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醫學檢驗科工作制度與崗位職責.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38513
2024-09-08
8頁
42.50KB
1、醫學檢驗科工作制度與崗位職責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醫學檢驗科工作制度與崗位職責一、檢驗科工作制度1、認真執行檢驗技術操作規程,保證檢驗質量和安全,嚴格執行查對制度。2、普通檢驗,一般應于當天發出報告,急診檢驗應在檢驗單上注明“急”字,隨采隨驗,及時發出報告,對不能及時檢驗的標本,要妥善保藏。標本不符合要求者,應重新采集。3、認真核對檢驗結果,填寫檢驗報告單,做好登記,簽名發出。檢驗結果與臨床不符或可疑時,應主動與臨床醫生聯系,重新檢查,發現檢驗項目以外的陽性結果,應主動報告。4、檢驗結束后,要及時清理器材2、容器,經清洗、干燥、滅菌后放原處,污物及檢查后標本妥善處理,防止污染。5、采血必須堅持一人一針一管,嚴格無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6、檢驗室應保持清潔整齊,認真執行檢驗儀器的規范操作規程,定期保養、檢測儀器,不得使用不合格的試劑和設備。7、建立并完善實驗室質量保證體系,開展室內質量控制,參加室間質量評價活動。8、配合臨床醫療工作,開展新的檢驗項目和技術革新。9、應制定檢驗后標本保留時間和條件,并按規定執行。廢棄物處理應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10、加強檢驗室安全管理和防護,做好生物及化學危險品、防火等安全防護工作,遵守安全管理規章制度。二、檢驗科查對制度1、建立健全查對制度,杜絕醫療事故,減少差錯3、發生。2、每次檢驗,檢驗師應對結果進行復核,并簽上姓名。遇疑難問題,應及時報告科主任。3、采集標本時: 門診病人:認真查對科別、姓名、性別、年齡、檢測項目、標本(質、量)。 住院病人:認真查對科別、住院號、床號、姓名、性別、檢測項目、標本(質、量),同一病人,多張申請單時,認真查對各申請單的臨床資料是否一致。4、檢驗時,認真查對儀器性能、試劑質量、檢驗項目與標本是否相符。5、檢驗后,認真查對檢驗目的、結果、是否缺項等。6、發報告單時,認真查對科別、姓名及檢驗項目。7、血型及輸血檢驗時,認真查對病人姓名、性別,標本、血袋編號、標簽是否完整,標本和診斷血清是否符合要求,獻血員姓名,血型、Rh血型及4、血交叉試驗結果,血袋是否有破損及血液質量。試驗結果除肉眼觀察外,必須用顯微鏡觀察結果,以防弱凝集遺漏。復核者應認真核對一次標簽、血型、Rh血型及交叉試驗結果后,簽上核對者姓名。三、檢驗科醫院感染管理制度1、檢驗人員須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必要時穿隔離衣、膠鞋、戴口罩、手套。2、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檢驗用品,用后進行無害化處理。3、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靜脈采血必須一人一針一管一巾一帶;微量采血應作到一人一針一管一片;對每位病人操作前洗手或手消毒。4、無菌物品及其容器應在有效期內使用,開啟后使用時間不得超過24小時。使用后的廢棄物品,應及時進行無害化處理,不得隨意丟棄。5、各種器具應及時消毒、清洗5、;各種廢棄標本應分類處理。6、檢驗報告單消毒后發放(電腦打印的除外)。7、檢驗人員結束操作后應及時洗手,毛巾專用,每天消毒。8、保持室內清潔衛生。每天空氣、各種物體表面及地面常規消毒,有記錄。在進行各種檢驗時應避免污染;在進行特殊傳染病檢驗后,應及時進行消毒,遇有場地、工作服或體表污染時,應立即處理,防止擴散,并視污染情況向上級報告。9、各種衛生學監測達到要求。四、差錯事故登記報告制度1、嚴格執行檢驗工作查對制度,包括:采集,收集標本、化驗單的科別、床號、姓名、檢驗目的、檢驗標本的質量和量;檢驗時的項目、所用的試劑、編號;檢驗結束時的檢驗結果、登記;發報告時的科別等。