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醫療差錯事故登記報告處理制度.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38612
2024-09-08
9頁
20.76KB
1、醫院醫療差錯事故登記報告處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醫療差錯事故登記報告處理制度一凡在診療過程中發生差錯事故(含尚不能定性的可疑問題),當事人應立即向科主任報告,科主任應根據具體情況及時向醫務部、外管業務副院長報告。二上述情況發生后,科主任在上報同時應立即采取補救措施,盡最大可能減少不良后果,并及時查清事情的過程、原因、后果和責任人,科內公須設置醫療差錯事故登記報告本),由科秘書負責記錄工作,要求務必及時、準確真實、客觀,報告單一式兩份,經科主任審査簽字后將其中一份交醫務部備案。三凡發生嚴重醫療差錯事故2、的,科主任及當事人應在24小時內呈交書面報告至醫務部和分管業務副院長處,醫院應及時向上級衛生行政機關報告,必要時申請醫療事故鑒定。如不按照規定及時上報或有意隱瞞四不報者,發生醫療差錯事故的個人和科室,一經發現,按情節輕重給予行政處外和經濟處罰。五發生醫療差錯事故的病歷、各種檢查報告單、標本等所有相關資料應由當事科室在24小時內交醫務部專人封存保管,任何人不得涂改、偽造、隱匿和銷毀,未經醫務部和分管業務副院長同意,任何人不得拆封、查閱、借出。六醫療差錯事故發生后,由院、科領導組織善后工作,提出認證結論和處理意見并告知患者及家屬。任何人不得隨意向患者或家屬做出解釋說明或允諾,注意嚴格執行保護性醫療3、制度。七患者死亡后,如家屬對死因提出質疑或引發醫療糾紛時,可由當事科室和醫務部向死者家屬提出尸檢要求,必須有書面要求及家屬的書面答復意見。如拒絕和拖延尸檢而影響對死因的判斷,由拒絕和拖延一方負責。為確保尸檢結果的可靠性和準確性,夏秋季不得超過24小時,冬秋季不得超過48小時。八進修醫師獨立值班后發生醫療差錯事故由本人負責。實習醫師發生差錯事故除本人負責外,還應根據具體情況追究帶教醫師責任。九醫療差錯事故發生后,應根據其性質、嚴重程度、造成的影響與后果等由責任科室或醫務部組織有關科室人員或全院醫師進行討論分析,以提高認識,吸取教訓,提出防范措施,杜絕類似情況再度發生。分級護理制度住院病人由醫師根4、據病情決定護理等級并下達醫囑,介為、級護理及特別護理四種、護理人員要在病人床頭牌內加放護理等級標記。一、特別護理(一)適用對象:1、病情危重,隨時需要搶救和監護的病人。2、病情復雜的大手術或新開展的大手術,如臟器移植等。3、各種嚴重外傷、大面積燒傷。(二)護理要求:1、設專人24小時護理,嚴密觀察病情及生命體征變化。2、制定護理計劃,嚴格執行各項診療及護理措施,及時準確、逐項填寫特別護理記錄。3、備齊急救藥品、器材,隨時搶救。4、認真、細致地做好各項基礎護理,嚴防并發癥,保障病人安全。二、一級護理(一)適用對象:1、重病、病危、各種大手術后及需要絕對臥床休息、生活不能自理者。2、各種內出血或外5、傷、高燒、昏迷、肝腎功能衰竭、休克及極度衰弱者。3、癱瘓、驚厥、子癇、早產嬰、癌癥治療期。(二)護理要求:1,臥床休息,解決生活的各種需要。2、每15-30外鐘巡視一次,密切觀察病情及生命體征變化。3、根據病情制定護理計劃,嚴格執行各項診療及護理措施,及時準確、逐項填寫特別護理記錄,觀察用藥后的反應及效果,做好各項護理記錄。4、做好基礎護理,嚴防并發癥,滿足患者身心需要。三、二級護理(一)適用對象:1、病重期急性癥狀消失,特殊負責手術及大手術后病情穩定及行骨牽引、臥石膏床仍需臥床休息,生活不能自理者。2、年老體弱或慢性病不宜過多活動者。3、一般手術后或輕型先兆子癇等。(二)護理要求:1、臥床休6、息,根據病人情況,可在床上做輕度活動。2、按護理常規護理。3、每1-2小時巡視一次,注意觀察病情變化和用藥后的反應及效果。4、給予必要的生活協助及心理護理,滿足患者身心需要。四、三級護理(一)適用對象:1、輕癥、一般慢性病、手術前檢查準備階段、正常孕婦等。2、各種疾病術后恢復期即將出院的病人。3、可以下床活動,生活可以自理。(二)護理要求:1、每日巡視2次,注意觀察病情變化和用藥后的反應及效果。