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倉庫物資出入庫及安全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36998
2024-09-08
12頁
62.54KB
1、公司倉庫物資出入庫及安全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流程圖: 采購貨物驗收入庫辦理入庫手續,存放入庫貨物按規定分類存放在庫貨物保管養護填出庫單核對數量發放 為提高公司的基礎倉庫管理流程工作水平,進一步規范貨物的流通、保管和控制程序,降低經營成本,特制定本制度 一、倉庫日常管理 1.倉庫保管員必須合理設置各類物資和產品的明細賬簿和臺賬。倉庫必須根據實際情況和各類貨物的性質、用途、類型分明別類建立相應的明細賬、卡片;財務部門與倉庫所建賬簿及順序編號必須互相統一,相互一致。合格品、逾期品、失效品、廢料、應分別2、建賬反映。 2.必須嚴格按照倉庫管理的流程規程進行日常操作,倉庫保管員對當日發生的業務必須及時逐筆登記臺帳,做到日清日結,確保貨物進出及結存數據的正確無誤。及時登記臺帳,保證帳物一致。 3.做好各類物料和產品的日常核查工作,倉庫保管員必須對各類庫存物資定期進行檢查盤點,并做到賬、物、卡三者一致。必須定期對每種貨物進行核對并記錄,如有變動及時向領導反映,以便及時調整。 二、入庫管理 1.貨物進庫時,倉庫管理員必須憑送貨單、檢驗合格單辦理入庫手續;拒絕不合格或手續不齊全的物資入庫,杜絕只見發票不見實物或邊辦理入庫邊辦理出庫的現象。 2.入庫時,倉庫管理員必須查點物資的數量、規格型號、合格證件等項目3、,如發現物資數量、質量、單據等不齊全時,不得辦理入庫手續。未經辦理入庫手續的物資一律作待檢物資處理放在待檢區域內,經檢驗不合格的物資一律退回,放在暫放區域,同時必須在短期內通知經辦人員負責處理。 3.入庫單的填寫必須正確完整,客戶名稱應填寫全稱并與送貨單一致。入庫單上必須有倉庫保管員及經手人簽字,并且字跡清楚。 三、物資的儲存保管 1.貨物的儲存保管,原則上應以物資的屬性、特點規劃設置倉庫,并根據倉庫的條件考慮劃區分工。 2.貨物堆放的原則是:在堆垛合理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推行五五堆放,根據貨物特點, 必須做到過目見數,檢點方便,成行成列,文明整齊。物資必須按類別、固定位置堆放。注意留通道,做到4、整齊、美觀。填好貨物卡,把貨物卡掛放在顯眼位置。 3.保管物資要根據其自然屬性,考慮儲存的場所和保管常識處理,加強保管措施,達到“十不”要求,務使貨物不發生保管責任損失。同類物資堆放,要考慮先進先出,發貨方便,留有回旋余地。 4.倉庫嚴禁煙火,明火作業需經領導批準。保管員要懂得使用消防器材和必要的防火知識。 四、出庫管理 1.各類貨物的發出,原則上采用先進先出法。貨物出庫時必須有客戶授權的單據作為發貨依據,辦理出庫手續。 2.領貨部門和倉管員應核對物品的名稱、規格、數量、質量狀況,核對正確后方可發貨。 3.完整的出庫單用于登記入卡、入帳和存根。 五、倉庫盤點流程 1、盤點準備倉庫主管將盤點日前5、已經審核生效的單據記帳。倉庫人員對貨品進行分區擺放。 2、盤點進行倉庫人員對自己所管貨物進行盤點。以盤點表記錄盤點結果。 3、盤點其他規定盤點倉庫管理的流程工作一般規定每月進行一次,時間為月末最后2天。參加盤點工作的人員必須認真負責,貨品名稱、貨號、規格必須明確;數量一定是實物數量,真實準確;絕對不允許重盤和漏盤。由于人為過失造成盤點數據不真實,責任人要負過失責任。對于盤點結果發現屬于保管人員不按貨品要求收發及保管貨物造成損失,保管人員要承擔經濟賠償責任。 六、作業工具管理 1.對以損毀工具應上報庫管員填報損壞單注明損毀原因分清責任進行處理。 