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傳染病診斷登記及報告管理制度.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38262
2024-09-08
7頁
19.80KB
1、醫院傳染病診斷、登記及報告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醫院傳染病診斷、登記、報告管理制度為加強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提高報告質量,也為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提供及時、科學的防治決策信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規定,制定我院傳染病疫情報告管理制度。一、執行職務的醫務人員必須按照規定及時如實報告突發傳染病疫情信息,不得瞞報、緩報、謊報或者授意他人瞞報、緩報、謊報。二、各科室應當建立門診日志、住院登記簿和傳染病疫情登記簿,責任報告人在首次診斷傳染病病人后,應立即填寫傳染病2、報告卡,檢驗科、放射科發現病人異常檢驗結果時,應做好登記并填寫傳染病報告卡,及時上報。三、堅持首診負責制,嚴格門診全員登記制度,發現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甲類傳染病、乙類傳染病傳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炭疽、脊髓灰質炎、甲型H1N流感的病人和疑似病人時立即電話報告防保科,并填寫傳染病報告卡進行上報,疫情報告人員應在2小時內通過網絡直報,同時電話報告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其他乙、丙類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規定報告的傳染病病原攜帶者,應于24小時內通過網絡直報。報告的程序為:傳染病病例的報告由首診醫生或其它執行職務的人員負責填寫報告卡(按要求電話報告)疫情管理人員收卡、登記網絡直報(需電3、話報告屬地CDC的按要求報告)。四、疫情管理、直報人員必須認真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和其他相關法律法規以及規范性技術指導文件,嚴格按要求進行本院的疫情報告管理工作,在接到轄區醫療機構傳染病報告(卡片或電話)后,做好登記,按規定進行網絡直報,傳染病報告卡片保存3年。五、防保科負責傳染病計算機網絡維護工作,安裝殺毒軟件,定期查殺病毒,保證網絡系統正常運轉。六、傳染病報告卡錄入人員對收到的傳染病報告卡須進行錯項、漏項、邏輯錯誤等檢查,對有疑問的報告卡必須及時向填卡人核實。每月對各科傳染病報告情況進行核對、自查,主管院長每月檢查一次疫情報告制度的落實情況。七、信息報告系統使用人員未經許可,不得4、轉讓或泄露信息報告系統操作帳號和密碼。發現帳號、密碼已泄露或被盜用時,應立即采取措施,更改密碼,同時向上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八、疫情報告人員每月31日前檢查追蹤上月和本月已報告病例卡片的診斷變化和轉歸情況,如疑似病例改為確診病例或排除、未分型改為已分型、死亡等,要對原報告卡進行訂正報告。九、在傳染病漏報自查、檢查和暴發調查中發現的未報告病例,要及時補充錄入。十、每月對傳染病報告數據進行常規分析,將結果在全院進行通報。醫院傳染病網絡直報制度一、計算機網絡管理維護及人員配置(一)配備專用計算機1臺進行疫情網絡直報工作;(二)配備2名工作人員負責傳染病疫情報告卡的收集、錄入、初審及相關傳染病管理5、工作,建立AB角工作制。二、責任報告人填卡要求責任報告人在首次診斷傳染病病人后,應立即填寫完整的合格的傳染病紙質報告卡。包括初次報告、訂正報告(含死亡訂正)。醫生填卡時,盡力詢問病人的詳細現住地址,得到病人的準確可靠地址,具體到鄉鎮、街名和門牌號。三、直報人員職責及網絡填報要求(一)直報人員必須為疫情管理人員。負責傳染病疫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以及性病、慢病、居民病死亡原因、癥狀監測等項工作的網絡直報及電話報告工作;(二)直報人員負責每日的收卡、錄入、初審工作。常規錄卡應在每日17點前完成;特殊情況應立即錄入,不得延誤;(三)在國家疫情網絡直報系統中,按要求直接網絡直報。(四)在國網錄卡時,將6、“現住址國標”下拉框逐級選至鄉鎮級;(五)若病人為學生,必須在患者單位欄內填寫學校正式全稱及班級名稱,勿用簡稱;(六)建立完整的計算機工作日志、通訊日志、維修記錄等;妥善保管好用戶編碼及密碼,確保直報系統處于正常、安全的運行狀態;(七)紙質卡片是電子疫情資料形成的重要原始依據,要保留3年備查。醫院傳染病報告自查與獎懲制度一、每月對全院傳染病報告情況進行自查,主要對傳染病登記本、門診日志、住院病人及卡片對照,看是否符合,有無漏報、遲報現象。主管院長每月檢查一次疫情報告制度的落實情況,二、查門診登記本、日志及卡片是否填寫完整,清楚,及時。三、對檢查中存在的問題,提出針對性的處理和整改措施。四、對在7、自查中發現的問題給予獎懲(一)如傳染病漏報率達零且門診日志填寫及時、準確、完整,則每年給予科室300元獎勵;(二)出現傳染病遲報1例,當事人扣50元;漏報1例,當事人扣100元。(三)卡片填寫不準確或缺項扣20元。醫院門診日志、住院病人登記管理制度一、門診日志(一)門診日志包括就診日期、姓名、性別、年齡、住址、職業、初診或復診、初步診斷、處理九項基本內容,必須逐項填寫完整,不能用癥狀代替診斷;(二)門診日志由臨床醫生填寫,填寫完整率要達到95%以上;(三)就診患者門診日志登記符合率不低于90%。二、住院病人登記:住院登記包括姓名、性別、年齡、住址、職業、入院日期、入院診斷、出院日期、出院診斷、8、轉歸情況,須逐項填寫,由護理部妥善保存。醫院檢驗科、放射科傳染病登記管理制度一、建立異常信息報告記錄本,做好異常結果的登記,及時將異常結果反饋給醫生或疫情報告人員,并做好反饋后的記錄。二、檢驗科登記及反饋:登記項目包括送檢科室或醫生、送檢日期、姓名、性別、送檢樣品、化驗項目、化驗結果、檢驗人員和報告日期,異常結果必須反饋送檢醫生處,并有記錄。三、放射科登記及反饋:登記項目包括開單科室、檢查日期、病人姓名、性別、檢查結果、初步診斷和報告日期,異常結果必須反饋送檢醫生處,并有記錄。醫院傳染病報告培訓制度一、培訓對象為全院所有醫務人員。二、制定培訓計劃:每年對所有醫務人員至少培訓一次,新來人員在崗前9、培訓時必須進行傳染病防治法及傳染病報告相關內容培訓。培訓結束后,要對培訓情況進行總結。三、培訓時間:每年上半年、下半年各培訓一次,新進人員8月培訓。四、培訓內容:根據需要選擇性的培訓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醫療機構預檢分診管理辦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辦法、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規范、部分傳染病診斷標準等。五、考核:根據培訓內容對參訓人員進行考核(答卷),不合格者需補考至合格為止。醫院傳染病報告資料使用和保存制度一、紙質傳染病報告卡保留三年。二、對各種傳染病的相關資料及時進行整理存檔。三、其它疫情管理資料也要妥善保存。四、對全年的疫情資料進行統計分析。五、任何人員不得將傳染病疫情的相關信息、資料向外泄露,要嚴格保密,如有泄露者,將視情節輕重,給予相應處罰,構成犯罪的將追究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