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有限公司產品追溯和召回制度附表單.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33897
2024-09-08
15頁
117.50KB
1、食品有限公司產品追溯和召回制度附表單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產品追溯和召回制度1目的為了規范生產過程的可追溯性,加強我公司對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后的監管,規范召回流程,特制定本制度。2適用范圍適用于邯鄲市xx食品有限公司。3 術語和定義3.1 不安全食品:有證據證明對人體健康已經或可能造成危害的食品,包括:(1)已經誘發食品污染、食源性疾病或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甚至死亡的食品;(2)可能引發食品污染、食源性疾病或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的食品;(3)含有對特定人群可能引發健康危害的成份而在食品標簽和說明書上未予以標識2、,或標識不全、不明確的食品;(4)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不安全食品。3.2 缺陷產品因設計、生產、指示等原因在某一批次、型號或者類別中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危及或者造成人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不合理危險的產品。3.3 召回食品生產者按照規定程序,對由其生產原因造成的某一批次或類別的不安全食品、缺陷產品,通過換貨、退貨、補充或修正消費說明等方式,及時消除或減少食品安全危害的活動。3.4 模擬演習/召回指食品生產企業為驗證追溯、召回系統的有效性,假定某批次的食品出現食品安全問題,進行的桌面召回演練。4 追溯工作標準 產品追溯應實現上能追溯至原輔料批次、儲奶罐(只追溯到該奶倉所包含的奶站)、檢驗情況、供應3、商等,下能追溯至一級經銷商。4.1 產品追溯體系要求 應通過批次傳遞及標識的方法來實現可追溯系統:(1)物料追溯:要求從原奶、原輔料進廠,物料入暫存庫,半成品、成品、成品出庫、成品銷售至市場等全過程,明確批次銜接、標識標注;(2)過程追溯:明確在生產過程中所進行的清洗、工藝參數、設備運轉、設備維護維修等各項活動進行記錄的制度,以實現生產過程的再現;(3)產品檢驗:化驗室應根據需求開展檢驗工作,并能追溯至原輔料、半成品、生產過程、成品的檢驗狀態。4.2 追溯系統的定期演習為驗證可追溯系統的完整、連續性,需制定預案,且進行追溯演習。要求每年進行一次演習,每次抽取演習的批次不得少于3批。5 召回工作4、標準5.1 召回信息主動召回情況出現以下情況應實施主動召回:(1)供應商反映原料出現食品安全隱患,對產品實施召回;(2)銷售熱線接到批量性食品安全問題產品的反饋;(3)食品安全指標不合格產品流放市場;(4)媒體曝光產品存在食品安全隱患。5.1.2被動召回情況出現以下情況應實施被動召回:(1)國家政府強制要求召回;(2)國家法律法規發生變更,要求強制召回。5.2 食品召回評估及級別5.2.1食品安全危害的調查與評估在獲知可能導致產品召回的信息后,由質檢部負責人立即組織食品安全小組,對可能存在的危害進行調查與評估,判定食品是否屬于不安全食品。食品安全調查的內容應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產品是否5、符合食品安全法律、法規、標準的安全要求;(2)是否含有非食品用原輔料、添加非食品用化學物質或者將非食品當作食品;(3)食品的主要消費人群的構成及比例;(4)可能存在安全危害的食品數量、規格、批次或類別及其流通區域和范圍。食品安全危害評估的內容應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該食品引發的食品污染、食源性疾病、或對人體健康造成的危害,或引發上述危害的可能性;(2)不安全食品對主要消費人群的危害影響;(3)危害的嚴重和緊急程度;(4)危害發生的短期和長期后果。5.2.2評估結果處置評估結果為無質量安全問題的食品,應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處置,必要時借助行業協會和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在網站和媒體發表公告進行澄6、清,消除負面影響。