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人民醫院高危孕產婦及急危重癥新生兒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37947
2024-09-08
12頁
38KB
1、區人民醫院高危孕產婦及急危重癥新生兒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xx市xx區人民醫院高危孕產婦及急危重癥新生兒管理制度一、孕產婦急危重癥管理、監護制度1、凡遇急危重癥病人,產科搶救小組成員,主管醫生、主治醫生,必須立即到達現場,由科主任統一指揮組織進行緊張有序的搶救。 2、護士長帶領有關護士,密切配合醫生進行搶救,準備好一切搶救藥品及器械。 3、由一名護士專人嚴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及各種監護數據變化,準確記錄,隨時向有關醫生報告,及時處理。4、主管醫生(或值班醫生)負責詳細隨時記錄病情變化,開出醫囑及有關2、項目檢查。5、嚴格執行醫囑,精心做好各項護理,防止交叉感染。6、保持搶救室安靜、整潔。7、醫生、護士認真做好交接班,除交接班記錄外,還須做好床前交班。二、孕產婦轉運急救制度1、具備各種難產診療技術、產科及新生兒危重癥的搶救、麻醉等技術和相應設備以及急救藥品,而且急救物品隨時處于功能狀態。 2、向全社會公布急救電話,實行24小時值班制,免費接診孕產婦。接電話后5分鐘內出車,危重孕產婦到達醫院后5分鐘內處置。 3、在偏遠地區或交通不便的地區,應動員社區力量來解決轉診所需要的交通工具和人力,必要時一面用人力轉運產婦,同時由醫院派出救護車,兩種方法相結合,盡量縮短轉運時間。 4、轉診、接診的醫務人員在3、轉運途中進行院前急救。并根據病情需要,保持與醫院聯系,以便更好地做好搶救準備工作。 5、轉診過程的要求:醫院如遇有特別危重或合并嚴重并發癥的孕產婦,本院在技術或設備上確有困難的應及時上轉。對下級醫院轉入的 病人必須認真接待,并將診斷、治療、處理結局等信息及時反饋。三、高危妊娠管理制度1、醫生在孕早期建卡時,應詳細詢問病史及分娩史,認真檢查,及時發現高危因素。按高危評分標準對孕婦定期進行高危因素篩查,做好評分登記及高危標記,并進行高危妊娠的專冊記錄,實行專案管理,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嚴密追綜隨訪。 2、嚴格執行高危門診診療常規,對疑難危重病人處理有困難時,應及時主動請上級醫師會診。 3、4、對基層轉入的高危孕婦必須進行登記,反饋病情;高危轉歸后,仍回原單位進行交流管理。 4、高危孕婦必須要求住院分娩。入院后,醫務人員必須詳細了解病史,進行有關檢查,針對病情做好解釋安慰、衛生宣教工作,以解除病人的恐懼和顧慮,嚴密觀察病情,及早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5、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對危重和痛苦呻吟的病人應分別安置,病情嚴重時,應保持鎮靜,注意不影響其他病人。 6、保持病房安靜,保證病人休息,合理安排工作時間,盡量不在病人休息時間內進行檢查與治療。 7、保持病房空氣流通,每天早晨進行開窗通風一次,大小便器隨時洗涮,痰孟和垃圾要及時處理,保持清潔衛生。8、做好有關資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上報工作。5、 四、會診制度1、凡遇疑難病例,應及時申請會診。2、科間會診:由經治醫師提出,上級醫師同意,填寫會診單。應邀醫師一般要在當天內完成,并寫會診記錄。如需專科會診的輕病員,可到專科檢查。 3、急診會診:被邀請的人員,必須隨請隨到。4、科內會診:由經治醫師或主治醫師提出,科主任召集有關醫務人員參加。 5、院內會診:由科主任提出,經醫務科同意,并確定會診時間,通知有關人員參加。一般由申請科主任主持,醫務科要有人參加。 6、院外會診:本院一時不能診治的疑難病例,由科主任提出,經醫務科同意,并與有關單位聯系,確定會診時間。應邀醫院應指派科主任或主治醫師前往會診。會診由申請科主任主持。必要時,攜帶病歷,陪同6、病員到院外會診。也可將病歷資料,寄發有關單位,進行書面會診。 7、科內、院內、院外的集體會診:經治醫師要詳細介紹病史,做好會診前的準備和會診記錄。會診中,要詳細檢查,發揚技術民主,明確提出會診意見。主持人要進行小結,認真組織實施。五、新生兒窒息復蘇、產兒科合作制度1、凡高危孕產婦或估計在分娩當中可能對新生兒有危害的,在分娩時均應提前通知兒科醫生到場,并做好對新生兒窒息復蘇的一切準備。 