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企業崗效職級工資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33089
2024-09-08
14頁
88.50KB
1、鋼鐵企業崗效職級工資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崗效職級工資制度第一章 總 則第一條 為建立符合*行政管理職類、專業技術管理職類、作業職類人員職業特點,具有*特色的薪酬制度,充分發揮以薪資為杠桿的激勵作用,特制訂本制度。第二條 基本原則(一)貫徹“按勞分配,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二)責權利相結合的原則。(三)激勵、高效原則。工資制度要與員工職業發展晉升相配合,與公司效益和員工業績緊密掛鉤。(四)市場化原則。職工收入水平的確定和調整要以勞動力市場價位為指導,并貫徹對外具有競爭性,對內具有公平性的原2、則。第三條 *董事會設薪酬制度委員會,對本制度行使決策權。公司人力資源部為本制度的執行部門。第四條 本制度適用人員范圍:與*簽訂勞動合同的正式職工。第五條 本制度對*員工的收入分配形式做出原則規定,對其中的崗效職級工資部分做出具體規定。本制度中工資概念特指崗效職級工資。第二章 收入分配的基本形式第六條 本公司執行崗效職級工資制度人員的收入分配結構由四部分構成:崗效職級工資(崗位工資、職級工資和績效工資)、獎金、津貼和福利。(一)崗效職級工資。崗效職級工資由三部分構成,崗位工資、績效工資和職級工資。1、崗位工資是體現崗位價值的工資形式,為崗效職級工資結構中相對固定的部分。公司通過對專業技術管理職3、類的每個崗位的組織影響力、監督管理范圍、工作責任領域、任職資格與條件、工作環境與條件等因素進行綜合評價,排定本公司專業技術管理崗位的崗位排序;通過對作業職類每個崗位的勞動責任、勞動技能、勞動強度、工作環境等因素進行綜合評價,參照總公司首發1995383號文件規定,排定本公司作業崗位的崗位排序,以此作為確定崗級的基礎。崗級高低以崗點數來體現。崗位工資水平等于點價值量乘以崗點數。崗位點價值量根據薪酬市場調查情況確定,原則上每年調整一次。公司實行一崗一薪的崗位工資制度。崗位工資的實行要與實施競爭上崗相結合。2、職級工資是體現員工職業發展晉升的工資形式。*正式員工劃分為三大職類:即行政管理職類、專業技4、術管理職類、作業職類;與此對應,職級工資設立三大序列:即行政管理職務序列、專業技術管理職級序列、作業職級序列。公司為行政管理人員、專業技術管理人員、作業人員設計了職內職外發展晉升跑道:即行政管理人員可以通過崗外職務競爭渠道來實現由班組長、作業長、專業主管、副部長(部長助理)、部長、副總經理(三總師、總經理助理)直至總經理的職務晉升;專業技術管理人員和作業人員既可以通過競爭上崗實現崗外晉升,也可以通過不斷學習,提高技術業務和技能水平,實現崗內晉升。專業技術管理人員和作業人員崗內晉升渠道為:專業技術管理人員實現由見習生、技術員(管理員)、助理工程師(助理管理師)、工程師(管理師)、專工(專員)、主5、任工程師(主任管理師)、首席工程師(首席管理師)直至資深技術(管理)專家的晉升;作業人員實現由學徒工、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直至技能專家的發展晉升。職級工資的實施要與職業任職資格制度的制訂和高級技工工程建設相結合,公司對職級管理實行聘任制。公司設立崗位職業資格評聘委員會,對崗位人員職級的評聘進行管理,公司實行評聘雙軌制。職級高低以職點數來體現,職級工資水平等于職點數乘以崗位點價值量。職級評聘管理辦法另行制訂。3、績效工資是體現公司效益、部門和個人績效的工資形式,為崗效職級工資結構中相對浮動的部分。公司依據效益和對各部門績效的考評,確定部門績效點價值量。