評估結果為一般質量問題的食品,應立即委托第三方具有檢驗資質的權威機構進行檢驗,并向消費者和監管部門進行說明。評估結果為不安全食品時,應立即啟動召回計劃,實施食品召回。5.2.3食品召回等級根據食品安全危害的嚴重程度,食品召回級別分為三級: (1)一級召回:已經或可能誘發食品污染、食源性疾病等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甚至死亡的,或者流通范圍廣、社會影響大的不安全食品的召回(指食用后已經造成不可康復的嚴重健康損害,甚至死亡后果,或者有證據表明造成嚴重健康損害、甚至死亡后果的可能性較大的不安全食品);(2)二級召回:已經或可能引發食品污染、食源性疾病等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危害程度一般7、或流通范圍較小、社會影響較小的不安全食品的召回(指食用后已經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暫時的健康損害,且這種損害可以康復的不安全食品);(3)三級召回:已經或可能引發食品污染、食源性疾病等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危害程度輕微的,或者屬于本規定第三章第3點規定的不安全、缺陷食品的召回(指除一、二級外的其它對健康損害較輕微的不安全食品)。召回等級的確定可參考表1,其中分值在1一14(含)應實施召回。具體等級的確定由公司第一負責人確定。影響程度嚴重性A全球性的B全國性的C省、自治區性的D城市性的E區域性的1致命1247112嚴重疾病35812163輕度疾病691317204顧客投訴10141821235無重大影響8、1519222425表1:召回事件判定5.3 信息傳遞主動召回中一、二、三級召回由公司做出安排。被動召回由質檢負責傳達信息,并做出召回安排。在信息傳遞流程中明確信息接收人,做出召回的決策人(授權人)等。5.4 召回程序5.4.1召回計劃的制定食品安全小組依據不安全食品的信息資料,確定可能受到影響的產品的召回范圍,根據召回級別,制定召回計劃,召回計劃應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1)停止生產不安全食品的情況;(2)通知銷售者停止銷售不安全食品的情況;(3)通知消費者停止消費不安全食品的情況;(4)食品安全危害的種類、產生的原因、可能受影響的人群、嚴重和緊急程度;(5)召回措施的內容,包括實施組織、聯9、系方式以及召回的具體措施、范圍和時限等;(6)召回的預期效果;(7)召回食品后的處理措施。5.4.2主動召回程序各類情況的主動召回程序如下:(1)如供應商提供信息表明,因其所提供的產品已造成我公司的成品出現食品安全隱患,則由召回授權人對食品安全隱患進行評估,確定對我公司產品的影響,如需進行召回,則由供應部門將庫房內剩余產品進行封存,由質檢部牽頭,會同生產、供應部門,物流部門界定受該原料影響的成品范圍,由授權人下達召回命令;(2)如已流通于市場的產品在后期質量控制中發現存在食品安全隱患,由品保部門牽頭,會同生產、物流部門界定該批產品的銷售范圍,下達召回命令;(3)銷售熱線投訴中出現的批量性食品安10、全問題反饋。信息需在30分鐘內傳遞至投訴信息接受部門,此部門在1小時內,傳遞至質量負責人,由質量負責人組織安排情況確認,并實施召回,并通知市場停止銷售,在2小時內通知地方政府、衛生部門、質監部門。(4)若媒體曝光我公司產品出現質量和食品安全問題,導致人員出現中毒、傷亡等現象,公司直接安排召回,并通知市場停止銷售,在2小時內通知地方政府、衛生部門、質監部門。5.4.3責令召回程序具體內容如下:(1)在接到國家相關部門的責令召回通知書后,應立即通知質量負責人做出召回安排,質檢部對整個過程予以監督;(2)接到所在地的省級質監部門的食品安全危害調查書面通知,應當立即進行食品安全危害調查和食品安全危害評11、估,評估相關材料應當及時向所在地的市級質監部門向省級質監部門提交;(3)應當配合省級質監部門組織的食品安全危害調查,不得以食品已通過任何符合性審查為由拒絕。5.4.4樣品保存與確認所發生的所有可能做出召回的事件,應對樣品做好妥善的保管:(1)應封存所用的原料,以及此原料所生產的所有產品(含庫房、市場等),并與疾控中心等第三方共同對待檢驗的樣品進行確認;(2)產品質量安全確認:將相關產品第一時間送檢到至少5家國家權威檢測機構并及時出具檢驗報告,對產品質量安全進行權威機構驗證,以備緊急情況出示;根據事件發生的實際情況,對產品質量安全方面可能出現的原因進行排查:微生物原因,要檢查產品是否有漏包現象,12、做相關產品微生物及代謝毒素指標檢測;化學原因,檢查產品中是否有化學藥品殘留,如過氧化氫、清洗劑、消毒劑等;外來原因,檢查包體是否有針眼等外來損傷原因致變;生產過程排查:對生產過程檢驗、監控記錄排查,并對原料、成品進行食品安全項目進行檢驗。