2、婦產科醫生或助產士要密切配合兒科醫生做好新生兒窒息復蘇。 3、兒科醫生在新生兒出生和出院時要進行體格檢查。對母嬰同室的新生兒做好醫療保健工作,每天至少查房兩次,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必要時轉兒科治療。 4、產科7、兒科醫生要密切配合,從孕期、分娩期到產褥期共同管理高危圍產兒。5、兒科醫生要向家長交待新生兒情況,指導并教育母親有關新生兒護理知識。 6、產科與兒科共同做好高危新生兒隨訪工作。五、急危重癥及死亡病例討論制度1、急危重癥病例討論會:凡遇急危重癥病例,應立即組織討論,由科主任或主治醫師主持,有關人員參加,認真進行討論,盡早明確診斷,提出治療方案。討論情況記入病歷。 2、術前病例討論會:對重大、疑難及二次手術病例必須進行術前討論。由科主任或主治醫師主持,手術醫師、麻醉醫師、護士長、護士及有關人員參加。提出手術方案、術后觀察事項、護理要求等。對需二次手術的病例,必須提出手術理由。討論情況記入病歷。 8、3、死亡病例討論會:凡死亡病例,一般應在死后一周內召開,特殊病例應及時討論。尸檢病例,待病理報告后進行,但不遲于二周。由科主任主持,醫護和有關人員 參加,必要時,請醫務科派人參加。討論情況記入病歷。七、危重病人搶救報告制度1、加強對危重病人搶救工作的組織和領導,積極、及時、有效地進行搶救,做到組織落實、制度落實,措施落實。 2、遇有危重病人搶救時,應立即報告急救小組組長組織搶救,同時向院長和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報告。 3、凡正在搶救的危重病人,要常規填寫病危通知單一式三份,分別上報醫務科、家屬或單位,留一份進病歷。并對其病情的發展和預后作詳細交待和說明,做好思想工作。 4、凡經搶救的病人,必須詳細9、記錄病情變化及治療經過和效果,及時總結分析情況,以便補充、修改或調整治療方案。必要時應請求緊急會診。 八、急救藥品、設備管理制度1、搶救室(產房)的急救藥品要加強管理,實行四定:定人員管理、定基數保存(用后及時補足)、定位置存放,定時間檢查,發現過期失效或變質藥品及時清理,及時補充,保證搶救藥品隨時有用。管理人員每天檢查一次,護士長每周督查一次,護理部每月督查一次。分管領導隨時進行抽查。 2、所有配置的儀器設備,嚴格按操作規程操作,一律不準外借及隨意挪動位置(如特殊情況必須外借時應經有關領導批準), 3、保持儀器清潔,所有儀器用后必須及時清潔消毒,如有損害,應及時報告有關部門或人員進行修理,保10、持搶救設備功能狀態。 4、產科醫護人員必須掌握搶救室各種監護設備的使用。九、搶救用血管理制度1、配血和輸血工作人員應有高度責任心和熟練的操作技術,以保證病員輸血安全。 2、嚴格掌握輸血指征,履行審批手續。3、輸血前要與患者或家屬進行談話并簽字4、輸血前常規定血型并使用正確的交叉配血方法。5、確保輸入血與病人血無相斥性,必須有2人同時核對,確認血液或血液成份及接受輸血的病人兩者正確無誤并簽名。 6、嚴格執行“三查八對”。查血液有效期及容器(袋)、查血液質量、查輸血裝置;對病人姓名、床號、住院號、血袋號、血量、血品種、血型、交叉配血化驗單,也包括獻血員姓名、血型、編號、交叉配血化驗單等。 7、不能11、將藥物加入血液或血液成份中一起輸注。 8、根據病情決定輸血速度。原則上是開始速度應慢,5ml/分,觀察1015分鐘無異常后適當加快速度,急性失血性休克或心功能差者酌情加快或減慢。9、嚴格執行無菌技術和操作規程,實行一人一針一管,10、輸血后,應將輸血反應記錄卡于24小時內送回血庫,瓶內余血應保留24小時,以備發生輸血反應時復查。 十、接受轉診病人情況反饋制度1、建立母嬰安全綠色通道,保證轄區內高危孕產婦轉診24小時 暢通。2、轉診單位按上級要求填寫好高危轉診通知單,一式兩份(一份存轉出單位,一份交接診單位)。3、接診醫生應詳細了解病情和用藥情況,做好交接班工作,必要時參與搶救,并做好院前急救記12、錄及接診有關登記。4、在病人出院后將診斷、治療、處理、結局等信息用電話反饋給轉診單位的婦產科。如由醫生送來的高危孕產婦,當時已作出了診斷的,應立即將情況反饋給醫生,并囑轉診醫生參與處理,以提高其業務技術水平。5、每月4號前將上月的高危孕產婦數字上報保健科,每年10月4號前將全年高危孕產婦的花名冊上報保健科。十一、業務培訓制度 1、由醫院繼續教育領導小組兼管。醫務科、護理部負責日常工作及計劃并具體實施。2、培訓時間:每年對急救小組人員進行至少2次的培訓和演練。3、培訓內容:職業道德、各種搶救常規、急救儀器的使用、心臟驟停人工復蘇技術、急性心功能衰竭、失血性休克的搶救、合理用血、急救藥品的使用等。13、十二、搶救小組工作制度1、搶救小組人員必須有高度的責任感,保證通信暢通,隨叫隨到,搶救患者時做到人員到位、行動敏捷、有條不紊、分秒必爭。