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術集團培訓與結果應用開發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33378
2024-09-08
11頁
46.50KB
1、高新技術集團培訓與結果應用開發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第一章 總 則第一條 為了規范集團公司及各成員企業培訓與開發管理,加大人力資源開發力度,不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條 集團各成員企業必須在本制度框架內規范本企業人力資源培訓與開發管理工作。第二章 培訓與開發體系 第三條 集團公司及各成員企業員工培訓要本著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以企業內部培訓為主,外出培訓為輔。集團公司重點突出管理類的培訓與開發;各成員企業重點突出技能方面的培訓與開發。第四條 培訓對象培訓對象分為內部培訓對象和外部2、培訓對象。內部培訓對象主要是指企業內部的普通人力資源、科技人力資源、重要人力資源、核心人力資源四大類;外部培訓主要是指公司產品的代理商、原料及其它物品的供應商、銷售服務人員,合資公司的有關員工及客戶。第五條 培訓內容(一)公司根據不同類別的培訓對象,按照其崗位要求或未來崗位設計要求之間的差距,為其提供不同形式的培訓與開發內容,主要包括企業文化與發展戰略、企業經營管理、職業技能和專業技能、人才梯隊建設。(二)根據培訓內容,制定不同的培訓方案,主要包括公共課程培訓方案和專業課程培訓方案,并形成較為完整的體系。公共課程方案由集團公司人力資源部負責制定,內容主要包括公司文化與發展戰略、管理技能、人才梯3、隊建設;專業課程培訓方案由各成員企業根據培訓對象負責制定,內容主要包括產品研發與制造、市場營銷、物業管理等。第六條 培訓形式培訓形式主要包括在崗培訓和脫崗培訓。(一)在崗培訓1、以企業文化與發展戰略為主要內容,使培訓對象形成統一的價值觀與向心力,按其目標所推崇的意識形態、以及與之相關的組織架構、規章制度、用人標準、辦事途徑、環境設計等要素,分層次進行的培訓。主要以專題講座、交流、論壇、知識競賽等方式進行。2、管理理念和領導才能培訓。主要以會議、專題講座、解決問題、處理案例、學術研討、經驗交流等形式對集團核心及重要人力資源進行的培訓。3、對生產一線人員進行基礎性、常規性崗位技能培訓。比如安全、質4、量、環保、法律法規等培訓活動。一般采取短期培訓班、現場監督檢查指導、專題講座、安全競賽、勞動競賽、個案解決等培訓方式。(二)脫崗培訓1、學術交流(1)參加國內外有關學者、專家或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的教授舉辦有關學術講座或學術交流。(2)根據科研項目或項目進度由技術輸出或委托單位、研發機構進行技術指導以及課題研討。2、管理人員短期培訓主要是指核心人力資源、重要人力資源的管理知識與管理技能培訓,該項培訓主要是以錄像教學和遠程網絡教育為主要方式進行輪訓。內容包括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并給每個課程賦予一定的學分。(1)必修課程集團公司每年對重要人力資源就必修課程內容舉辦若干期培訓班,學員可自由選擇其中的一期5、進行學習,期末經考試合格后,即可得到相應的學分。(2)選修課程集團公司就重要人力資源應該掌握的管理技能,每年舉辦若干期培訓班,學員可根據自己的特長和愛好進行選擇學習,期末經考試合格后,即可得到相應的學分。3、外部公開課學習公司以外的培訓服務機構所開辦的公開培訓課程。根據集團公司人力資源管理梯隊建設計劃,每年選拔比例不低于20%的核心人力資源和10%的重要人力資源參加由國內專業培訓服務機構主辦的相關公開課培訓。4、外出考察與學習(1)針對集團業務發展的需要組織有關業務對口人員到國內外優秀企業或發達國家或地區進行考察學習,開展對標活動。