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醫療廢棄物管理制度附分類目錄表.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38613
2024-09-08
9頁
63.46KB
1、醫院醫療廢棄物管理制度附分類目錄表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廢棄物處理制度 一、目的 規范醫療廢棄物處置,將廢棄物的操作、收集、運輸、處理及各種危險減至最小,將其對環境的有害性減至最小,防止醫源性感染、血源性感染、致病性微生物擴散,保障人員身體健康。二、廢棄物的定義和分類 1、化學廢物:所有易爆易燃的、有毒的、腐蝕性的或刺激性的物質如汞式血壓計、氧化劑、致癌物等。 2、醫療廢物:是指醫療衛生機構在醫療、預防、保健以及其他相關活動中產生的具有直接或間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廢物。(見附錄1) (1)感染性2、廢物:具有生物毒性細菌、病毒代謝產物,孢子,活減毒疫苗;送實驗室做化驗的標本;科研和實驗室產生、儲藏的培養物皿;廢棄的血液;被血液體液污染的物品。 (2)病理性廢物:醫療或病理實驗室產生的人體、動物或組織標本。 (3)損傷性廢物:主要包括注射針、刀片和破碎的玻璃器皿等。 (4)藥物性廢物:過期、淘汰、變質或者被污染的廢棄的藥品。 3、放射性廢物:對人體健康和環境存在危害程度的放射物質。 4、生活廢物:除化學、醫療和放射性廢物外的其他廢物。三、主要職責 1、各廢棄物產生部門負責人負責員工培訓、監督、指導。 2、廢棄物產生部門員工負責廢棄物分類、包裝及前期處理。 3、總務科、外委物業負責除放射性廢3、物、病理性廢物、藥物性廢物外的所有醫院廢物的院內收集、運送、貯存、處置。 4、放射科、核醫學科負責放射性廢物的處理和安全監測。 5、病理科負責病理性廢物的處理。6、藥劑科負責藥物性廢物的處理。 7、設施安全管理委員會負責對全院廢棄物處理流程監督管理。四、廢棄物處理原則 1、 按照危險性最大優先處理原則分類處理不同種類的廢物。危險性從大到小排列如下: (1)放射性廢物 (2)化學廢物 (3)醫療廢物:包括生物毒性廢物和銳性廢物 (4)生活廢物 2、 各種廢棄物須分開放置在合適的容器內: (1)所有廢棄樣本、其他生物性材料、腐蝕性、易燃性、有毒廢棄物應棄置于專用的有生物危害標記的用于處置危險廢棄物4、的容器內。生物廢棄物容器的充滿量不能超過容器的設計容量。 (2)損傷性廢物應直接棄置于耐扎容器內,利器盒裝入黃色垃圾袋密封丟棄。 3、 所有棄置的實驗室廢棄物(包括感染性廢棄物)在從實驗室取走之前應使其達到生物學安全,經過消毒達到生物學安全后,裝入黃色垃圾袋,粘貼生物危害標記,置于適當密封、有蓋且防漏容器中儲存,并按指定路線運送至醫院廢棄物收集處。 4、 所有醫療廢棄物均使用黃色塑料袋包裝,普通廢物袋為黑色。袋子套在垃圾桶內(垃圾桶有蓋且防漏),袋子內廢棄物達到3/4容積后,用封口膠封緊袋口后,方可取出。如袋子有泄漏,應再套一個或多個袋子,確保無廢棄物漏出。 5、各部門垃圾清空后,由本部門工人5、負責每日用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對垃圾桶進行擦洗或清洗。6、總務科負責對垃圾分類處理及垃圾的儲存、轉運、登記,并做好自查。所有交接由經辦人簽名,資料至少保存3年,醫院感染管理科定期進行督查。五、廢棄物處理流程1、放射性廢物處理 (1)短半衰期固體放射性廢物分類放置于專用鉛屏蔽箱內,采用放置法處理,空容器定期廠家回收。 (2)短半衰期放射性廢液采用稀釋法及放置法處理,有專用儲水衰變池。 (3)注射或服用放射性藥物的病人使用專用衛生間,下水系統通儲水衰變池。 (4)其他放射性廢物收集在大小合適并加蓋密封的容器中。2、化學廢物處理(具體方法參見危險化學品管理制度)。3、感染性、病理性廢物的處理 6、(1) 收集在大小合適、內襯有黃色袋子,并加蓋的容器中: (2) 容器內廢物存放以不影響蓋子的密閉性為宜; (3) 存放在安全的地方,無關人員未經許可不得進入; (4) 對于病理性廢物如人體、動物或組織標本,則應焚燒; (5) 胎盤娩出后立即放入有蓋防漏的容器中,應病人或家屬的請求,在確定產婦乙肝三系陰性,家屬在病歷上簽名后,可給予他們。