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級綜合醫院手術分級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37038
2024-09-08
7頁
26.50KB
1、三級綜合醫院手術分級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手術分級管理制度 為了確保手術安全,提高手術質量,加強手術醫師的手術管理,明確各級醫師進行手術操作的權限,預防醫療差錯的發生,根據醫療機構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三級綜合醫院評審標準實施細則,制定本制度。 一、手術分級根據風險性和難易程度不同,手術分為四級:一級手術:風險較低、過程簡單、技術難度低的普通手術。二級手術:有一定風險、過程復雜程度一般、有一定技術難度的手術。三級手術:風險較高、過程較復雜、難度較大的手術。四級手術:風險高、過程復雜、2、難度大的重大手術。二、手術醫師分級根據其衛生技術資格、受聘技術職務、從事相應技術崗位工作的年限和臨床工作經驗,規定手術醫師的分級。所有手術醫師均應依法取得執業醫師資格,并且執業地點在本醫療機構。(一)住院醫師:1、低年資住院醫師:從事住院醫師崗位工作3年以內,或獲得碩士學位、從事住院醫師崗位工作2年以內者。2、高年資住院醫師:從事住院醫師崗位工作3年以上,或獲得碩士學位、從事住院醫師崗位工作2年以上者。(二)主治醫師:1、低年資主治醫師:從事主治醫師崗位工作3年以內,或獲得臨床博士學位、從事主治醫師崗位工作2年以內者。2、高年資主治醫師:從事主治醫師崗位工作3年以上,或獲得臨床博士學位、從事主3、治醫師崗位工作2年以上者。(三)副主任醫師:1、低年資副主任醫師:從事副主任醫師崗位工作3年以內,或有博士后學歷、從事副主任醫師崗位工作2年以內者。2、高年資副主任醫師:從事副主任醫師崗位工作3年以上者。(四)主任醫師:受聘主任醫師崗位工作者。三、各級醫師手術權限(一)低年資住院醫師:在上級醫師指導下,可逐步參與一、二級手術。(二)高年資住院醫師:在熟練掌握一級手術的基礎上,在上級醫師臨場指導下可逐步開展二級手術。(三)低年資主治醫師:可主持二級手術,在上級醫師臨場指導下,逐步開展三級手術。(四)高年資主治醫師:可主持三級手術。(五)低年資副主任醫師:可主持三級手術,在上級醫師臨場指導下,逐步4、開展四級手術。(六)高年資副主任醫師:可主持四級手術,在上級醫師臨場指導下或根據實際情況可主持新技術、新項目手術及科研項目手術。(七)主任醫師:可主持四級手術以及新技術、新項目手術或經主管部門批準的高風險科研項目手術。(八)對技術資格準入手術,除必須符合上述規定外,手術主持人還必須是已獲得相應專項手術的準入資格者,或經科室技術資格準入手術首席專家認可授權后方能開展相應手術。四、手術審批權限手術審批權限是指對擬施行的不同級別手術以及不同情況、不同類別手術的審批權限,是控制手術質量的關鍵。(一)常規手術1、一級手術:由主治醫師(及以上)醫師審批簽發手術通知單。2、二級手術:由高年資主治醫師(及以上5、)醫師審批簽發手術通知單。3、三級手術:由科主任或副主任醫師(及以上)醫師審批簽發手術通知單。4、四級手術:由科主任或高年資副主任醫師以上醫師審批簽發手術通知單,并報醫務部備案。(二)特殊手術1、資格準入手術資格準入手術是指按市級或市級以上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的規定,需要專項手術資格認證或授權的手術。由市級或市級以上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或其認可的專業學術機構向醫院以及手術醫師頒發專項手術資格準入證書或授權證明。已取得相應類別手術資格準入的手術醫師才具有主持資格準入手術的權限。2、重大手術對醫院界定的重大手術,必須按照重大手術報告審批制度的規定進行上報審批,獲準后方可實施手術。3、急診手術預期手術的級別6、在值班醫師手術權限級別內時,可施行手術。若屬重大手術或預期手術超出自己手術權限級別時,應緊急報告上級醫師,必要時向科主任匯報。但在需緊急搶救生命的情況下,在上級醫師暫時不能到場主持手術期間,值班醫師在不違背上級醫師口頭指示的前提下,有權、也必須按具體情況主持其認為合理的搶救手術,不得延誤搶救時機。4、新開展手術新開展手術,根據衛計委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辦法的規定,在獲得準入資格后方可實施。5、外出會診手術本院執業醫師受邀請到外單位或外地手術,必須按執業醫師法會診制度的要求辦理相關審批手續。外出手術醫師所主持的手術不得超出其在本細則規定的相應手術級別。五、權限管理(一)手術人員資格權限按照衛計委7、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進行動態管理。(二)手術按照已確定的手術人員分工進行,不得越級手術。手術中根據病情需要擴大手術范圍,或改變預定術式,需請示上級醫師,按照醫師分級手術范圍規定進行手術。施行越級手術時,需經科主任批準并必須有上級醫師在場指導。(三)除正在進行的手術需請示上級醫師指導情況之外,上級醫師不得未經給患者查房或會診、未參加術前討論,而直接參加手術。對違反本管理辦法超權限手術的科室和責任人,一經查實,將追究科室負責人和責任人的責任;對由此而造成醫療事故的,將嚴格按照醫院醫患糾紛處理辦法追究相應人員責任。六、管理要求(一)醫師必須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及規章制度,醫院各級醫師要嚴8、格落實此制度,不能超越。凡因不遵守手術分級管理制度而發生糾紛,由當事人負有完全責任。(二)各科室科主任根據各科的實際情況,組織科室人員進行討論,初步確定每一位手術醫師的手術級別,報醫務部,由醫務部組織醫院技術委員會討論通過,記入醫師個人技術檔案。(三)科主任依據此制度,嚴格加強科室管理,每位手術醫師必須在各自的手術級別中開展手術。(四)對于工作能力較強,能夠勝任高一級醫師手術的醫師,必須在上級醫師指導下,完成此手術10例以上,由個人提出申請,科室討論,形成書面材料報醫務部,經醫院技術委員會人員觀摩手術或觀看手術錄像討論通過后,方可實施此類手術,并記入個人技術檔案(如果沒有通過者,1年后可再由本9、人提出申請)。(五)對連續兩年發生兩起以上因手術造成醫療糾紛或手術效果不理想的人員,經醫院技術委員會人員討論后,停此類手術并降一級執行,直至取消手術資格,并由醫務部備案;重新恢復手術級別,需經醫院技術委員會考核后裁定。(六)若遇緊急特殊情況,科室或醫師超范圍開展與本人級別不相稱的手術,需應邀請上級醫師會診或經醫務部(行政值班)同意、分管院長批準后進行。如遇特殊情況或急癥手術時,應積極搶救病人,并同時報醫務部(行政值班)備案,搶救結束后補齊相關手續。(七)各科室在執行該規范的過程中,可根據醫學發展的要求和本科室手術醫師的技術水平,儀器、設備條件經醫院技術委員會討論在此手術分級的基礎上增加不同級別的手術術式,但不能減少。(八)對于業務能力差,不能勝任本人級別手術的醫師,由科主任主持科室人員進行討論,向醫務部做出書面報告,由醫務部組織醫院技術委員會進行討論,做出該醫師具體的手術級別,并報請院領導批準。(九)手術醫師根據個人的手術能力,完全能夠勝任本人級別手術,而科主任不允許做此類手術時,可與科主任進行溝通,溝通不成時,可直接向醫院技術委員會提出申訴,經醫院技術委員會討論后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