2.倉庫內所有物品擺放應按照以劃分的區域進行擺放,6、其區域不得出現與之不符的部品。對廢品要及時清理保持車間內的整潔。 3.倉庫管理員應責任心強。對突發事件能及時處理和協調,保證生產的順利進行,嚴防以外事故發生。 七、倉庫安全管理制度 為保證倉庫管理工作的正常化,促進生產發展,保障職工的身體健康和公司財產物資的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條倉庫管理人員,應熟悉本倉庫所存放物質的性質,保管辦法及注意事項,并會正確地使用本倉庫的安全設施及消防器材。 第二條各倉庫的結構必須符合要求,不得任意修改,門窗一律向外開。 第三條庫內存放的產品要按規定排列整齊,不得紊亂。不得將性質不同和有抵觸的物品混放一起,入庫時按產品日期分別掛牌標明,決不允許因保管不善造成意外7、事故和損失。 第四條庫內產品不得擅自堆積太高,應規定庫內安全容量。 第五條庫內應保持良好通風,必要時可安裝通風設備。 第六條同一庫內不得亂放互相起作用或互相影響的產品,應放置性質相同的產品。 第七條各庫的照明系統,須按時聯系有關部門及時作好技術檢查,檢修,以免失效。 第八條倉庫用的一切防火設備要經常檢查,保證完整好用。其數量按規定配備。 第九條倉庫內部和周圍,嚴禁煙火。保持清潔,周圍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品,道路要保持通暢無阻。 第十條倉庫保管員每天上下班時,對庫內外要巡視一次,門窗是否牢固,是否有其它異狀發生,如有可疑情況應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以便追查處理。 第十一條倉庫內部,不得有垃圾或易燃物品8、積存,以免引起火災。 第十二條外來人員未經倉庫主管領導批準不得擅自進入倉庫,安全檢查人員憑證件可進入檢查。 第十三條倉庫管理人員必須對所有存放藥品試劑的性質,保管辦法及安全注意事項精通熟悉,并會正確地使用本庫的安全及消防設施。 第十四條倉庫的電氣設備及照明必須是防爆型,并定期檢查,保證完整無損。 第十五條倉庫必須備用足夠,合適的消防設備。 第十六條倉庫存放的藥品試劑必須貼有明顯的品名標號,以防領錯。 第十七條搬動藥品、試劑時,必須輕拿輕放,禁止摔打和撞擊,如包裝有破捐損的應立即處理。 第十八條處罰 (1)對本規定執行不力的當班人員、管理人員分別造成事故的,根據事故輕重和損失大小罰款,特別嚴重的9、解除勞動合同, (2)對違反規定,在藥品試劑倉庫抽煙動火人員責令其參加安全教育。當班人員不及時制止的罰款。 八、其他有關事項 1.記帳要字跡清楚,日清月結不積壓。 2.允許范圍內的磋差、合理的自然損耗所引起的盈虧,每月都可以上報,以便做到賬、卡、物一致。 3.創造五好倉庫管理制度是每個保管員努力的方向,每月對倉庫進行一次檢查,以促進創五好倉庫的開展。 4.保管員調動工作,一定要辦理交接手續,移交中的未了事宜及有關憑證,要列出清單三份,寫明情況,雙方簽字,領導見證,雙方各執一份,存檔一份,事后發生糾葛,仍由原移交人負責賠償。對失職造成的虧損,除原價賠償外,還要給紀律處分。 5.庫存盈虧反映出保管10、員的工作質量,力求做到不出現差錯。 6. 庫內嚴禁攜帶火種,嚴禁吸煙,非工作人員不得進入庫存內。 7. 倉管員要認真做好倉庫的安全工作,經常巡視倉庫,檢查有無可疑跡象。要認真做好防火、防潮、防盜工作,檢查火災危險隱患,發現問題應及時匯報。 注意;五好 1.文明服務好。 2.保管養護好。 3.安全生產好。 4.經濟效益好。 5.發展前景好。 十不 1.工作中任何異常不準隱瞞,謊報。 2.外包裝破損的貨物不準擅自接受。 3.與出入庫單據不符不準發出,接收貨物。 4.不準收貨不辦或漏辦入庫。 5.貨物不準亂堆亂放。 6.不準踩,踏,扔,摔貨物。 