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院ICU消毒隔離手衛(wèi)生紫外線燈等管理制度2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39045
2024-09-08
23頁
88.56KB
1、醫(yī)院ICU消毒隔離、手衛(wèi)生紫外線燈等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消毒隔離制度一、 手衛(wèi)生1,洗手和手消毒指征醫(yī)務人員在下列情況下需要洗手:(1).接觸病人前后(如測量血壓、脈搏或扶持、搬運病人等),特別是在接觸有破損的皮膚、黏膜和侵入性操作前后。(2).進入無菌技術(shù)操作前后,進入和離開隔離病房、ICU、母嬰室、新生兒病房、防燒傷病房、感染性疾病病房等重點部門時,戴口罩和穿脫隔離衣前后。(3)當醫(yī)務人員的手明顯污染或被血液、體液和蛋白性物質(zhì)污染后。(4)接觸不同病人間或從病人身體的污染部位移動到清潔部位時2、。(5)無菌技術(shù)操作前后。(6)處理清潔或無菌物品之前。(7)處理污染物品后。(8)穿脫隔離衣前后,摘手套后。(9)接觸病人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黏膜、破損皮膚或傷口敷料后。(10)進入和離開病房前,飯前和休息后。(11)接觸傷口前后。(12)護理特殊易感病人前后。(13)與任何病人長時間接觸后。(14)如果手部沒有可見污穢,在下列臨床活動中,可以常規(guī)使用灑精類快速手消毒液,或者采用殺菌皂液和水洗手。1) 進行中心靜脈導管插管時,戴無菌手套之前。2) 在插導尿管、周圍靜脈置管和其他非手術(shù)性的侵入性操作前。3)在接觸病人體液、分泌物、黏膜、破損皮膚和敷料后,即便雙手沒有可見污穢,也要洗手3、。4)護理病人時,手從人體的污染區(qū)移到清潔區(qū)之前;5)接觸了緊鄰病人的物品(包括醫(yī)療器械)后。6)脫去手套后。7)在護理特殊易感病人前后。15在一天的工作開始和結(jié)束時,飯前便后,要用普通肥皂液或殺菌皂液和水洗手。16含抗菌溶液的毛巾可以用來替代普通肥皂液和水洗手,但由于其清除醫(yī)務人員手部細菌的能力不如灑精類快速手消毒液,也不如用殺菌皂液和水洗手,因而不能代替灑精類快速手消毒液和殺菌皂液。2,手衛(wèi)生1).洗手指征明確 2).手衛(wèi)生設施符合要求,可正常使用(包括有流動水洗手設施,腳踏式/肘觸式/感應式開關(guān),液體皂液,紙巾/風干機/干毛巾等干手設施)3).洗手前將衣袖上卷至腕上約30cm,取下手上飾4、物、手表。4).按七步洗手法洗手方法正確:掌心相對,手指并攏,互相揉搓;手心對手背沿指縫相互揉搓,交換進行;掌心相對,雙手交叉指縫相互揉搓;彎曲手指使關(guān)節(jié)在另一手掌心旋轉(zhuǎn)揉搓,交替進行;一手握住另一手大拇指旋轉(zhuǎn)揉搓,交替進行;將五個手指尖并攏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轉(zhuǎn)揉搓,交替進行;握著手腕回旋摩擦,交替進行。5).洗手范圍:從指尖到手腕上10cm。6).用速干手消毒劑消毒手方法正確:按照洗手的揉搓步驟進行揉搓,保證手消毒劑完全覆蓋手部皮膚,直至手部干燥。7).擦手:用清潔干毛巾或紙巾擦干手。3,手消毒1).手消毒指征明確:去除手部的致病菌。2).環(huán)境:具備洗手條件及洗手設施是否齊全。3).手消毒劑:5、含抗菌劑肥皂或手消毒劑。4).卷衣袖至肘上,取下手部飾物和手表。5).按七步洗手法程序進行手消毒。6).