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醫院醫療廢物管理制度及分類目錄.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37272
2024-09-08
13頁
40KB
1、人民醫院醫療廢物管理制度及分類目錄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人民醫院醫療廢物管理制度一、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醫療廢物管理條例、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河南省衛生廳關于重申加強醫療機構醫療廢物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建立健全醫院相關醫療廢物管理規章制度,全面加強我院醫療廢物規范化管理。 二、建立健全醫療廢物管理組織,認真落實醫療廢物管理責任制,明確崗位職責,確保責任到位、工作到位。各科室主要負責人為本科室醫療廢物管理的第一責任人,要切實履行職責,確保醫療廢物安全管理到位,責任2、落實到位。三、科室要指派一名工作人員具體負責本科室醫療廢物的檢查、督促本科室人員執行國家有關醫療廢物管理的法律、法規、部門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等相關規定及醫院醫療廢物管理各項規章制度、工作流程、工作職責及發生醫療廢物流失、泄露、擴散和意外事故的應急方案,規范管理工作。防止違反醫療廢物管理條例、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造成醫療廢物被盜、被隨意丟棄對人體健康和環境產生危害事件發生。 四、根據衛生部、國家環保總局發布的醫療廢物分類目錄和醫療廢物專用包裝袋、容器和警示標志標準的要求,切實做好醫療廢物的分類、放置等工作;使用醫院統一購置的醫療廢物專用裝放容器,不得使用民用桶及紙簍。 五、使用后3、的一次性醫療器械、棉簽、敷料、輸液器、注射器等醫療用品使用后應按感染性醫療廢物,直接放入醫療廢物專用黃色包裝袋及容器中,針頭、刀片等銳器放入專用利器盒中,3/4滿封口,放入指定專用醫療廢物收集容器內嚴禁隨意丟棄,嚴禁醫療廢物與生活垃圾混放。六、各科室產生的醫療廢物由專職回收人員統一回收并與相關科室人員雙方簽字后,經專用運送路線運至醫療廢物暫存處。 七、加強醫療廢物收集、運送及暫存處的管理,嚴禁隨意丟棄和露天存放醫療廢物,杜絕醫療廢物流失、泄露、擴散等惡性事件的發生。為醫療廢物專職回收人員配置腳踏式流動水洗手設施和工作人員職業安全防護及職業暴露處理用物、用品。一旦發生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及其4、他突發事件,要按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等規定,及時采取減少危害的緊急處理措施,同時按規定逐級報告。八、將醫療廢物交由取得市級以上環境保護行政部門許可的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進行處置。與產生醫療廢物科室的交接登記和與醫療廢物集中處置中心的交接登記日期、數量及簽名要詳實,交接登記本及危險廢物轉移聯單保存三年。九、生活垃圾使用黑色塑料袋,生活垃圾及私人用品不得使用醫療廢物專用黃色塑料袋。十、各科室要實施管理職責,做好醫療廢物安全管理工作,對發現的問題及時追蹤和整改。 十一、醫院實行醫療廢物管理問責制,強化責任意識,嚴格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規范、標準履行職責,責任到人。對違反5、醫療廢物管理條例、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等規定的科室和個人,進行通報批評和處罰;對疏于管理、違規處置、問題較為突出的,嚴肅追究有關責任人的監管責任。十二、對醫療廢物流失或盜賣醫療廢物導致傳染病傳播或發生環境污染事故,或給他人造成危害后果的,由上級有關部門對相關責任人依法追究責任。醫療廢物運送管理制度一、醫院內醫療廢物運送應使用專用車輛。二、專職回收人員負責醫療廢物的回收及運送工作,并對醫療廢物運送過程負責。應按照確定的醫療廢物運送時間、路線將醫療廢物收集、運送至醫療廢物暫時貯存地點。