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感染暴發報告制度及處置預案流程.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38670
2024-09-08
9頁
49.34KB
1、醫院感染暴發報告制度及處置預案、流程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醫院感染暴發報告制度一、定義(一)醫院感染暴發:指在醫療機構或某科室的住院病人中,短時間內發生3例以上同種同源感染病例的現象。(二)疑似醫院感染暴發:指在醫療機構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時間內發生3例以上臨床癥候群相似、懷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懷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徑的感染病例現象。二、報告原則(一)科室發生醫院感染暴發和疑似醫院感染暴發病例,首先醫護人員報科主任和護士長,上報醫院感染管理科。由醫院感染管理科核實后再上報分管院長。經調2、查證實發生以下情形時,應當于12小時內向所在地的縣級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報告,并同時向所在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所在地的縣級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確認后,應當于24小時內逐級上報至省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省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審核后,應當在24小時內上報至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1、5例以上醫院感染暴發;2、由于醫院感染暴發直接導致患者死亡;3、由于醫院感染暴發導致3人以上人身損害后果。(二) 醫療機構發生以下情形時,應當按照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管理工作規范(試行)的要求在2小時內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1、10例以上的醫院感染暴發事件;2、發生特殊病原體或者新發病3、原體的醫院感染;3、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響或者嚴重后果的醫院感染。三、處置原則(一)醫院發生疑似醫院感染暴發或醫院感染暴發,各臨床醫院感染管理小組必須立即報告院感科。 (二)醫院感染管理科接到報告應于2小時內報告主管院長,協調醫務部、護理部、檢驗科等相關部門參與調查及救治工作。(三)經調查證實發生醫院感染暴發時,醫院應于12小時內報告浦東新區衛生行政管理部門及疾控部門。(四)臨床科室必須及時查找原因,協助調查,對感染病人進行隔離并采取相應消毒措施,切斷感染途徑。積極實施醫療救治,保障醫療安全。(五)確診為傳染病的病例,按傳染病防治法有關規定進行管理和報告。(六)醫院感染管理科必須及時進行流行病學4、調查處理,環境衛生學檢測以及有關的標本采集、病原學檢查等工作。證實流行或暴發計算罹患率,查找感染源,查找引起感染的原因,確定傳播途徑,制定、組織、落實控制措施,分析調查資料,防止感染源的傳播和感染范圍的擴大,寫出調查報告。(七)調查報告及時報主管院長,以便進一步采取措施,降低醫院感染造成的危害。(八)其他醫院發生醫院感染流行或暴發時,應對本院同類潛在危險因素進行調查并采取相應措施。醫院感染暴發事件處置預案一、醫院感染暴發的定義暴發(outbreak)是指短時間內在病區或病人群體中發生3例同種同源病原體的醫院感染,又稱病例集聚性發生,是醫院感染流行的一種極端形式。二、院內感染暴發流行疫情分級級:5、在短時間(1周)內連續發生3例及以上同種同源感染病例,且有大范圍蔓延趨勢。級:在短時間(1周)內連續發生5例及以上同種同源感染病例;由于院內感染爆發直接導致患者死亡或導致3以上人身損害后果。級:10例及以上的院內感染爆發事件;發生特殊病原體或者新發病原體的院內感染;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響或者嚴重后果的院內感染。三、院內感染暴發流行疫情分級響應程序級:由醫院感染管理科專職人員立即到現場進行分析論證,提出啟動或終止應急處理工作的建議,報醫院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批準后實施。級:由醫院應急辦公室組織有關專家分析論證,經調查核實后,于12小時內向市衛計委和市CDC報告。級:接到科主任報告后,醫院應急辦公室組6、織有關專家立即到科室,分析論證疫情,經核實暴發后,于2小時內向市衛計委和市CDC報告。四、應急組織醫院感染暴發疫情發生后,根據疫情分級響應程序,在醫院應急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由醫務部、感染管理科、檢驗科、醫療搶救小組、運行保障部等有關部門組成應急處理小組,負責醫院感染暴發疫情應急處理工作的組織管理、指揮和協調;感染管理科負責提供消毒隔離技術支持,做好疫情控制和調查評估等相關工作;醫療搶救小組負責醫療救治工作;檢驗科負責病原微生物的檢測工作以及提供藥敏試驗結果,指導合理有效的使用抗生素;運行保障部負責安全保衛和維護正常的醫療救治秩序。五、醫院感染流行、暴發的報告(一)口頭報告:在規定的時間內報7、告。1、出現醫院感染流行趨勢時,醫院感染管理科應于12小時內報告主管院長,并通報相關部門。2、經調查證實出現醫院感染流行時,醫院應于12小時內報告當地衛生行政部門(衛計委和CDC)。