責原料、輔料、包裝材料不合格品的標識、隔離、處置的實施。4車間負責成品、半成品、不合格品的標識、隔離、處置的實施。四、工作程序1、產品不合格:包括原輔材料、半成品和成品不合格。原輔材料不合格的不準入公司,并立即退回;半成品不合格的不進入下道工序,立即挑出并進行隔離標識,待有關人員處理;成品不合格堅決不準出公司。2、工作不合格:包括管理工作、技術工作、過程、體系不合格。因工作不合格的首先調離工作崗位,在進行培訓學習,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考核不合格的不準上崗;過程和體系不合格必須馬上改進,直到滿足產品的需要。上述不合格一但11、發生,相關部門應立即召開質量分析會,分析不合格品發生的原因,并立即糾正或采取相應的糾偏措施。盡量減少不合格品或不出現不合格品。并對已發生的不合格品確認不合格原因,可做出如下結論:(1)返工:經返工后的產品如達到產品的質量要求,可轉為合格品。(2)重新加工:重新加工的產品可以滿足預期的用途,可轉為合格品。(3)退回供應商:對原輔材料、包裝材料不合格的必須退回供應商。(4)降級處理(讓步處理):對不能滿足產品要求的半成品和成品,但仍能食用的,經總經理、質檢部長等有關人員共同批準的可作為降級或讓步處理。(5)報廢:當不合格品處置結果為作廢時,經總經理、質檢部長等有關人員批準,由專人負責處理,防止被誤12、用。不安全產品召回管理制度一目的將存在食品安全危害的產品及時從市場中召回,防止給食用者造成損害,使產品召回工作規范化。二范圍適用于發現存在食品安全危害且已流向市場的產品。三內容:1營銷部負責外部相關信息的收集,是召回工作的具體實施部門,負責通知相關方并及時反饋質檢部;2質檢部負責召回信息的評估,召回范圍的確定;制定召回計劃; 3生產技術部是負責原因分析和糾正措施制定和實施的部門。四工作程序:1召回的分類:A. 嚴重損害消費者健康;B. 一般性損害消費者健康;C. 不損害消費者健康。2召回信息收集渠道:A內部信息:由各相關部門提供與食品安全有關的各種信息,如:工公司自測或自查結果等。B供銷部負責13、外部信息收集:官方通知:明示或法律法規變化;客戶通知:顧客的需求及反饋;新聞媒體:報紙、電視、電臺等;有關組織:如消費者協會等;同行的信息。C召回信息的評估,根據內、外部的信息來源,由質檢部對信息進行評估,根據其危害消費者健康程度決定是否需要召回以及召回的范圍,制定召回方法。3產品的召回A根據評估結果,確需召回時,由營銷部通知相關方(如:立法和監管部門、顧客和(或)消費者),由質檢部指定專人在一個工作日內填寫產品召回通知單,經質檢部部長審核,總經理批準后,由質檢部專人負責召回工作,召回通知單同時送交成品庫、營銷部,庫房停止該批產品出庫,營銷部立即停止該批產品的銷售。B質檢部專人立即調閱銷售記錄14、及庫存情況,制定召回計劃,召回計劃包括產品名稱、規格、批號、召回單位名稱、地址、電話(或傳真)、聯系人、召回產品數量、召回方式、時限、召回原因等,召回計劃經質檢部長批準后交至營銷部。C營銷部人員按召回計劃要求,立即實施召回工作,并填寫產品召回記錄,及時向負責召回人員報告召回工作情況,統計召回差額及未召回品去向。D當召回品和已明確去向的未召回品數量總和等于待召回數量時,召回工作可經質檢部長批準后結束。E召回產品進成品庫時,暫存不合格品區,經質檢部檢驗確認不合格后,按不合格品處理。F生產技術部對召回的原因分析,確定預防和糾正措施,以避免再發生。4質檢部對預防和糾正措施的有效性進行跟蹤驗證,并提交管15、理評審。消費者投訴受理制度一 明確投訴處理的目的1 及時、有效、準確地回復顧客、媒體或有關政府、職能部門。2 保證市場順利、穩定地發展。3 提高公司和產品的信譽。二 把握投訴處理的原則1 保護顧客的合法權益。2 積極同政府有關機構和新聞媒體配合。3 努力提高完善產品質量管理。4 采取統一的處理程序和解決方式。三 建立投訴處理小組l 營銷部 l 質檢部l 生產部 l 董事長室和總經理室注:投訴小組的責任:1營銷部: 接受投訴,獲取被投訴產品及投訴人的盡可能詳細的資料; 及時通知品質部相關人員或公關經理; 向顧客回復一般投訴的處理結果; 向顧客解釋嚴重投訴的處理結果。2質檢部: 接受投訴,獲取被投16、訴產品及投訴人的盡可能詳細的資料; 組織被投訴問題的調查并向投訴處理小組提供調查及問題的危害分析結果; 向顧客解釋嚴重投訴的處理結果。 提高對被投訴問題的技術分析; 協助對被投訴問題的調查.3. 生產部: 提供對被投訴產品的原始生產記錄; 協助對被投訴問題的調查.5. 董事長室和總經理室決定是否啟動產品回收程序及企業危機處理程序等緊急處理程序.四.做好投訴記錄1. 記錄備案編號、日期;2. 投訴人詳情(姓名、一切可能的聯系方法、職業、社會背景等);3. 被投訴產品詳情(產品名稱、包裝形式、投訴量、生產批號、購買地點等);4. 投訴原因詳情(購買、儲存、消費經過等);5. 投訴記錄人。五提供投訴17、處理書面文件四 文件備案編號、日期;五 投訴人姓名和被投訴產品名稱;六 被投訴問題產生的原因;七 就被投訴總是的具體解決和改進方法;八 質保部負責人或企業負責人親筆簽字。六處理的最佳步驟:1. 認真聆聽顧客所提出的投訴;2. 重述聽到的投訴,以保證正確的理解,以免出現誤會;3. 表示體諒和理解顧客的處境及心情;4. 設法取得投訴產品以便分析原因;5. 解說最可能的解決問題的幾種方法;6. 感謝顧客能夠將問題提出來。七處理的方法:1. 保持鎮靜;2. 不要爭論、挖苦、及打斷顧客投訴;3. 給顧客機會訴說;4. 不要受到投訴的影響,不必作無謂的辯護;5. 盡量多問問題,并將得到的資料寫下來;6. 18、如果是顧客的錯誤,給他一個下臺的機會;7. 不要讓投訴傷害處理人或他人的尊嚴;8. 不要抱怨及申辯誰該負責,并且不要輕易道歉或表態;9. 確定雙方的了解的事實是否相符;10. 準備足夠的時間用來澄清事實;11. 進行調查;12. 決定不同解決方法;13. 提供可執行的解決方法;14. 預備投訴。八投訴調查:1投訴調查的前提: 質量追蹤系統(成品追蹤系統、生產追蹤系統、原材料追蹤系統); 部門合作(銷售部、質量部、生產部、技術部); 投訴樣品實物。2情況判斷: 同類投訴對比; 同批產品投訴對比; 質量回顧樣品檢查; 同期投訴量對比; 其他有關情況。3.樣品分析: 包裝表現; 產品感官; 封合情況分析; 微生物檢驗(菌相分析); 其他異常表現。4 生產情況分析: 當日生產情況; 當日原材料使用情況; 當日質量控制情況; 當日設備情況; 當批產品質量檢查情況; 當日生產環境情況; 其他異常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