(2)根據項目組研發或技術開發的需要,安排相關科技人力資源參加6、國內專業培訓機構開設的有針對性的培訓。5、繼續教育是指員工取得相關專業科研院校的入學資格,經公司批準參加脫產或函授學習,并由公司為其提供資助的再教育。第三章 培訓過程的管理與實施第七條 各成員企業每年12月底前對培訓總體效果進行總結,提出下一年度主管以上人力資源培訓計劃報集團公司人力資源部進行審核與評估。第八條 集團公司人力資源部根據各成員企業培訓需求狀況進行評估、分析后,制定集團人力資源年度培訓與開發計劃報集團公司批準實施。各成員企業必須在集團公司人力資源部的統一安排下,組織相關員工參加培訓。第九條 各類人力資源的培訓管理(一)核心人力資源1、核心人力資源培訓方案由集團公司人力資源部根據集團7、公司人力資源發展總體規劃統一設計,并負責組織實施。2、經集團公司批準參加繼續教育的核心人力資源,在培訓期間發生的培訓費、差旅費由所在企業承擔。(二)重要人力資源1、作為集團公司人才梯隊建設的主要力量,重要人力資源的培訓與開發除以培養合格職業經理人應精通和必須掌握的內容為主進行輪訓外,重點從公司人才梯隊建設方面進行有目標、分階段的培養和教育。2、集團公司每年有針對性地選派若干名重要人力資源、優秀主管級員工到國內知名院校接受為期26個月的繼續教育,學習內容主要以管理類為主。(三)科技人力資源科技人力資源培訓受集團公司有關制度的政策性保護,并根據科技人力資源有關管理辦法簽訂相應的培訓協議、技術保密協8、議等。(四)普通人力資源1、普通人力資源培訓方案由各成員企業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在集團公司培訓方案的框架內自行設計并組織實施。2、普通人力資源主管級人員作為集團人力資源管理職務和專業職務梯隊建設的后備力量,培訓與開發納入重要人力資源培訓與開發體系,并重點側重于提高其基本管理技能、崗位技能方面的培訓與開發課程的學習。3、普通人力資源營銷人員培訓方案除部分戰略類公共課程由集團公司人力資源部與各成員企業共同組織實施外,其余培訓課程由各成員企業自主進行。4、集團公司人力資源部負責各成員企業普通人力資源培訓工作的監督、檢查與指導。第十條 集團公司及各成員企業要在開展各類培訓的同時逐步建立起一支專兼職講師隊伍9、。第十一條 新員工上崗培訓管理(一)新招錄的員工在上崗前必須接受為期一周的全封閉式上崗培訓。(二)培訓課件由集團公司人力資源部統一制定。內容主要包括公司的文化理念、整體業務狀況、職業素質養成等。每一年可根據公司發展需要不斷更新培訓內容,并將基礎專業課程逐漸納入新員工培訓工作中。(三)培訓形式主要采取網上培訓和集中授課相結合的方式。(四)集團公司每年根據增員情況舉辦“新員工崗前培訓班”。第十二條 為降低培訓成本,提高培訓資源的利用率,凡是成員企業不具備自主培訓與開發條件的,可向集團公司提出培訓申請,集團公司將按照本制度有關程序為其進行代理培訓。第十三條 培訓紀律參加培訓的員工在培訓期間必須嚴格遵10、守有關培訓紀律,對違反培訓紀律的員工要進行嚴肅處理。(一)遲到、早退在培訓期間出現一次遲到或早退,在集團內部對其本人、所在公司、部門三方進行通報批評;兩次以上者,取消本期培訓資格。(二)曠課在培訓期間出現曠課,取消本期培訓資格。(三)違反培訓紀律,擾亂課堂秩序者,在集團范圍內部對其本人、所在公司、部門三方進行通報批評。(四)在培訓期間請假課時數累計超過培訓總課程數的三分之一者,本次培訓視為無效培訓,在下一期同類培訓班中繼續培訓。第十四條 凡是由集團公司選派外出培訓、學習的員工,均由集團公司人力資源部統一安排。培訓結束后,受訓人員須在一周內向人力資源部遞交培訓學習總結或調研報告。第十五條 各成員11、企業安排員工外出培訓、學習,須經本企業分管領導批準,由企業人力資源部統一安排。培訓結束后,受訓人員須在一周內向所在企業人力資源部門遞交學習或調研報告及有關培訓資料。并由企業人力資源部將培訓人員學習情況報集團公司人力資源部備案。第十六條 由企業選派外出培訓的人員,培訓期在3個月以上者,需與本企業簽訂相關外出培訓協議。