2、要做過細的工作,嚴防檢6、驗標本丟失或損壞,尤其是子宮頸活體、肌瘤、宮頸息肉、血液、分泌物等重要標本,收到后應立即登記并檢驗,防止漏檢、錯檢;生化檢驗標本驗后應保留24 小時,輸血標本應保留七天以上;防止在工作中,特別是離心沉淀時損壞標本;防止儀器錯用、試劑錯配、錯用及計算錯誤;防止定錯或錯報血型及交叉配合試驗等等。3、嚴格執行檢驗標本接收制度。病房送檢的檢驗標本和化驗單應及時驗收、簽名,發現有不合要求的標本或與化驗單不符的標本應當即退回,并要求重送。4、發現差錯應及時向科主任報告,力求妥善處理,并登記入冊。發現嚴重差錯或醫療事故后,立即組織搶救,并報告科主任、院領導,對重大事故,應做好善后工作。5、對已發生的差錯事故7、,科主任應視不同情況進行批評教育或行政處分,情節嚴重的嚴肅處理。6、科主任加強對差錯事故的防范管理及對檢驗人員的安全醫療教育,經常檢查、分析,發現隱患及時解決。五、臨床用血管理制度1、醫院必須按照當地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采供血機構購進血液,不使用無血站名稱和無許可證的血液。 2、各科室用血,必須根據輸血原則,嚴防濫用血源。 3、確定輸血時,應由臨床主管醫生逐項認真填寫輸血申請單。值班護士按醫囑“三對”后給病人采血標本送血庫進行配血,試管上應貼標簽,并標明科別、床號、姓名、姓別、于輸血前一天送血庫進行審批。急診例外。 4、輸血室工作人員接收標本時,應逐項進行認真核對,無誤后將標本收下備血。 5、輸8、血室工作人員應認真觀察血液,如遇下列情況,血液一律不得發出:血袋標簽有破損,字跡不清;血袋破損,有滲血;血液中有明顯的凝塊;紅細胞與血漿分層不清;血漿層進行性變色,渾濁;血漿層中有明顯增多的氣泡,絮狀物或粗大顆粒;紅細胞的顏色呈暗紫色或紅褐色。 6、取血護士在取血時,應認真核對本科受血者姓名、性別、床號、血型、配血結果、儲血號、采血時間、有效期時間,確認無誤后方可將血液輸入病人體內。 7、血液一出庫就不能退回,除特殊情況,出庫時間不超過15分鐘,沒有做過其它處理(復溫、搖動等)可以與血庫工作人員聯系查看后在決定是否退血。 8、如在輸血過程中出現反應,應及時報告臨床主管醫師進行處理,并通知血庫一9、并查明原因。六、檢驗科質量管理制度1、檢驗科人員必須熟悉本專業質量控制理論和具體方法。2、制訂各項檢驗的操作手冊,生化、臨檢等檢驗,一切操作要做到規范化、程序化。3、對各種儀器,必須定期進行功能及質量檢測并標定后使用。使用合格的檢驗試劑,定期檢查有無過期試劑。4、應積極開展室內質控,制訂相應的措施,做到日有記錄、月有小結、年有總結。有原始記錄及質控圖。對檢測中出現的失控項目要停止報告,查出原因,針對問題及時采取措施并有記錄,然后報告。七、檢驗標本管理制度1、標本一律憑單采集,做好五查五對(科別、床號、姓名、性別、檢驗項目),臨床科室送的標本要核對檢驗單、檢查項目和標本采集是否合乎要求。2、各項10、檢驗標本分類進入各項檢測程序,并嚴格做好編號和核對,緩檢標本應核對后妥為保存。3、檢驗后的標本應按規定根據不同要求和條件限時保留備查,特殊標本特殊保存。4、凡有傳染性的標本,應按傳染性標本管理規定須經滅菌處理后才能棄去。八、檢驗科儀器管理制度1、各種檢測儀器按醫療器械進行登記,專人保管,定期檢修保養和按規定辦理報銷、報廢手續。2、精密儀器,設專柜存放,實行定人使用、保養、保管責任制。無關人員一律不得使用。3、各種精密儀器、器械,須經校正合格后使用,計量儀器應按市技術監督局規定每年實行強制檢定。4、新購儀器、器械、須經檢測驗收合格后使用,不熟悉儀器性能者不能獨立操作,無維修知識和技能者不得隨意拆11、卸檢修。5、各種儀器在使用中必須嚴格按照操作規程,嚴格保養程序,經常保持儀器處于靈敏狀態。儀器室內嚴禁存放揮發性、腐蝕性的化學物質,注意防潮和防爆曬。九、檢驗科安全管理制度1、加強安全管理教育,提高安全管理意識。2、嚴格執行有關安全管理制度,做好“防火、防盜、防毒”的防范工作,并建立安全管理責任制,做到制度落實,責任落實,措施落實。3、使用強酸、強堿時,應特別注意防止腐蝕儀器和衣物。4、產生毒性或腐蝕性氣體的試驗應在通風處進行,帶有腐蝕性試劑,廢棄之前先用清水稀釋后,再倒入下水道。