績效點價值量乘以部門崗位人6、員崗點數和職點數總和形成部門績效工資總額,由部門再按照個人當月績效考評結果分配到崗位人員。工資中浮動部分的比例總體上按不低于50水平控制。具體考評辦法另行制訂。(二)獎金是對員工超額勞動所付出的報酬,是為了嘉獎做出突出貢獻和業績人員而設立的特殊薪資單元。公司設立獎勵基金,實行預算管理,原則上獎勵基金額度按上年度企業經濟效益增長額的5%-10%比例提取。獎金具有激勵性、行為導向性、靈活性和不定期性的特點。主要形式包括增收節支獎、產品研發獎、經濟技術和管理創新獎等。對獎金的管理和考評分配辦法另行制訂。(三)津貼根據國家、地方和首鋼總公司有關政策規定發放,包括住房補貼、回民補貼、獨子補、洗禮費、糧油7、補等工資性補貼和艱苦崗位津貼、中夜班津貼等。為減化津補貼項目,對于共性津補貼給予合并,對津貼的管理和發放辦法另行制訂。(四)福利是為增強員工對企業的信任感、忠誠度,提高公司凝聚力而設立的薪資單元。公司建立保障性福利和激勵性福利相結合的福利模式。對福利的管理和發放辦法另行制訂。第三章 崗位工資第七條 本公司作業職類崗位排序。(附件1)第八條 根據作業職類崗位排序,設立8個崗級,對應各自的崗點數(見表1 )。最高崗級為8級,崗點數為240點,最低崗級為1級,崗點數為120點,最高崗級與最低崗級的崗點差為120點,平均崗點差為17.1點。其中1至2崗級的崗點差為10點,2至5崗級的崗點差為15點,58、至7崗級的崗點差為20點,7至8崗級的崗點差為25點。作業職類崗級與崗點數對應表表1崗級崗點數崗級崗點數11205175213061953145721541608240第九條 本公司專業技術管理職類崗位排序。(附件2)第十條 根據專業技術管理職類崗位排序,設立5個崗級,對應各自的崗點數(見表2 )。最高崗級為5級,崗點數為265點,最低崗級為1級,崗點數為175點,最高崗級與最低崗級崗點差為90點,平均崗點差為22.5點。其中1至3崗級崗點差為20點,3至5崗級崗點差為25點。專業技術管理職類崗級與崗點數對應表表2崗級崗點數崗級崗點數11754240219552653215第十一條 行政管理職9、類專業主管及以下職務的人員的崗級按所轄班組(作業區、專業組)成員中的最高崗級確定。第十二條 2004年專業技術和管理人員、作業人員崗位點價值量為4.0元。以后在每年度的一月份,根據企業效益情況、薪酬市場調查情況對崗位點價值量進行調整。第四章 職級工資第十三條 作業職類人員職級設置為學徒工、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技能專家7級。其中技能專家執行年薪制。其余6個職級每個職級對應相應職點。被聘為相應的職業資格等級則享受相應職點。(見表3:作業職類職級與職點數對應表)作業人員職級與職點數對應表表3崗級學徒工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1-2級-1001020-3-5級-150153010、50806-8級-2502540701001、2崗級,學徒工職點為-10點,中級工為10點,高級工為20點,原則上不設技師及以上職級;3、4、5崗級,學徒工職點為-15點,中級工為15點,高級工為30點,技師為50點,高級技師為80點;6-8崗級學徒工職點為-25點,中級工為25點,高級工為40點,技師為70點,高級技師為100點。第十四條 關于學徒期及學徒期待遇的規定:作業職類1、2崗級人員,學徒期為3個月,1、2崗級學徒期職點為-10點;3-4崗級人員學徒期為6個月,5崗級人員學徒期為1年,3-5崗級學徒期職點為-15點;6-8崗級人員學徒期為兩年,6-8崗級學徒期職點為-25點;對于學徒11、期超過1年的崗位,在學徒期滿1年后,經階段考試合格后可上升10點,在學徒期滿兩年后,參加學徒期轉正考試,經考試合格執行現崗位正式工工資標準。學徒期轉正考試原則上每半年舉辦一次,只有學徒期滿人員方可報名參加。