三、醫療廢物運送過程中應確保安全,不得丟失、遺撒、和打開包裝取出醫療廢物。四、禁止轉讓、盜賣醫療廢物,防止6、醫療廢物的流失和擴散。五、禁止在運送過程中丟棄醫療廢物,禁止在非貯存地傾倒、堆放醫療廢物,或者將醫療廢物混入其他廢物和生活垃圾。六、運送醫療廢物的專用車輛不得運送其他物品。七、醫療廢物專用車每次運送完畢,應在指定的地點進行消毒和清洗。如使用重復使用的周轉箱,在每次運送完畢后應進行消毒、清洗。涼干后方可再次投入使用。八、要嚴格執行標準預防的原則,做好個人防護。如 ;運送過程中穿工作服,戴防護手套、口罩、帽子等防護用品。每次運送工作結束后立即進行認真洗手和手消毒。醫療廢物貯存管理制度一、具有符合環境保護和衛生要求的醫療廢物貯存、處置設施或者設備,指定專人負責管理。二、必須與生活垃圾存放地分開,有防7、雨淋的裝置,基地高度應確保設施內不受雨水沖擊和浸泡。三、必須與醫療區、人員活動密集區隔開,有嚴密的封閉措施,有專人管理。四、醫療廢物的暫時貯存設施、設備,應當在廢物清運之后消毒和清洗。清洗液應排入醫療廢水消毒處理系統。五、化學性廢物中批量的廢化學試劑、廢消毒劑應當交由專門機構處置。六、批量的含有汞的體溫計、血壓計等醫療器具報廢時,應當交由專門機構處理置。七、放入包裝物或者容器內的感染性廢物、病理性廢物、損傷性廢物不得取出。八、不得露天存放醫療廢物;醫療廢物的處理應盡量做到日產日清,做不到日產日清的,暫時貯存的時間不得超過2天。九、診療過程中產生廢棄的人體組織、器官及病理切片后廢棄的人體組織等,8、不能及時轉運至醫療廢物集中處置中心時,應放置在專用冰柜內。醫療廢物回收制度一、醫療廢物的回收工作由指定的專人負責,后勤負責對醫療廢物回收全過程進行監管。三、運送醫療廢物過程中應嚴格執行標準預防原則做好個人防護和手衛生管理。四、感染性廢物、病理性廢物、損傷性廢物、藥物性廢物及化學性廢物,不能混合收集。隔離的傳染病人或疑似傳染病人產生的醫療廢物應使用雙層黃色塑料袋包裝密閉收集,不得取出。五、使用有明顯醫療廢物標識并達到防滲漏、防遺撒、無銳利邊角的專用車輛,按照指定的醫療廢物運送時間、路線,將醫療廢物收集、運送至暫時貯存地點。六、在運送醫療廢物過程中應當確保安全,不得丟棄、遺撒醫療廢物,不得將不符合9、要求醫療廢物運送至暫時貯存地點。防止醫療廢物的流失、泄露和擴散,并防止醫療廢物直接接觸身體七、運輸醫療廢物的專用車輛不得運送其他物品。使用后的運輸工具每天運送工作結束后,應在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場所內進行清潔和消毒處理。八、對回收的醫療廢物進行登記,登記內容包括:醫療廢物的來源、種類、重量或數量、交接時間、處置方法、最終去向以及經辦人簽名等項目,登記資料至少保存3年。九、禁止在運送過程中隨意遺撒、丟棄醫療廢物。禁止向任何單位和個人轉讓、盜賣醫療廢物。禁止在非貯存地點傾倒、堆放醫療廢物,或者將醫療廢物混入其他廢物和生活垃圾。十、職業暴露防護用品配置齊全,專職回收人員熟練掌握職業暴露處理流程。醫療廢物10、回收登記制度一、根據衛生部、國家環保總局醫療廢物分類目錄,對醫院產生的醫療廢物實施分類管理并實行登記制度。二、醫療廢物的回收登記工作由總務科指定的專職回收人員具體負責。三、醫療廢物的回收登記內容包括:醫療廢物的來源、種類、重量或者數量、交接時間、最終去向以及經辦人簽名等項目。四、登記應準確、及時,數量真實并認真填寫,項目齊全,簽全名。登記資料至少保存3年。五、如將醫療廢物交由取得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許可的醫療廢物集中處置中心,應依照危險物轉移聯單制度填寫和保存轉移聯單。六、醫療廢物專用危險廢物轉移聯單保存時間為5年,不得隨意丟棄。以備環保部門和上級衛生部門檢查。七、對每一批次醫療廢物交接的11、數量和重量進行認真、準確的登記,登記資料至少保存3年。八、醫院感染管理科負責對醫療廢物的回收登記進行監管。醫療廢物處理制度一、各科室產生的醫療廢物應根據醫療廢物的類別,將醫療廢物分置于符合國家環境保護總局醫療廢物專用包裝物、容器的標準和警示標識的規定的包裝物或容器內。不得與生活垃圾混放。感染性廢物放置于黃色塑料袋內,生活垃圾放置黑色塑料袋內,有傳染性的廢物放置雙層黃色塑料袋內,利器放置于利器盒內,裝滿3/4時應封袋和封口,專人回收后集中處置。二、廢棄的人體組織、器官、胎盤等高度污染的病理性廢物,應放置于雙層黃色塑料袋內用密閉容器運送。三、特殊感染病人使用后的醫療廢物及生活垃圾,應放置于雙層黃色12、塑料袋內,專人密閉回收。