否則,應焚燒。 (6) 病原體的培養基、標本和菌種、毒種保存液等高危險廢物,首先應就地進行高壓滅菌處理,然后按感染性廢物收集處理。 (7) 隔離的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產生的醫療廢物應當使用雙層包裝物,并及時密封。 (8) 放入包裝物或者容器內的感染性廢7、物、病理性廢物不得取出。 (9) 除去針頭的針筒、輸液器應分別放入套有黃色垃圾袋的黃色轉運箱中。 (10)口罩、帽子、鞋套、中單、尿布、棉簽等按感染性醫療廢物處理。(11)有生物毒性的廢物,如化療廢物,應與其他醫療廢物分開存放,并做好特殊標記。4、醫療廢液處理 醫院產生的污水、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的排泄物,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嚴格消毒,達到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后,方可排入污水處理系統。5、損傷性廢物的處理 (1)廢棄后的注射器的針頭與輸液器的針頭等利器必須用專門指定的銳器容器收集,由總務科專人進行統一調換。 (2)容器一旦使用,不得開蓋,防刺破,防漏; (3)任何銳器容器送處理時必須封閉; 8、(4)連同銳器盒一起焚燒處理。 6、生活垃圾處理 (1)各部門生活垃圾統一放置在內襯有黑色塑料袋的有蓋容器中,由總務科定期清空。 (2)玻璃類生活垃圾出于安全考慮必須分開收集。 (3)總務科運送時,應連同運送袋一起或直接將垃圾倒入專用運輸車中運送。 (4)制定固定運送線路,運送過程需封閉、置于指定地點。垃圾中轉站注意密閉,周圍不要有垃圾,由環保部門負責運走。 (5)每天清潔垃圾車、貯存于指定地點。六、廢棄物運送流程 l、各樓層的診室、病房、科研實驗室將產生的醫療廢物裝入醫療廢物專用黃色垃圾袋,并將垃圾袋放在處置室的醫療廢物垃圾桶內。2、 醫療廢物收集員每日對診室、病房、科研實驗室產生的廢棄物收9、集一次。先將垃圾袋扎緊、稱重,并在醫療垃圾登記單上進行登記,移交者和接受者雙簽名。 3、化學危險品的包裝及標簽方法參見危險化學品管理制度。 4、收集員將廢棄物裝入專用的封閉式垃圾運輸車,按指定路線收集并運送至醫院醫療廢物收集站。5、運送過程廢棄物需封閉(袋用扎絲扎口、桶上蓋并扣緊環扣),不要讓污染物處于無人照看的情況,在電梯內不要與食品、藥品或人員同行。 6、 將醫療廢物整齊地堆放在收集站內,每天由固廢公司負責運走,雙方交接、簽字確認。 7、每天收集任務完成后,用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對收集車進行擦拭消毒。七、廢棄物外溢應急處理流程(附錄2) 1、一旦發生醫療化學廢物流失、泄露、擴散和意外10、事故(感染性廢物、病理性廢物、損傷性廢物、藥物性廢物、化學性廢物),造成環境污染的,立即向總務科、院感科、保衛處以及主管院長報告。 2、確定流失、泄漏、擴散的醫療廢物的類別、數量、發生時間、影響范圍及嚴重程度。 3、 組織有關人員盡快對發生醫療廢物泄漏、擴散的現場進行處理;必要時請專業公司協助處理。4、采取適當的安全處置措施,對泄漏物及受污染的區域、物品進行消毒或者其他無害化處置,必要時封鎖污染區域,以防擴大污染; 5、對感染性廢物污染區域進行消毒時,消毒工作從污染最輕區域向污染最嚴重區域進行,對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過的工具也應當進行消毒。 6、及時追堵醫療廢物流失的渠道。7、如發生放射性廢物11、泄漏,立即報告市疾病控制中心和環保局,幫助進行調查和處置(詳見放射事故與核事故應急處理預案)。 8、如發生化療藥物廢棄物溢出,應按照化療藥物管理制度進行處理和防護。9、尋找醫療廢物流失的原因、流程、類別、數量、發生時間、影響范圍及嚴重程度。及時整改,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10、對有關人員作相應的責任評估,并進行嚴格培訓,規范操作,注意環節質量,杜絕該類事件的發生。