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DR室技術操作規范及崗位職責.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37409
2024-09-08
12頁
41KB
1、醫院DR室技術操作規范及崗位職責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DR室技術操作規范 一.開機 1檢查制冷設備狀態,確保掃描室溫度符合要求。 2打開設備電源時注意儀器狀態,系統自檢信息,發現異常時記錄相關信息,及時關閉總電源,并報告維修人員。 3開機后,按要求進行校證和預熱。 二.操作準備 1檢查主機的功能狀態,磁盤預熱(必要時清理)。 2檢查相關連入設備(圖象處理工作站)的性能,狀態。 3環境條件 溫度:15攝氏度-24攝氏度 相對濕度:30%-60%(非冷凝狀態下) 三.診斷操作 1按次序從調取或手工輸入并核對患2、者的基本信息,準備開始檢查。 2接診病人,囑患者除去影響照射部位成像質量的體外衣(異)物。 3關閉檢查室的防護門,調準射線中心線,照射野,以提高攝像質量,減少患者接受額外的輻射。 4曝光時注意儀器的工作狀態,發現異常時應立即停止檢查,記錄相關信息,及時關閉總電源,并報告維修人員。 5攝影結束,及時向PACS傳送影像資料,打印膠片。 四.關機 結束所有病人的檢查后將機器復位至最初狀態,并關閉設備電源。 輻射安全與防護管理制度 1認真貫徹執行國家對輻射裝置管理的有關法律,法規和本院的安全和防護管理制度。 2主動,積極配合相關管理部門的監督檢查,對提出的問題及時處理和解決。 3本院成立射線裝置事故應3、急領導小組,設立專,兼職管理人員。每年由相關部門對使用的射線裝置進行一次檢測。 4對直接從事使用活動的工作人員進行安全和防護知識教育培訓,并進行考核;考核不合格的,不得上崗。 5嚴格按照國家關于個人劑量監測和健康管理的規定,對直接從事使用活動的工作人員進行個人劑量監測和職業健康檢查,建立個人劑量檔案和職業健康監護檔案。 6對本院的射線裝置的安全和防護狀況進行年度評估,發現安全隱患的,應當立即進行整改。 7射線裝置的生產調整和使用場所,具有防治誤操作,防止工作人員和公眾受到意外照射的安全措施。 8設置明顯的涉嫌裝置標示和中文警示說明,張貼電力輻射警示標志。 9加強對射線裝置的維護,管理,使用場所4、采取有效的防火,防盜等安全防護措施。 10使用射線裝置進行診療時,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照射及做好相 應的防護工作,并事先告知患者和受檢者輻射對健康的潛在影響。 11當發生丟失等事故時,及時向相關部門匯報,并采取措施控制事故。 磁共振(MRI)患者須知 各位病員同志: 你好! 磁共振檢查因其高磁場及成像方式的特殊性,檢查時間長且禁忌癥較多,需要患者充分配合。現擬訂如下條例,請患者及家屬仔細閱讀后,嚴格遵守。 1)確保體內沒有裝有心臟起搏器、助聽器、體內動脈夾、義眼、義肢及其他體內金屬植入物。 2)確保沒有金屬物外傷史,如子彈、鐵釘及金屬碎片等。 3)必須除去身上攜帶的任何金屬物品,包括項鏈、耳環、指5、環、發夾、文胸、拉鏈、假牙、眼鏡、硬幣、鑰匙。 4)頭部檢查者不能涂睫毛膏、口紅等含鉛化妝品。 5)早期妊娠者禁止此項檢查。 6)幼兒、煩瑣不安與幽閉恐懼癥者應予鎮靜,使檢查得以順利完成。 7)病情過重必須吸氧,帶有冰帽;煩躁不安、高位截癱不易搬動患者建議等病情穩定后再做本項檢查,如確需立即檢查,則必須由管床及負責臨床醫師陪同。 8)未孕婦女帶環者行腹部檢查時,建議取環后做本項檢查。以上條例請自覺遵守。 MRI 室檢查注意事項 一、病人嚴禁攜帶金屬物質進入實驗室,故意隱瞞者后果自負。 二、未經本室工作人員許可嚴禁病人家屬進入檢查室。 三、嚴禁病人輪椅、推床等進入檢查室。 四、檢查完畢病人自行離6、去。不得進入檢查室喧嘩,不得隨意借片。 五、正常發報告時間為檢查后第二天上午(節假日除外)。