第十五條 專業技術管理職類人員職級設置為見習生、技術員(管理員)、助理工程師(助理管理師)、工程師(管理師)、專工(專員)、主任工程師(主任管理師)、首席工程師(首席管理師)、資深技術(管理)專家8級,其中主任工程師(主任管理師)以上職務人員執行年薪制。其余5個職級每個職級對應相應職點。被聘為相應的職業資格等級則享受相應職點。(見表4:專業技術管理人員職級與職點數對應表)專業技術管理人員職級12、與職點數對應表表4崗級見習生技術員(管理員)助理工程師(助理管理師)工程師(管理師)專工(專員)1-2級-1002050803級-1503060904-5級-2504070100第十六條 1-2崗級專業技術管理人員,見習生職點為-10點,助理師為20點,工程師(管理師)為50點,專工為80點,主任工程師(主任管理師)執行年薪制,不設首席工程師(首席管理師)和資深技術(管理)專家職級;3崗級專業技術管理人員,見習生職點為-15點,助理師為30點,工程師(管理師)為60點,專工為90點,主任工程師(主任管理師)及以上職務人員執行年薪制;4-5崗級專業技術管理人員,見習生職點為-25點,助理師為4013、點,工程師(管理師)為70點,專工為100點,主任工程師(主任管理師)及以上職級人員執行年薪制。專業技術管理人員執行見習期,原則上為1年。1年見習期滿后,有資格參加由人力資源部組織實施的轉正考試(考核),經考試(考核)合格后,執行本崗位標準崗點。第十七條 行政管理職類人員設置班組長、作業長、專業主管、副部長(部長助理)、部長、副總經理(三總師、總經理助理)、總經理7級,其中副部長以上職務人員均執行年薪制,其余3級每個職務級對應相應職點。(見表5:行政干部管理人員職級與職點數對應表)行政管理人員職務級與職點數對應表表5職務名稱本班組(作業區、專業組)最高崗位職點1檔班組長作業職類1-2級102檔14、班組長作業職類3-5級153檔班組長作業職類6-8級251檔作業長(工長)作業職類6級502檔作業長(工長)作業職類7級603檔作業長(工長)作業職類8級701檔專業主管專業技術管理職類1-2級802檔專業主管專業技術管理職類3級903檔專業主管專業技術管理職類4-5級100在作業職類內行政管理人員職務為班組長和作業長(工長)。1檔班組長所轄班組成員中的最高崗級在1-2級范圍內,班組長職務點為10點;2檔班組長所轄班組成員中的最高崗級在3-5級范圍內,班組長職務點為15點;3檔班組長所轄班組成員中的最高崗級在6-8級范圍內,班組長職務點為25點;1檔作業長(工長)所轄作業區成員中的最高崗級為615、級,作業長(工長)職務點為50點;2檔作業長(工長)所轄作業區成員中的最高崗級為7級,作業長(工長)職務點為60點;3檔作業長(工長)所轄作業區成員中的最高崗級為8級,作業長(工長)職務點為70點;在專業技術管理職類內行政管理人員職務為專業主管。(其余行政管理人員均執行年薪制。)1檔專業主管所轄專業組成員中的最高崗級在1-2級范圍內,專業主管職務點為80點;2檔專業主管所轄專業組成員中的最高崗級為3級,專業主管職務點為90點;3檔專業主管所轄專業組成員中的最高崗級在4-5級范圍內,專業主管職務點為100點。第五章 績效工資第十八條 部門績效工資水平由公司按照對各部門月度績效的評價結果確定,其計16、算公式是:部門績效工資總額=部門績效點價值量(崗點數+職點數)。部門績效點價值量=公司績效點價值量部門月度績效評價分數/各部門月度績效評價平均分數。第十九條 崗位人員的績效工資由本部門依據對員工個人的績效考評情況確定,其計算公式是:員工個人績效工資水平= 部門績效工資總額員工個人績效考核分數(員工個人崗點數+職點數) 本部門崗位人員績效考評分數(員工個人崗點數+職點數)以上“部門崗位人員”包括執行崗效職級工資的行政管理職類、專業技術管理職類、作業職類人員。作業職類的技能專家職級人員、專業技術管理職類的主任師以上職級人員、行政管理類的副部長以上職務人員的績效工資由公司統一考核發放,不計入部門崗點17、和職點總和內,其績效考評辦法另行制訂。