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污水處理廠環境組織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33657
2024-09-08
8頁
29KB
1、城市污水處理廠環境組織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XXX市XX區XX污水處理廠環境管理制度XX污水處理廠環境管理制度是指在XX污水處理廠內部設立的環境管理總負責人,進行規范污水廠內部環境管理機構和制度建設,通過建立環境管理組織架構和規范環境管理條例,全面提高污水廠的自主環境管理水平,推動污水廠主動承擔環境保護社會責任的一整套企業管理制度。本制度由XX污水處理廠依據環保條例在試運行階段制定并報上級單位XXX中發水務投資有限公司審批后執行。一、編制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二十四條:“產生環境污染2、和其他公害的單位,必須把環境保護工作納入計劃,建立環境保護責任制度”; 2、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管理辦法、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計規定、污染源自動監控管理辦法、環境統計管理辦法、排放污染物申報登記管理規定等有關設立環境管理機構、配備負責環境管理的人員、健全內部環境管理規章制度的要求。 二、術語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環境管理制度。 1、環境管理總負責人 指在污水廠內全面負責環境管理工作,對污水廠內環境行為進行指導、監督,承擔環境行為法律責任的廠長或負責環境管理的副廠長,或者其他同等級別。本規定環境管理總負責人為XX污水處理廠廠長。2、環境管理員 在環境管理總負責人的領導下,具體負責污染防治3、監督、檢查等環境管理工作,承擔其工作范圍內的法律責任,主要監督管理XX污水處理廠內水污染和固廢污染。 本規定環境管理員指XX污水處理廠廠長助理、技術員、各班組負責人和化驗員。三、環境管理組織架構框架 XX污水處理廠建立由廠長領導、廠長助理、技術員、各班組負責人和監測化驗室組成的環境管理責任體系,定期不定期召開環保情況報告會和專題會議,專題研究解決環境問題,共同做好環境保護工作。有關職責如下: 1、環境管理總負責人 (廠長)(1)全面負責XX污水處理廠的環境管理工作;(2)負責監督、指導管理架構內各成員的工作,審核環境報告和環境信息等;(3)負責組織制定并組織實施污染減排計劃,落實削減目標;(4、4)負責組織制定并組織實施內部環境管理制度;(5)負責建立并組織實施污水廠環境突發事故應急制度。 2、廠長助理、技術員(1)負責制定并監督實施環保工作計劃和規章制度; (2)負責污染減排計劃實施和工作技術支持,協助污染減排核查工作; (3)協助落實 “三同時”驗收準備工作; (4)負責檢查產生污染的生產設施、污染防治設施及存在環境安全隱患設施的運轉情況,監督各操作崗位的工作情況; (5)負責檢查并掌握污染物的排放情況; (6)負責向環保部門報告污染物排放情況,污染防治設施運行情況,污染物削減工程進展情況以及主要污染物減排目標實現情況,報告進度按照環保部門要求進行。接受環保部門的指導和監督,并配5、合環保部門監督檢查; (7)協助開展清潔生產、節能節水等工作; (8)組織編寫環境應急預案,對突發性環境污染事件及時向環保部門匯報,并進行處理; (9)負責環境統計工作; (10)負責組織對污水廠員工的環保知識培訓。 3、各班組負責人、化驗室協助廠長助理、技術員完成上述內容,同時做好份內工作。掌握原始記錄,如實填寫運行臺賬,化驗記錄,及時向總負責人報告異常情況; 4、環境管理員應承擔的技術性事項 對于廢水的管理與監督包括: (1)記錄每日廢水處理進水量,出水量,污水廠運行控制參數,設備運轉時間及其他工藝運行參數。(2)不定期檢查進水情況,協助巡查污水收集管網; (3)操作、檢測并維護污水處理廠6、設施及其附屬設備; (4)測定污水進出水質并記錄其結果; (5)檢測并維護現場儀器儀表; (6)當發生突發事件時,采取對環境影響較小的措施及其他必要應急措施。 對于固廢的管理與監督包括: (1)調查污泥產生量及產生周期、頻率;(2)檢查剩余污泥的種類、性狀并記錄; (3)操作檢測并維護處理濃縮污泥的設施及其附屬設備; (4)設定并記錄污泥委托處理,編制轉移聯單; (5)確認并現場檢查污泥委托處理方的處理方法(包括收集運輸、再生利用的中間處理和最終處置); (6)突發污泥污染時采取的必要應急措施。 