八、廢棄物暫存地管理 1、遠離醫療區、食品加工區、人員活動區的單獨庫房,醫療廢物貯存的時間不得超過2天。 2、庫房必須有防鼠、防蠅、防蟑螂等安全措施。 3、醫療廢物必須裝入專用轉運箱方可入庫,入庫時應核對轉運箱數,并登記。出庫時必須核12、對回收人員的胸牌、車輛等,并索取蓋有回收公司公章的回收清單,并保存以備核查。 4、庫內嚴禁堆放雜物,每日清掃,保持庫內外衛生。 5、暫存地應粘貼醫療廢物標志。 6、轉運箱必須疊放整齊,最高堆放不得超過5箱,嚴禁轉運箱倒置。 7、設有明顯的醫療廢物警示標識和“禁止吸煙、飲食”的警示標識。 8、總務科專人負責,庫房加強管理,嚴禁閑雜人等入內。九、員工防護l、處置醫療化學廢棄物人員需遵守醫療廢物管理規章制度,熟悉本崗位的職責。定期進行健康檢查。 2、有關人員在接觸、處置、運送醫療化學廢棄物時,必須穿戴防護用品,如口罩、橡膠手套,必要時戴帽子、防護眼罩。工作結束后應當及時按規定對污染防護用品進行消毒和13、清洗。防護用品破損時,必須及時予以更換。3、醫院感染管理科提供有關醫療廢物處理方面的信息,并對員工進行相關法律、專業技術、安全防護以及緊急處理等知識培訓十、相關文件 1、 危險化學品管理制度、化療藥物管理制度 2、 醫療廢物外泄和意外事故處理的緊急預案 3、 市醫療廢物衛生管理規范 4、 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 5、 放射事故與核事故應急處理預案附錄1 醫療廢物分類目錄類別特 征常見組分或者廢物名稱感染性廢物攜帶病原微生物具有引發感染性疾病傳播危險的醫療廢物。1被患者血液、體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包括:棉球、棉簽、引流棉條、紗布及其他各種敷料: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及一次14、性醫療器械:廢棄的被服:其他被患者血液、體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2醫療機構收治的隔離傳染病患者或者疑似傳染病患者產生的生活垃圾。3病原體的培養基、標本和菌種、毒種保存液。4各種廢棄的醫學標本。5廢棄的血液、血清。6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及一次性醫療器械視為感染性廢物。病理性廢物診療過程中產生的人體廢物和醫學實驗動物尸體等。1手術及其他診療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的人體組織、器官等。2醫學實驗動物的組織、尸體。3病理切片后廢棄的人體組織、病理臘塊等。損傷性廢物能夠刺傷或者割傷人體的廢棄的醫用銳器。1醫用針頭、縫合針。2各類醫用銳器,包括:解剖刀、手術刀、備皮刀、手術鋸等。3載玻片、玻璃試管、鋸開的玻15、璃安瓿等。(抽吸的青霉素類安瓿目前按生活垃圾處理,化療藥物除外。)藥物性廢物過期、淘汰、變質或者被污染的廢棄的藥品。1廢棄的一般性藥品,如:抗生素、非處方類藥品等。2廢棄的細胞毒性藥物和遺傳毒性藥物,包括:致癌性藥物,如硫唑嘌呤、苯丁酸氮芥、萘氮芥、環孢霉素、環磷酰胺、苯丙胺酸氮芥、司莫司汀、三苯氧氨、硫替派等;可疑致癌性藥物,如:順鉑、絲裂霉素、阿霉素、苯巴比妥等:免疫抑制劑。3廢棄的疫苗、血液制品等。化學性廢物具有毒性、腐蝕性、易燃易爆性的廢棄的化學物品。1醫學影像室、實驗室廢棄的化學試劑。2廢棄的過氧乙酸、戊二醛等化學消毒劑。3廢棄的汞血壓計、汞溫度計。附錄2 醫院醫療廢物意外情況處理預案立即報告分管院長總務科保衛處院感科協同相關部門組織應急小組確定流失、泄漏、擴散的醫療廢物的類別、數量、發生時間、影響范圍及嚴重程度專業公司協助現場控制、封鎖污染,安全對污染區域、物品消毒或其他無害處理現場處理完畢后,對工具消毒、處理追堵醫療廢棄物流失渠道,采取有效防范措施責任評估,落實整改責任評估,落實整改責任評估,落實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