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團公司員工勞動關系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33733
2024-09-08
4頁
28.57KB
1、集團公司員工勞動關系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1.0目的為確立公司與員工的勞動關系,明確雙方的權利與義務,公司實施員工關系管理制度2.0 適用范圍本制度適用于集團全體員工。3.0 定義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工單位之間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勞動合同按合同的內容分為勞動合同制范圍以內的勞動合同和勞動合同制范圍以外的勞動合同4.0職責勞動合同、工傷等工作由集團及所屬各單位人力資源部門負責。5.0程序5.1勞動的合同簽訂、續訂、變更和解除:新入職的員工,公司將在員工入職后與其簽訂勞動合同。對于2、有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公司與員工雙方同意在勞動合同期滿后續簽勞動合同的,應在原合同期滿前三十日內重新訂立勞動合同。公司與員工雙方經協商同意,可以變更或者解除勞動合同。員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司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且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一是在試用期內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二是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公司規章制度的;三是嚴重失職、營私舞弊,對公司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四是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司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應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員工本人:一是員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公司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二是員工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3、勝任工作的;三是勞動合同訂立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一致協議的;四是公司經營困難發生經濟性裁員的;員工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公司。如未能提前通知公司,給公司造成經濟損失的,應根據國家有關勞動法規定承擔違約責任。試用期人員離職應提前7天提出申請,但視實際情況經批準獲提前離職者不在此限。5.2離職辦理雙方終止或解除勞動合同,員工在離職前均必須完備離職手續,未完備離職手續擅自離職者,公司將按曠工處理或扣留未領工資。離職手續包括:處理工作交接事宜;按離職表要求辦理離職手續;交還所有公司資料、工作服、文件、辦公用品、員工4、手冊及其它公物;住宿者退還公司宿舍及房內公物,并到總務部門辦理退宿手續。報銷公司賬目,歸還公司欠款;離職人員應辦妥職務移交手續,若有借款或移交不清楚者,從其剩余工資扣款,不足扣繳且不予處理者,依法追究相應責任。員工違約或提出解除勞動合同時,應按合同規定,歸還在勞動合同期限內的有關費用。如與公司簽訂有其它合同,按其它合同的約定辦理。重要崗位管理人員離職,公司將安排離職審計。辭退或開除之員工必須在辦完手續后立即離開本公司。5.3合同過程中的任何勞動糾紛,員工可通過申訴程序向上代表公司的人事部門申訴,公司不能解決時可向本地勞動行政管理部門勞動仲裁機構申訴。5.4勞動保險5.4.1養老保險員工退休、享5、受國家社會保險部門制訂的養老保險待遇。5.4.2待業保險員工失業時,可依據國家規定勞動管理機構領取待業救濟金。5.4.3住院保險員工生病住院,辦妥政府規定的手續,可獲得國家醫療保險機構支付的一定數量的醫療費。5.4.4生育基金保險,女性員工享受國家社會保險部門制訂的生育基金保險待遇。5.4.5員工有養老保險、待業保險、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公積金的產生交繳,公司按政府部門所規定的比例,在每月工資發放中代為扣繳。5.5工傷的認定根據國家工傷保險條例以下情況不認定為工傷:5.5.1非指定人員違規作業而造成傷亡的;5.5.2非工作時間,私自作業的造成傷亡的;5.5.3在非工作區域,私自作業造成傷亡的;6、5.5.4不聽有關人員提醒和勸阻,私自進入作業區域或違規作業造成傷亡的;5.5.5因犯罪或者違反治安管理傷亡的;5.5.6因醉酒或其他自身原因導致傷亡的;5.5.7自殘或者自殺的。5.6終止勞資聘用關系有以下幾種情況:員工自請辭職。四級以下人員于七日前提出,三級人員于十四日前提出,一、二級人員于三十日前提出,試用人員于三日前提出。公司終止聘用關系(解聘),公司將提前三十日通知員工。因法律關系而停職;因法律裁決而解聘;因年邁而終止勞資聘用關系。5.7員工資遣包括以下幾種情況:虧損或業務緊縮致使經營嚴重困難,需裁減冗員時;生產、技術條件發生重大變化而須裁減人員;員工教育培訓,仍不能勝任工作,亦不宜改調其他工作時;員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者;簽訂勞動合同時依據之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合同無法履行,勞資雙方不能就變更合同達成協時。5.8因資遣前條原因終止勞動合同,解除合同時,應在三十天前書面預告之。未經預告即終止勞動合同者,發給三十天之預告期間本人工資。6.0通則6.1本制度由集團人力資源部負責解釋。6.2本制度自集團批準之日起試行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