四、提高環境管理人員素質 對環境管理員具備知識的要求分為掌握、熟悉、了解三個層次。掌握即要求能在實7、際工作中靈活運用,熟悉即要求能夠理解并簡單應用,了解即要求具有環境管理相關的廣泛知識。 1、環境管理總負責人要求具備知識: (1)了解國家環境保護方針政策及法律、法規; (2)了解環境保護基礎知識; (3)了解一般環境污染防治及生態保護技術; (4)了解環境污染事故應急處理技術和相關知識。 2、環境管理員要求具備知識: (1)掌握國家環境保護方針政策及法律、法規; (2)掌握環境保護基礎知識; (3)掌握污染防治理論和技術; (4)熟悉污染物測定和分析技術; (5)掌握環境污染事故應急處理技術和相關知識等; (6)掌握污水處理廠內各污染治理設施的基本情況。 五、健全環境管理臺帳和資料 1、環境8、影響評價文件,包括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環境影響評價政府批文; 2、環境保護職責和管理制度; 3、污水處理廠設計、施工資料、竣工驗收資料、設備采購資料; 4、環?!叭瑫r”驗收資料,污水處理廠竣工驗收監測報告;5、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 6、廢水和固廢污染物處理設施日常運行狀況和監測記錄、報表,包括現狀處理量、處理效率、運行時間、處理前和處理后排放情況、日常運行存在問題及解決措施落實情況; 7、廢水排放管網和在線自動監測儀器日常維護保養記錄; 8、分析監測儀器和設備日常維護和計量記錄; 9、固廢委外處理協議,固廢安全轉移處置聯單; 10、主要噪聲污染源數量、噪聲級和廠界噪聲監測數據; 11、9、環境風險事故措施和環境風險事故應急預案;事故應急演練組織實施方案、記錄; 12、環境風險事故總結材料; 13、安全防護和消防設施日常維護保養記錄; 14、環境管理員專業技術培訓登記情況; 15、適用于本污水處理廠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及相關政策性文件; 16、當地環保部門要求保留備查的環境監控監測記錄; 17、XX污水處理廠總平面布置圖、污水管網線路圖和雨水管網線路圖,總平面布置圖需標明污水進水口和排放口位置。 以上環境管理檔案要求分類分年度裝訂,資料臺帳完善整齊,裝訂規范,監測記錄連續完整,指標符合環境管理要求,能反映污水廠在環境方面的全面情況。 六、建立和完善內部環境管理制度 結合10、XX污水處理廠實際情況,建立健全內部環境管理制度,完善內部環境管理機制。重點包括: 1、污水廠環境規劃與計劃; 2、污水廠污染減排計劃; 3、環境綜合管理制度,包括各部門環境職責分工、環境報告制度、環境監測制度、廢物環境管理制度、環境宣傳教育和培訓制度等; 4、環境保護設施設備運行管理制度,包括污水處理廠設備操作規程、交接班制度、臺帳制度、設施設備維護保養管理制度等; 5、環境監督管理制度,包括污水廠設備運轉巡查制度等; 6、環境應急管理制度,包括環境風險管理、環境應急報告、綜合環境應急預案和有關專項預案等; 。 以上制度應作為基本環境管理制度,以污水處理廠內部文件形式下發到各部門、班組;納入11、環境保護管理檔案;在污水廠公告欄內公示、張貼;在日常生產中貫徹落實到位。 七、規范環境管理制度 1、登記備案制度 環境管理員實行登記備案管理制度。填寫登記申請表,根據級別和專業分別登記,登記類別分為: 環境管理總負責人 環境管理員2、報告制度 環境管理實行報告制度,加強與環保部門溝通。 八、培訓管理 為了統一工作,環境管理員的年度培訓工作計劃根據當地環保部門要求制定。培訓考試合格者,可以獲得培訓合格證書。通過培訓,使不同類別的環境管理人員掌握相應的專業知識和實際操作技術,確保其在具體工作崗位履行職責的能力。培訓內容包括: 1、環境保護基礎知識、污染減排政策; 2、環境保護法律體系和標準體系; 3、社會責任和社會環境責任; 4、環境管理與監督基本理論及方法,包括日常環境管理和環境應急管理等; 5、環境污染控制技術和監測技術; 6、環境管理員制度框架。九:其他事項 1、嚴格執行國家和地方的環保法律法規、環境標準,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做到污水廠主要領導熟記本廠應執行的環保法律法規、標準名稱和污染減排目標任務;各部門、班組負責人熟記環境保護目標任務;操作人員熟記崗位職責和操作規范。 2、在污水廠內部進行環境保護宣傳工作,各污水構筑物應有標示牌,圖示處理過程、主要污染物名稱、污染物處理方法和污染物排放去向。XX區XX污水處理廠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