(3)若涉及到人員中毒、死傷等事件時,除保留樣品外,銷售人員在第一時間應采集現場樣品以及人員污穢物、血樣等送檢第三方機構,以便于事件的追溯。若涉及相關方責任導致的召回,應由法律部門啟動索賠工作。5.5 召回計劃實施召回計劃的實施工作如下:(1)自確認食品屬于應當召回的不安全食品、缺陷產品之日起,一級召回應當在1日內,二級召回應當在2日內,三級召回應當在3日內,13、同時,應通知有關銷售者停止銷售;(2)通過對傳遞的信息向社會發布食品召回有關信息,并通知消費者停止消費;(3)質檢負責人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向省級以上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報告,提交食品召回計劃;(4)自召回實施之日起,一級召回每3日,二級召回每7日,三級召回每15日向當地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做階段性的報告。5.6 召回評估與監督應當保存召回記錄,主要內容包括食品召回的批次、數量、比例、原因、結果等。在食品召回時限期滿15日內,將召回總結報告提交至所在地的省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責令召回的,將召回總結報告提交至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總結報告應包含如下內容:(1)涉及追蹤到的原料、輔料或包14、裝材料;(2)回收進行的開始和結束的時間;(3)回收所涉及所有產品數量的產品記錄;(4)產品數量的計算小結;(5)根據文件記錄查出的回收產品數量;應當及時對不安全食品進行無害化處理,根據有關規定應當銷毀的食品,應當及時予以銷毀。且對于召回食品的后處理應當有詳細的記錄,遞交至所在地的市級質監部門,接受市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監督。5.7 食品安全應急準備和響應應識別包括在采購、生產、銷售過程中可能出現不安全食品、缺陷產品的緊急情況,并制定應急準備和響應程序。程序中應明確規定發生以下(包括但不限于)緊急情況時需要采取的應急措施以及可能需要啟動的追溯和召回程序:(1)原料供應區為國家公布的疫區時;(15、2)機器設備發生泄漏時;(3)發生火災時;(4)人為破壞(如投毒);(5)能源故障(如停電、汽);(6)環境污染;(7)人員食用后出現中毒、傷亡;(8)各本部根據情況制定,但不得少于以上情況。5.8 召回與應急響應程序的定期演習每年按制定的程序組織進行一次模擬演習,演習可針對全部預案或部分內容進行,演習結束后評價可追溯系統的完整性及應急措施是否足以控制緊急情況,必要時對制定程序的適宜性進行評審,如不適宜應做出相應的修訂。如模擬召回產品數量小于95%或大于105%,則召回失敗,應在30天內內重新進行模擬召回。食品安全事故報告單報告單位(蓋章): 報告時間:信息來源發生日期事件簡述:受理單位意見:16、簽名(蓋章): 年 月 日主管局長批示:簽名: 年 月 日局長批示:簽名: 年 月 日本單一式兩份:一份報告單位存檔,一份上報主管質監部門。食品安全危害評估表產品批次評估日期生產車間數 量問題描述食品安全危害調查調查內容說明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法律、法規或標準的安全要求;是 否是否含有非食品用原輔料、添加非食品用化學物質或者將非食品當作食品;是 否食品的主要消費人群的構成及比例;可能存在安全危害的食品數量、批次或類別及其流通區域和范圍;食品安全危害評估評價內容評價結果該食品已引發的食品污染、食源性疾病對人體健康造成的危害程度引發食品污染、食源性疾病或對人體健康造成的危害程度的可能性不安全食品對主要消費人群的危害影響危害的嚴重和緊急程度危害發生的短期和長期后果評價結果 (召回等級分類)評估人產品召回計劃編制時間: 年 月 日 編號:產品名稱產品數量生產日期(批號)危害等級召回原因分布范圍召回措施地點問題產品數量召回方式時 限負責人聯系電話問題產品處理情況處理方式處理地點執行人監督人公告情況公布方式:負責人通報部門:負責人召回起止時間質量總監簽字總經理簽字產品召回情況登記記編號: 序 號召回地點產品名稱召回時間產品數量負責人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