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運專線運營建設風險識別評價控制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37985
2024-09-08
13頁
870KB
1、客運專線運營建設風險識別評價控制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風險識別評價與控制制度1 總則風險識別評價包括危險源識別和針對危險源進行的風險評價。危險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員傷害、疾病、財產損失、作業環境破壞或其他損失的根源或狀態。危險源識別是安全管理和職業健康管理工作的基礎,指揮部、各項目部必須在工程項目開工前識別完成。依據安全生產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集團公司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策劃程序編制本制度。2 危險源識別評價的目的通過對施工現場、輔助生產區、辦公生活區進行危險源識別與評價,找出相應場所2、存在的各種危險因素和危險狀態,從而制定出防止事故和造成危害的措施,防止事故和職業危害的發生。3 危險源識別與評價的職責3.1指揮部、項目部分管安全生產副指揮長/副經理負責批準危險源識別與評價結果,批準發布指揮部/項目部的高中度風險清單,審核專項安全施工方案。3.2指揮部、項目部的綜合部應識別辦公生活區的危險源。指揮部綜合部負責對各項目部辦公生活區的危險源識別情況進行監督。3.3項目部安全質量部是所在項目危險源識別與評價工作的主管部門,應對項目部所有危險源識別結果進行補充、核對,匯總形成項目部的危險源識別及風險評價資料,經項目部分管安全生產的領導批準后發放到各架子隊并上報指揮部。指揮部安全質量部3、是指揮部危險源識別與評價工作的主管部門,負責收集、審核各單位和部門危險源識別資料,匯總形成指揮部的危險源識別與評價資料。3.4項目部物資設備部應識別物資采購、運輸、貯存中存在的危險源以及施工用電、各種機械設備運轉過程中存在的危險源;指揮部物資設備部對項目部的危險源識別與評價工作進行指導、監督、確認。3.5項目部工程部應識別各施工工藝流程中存在的危險源;指揮部工程部負責監督、指導各項目部的危險源識別評價,并進行補充、核對。3.6試驗室應識別試驗檢測過程及試驗場所存在的危險源并進行評價。 4 危險源識別的范圍主要包括:4.1施工現場、輔助生產區、辦公生活區以及這些場所內從事的各種活動。4.1.1辦4、公生活區,主要包括:辦公室、宿舍、食堂、澡堂、廁所、活動場所等。4.1.2施工現場:如橋涵施工、路基施工、營業線施工的各工序及作業面等。4.1.3輔助生產區域(含臨時工程):主要包括鋼筋加工場、預制構件加工場、試驗室、攪拌站、配電房、空壓機房、機械加工車間、修理場、庫房(含火工品庫、油品庫及其它危險化學品庫),施工便道等。4.2自然災害,包括地震、洪水、泥石流、滑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等。5 危險源識別與評價的方法5.1各項目安質部門牽頭組織,工程、機電、物資、辦公室等部門參考局下發的初始危險源辨識登記表,結合工程項目的性質、工藝特點、所用設備和所處的特定環境等實際,對本項目的危險源進行辨識,并5、將辨識資料交安質部門匯總,形成本項目的危險源辨識登記表或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價表、高中度風險清單。5.2對于危險源初步識別資料中沒有列出或與現場實際不符的項目,可按作業區域或場所來劃分,重新對所管轄的施工現場、輔助生產區、辦公生活區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進行分析,按企業傷亡事故分類標準中規定的事故類別,找出可能導致事故的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填寫危險源辨識登記表。5.3危險源識別出來后可通過定性判斷法來判斷風險級別。即通過現場調查、研究討論的方式,根據以往類似工程發生事故的可能性、一旦造成事故的帶來的影響嚴重程度、項目安全管理目標要求、業主的要求、符合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所6、列的危險性較大的工程等方面,綜合進行評定風險級別。風險級別分為高中低三種類別。5.4確定出各危險源的風險級別后,要對評價為高中度風險的危險源進行匯總,填寫高中度風險清單。6 高中度風險的控制策劃6.1 總則指揮部、項目部應根據年度施工計劃,從匯總形成高中度風險清單中,找出所施工工程的存在的高中度風險,結合局發布的年度高中度風險清單,制定出本單位或項目的年度高中度風險清單,經分管安全生產的領導批準后發布。高中度風險清單應明確風險控制方式,包括目標與管理方案、運行控制、應急準備與響應。