部門及員工績效考評辦法另行制訂。第六章 廠齡補貼規定第二十條 廠齡補貼是體現職工對公司歷史貢獻的薪資單元,自職工與企業簽訂勞動合同之日起,滿1年后方可享受廠齡補貼(在首鋼總公司及所屬企業工作年限也計為廠齡),每年一月份進行廠齡補貼調整。廠齡補貼標準為每1年1個薪點。 第七章 對特殊員工的工資規定第二十一條 對大專及大專以上學歷人員的工資規定:(一)應屆畢業生對于全日制院校大專應屆畢業生執行見習期1年,見習期內執行見習期薪點:大專生見習期薪點執行所在崗位見習生標準,但最低不低于150點,如所在崗位見習生標準低于150點的,按150點執行。原則上享受崗位工資和18、80的績效工資,享受本崗位各項津補貼福利。對于全日制院校大本應屆畢業生執行見習期1年,見習期內執行見習期薪點:大本生見習期薪點執行所在崗位見習生標準,但最低不低于200點,如所在崗位見習生標準低于200點的,按200點執行。原則上享受崗位工資和80的績效工資,享受本崗位各項津補貼福利。見習期滿,經考評合格后定級,執行本崗位標準崗點。(二)往屆畢業生對于社會招聘的往屆全日制院校畢業生(包括本科和大專學歷),無工作經歷或工作經歷不足兩年的,自簽訂勞動合同之日起執行見習期1年,見習期工資待遇參照應屆畢業生標準;見習期滿,經績效考評、技能考試合格后定級,執行本崗位標準崗點。對于社會招聘的往屆全日制院校19、畢業生(包括本科和大專學歷),工作經歷在兩年以上的,所學專業與本崗位專業對口,自簽訂勞動合同之日起執行3至6個月的試用期,試用期工資待遇參照應屆畢業生標準。試用期滿,經考核合格,按所從事的崗級和被聘的職級確定工資待遇。(三)對于全日制院校畢業的碩士研究生無見習期,其崗位工資執行所在崗位正式人員標準,但最低不低于240點,如所在崗位工資標準低于240點的,按240點執行。原則上享受100%崗位工資和100的績效工資,享受本崗位各項津補貼福利。(四)對于全日制院校畢業的博士研究生無見習期,其崗位工資起薪點執行300點。原則上享受100%崗位工資和100的績效工資,享受本崗位各項津補貼福利。第二十二20、條 對技校畢業生分配、新招錄、調入人員及接收復員軍人的工資規定:對于新招錄、調入人員及復員軍人中,入廠前曾從事過技術工種工作并取得相應技能證書,在原單位連續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時間在5年以上的,入廠后又分配到相同技術崗位人員,經我公司專業技術考試合格,可直接定崗,執行本崗位標準崗點。對于其他新分配技校畢業生、新招錄、調入人員及復員軍人,分配在作業職類人員均執行學徒期,學徒期內執行學徒期薪點:即本崗位薪點加學徒工薪點(見作業職級與職點數對應表)。原則上享受崗位工資、職級工資和80%績效工資,享受本崗位各項津補貼福利。學徒期自簽訂勞動合同之日起計算。所有執行學徒期人員在學徒期滿經績效考評、技能考試合21、格后定級,執行本崗位標準崗點。 第二十三條 對軍隊轉業干部的工資規定:(一)連級(含副連級)上崗后執行崗級不低于作業職類3級,崗點不低于145點;職級工資等級參照中級工標準執行,職點不低于15點。 (二)營級(含副營級)上崗后執行崗級不低于作業職類4級,崗點不低于160點;職級工資等級參照中級工標準執行,職點不低于15點。(三)團級(含副團級)上崗后執行崗級不低于作業職類5級,崗點不低于175點;職級工資等級參照高級工標準執行,職點不低于30點。軍隊轉業干部不執行見習期和試用期,自調入之日起享受崗效職級工資所有相關待遇。第二十四條 內部下崗人員執行河北省最低工資標準待遇。 第八章 工資發放管理22、第二十五條 每月工資的計算期間為上個月全月月歷時間。第二十六條 崗效職級工資的發放時間為每月的18日前。第二十七條 崗效職級工資為稅后工資,個人所得稅由企業代繳。第二十八條 公司為每名員工在銀行設立工資個人賬戶,為職工辦理工資卡或工資存折,職工工資由銀行代發,公司每月為員工提供工資單供本人查詢。