7.不準私自使用,外借倉庫貨物。 8.不準在倉庫內私拉11、,亂接電線。 9.不準在庫區使用明火(包括電爐,石英管,取暖器等)。 10.當天“日清”工作不結束不準下班。 為保證倉庫管理工作的正常化,促進生產發展,保障職工的身體健康和公司財產物資的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附: 5s倉庫管理制度 倉庫管理制度五常法是一種有效技術,包括常組織、常整頓、常清潔、常規范、常自律。它源自五個以“S”為首的日本字,又稱5S。 1S常組織 定義:判斷必需與非必需的物品并將必需物品的數量降低到最低程度,將非必需的物品清理掉。 目的:把“空間”騰出來活用并防止誤用 做法: 1. 對所在的工作場所進行全面檢查。 2. 制定需要和不需要的判別基準。 3.清除不需要物品。 4.調12、查需要物品的使用頻率、決定日常用量。 5.根據物品的使用頻率進行分層管理。 2S常整頓 定義;要用的東西依規定定位、定量、明確標示地擺放整齊。 目的:整齊、有標示,不用浪費時間尋找東西30秒找到要找的東西。 做法: 1、對可供放的場所和物架進行統籌(劃線定位) 2、將物品在規劃好的地方擺放整齊(規定放置方法) 3、標示所有的物品(目視管理重點) 倉庫管理制度達到整頓的四個步驟 1、分析現狀 2、物品分類 3、儲存方法 4、貫徹貯存原則 3S- 常清潔 定義:清除工作場所各區域的臟亂,保持環境、物品、儀器、設備處于清潔狀態,防止污染的發生。 目的:環境整潔、明亮、保證取出的物品能正常使用。 做法13、 1、建立清潔責任區 2、清潔要領 對工作場所進行全面的大清掃,包括地面、墻壁、天花板、臺面、物架等地方都要清掃。 注意清潔隱蔽的地方,要使清潔更容易,盡量使物品高地放置。 儀器、設備每次用完清潔干凈并上油保護。 破損的物品要清理好。 定期進行清掃活動。 3、履行個人清潔責任。 謹記:清潔并不是單純的弄干凈,而是用心來做。 4S-常規范 定義:連續地、反復不斷地堅持前面3S活動。依句話就是養成堅持的習慣,并輔以一定的監督措施。 目的:通過倉庫管理制度化來維持成果。 做法: 1、認真落實前面3S工作。 2、分文明責任區、分區落實責任人。 3、視覺管理和透明度。 4、制定稽查方法和檢查標準。 5、14、維持5S意識。堅持上班5S一分鐘,下班前5S五分鐘,時刻不忘5S。 記住:不搞突出,貴在堅持和維持 常規范技巧 視覺管理 增加透明度 制定標準 5S - 常自律 定義:要求人人依規定行事,養成好習慣。 目的:改變“人質”,養成工作規范認真的習慣。 做法: 1、持續推動前4S至習慣化。 2、制定共同尊守的有關規則、規定 3、持之以恒:堅持每天應用五常法,使五常法成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4、加強五常法管理:每季度一周為“5S加強周”,納入質量檢查的內容。 下班前五分鐘五常法: 組織:拋掉不需要的東西回倉庫 整頓:把所有用過的文件、工具、儀器以及私人物品都放在應放的地方。 清潔:抹凈自己用過的工具、物品、儀器和工作臺面并清掃地面 規范:固定可能脫落的標簽、檢查整體是否保持規范、不符合的及時糾正 自律:今天的事今天做:檢查當班工作是否完成,檢查服裝狀況和清潔度,預備明天的工作。 五常法的實際效用 提供整潔、安全、有條理的工作環境 提高工作效率 提高員工質素 保障品質 塑造良好的單位形象 五常法守則 工作常組織 天天常整頓 環境常清潔 事物常規范 人人常自律 推行五常法的步驟 組織:成立5S推行小組并擬定活動計劃 規則:組織制定各項5S規范和審核標準 培訓:宣傳5S基本知識、各項5S規范 執行:全面執行各項5S規范,自我審核 監督:組織檢查、互相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