經核實為級暴發后,應于2小時內向市衛計委和市CDC報告。3、當地衛生行政部門確定為醫院感染流行或暴發時,應于24小時內逐級上報至省衛生行政部門;省衛生行政部門接到醫院感染流行或暴發的報告后,應于24小時內上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4、確診為傳染病的醫院感染,按傳染病防治法的有關規定進行報告。 (二)書面報告: 向有關部門和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遞交書面報告,報告內容包括-范圍,調查結果,控制措施,控制效果。六、應急處置(8、一)院內感染暴發疫情以及食物中毒事件處置措施對院內感染暴發疫情以及食物中毒事件堅持“邊搶救、邊調查、邊處理、邊核實”的原則,以最有效的措施控制事態的發展。具體做好以下工作:1、開展院內感染病人和疑似病人的診治和隔離防護工作,實施重癥和普通病人相對分區并床旁隔離管理,做到標識明確,及時排除或確診疑似病人;2、將傳染病人及時轉送感染科隔離病房進行正規的治療和護理;3、必要時對易感病人實施分區隔離治療,甚至暫停收治新病人;4、對于食物中毒病人,應立即緊急處理并封存中毒食品或可疑中毒食品;5、及時正確地開展標本的采集、流行病學調查工作;6、做好現場控制、消毒隔離、個人防護、醫療垃圾處理工作,防止進一步9、交叉感染和污染擴大。(二)環境處理在感染管理科專職人員指導下,做好有針對性消毒措施。具體原則:對腸道感染病例,應加強被污染物品和周圍環境的消毒;對呼吸道感染病例,應重視通風和空氣消毒;對蟲媒感染疾病,應重視殺蟲防病。(三)流行病學調查對所有院內感染暴發病例和食物中毒病例或疑似食物中毒病例逐一進行個案調查,根據現場流行病學的有關原則,通過檢查病例、查閱病史及核實實驗室檢驗結果進行核實診斷;根據確診病例確定暴發或流行以及食物中毒的存在;采取相應控制措施并及時完成調查報告。七、保障措施(一)組織保障加強對醫院感染暴發等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工作的領導,各有關部門和科室按照各自的職責分工及時落實突發事件應急10、處理工作所需的人員、經費和物資,成立應急處理隊伍,為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工作提供保障。(二)物資保障物資供應部要做好院內感染暴發、停水、停電以及食品安全等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工作的物資儲備。應急儲備物資應妥善保管、指定專人負責,并及時補充更新。儲備物資應包括:1、消毒物資:消毒片若干瓶、手消毒液床旁必備以及流行病調查人員和消毒專業人員現場防護設備(隔離衣、帽、防護眼鏡、雨靴、一次性隔離衣、褲、帽、鞋套及口罩、一次性醫用手套、手電筒、一次性污物袋)等。2、其它應急設備:應急照明燈1臺、簡易呼吸器1臺。八、醫院感染暴發流行的調查步驟(一)調查步驟1.初步評估:是否為真正的暴發。2.初步的病例定義和確定。311、.初步的病例資料和標本的收集 。4.制定逐步的控制措施:未發病者與感染病人、可疑傳染源或媒介隔離。5.完成初步的調查,找到合適的流行病學方法。6.制作病例列表并畫出流行曲線。7.開始重點調查包括病例的精確定義和數據/標本的收集。8.進行初步假設并收集數據。9.假設的校對: 采用病例對照研究或隊列研究證明假設。10、微生物學上證明傳染源和傳播方式。11、更新控制措施。如果可能,改變政策和操作方法。12、繼續監測,明確控制措施的有效性。13、向有關人員和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遞交書面報告。(二)調查的目標1.找到傳染源和危險因素;2.控制暴發流行。(三)調查組成員1、感染控制人員;2、醫院流行病學專家12、;3、感染發生部門醫療和護理方面的主任;4、微生物學家;5、院長或其他行政管理人員; 6、其他:藥學專家,營養科主任。九、醫院內醫院感染暴發的原因(一)一個新的病原體出現;(二)免疫低下病人的新的集聚;(三)錯誤的診療操作;(四)設備故障。十、制定控制措施(一)根據初步調查結果和文獻資料,采取應急措施,使醫院感染在最短時間內得以控制。臨床科室必須及時查找原因,協助調查和執行控制措施。(二)醫院感染管理科必須及時進行流行病學調查處理;注意不要銷毀用于調查的重要微生物標本。(三)主管院長接到報告,應及時組織相關部門協助醫院感染管理科開展流行病學調查與控制工作,并從人力、物力和財力方面予以保證。(四13、)做好診治控制工作。(五)當其它醫院發生醫院感染流行或暴發時,應對本地區或本院同類潛在危險的素進行調查并采取相應控制措施;必要時可采用“封刀”或關閉病房等措施。(六)確診為傳染病的醫院感染,按傳染病防治法的有關規定進行管理。十一、假流行或假暴發的原因(一)標本被污染;(二)感染監測系統改變;(三)實驗方法改變。十二、控制措施無效的原因(一)采取的措施不能阻斷傳播途徑;(二)感染的病原體有多個來源;(三)醫務人員認識不足,沒有執行措施。附: 醫院感染流行與暴發事件的處理流程疑似:短時間內出現三例以上臨床癥候群相似、疑有共同感染源戓感染途徑的感染病例科研部組織相關項目的科研財務科財力保障運行保障部14、環境消毒、隔離措施的具體實施,物資調配與供應、后勤保障訓、實施檢驗科臨床及病原學監測,實驗室診斷,標本采集及保存藥學部治療用藥調配與供應,消毒藥品供應護理部負責護理人員統一調配,協助制定護理方案并組織培訓、實施醫務部組織專家會診制定治療方案,負責全院醫生調配專家組制定治療及預防控制方案啟動應急預案院長指導消毒預防隔離措施流行病學調查,感染因素分析、檢測醫院感染暴發報告管理委員會報告與動態監測醫院感染管理科臨床科室短時間內出現三例以上臨床癥候群相似、疑有共同感染源戓感染途徑的感染病例向醫院感染暴發報告管理委員會通報向其它臨床科室通報指導消毒預防隔離措施流行病學調查,感染因素分析、檢測醫院感染管理科報告與動態監測臨床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