四、針頭、刀片等利器使用后必須穩妥地置于利器盒內,不得與其它醫療廢物混放,利器盒禁止重復使用。禁止將使用過的一次性針頭重新套上針頭套。五、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輸液器使用后立即毀型,放置于黃色塑料袋內密閉存放,針頭放置于利器盒,3/4滿扎封袋、封口,由專人回收集中處置。嚴禁盜賣和隨意丟棄。六、使用后的一次性采血、穿刺用注射器等,應連同針頭一起放置于利器盒內。3/4滿時封口,由專人回收后集中處置。七、化學性廢物中批量的廢化學試劑、廢消毒劑應當由專門機構處理。八、批量的含有汞的體溫計、血壓計等醫療器具報廢時,應當由專門機構處理。九、醫療廢物中病原體的培養基、標本和菌種、毒種13、保存液等高危險廢物,應首先在產生地點進行壓力蒸汽滅菌或者化學消毒處理后,再按感染性廢物收集處理。十、隔離的傳染病病人或疑似傳染病病人產生具有傳染性的排泄物,應按照國家規定嚴格消毒,達到國家規定標準后方可排入污水處理系統。做到不泄露、不擴散、不污染環境。十一、建立醫療廢物分類登記、交接制度,科室與專職收集人員雙方簽字,資料保存3年。十二、收集和運送醫療廢物專職人員應加強個人防護,穿工作服、帶口罩、帽子、厚質手套等,必要時穿膠靴、戴防護眼鏡。 醫療廢物分類目錄一、感染性廢物:指攜帶病原微生物具有引發感染性疾病傳染危險的醫療廢物。1. 被病人血液、體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包括:棉球、棉簽、引流條、紗14、布、其他各種敷料;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一次性醫療器械;廢棄的被服;其他被病人血液、體液、排泄物等污染的物品。2. 醫療機構收治的隔離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產生的生活垃圾。3. 病原體的培養基、標本和菌種、毒種保養液及各種廢棄的醫學標本。4. 廢棄的血液、血清。5. 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及一次性醫療器械視為感染性廢物。二、病理性廢物:指診療過程中產生的人體廢棄物和醫學實驗動物尸體。1. 手術及其他診療過程中產生廢棄的人體組織、器官等。2. 醫學實驗動物的組織和尸體。3. 病理切片后廢棄的人體組織、病理臘塊等。三、損傷性廢物:指能夠刺傷或者割傷人體的廢棄的醫用銳器。15、1、醫用針頭、縫合針;2、各類醫用銳器,包括:解剖刀、手術刀、備皮刀、手術鋸等。3、載玻片、玻璃試管、被血液、體液、分泌物及排泄物污染的空安瓿和注射藥小瓶等。四:藥物性廢物:指過期淘汰、變質或者被污染的廢棄的藥品。1. 廢棄的一般性藥品,如:抗生素、非處方類藥品等。2. 廢棄的細胞毒性藥物和遺傳性藥物,包括:致癌性藥物:硫唑嘌呤、苯丁酸氮芥、萘氮芥、環孢霉素、環磷酰胺、苯丙胺酸氮芥、司莫司丁、三苯氧氨、硫替哌等;可疑致癌性藥物,如:順鉑、絲裂霉素、阿霉素、苯巴比妥等。3. 廢棄的疫苗、血液制品等。五:化學性廢物:指具有毒性、腐蝕性、易燃易爆性的廢棄的化學物品。1. 醫學影像室、實驗室廢棄的化學16、試劑。2. 廢棄的過氧乙酸、戊二醛等化學消毒劑。3. 廢棄的貢溫度計。醫療廢物流失泄露擴散和意外事故報告制度一、當科室發生醫療廢物流失、泄露和擴散時,應立即向科室領導報告,科室領導立即向醫院領導報告,并積極參與調查、處理工作。二、當醫院發生醫療廢物流失、泄露和擴散時,由醫院在48小時內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報告。調查處理工作結束后,應當將調查處理結果向政府衛生行政管理部門、環境保護行政主部門報告。三、當醫院發生因醫療廢物管理不當導致1人以上死亡或者3人以上健康損害,并且需要對致病人員提供醫療救護和現場救援的重大事故時,應當立即向院長報告,并在24小時內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報告,根據 醫療廢物管理條例 的規定,采取相應緊急處理措施。四、當發生醫療廢物導致傳染病傳播或者有證據證明傳染病傳染的事故有可能發生時,應立即向院長報告,并應按照傳染病防治法有關規定進行報告和及時采取相應措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3
18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