6.2 目標與管理方案對下列達到一定規模的工程應編制專項安全施工方案(即管理方案),并進行安全檢算,經項目部技術負7、責人簽字,指揮部組織專家進行論證,報總監理工程師審核、成綿樂公司批準后實施,并由項目部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進行現場監督:6.2.1基坑支護與降水、基樁開挖、圍堰、沉井工程; 6.2.2高坡、陡坡土石方開挖工程;6.2.3模板工程;6.2.4起重吊裝工程和鋼結構安裝工程;6.2.5腳手架工程;6.2.6拆除、爆破工程;6.2.7高空、水上、潛水作業;6.2.8高墩、大跨(含跨鐵路/公路)、深水和結構復雜的橋梁工程;6.2.9鐵路既有線工程;6.2.10鋪軌、架梁工程;6.2.11其他危險性較高的工程。6.3運行控制所有高中度風險必須制定“運行控制”措施。對于納入“運行控制”的,要編寫控制要求和方8、法。風險運行控制的要求和方法可從人、機、料、法、環等方面考慮。6.4 應急準備與響應對于某些高中度風險一旦發生事故,會造成重大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生態環境破壞和嚴重社會影響的緊急事件,在采取了“運行控制”和/或“目標與管理方案”控制之后,應進行“應急準備與響應”控制。制定出相應的應急預案并培訓、演練和進行應急準備。7 危險源的控制措施7.1 建立健全危險源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各種規章制度,包括危險源告知制度、安全操作規程、信息反饋制度、危險作業審批制度、異常情況應急措施、考核獎罰制度等。7.2 明確責任、定期檢查應根據各危險源的等級,分別確定各級的負責人,并明確他們應負的具體責任。對危險源的檢查要9、對照檢查表逐條逐項,按規定的方法和標準進行檢查,并作記錄。專職安全人員要對各級人員實行檢查的情況定期檢查、監督并嚴格進行考評,以實現管理的閉合。7.3加強危險源的日常管理要嚴格要求作業人員貫徹執行有關危險源日常管理的規章制度。搞好安全值班交接班,按安全操作規程進行操作等;領導和安質部門定期進行嚴格的考核,發現問題,及時給予指導教育,根據檢查考核情況進行獎懲。7.4抓好信息反饋,及時整改隱患要建立健全危險源信息反饋系統,制定信息反饋制度并嚴格貫徹實施。信息反饋和整改的責任要落實到人。對信息反饋和隱患整改的情況,各級領導和安質部門要進行定期考核的獎懲。安質部門要定期收集、處理信息,及時提供給各級領10、導研究決策,不斷改進危險源控制管理工作。7.5搞好危險源控制管理的基礎建設工作危險源控制管理制度的基礎除,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外,還應建立健全危險源的安全檔案和設備安全標志牌。7.6搞好危險源控制管理的系統評價和獎懲應對危險源控制管理的各方面工作制定考評標準,力求力量化,劃分等級。定期嚴格考評評價,給予獎懲并評先進結合起來。逐年提高要求,促使危險源控制系統的水平不斷提高。附件:1、危險源辨識登記表2、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價表3、高中度風險清單危險源辨識登記表單位/項目: ZTWJ:B4-1-D0區域、場所危險源可能導致的事故/事件過程、活動、設備、設施說明:確認后若需要增加的危險源也用此表,作為11、確認書的附件一同上報主管部門。填表人: 日期 : 審批人: 日期: 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價表單位/項目: ZTWJ:B4-2-D0區域、場所危險源可能導致的事故/事件過程、活動、設備、設施風險評價風險級別LECFD說明:確認后若需要增加的危險源也用此表,作為確認書的附件一同上報主管部門。填表人: 日期: 審批人: 日期: 附件:中鐵五局風險定量測定方法A風險值計算方法風險值采用下面的公式進行計算:D=LECF式中:D風險值(危險程度); L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暴露于危險環境的頻繁程度; C發生事故產生的后果;F對企業造成的負面影響。B有關風險的L、E、C、F值的選取L、E、C、F值按以下相12、應的選取表進行選擇:事故發生的可能性(L)分數值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分數值事故發生的可能性10完全可以預料1可能性小,完全意外6相當可能0.5很不可能,可以設想 3可能,但不經常0.2極不可能 暴露于危險環境的頻繁程度(E)分數值頻繁程度分數值頻繁程度10連續暴露2每月一次暴露6每天工作時間暴露1每年幾次暴露 3每周一次或偶爾暴露0.5非常罕見地暴露事故發生產生的后果(C)分數值后 果分數值后 果100大災難,許多人死亡7嚴重,重傷40災難,數人死亡3重大,致殘 15非常嚴重,一人及以上死亡、職業病1引人關注,不利于基本的安全健康要求對企業造成的負面影響(F)分數值對企業造成的負面影響分數值對企業造成的負面影響1.3影響極大1.0影響小1.2影響大1.1影響較大危險源等級劃分(D)分數值對企業造成的負面影響分數值對企業造成的負面影響161以上高度危險,需要立即整改69以下低度危險,需要注意70160中度危險,需要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