第十七條 集團公司人力資源部負責組織員工的專業技術職稱考試、評聘工作,費用由本人自理。第十八條 凡符合下表條件或符合高新技術集團公司高級科技人才管理辦法有關規定,經集團公司批準的員工可參加脫產或不脫產繼續教育,學費根據其報考條件,分層次由集團公司支付。學歷教育層 次報 考 條 件學費12、支付標準及服務期限公 司供職時間學歷要求國家或公司承認的學 歷、學 位服 務期 限博 士3年以上碩 士100%10年碩 士3年以上本 科90%10年學 士2年以上專科、高中80%8年集團公司所支付代培費是指員工考取院校必須收取的學費、學雜費、住宿費、以及學校規定所考取的相關證書費等。第十九條 員工在繼續教育期間,外出半脫產學習授課在20天以內,崗位工資按80%發放;全脫產學習,崗位工資按60%發放,公司繼續為其上交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險,不再享受勞保、福利等待遇。第二十條 員工在繼續教育期間如出現下列情形之一的,集團公司有權中止其培訓,并責令其償還已支付的培訓費用。(一)因違反學校紀律而受到處分13、的;(二)在學校規定的時間內未取得相應的學歷證或學位證。第二十一條 經與公司協商達成委培協議的人員,企業只為其承擔必需的學費、學雜費。集團公司人力資源部對其學習情況進行跟蹤考核。第二十二條 由公司支付學費的員工,如在繼續教育期內或服務期限內離開公司,須退回公司為其繼續教育期間支付的工資以及按比例退回公司為其所承擔的費用,同時繳納合同中規定的違約金。第二十三條 凡參加由集團公司舉辦的短期培訓班的員工,必須遵循以下規定:(一)每期培訓班結束后,參加統一組織的考試,考試成績不合格者,須進行補考,如補考成績仍不合格,則需重修。(二)參訓人員因被取消培訓資格或補考成績不合格而重修的,須向培訓組織部門交納14、培訓費,培訓費標準為500元/人次。(三)員工拒不接受培訓的,培訓組織部門可建議所在企業對其進行降職或降級處理。(四)參訓人員如完不成規定的學分值,本年度的培訓考核結果按“不合格”論處。第四章 培訓結果的應用與開發第二十四條 培訓效果的評估(一)建立培訓四級評估體系:反應評估、學習評估、行為評估和效益評估。(二)評估體系要以持續改進績效考核為前提,要以提高員工的現有能力、素質和潛力為依據。(三)管理培訓和核心價值觀培訓后,參訓人員必須將培訓內容落實到自己的行為上;管理技能培訓后,參訓人員及其上級主管要對其行為改進進行評價;在銷售技巧培訓后,學員必須利用一些銷售輔導的工具,對銷售技巧進行針對性的15、應用與開發。(四)培訓效果的評估一般以問卷調查、試卷測試、跟蹤訪談等方式進行。評估結束后,培訓組織部門要提交相應的培訓、學習總結報告,提出今后培訓建議。第二十五條 培訓結果的反饋每期培訓結束后,培訓組織部門必須把受訓員工在培訓期內的表現情況和測試成績向所在部門或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進行反饋,以促進培訓人員工作績效的有效改進。第二十六條 培訓任務指標完成情況要與單位負責人的績效考核掛鉤。培訓結果與員工個人績效考核掛鉤。第二十七條 年度培訓或短期培訓重修不合格員工將被降職、降崗,且一年內不得在本企業內部調動或調往其他成員企業。第九章 其 他第二十八條 培訓經費(職工教育經費)。是用于報銷培訓與開發過程中發生的必要的培訓費用(包括購買培訓器材和培訓資料,支付講課酬金、外出培訓費用等)。按照國家規定,各成員企業每年以工資總額的2%計提培訓經費,專款專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負責培訓經費預算、支出與控制。集團公司的培訓經費納入集團年度預算。 第二十九條 培訓檔案。各成員企業應建立健全各類人事培訓檔案、臺帳,并建立方便檢索查閱的目錄登記薄或登記表。第十章 附 則第三十條 本制度由集團公司人力資源部負責解釋。第三十一條 本制度自頒布之日起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