2、按護理常規護理3、進行衛生科學普及宣教工作,提高病人自我保健水平,滿足患者身心需要。護理病例討論制度一、疑難、危重病例討論:凡遇有疑難、危重病例,由病房護士長主持,科內全體護理人員參加,針對病人存在7、的問題,認真進行討論,制定護理計劃,提出護理診斷、護理措施。二、術前病例討論:對重大手術、疑難復雜手術、危險性較大手術、診斷未確定的探查手術(急癥例外)及新開展的手術,須進行術前護理病例討論。由病房護士長主持,全科護士、手術室護士長、護士及有關人員參加,制定術前護理措施和術后護理計劃、護理措施等三、死亡病例討論:對診斷不明、死亡原因不明確的病例。須進行護理病例討論,一般在病人死亡后一周內進行,由病房護士長主持,全科護士參加,必要時可請護理部及相關科室護士長及護理骨干參加,認真總結經驗,不斷高護理質量。護理差錯事故登記報告制度一、各科室建立差錯事故登記本,由本人及時登記發生事故差錯的經過、原后果8、。護士長經常檢查,定期組織討論和總結。二、發生差錯事故時,要積極采取補救措施,以減少和消除由于差錯事故造因、成的不良后果。并指定熟悉全面情況的專人負責與家屬做好思想工作三、發生差錯事故時,責任者要立即向護士長報告。護士長在24小時內口頭或電話報護理部,重大事故要立即報告護理部、科主任。事故差錯責任者,應在3天內提交書面檢查資料。四、發生差錯事故的有關各種記錄、化驗及造成事故的藥品、器械等均應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銷毀,并保留病人的標本,以備鑒定研究之用。五、差錯事故發生后,按性質、情節輕重分別組織全科、全院有關人員進行討論,以提高認識,吸取教訓,改進工作,并確定事故性質,提出處理意見六、發生9、差錯事故的單位和個人,如不按規定報告,有意隱瞞,事后發現時,按情節輕重給予處分。七、為弄清事實真相,應注意傾聽當事人的意見,討論時吸收本人參加,允許個人發表意見,決定處分時,領導應進行思想教育,以達到幫助目的八、護理部應定期組織護士長分析事故差錯發生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急診搶救室護理工作制度一、搶救室護士在科主任、護士長的領導下與各科醫生密切配合,團結協作實行24小時值班制,堅守崗位,不得擅離職守,做好交接班工作,嚴格執行急診技術操作規程。二、搶救室護士應具有高度責任心和同情心,尊重危重癥優先處置權,對危重病人,堅持“三先三后”,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做好各項記錄。“三先三后:危重病人先救治后10、檢查:危重病人先入搶救室后分科;危重病人先搶救后收費。三、搶救室專為搶救病員設置,其他任何情況不得占用。四、搶救室一切藥品、物品齊全,搶救儀器性能良好,處于應急狀態,做到定人保管、隨時核對消毒、定點放置、定量供應,標志明顯,不準隨意挪用和外借,以保證隨時可用,用后的物品、儀器設備應及時清理、消毒,藥品及時補全。五、接診危重病人,應立即通知值班醫師,在醫師未到達之前,護士應酌情予以緊急醫療處理,如給養、止血、吸痰、人工呼吸、胸外按壓、建立靜脈通路、測量生命體征等,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六、在搶救過程中,要果斷迅速、分秒必爭、動作敏捷、操作嫻熟,加強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避免可能引發醫療糾紛的言行;各種急救藥物和安瓿.輸液空瓶使用后暫時保留以便事后統計和查對,有利于防范醫療事故和差錯的發生。七、醫護密切配合,認真執行三査七對.口頭醫囑要求準確、清楚,護士在執行口頭醫囑前要求復述一遍,避免有誤,并及時記錄,事后及時督促醫生補寫醫囑、補開處方。八、凡是搶救病人都應有詳實,準確的記錄,內容包括病人一般情況、所屬科別、生命征、所做檢查及結果、所采取的搶救處置、初步診斷、轉歸等,時間應精確到分鐘,危重病人轉科時由醫護人員護送到病區,并交接病情及治療情況。九、死亡病人應立即移放太平間,在搶救室內存放時間不應超過半個小時對物主的死亡病人其遺物應由兩名值班護士清點并填寫財務清單,做好交接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