不得隨意干擾醫生診斷程序。 六、緊急情況下,由臨床醫生來本室借片。借片后發報告時間為還片后。 MRI機操作規程 一、負責使用設備的醫技人員應熟練其規格及性能,正確掌握其使用方法。 二、由放射科主任技師和高級工程師根據該設備原始資料以及安裝中為電源線路所增配的電器設備,擬訂完整的操作規程,并將其公布于控制室內的醒目處。每班操作者均應熟練操作規程的條例,并嚴格遵守。 三、整個檢查期間應由診斷、技術人員同期負責機器操作,按操作規程所指示的次序進行開機。操作中應密切注意每道程序中應顯示的指示,以及確認各個工作部7、件運轉狀態是否正常。 四、操作者應根據負責診療醫師的技術要求,正確選擇各掃描參數和掃描視角,以保證病變最佳顯像。 五、當天檢測機器工作環境:如溫度、濕度、空調狀況和冷水機系統。 六、在整個開機過程中,操作者除堅守崗位外,還應嚴密觀察控制臺各儀表的運轉動態,一旦發現異常,應及時請維修人員檢修,并登記在案。 七、每例病者檢查完畢后,應將整個檢查的開始與結束時間及選用的技術指標填于檢查記錄中,患者資料及時備份。 八、機器使用完畢后,應按操作規程的工作步驟進行停機,最后切斷電源。 MRI室崗位職責 一、在科主任領導下,MRI機房內所有設備和各項設施應由專人負責。在工程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共同做好維護、保養8、和檢修工作,定期校正各種參數,保證MRI機器正常運轉。 二、MRI室工作人員應相對穩定,定期輪轉。 三、MRI診斷醫師掃描前應審閱申請單,了解病情,提出掃描計劃。MRI掃描人員應按既定常規程序操作,在常規以外的各種檢查和序列應和診斷醫生共同探討。掃描結束后準確填寫記錄參數并簽名。診斷醫生必須及時閱片、打印,按時發送檢查結果。 四、嚴格掌握MRI的適應癥和禁忌癥。患者在進入掃描室前應除去一切金屬物品。醫師應向患者解釋檢查過程,消除其恐懼心理,爭取良好合作。 五、機房溫度保持在16-22,相對濕度在40%-60%。每天檢查超導MRI機液氦存儲量,低于設備要求應立即停止使用。每天檢查冷水機運行狀況,9、并作詳細記錄。每天填寫工作日志和機器運轉情況。 放射科受檢者須知 一、X線檢查是有一定輻射損傷的檢查,此項檢查均由臨床醫師根據病情需要提出; 二、我院使用的所有X線設施均通過國家有關部門檢測合格,在檢查中嚴格執行操作規程,所使用的X線劑量在安全允許范圍內; 三、我們備有一些射線防護用品,接受X線檢查時,應遵照放射醫師的指導對非照部位進行屏蔽防護; 四、X線攝影室入口處有電離輻射警告標志和工作指示燈。紅燈亮時表示正在進行檢查,此時不能進入檢查室; 五、育齡婦女和嬰幼兒要慎重選擇X線檢查。育齡婦女在檢查前應說明是否懷孕及妊期,以選擇是否做該項檢查,并給與恰當的防護;受孕后八至十五周的孕婦不能進行下10、腹部X線檢查(緊急情況除外)。嬰幼兒及少年兒童不宜行X 線檢查(緊急或特殊情況除外); 六、檢查時其他人員不應留在攝影室內,若病情需要有陪護人員時,陪護人員應佩戴相應的防護用品;禁止育齡婦女在X機房內陪同或等候檢查; 七、心臟起搏器安置、手術植入金屬固定器、體內有其它金屬異物者不能核磁共振檢查, 八、過敏體質、腎功能不全者不能進行增強檢查。 CT機操作規程 一、了解機器的性能、規格、特點和各部件的使用及注意事項,熟悉機器的使用限度及其使用規格表。 二、嚴格遵守操作規則,正確熟練操作,以保證機器使用安全。 三、在使用前,閉合外電源總開關。 四、按通機器電源,調整電源電壓,使電源電壓表指針達到規定的指示范圍,外界電壓不可超過額定電壓的10%,頻率波動范圍不可超過1Hz。 五、當天檢測機器工作環境,如溫度、濕度、空調狀況和冷水機系統。 六、仔細閱讀申請單內容,認真核對患者姓名、年齡、性別,了解患者病史,明確掃描部位和檢查目的。 七、掃描前,去掉一切影響掃描產生偽影的物質。 八、工作結束,根據關機前步驟操作,前后切斷機器電源和外電源,將機器恢復到原始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