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業實業公司環境監測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32749
2024-09-08
5頁
32KB
1、銅業實業公司環境監測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我礦主要從事銅、鋅、鈕及鑄精礦粉生產,在生產作業 過程中,會產生粉塵及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氣 體,在此環境下,作業工人長期接觸粉塵和有毒有害氣體, 會引起矽肺及呼吸及中毒類職業病。為了預防、控制和消除 職業病危害,防治職業病,保護勞動者健康及相關權益,特 制定工作現場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及評價制度。礦總工程師負責技術的領導工作,礦井配備專職環境監 測小組,人員編制如下:組長:劉興杰環境監測工:代光偉鄭向勇辦公室設在安全科一、主要職業病危害因素:a本礦2、主要職業病危害因素是生產性粉塵,其主要為采、 掘工作面和運輸設備轉載點處產生的矽塵等。b本礦主要職業病危害因素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主 要產生于爆破及通風過程中,個別作業面也可能由于某種原 因存在。二、危害因素監測與評價:A、(一)粉塵測定制度及要求1、粉塵測定工作必須按照礦山安全條例、金屬非 金屬礦山安全規程及GB574885作業場所空氣中粉塵測 定方法,MT7984粉塵濃度和分散度測定方法等各項 國家和礦山企業的規定進行工作。2、監測人員必須認真負責,按照規定,認真操作和填 寫測塵內容,準確無誤地做好統計、計算工作,如實地將測 塵結果上報有關單位和領導;有權監督井上、井下防塵措施 的執行情3、況,對于違章作業者,有權及時制止,責令整改, 或者上報有關部門研究處理。3、測塵人員應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和兩年以上井下 工齡,必須經專門培訓考試合格后,才能持證上崗工作,上 崗后不準隨意調動。對生產性粉塵進行監測,并遵守下列規定:1、總粉塵:作業場所的粉塵濃度,井下每月測定5次,地面 每月測定1次;粉塵分散度,每6個月測定1次。2、呼吸性粉塵:工班個體呼吸性粉塵檢測,采、掘工作面每3個 月測定1次,其他工作面或作業場所每6個月測定1次。每 個采樣工種分2個班次連續采樣,1個班次內至少采集2個 有效樣品,先后采集的有效樣品不得少于4個。定點呼吸性粉塵檢測每月測定1次。3、粉塵中游離Si02含量4、,每5天測定1次;在變更工 作面時也必須測定1次;各接塵作業場所每次測定的有效樣 品數不得少于3個。(三)對危害因素監測取得的結果進行分析評價,對超 標的危害因素,提出改進及預防措施。(四)測塵工及時把測塵報表送技術礦長,審閱后簽字 存檔。B、(一)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測定制度及要求1、測定工作必須按照礦山安全條例、礦山安全規 程GB64423-2006及GBZ22002工業場所有害因素職業 接觸限值等各項國家和礦山企業的規定進行工作。2、監測人員必須認真負責,按照規定,認真操作和填 寫測試內容,準確無誤地做好統計、計算工作,如實地將測 試結果上報有關單位和領導;有權監督井上、井下防護措施 的執5、行情況,對于違章作業者,有權及時制止,責令整改, 或者上報有關部門研究處理。3、監測人員應具有高中以上學歷和五年以上井下工齡, 必須經專門培訓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工作,上崗后不準隨 意調動。(二)對一氧化碳及二氧化硫進行監測,并遵守下列規定: 作業場所的二者濃度,井下每月測定5次,地面每月測(三)對危害因素監測取得的結果進行分析評價,對超 標的危害因素,提出改進及預防措施。(四)監測人員及時把報表送技術礦長,審閱后簽字存 檔。三、本制度的解釋權屬實業公司安全科,監測人員由總 經理辦公會議決定。四、本檢測制度適用于實業公司總調度室、選廠、化驗 室。五、違反本規定,將對監測人員給予每次100元處罰, 情節嚴重者調離本崗位,待崗反省。作業人員違反本規定將 給予每次安全罰款100元,直到解除勞動合同。六、本制度由實業公司發布之日起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