每年一月份為職工提供個人上年度工資發放清單。人力資源部勞資事務員負責員工工資錄入、查詢工作。第九章 加班加點工資規定第二十九條 加班加點工資管理規定:為保護勞動者身體健康,根據勞動法規定,公司在生產(工作)正常情況下不得安排勞動者加班加點。由于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后可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23、不得超過1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3小時,每月不得超過36小時。安排勞動者加班加點,應首先考慮給予安排同等時間的補休,如確實不能安排補休的,按如下規定給予經濟補償:(一)勞動者因工作需要,經批準延長工作時間的,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按本人小時標準工資的150%計發加點工資。經批準的加點并可發放加點工資待遇的,只限于作業職類崗位。加點以小時為單位,不足1小時的不辦理加點.滿1小時不足2小時的按1小時計算,以此類推。小時標準工資=(勞動者崗點+職點)崗位點價值量172小時(月平均工作小時)(二)勞動者在公休假日經批準加班的,又不能安排補休24、的,按本人日標準工資的200%計發加班工資。日標準工資=(勞動者崗點+職點)崗位點價值量21.5天(月平均工作天數)(三)實行輪班制的勞動者,在法定休假日適逢本人公休日時,當日本人休息的,按休節日計算,并應在節日后1天給予同等時間的補休;如節日后不能補休的,按本人日標準工資的200%計發加班工資。(四)實行輪班制的勞動者,當月出滿勤,按本人日標準工資的200%計發1天加班工資。未出滿勤人員不計發加班工資。(五)勞動者在法定休假日(元旦、春節、國際勞動節、國慶節和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休假節日)經批準的加班,按本人日標準工資的300%計發加班工資。(詳見考勤管理辦法)。第十章 扣除事項第三十條 下25、列規定可自工資中直接扣除:(一)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女工生育保險、醫療保險、住房公積金等國家或地方法令有明確規定的需個人繳納的部分。(二)按照企業規章制度考核處罰個人經濟收入部分。(三)其它扣除。除依據法令的扣除項外,與工會協商同意應扣費用也由工資中扣除。第三十一條 員工工資在扣除項目后,不得低于地方規定的最低工資,對一次性扣除金額較多,造成員工工資水平較低時,可采取分月扣除的方法。第三十二條 職工缺勤的工資待遇:職工缺勤的工資待遇在職工考勤管理辦法中規定。第三十三條 職工違規違紀的工資待遇:職工違規違紀的工資待遇在職工違規違紀管理辦法中規定。第十一章 工資調整第三十四條 工資調整遵26、循“工資增長率低于勞動生產增長率,工資增長率低于利潤增長率”原則。工資調整包括崗位工資、職級工資、績效工資三部分。(一)崗點調整于職工崗位變動的次月起執行,遵循“崗變薪變,易崗易薪,上崗則有,下崗則無”原則。崗位點價值量每年調整一次,根據企業效益、經營指標、對市場薪酬調查分析結果確定調整數額,由人力資源部提出調整方案,報經理辦公會審核同意后報公司薪酬委員會批準。(二)職點調整根據職級聘任辦法規定執行,在現任職級聘任期內職級發生變動,于變動次月起按新的職級對應的職點執行;取得職級資格人員自被聘任的次月起,執行相應職級工資,至聘任期結束時自行停止。(三)員工個人績效工資的水平是由崗點和職點兩部分決定的;績效工資點值則根據工資預算、企業月度效益經營狀況及部門績效考評情況綜合確定。 第十二章 其 他第三十五條 本辦法解釋權歸*人力資源部。第三十六條 本辦法自文件下發之日起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