2、搶救時做到明確分工,密切配合,聽從指揮,堅守崗位。3、參加搶救人員必須熟練掌握各種搶救技術和搶救常規,確保搶救的順利進行。4、嚴密觀察病情變化,認真、及時書寫有關記錄。記錄內容完整、準確。記錄時間應具體到分鐘。未能及時記錄的,有關醫務人員應當在搶救結束后6小時內如實補記,并加以說明。5、嚴格交接班制度和查對制度,在搶救患者過程中,正確執行醫囑。口頭醫囑要求準確清楚,護士執行前必須復述一遍,確認無誤后再執行;保留安瓿以備事后查對。6、搶救結束后及時清理各種物14、品并進行初步處理、登記。7、認真做好搶救患者的各項基礎護理及生活護理。煩躁、昏迷及神志不清者,加床檔并采取保護性約束,確保患者安全。預防和減少并發癥的發生。8、每日核對搶救物品,班班交接,做到帳物相符。各種急救藥品、器材及物品應做到“五定”:定數量品種、定點放置、定專人管理、定期消毒滅菌、定期檢查維修。搶救物品不準任意挪用或外借,必須處于應急狀態。無菌物品須注明滅菌日期,保證在有效期內使用。版權申明本文部分內容,包括文字、圖片、以及設計等在網上搜集整理。版權為張儉個人所有This article includes some parts, including text, pictures, an15、d design. Copyright is Zhang Jians personal ownership.用戶可將本文的內容或服務用于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以及其他非商業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時應遵守著作權法及其他相關法律的規定,不得侵犯本網站及相關權利人的合法權利。除此以外,將本文任何內容或服務用于其他用途時,須征得本人及相關權利人的書面許可,并支付報酬。Users may use the contents or services of this article for personal study, research or appreciation, and other non-comm16、ercial or non-profit purposes,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y shall abide by the provisions of copyright law and other relevant laws, and shall not infringe upon the legitimate rights of this website and its relevant obligees. In addition, when any content or service of this article is used for other pu17、rposes, written permission and remuneration shall be obtained from the person concerned and the relevant obligee.轉載或引用本文內容必須是以新聞性或資料性公共免費信息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不得對本文內容原意進行曲解、修改,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Reproduction or quotation of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must be reasonable and good-faith citation for the use of news or informative public free information. It shall not misinterpret or modify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and shall bear legal liability such as copyright.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3
18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14
12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8-14
7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