5、貴重儀器、物品等設專人保管、定期維修,存放柜箱要加鎖。6、加強對易燃易爆、腐蝕性藥品及危險、劇毒化學試劑等的管12、理,定點存放,定期檢查,對劇毒藥品有專柜保存,并做好應急處理及防護工作。7、檢驗室備有常用消防設施及專用滅火器材,接受消防安全及使用滅火器材的教育,對各種電器、電路按規定安裝使用。8、檢驗科人員應經常檢查,發現隱患及時報告并立即采取安全措施。十、傳染病疫情報告管理制度1、檢驗科所有工作人員均為法定傳染病責任報告人,發現甲、乙、丙類傳染病病例,都有責任和義務進行報告。 2、發現傳染病病例要填寫傳染病報告卡。 3、檢驗標本的檢測結果為陽性或超過國家標準或超過正常值范圍等,能夠確定為傳染病者,檢測結果必須有專人保管。或者由檢驗科指派專人每日分兩次將檢測結果分送開具化驗單的醫生,或者由檢驗科指定專人填13、寫傳染病報告卡。 4、對傳染病陽性檢測結果要用傳染病登記本專門登記。 5、傳染病報告卡按要求逐項填寫,不得有漏項、缺項和邏輯錯誤。卡片填好后報送預防保健科或由疫情管理人員收取。6、責任報告人發現甲類傳染病和乙類傳染病中的肺炭疽、傳染性非典型肺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原攜帶者時,應立即電話通知開具化驗單的醫生和醫務科。 7、任何個人對傳染病病例陽性檢驗結果及其病人相關資料有保密的義務。 8、檢查發現漏報按有關規定進行處理。十一、檢驗科主任工作職責 1、在院長的領導下,負責本科的檢驗、教學、科研、行政管理和血庫的管理工作。 2、制訂本科工作計劃,組織實施,經常督促檢查,按期總結匯報。每周一次科周會,14、總結一周工作,做出一周工作安排。 3、督促本科各級人員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規程,做好登記、統計和消毒隔離工作。正確使用菌種、毒株、毒劇藥品和器材,簽審藥品器械設備的請領、報銷。經常檢查安全措施,嚴防差錯事故。 4、參加檢驗工作,并檢查科內人員的檢驗質量,開展質量控制工作。 5、確定本科人員輪換、值班、休假等事宜,加強本科勞動紀律。 6、負責組織本科科研新技術的開展,介紹國內外先進經驗,改進各種檢驗方法;科室開展新項目及時報醫務科,并告知全院。 7、經常與臨床各科室聯系,征求意見,改進工作;定期對本科人員進行業務技術考核,向院長提出晉升、獎懲意見,同時接受院長的考核。8、副主任在主任領15、導下承擔相應的職責。十二、檢驗主管技師工作職責 1、在科主任領導下,負責指導本科檢驗、教學和科研工作。 2、親自參加檢驗工作,并指導檢查下級各類人員的檢驗工作,核對檢驗結果,解決業務上的疑難問題。3、負責特殊檢驗,試劑配制鑒定,檢查校正試劑,定期檢修儀器,防止差錯事故發生。4、督促科內人員正確保管使用貴重儀器、檢驗材料,審辦請領、報銷工作。5、負責開展對本專業質量控制工作,協助科主任搞好科研技術革新,學習先進經驗,改進操作方法,提高檢驗質量,密切配合臨床,參加危重病人的搶救工作。十三、檢驗技師工作職責1、在科主任領導下進行工作。2、親自參加檢驗,并指導檢驗士進行工作,核對檢驗結果;參加本專業儀16、器、設備的調試、鑒定、操作、建檔和維修保養,定期校正檢驗試劑、儀器,嚴防差錯事故。3、做好菌種、毒株、劇毒藥品和檢驗器材的管理,擔任各種檢驗項目的技術操作和特殊試劑的配制與鑒定。4、開展技術革新,改進檢驗方法,不斷開展新項目,提高檢驗質量。5、負責開展對本專業質量控制工作。做好各種專業資料的積累、保管,以及登記和統計工作。十四、檢驗技士工作職責1、在科主任領導和上級技師的指導下進行工作,并認真做好各種檢驗登記與統計工作。2、收集和采集檢驗標本,發送檢驗報告單,在檢驗師的指導下進行特殊檢驗。3、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規程,隨時核對檢驗結果,嚴防差錯事故。4、協同技師做好儀器、設備的安裝、調試、操作、維修、保養、建檔、建帳和使用登記。5、負責收集、采取檢驗標本和進行一般檢驗工作,洗刷檢驗器材,做好消毒、滅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