用速干手消毒劑消毒手方法正確。4,手套的使用1).遵從標準預防操作原則2).手套使用范圍明確:接觸或預料到要接觸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體液、血液等其他污染性程度高的物質(zhì)。醫(yī)護人員手部皮膚破損,但需接觸患者或污染物品時。醫(yī)護人員接觸開放性傷口或施行侵入性無菌操作時。3).選擇醫(yī)用手套種類適應范圍正確:無菌乳膠手套:插導尿管、深靜脈置管術(shù)等侵入性無菌操作時。非無菌一次性乳膠手套:采血、注射、輸液、更換濕性傷口敷料。雙層手套:接觸刺激性化學消毒液、配制細胞毒性化學藥物、清洗污染手術(shù)器械時。(內(nèi)層為6、一次性薄膜手套,外層為一次性乳膠手套)。一次性薄膜手套:吸痰、收集引流液標本、清倒引流瓶內(nèi)引流液、更換被血液和體液及糞便污染的布類操作時。4).手部有破損先用防水敷料保護再戴手套5).避免已經(jīng)污染的手套觸摸清潔區(qū)或物品6).一幅手套只能用于一位患者7).手套破損立即更換8).操作完畢立即脫手套及洗手9).不能戴手套直接洗手10).使用后的手套處置符合要求:使用后的一次性手套按“感染性醫(yī)療廢物”處置,復用性手套由消毒供應室集中處置。二、 ICU消毒隔離制度、ICU病區(qū)布局老年ICU病區(qū)相對獨立,布局符合護理工作管理規(guī)范要求。老年ICU分有病區(qū)、治療室、消毒室、儲物間等。嚴格劃分清潔區(qū)、污染區(qū)和半7、污染區(qū)。2、ICU病區(qū)環(huán)境的要求1)病區(qū)環(huán)境整潔、安全、舒適和安靜。室溫2224C,相對濕度:50-60。中心護士站設在所有病床的中央?yún)^(qū)。2)病房有通風設備(上進風下回風)。3)床頭配有流動水洗手設備。4)每張床床頭設有醫(yī)院中心控制的高壓氧氣管道、真空負壓、壓縮空氣裝置及多功能電源插頭等。5) 每張床可控制病床床頭床尾高低,床體兩側(cè)有可升降的床檔保護裝置。6) ICU內(nèi)的照明應以病人及醫(yī)護人員適宜的強度而定。夜間使用較暗的壁燈,床位上方的吊燈應盡量減少,以免病人感到耀眼。急救時要有足夠的亮度。7) 空氣濾過系統(tǒng)維護,高效濾過網(wǎng)每半年一次更換,中效過濾網(wǎng)每3個月更換,低效過濾網(wǎng)每周工人清洗,由總8、務部負責跟進。8)物表及地面:每日工人拖地2次,物表清潔有詳細周日程安排。空氣消毒:紫外線消毒(中午及晚上各一次),每次燈亮57mins后消毒30分鐘,每月底進行空氣檢測。空氣設備的清潔及保養(yǎng):層流及新風設備由總務部統(tǒng)一維護。每季度對紫外線燈有效性進行檢測并記錄。3、人員進出的要求1) 嚴格探視制度,限制探視人數(shù)(人員流動增多,是增加空氣污染的一個重要途徑)為防止交叉感染,探視者應更衣,換鞋(或一次性鞋套)戴帽子,口罩,與病人接觸前要洗手。2) 工作人員進入ICU要穿專用工作服,換鞋,戴帽子,口罩,洗手,患有感染性疾病者不得進入。3) 嚴格執(zhí)行無菌技術(shù)操作規(guī)程,認真洗手或消毒,必要時戴手套。49、) 對特殊感染或高耐藥菌感染的病人,嚴格消毒隔離措施,并掛隔離牌。5) 工作服、室內(nèi)鞋每日清洗更換。6) 工作人員要嚴格遵循手衛(wèi)生原則,執(zhí)行標準預防技術(shù),手部不應戴飾物及留長指甲。7) 工作人員離開應穿外出工作服。8) 嚴格執(zhí)行醫(yī)院的消毒隔離基本要求及護理操作隔離技術(shù)。4.病人的管理要求1) 工作人員接觸病人前后,護理不同病人,病人的不同身體部位,接觸任何體液血液均要洗手。2) 護士應注意觀監(jiān)測,出現(xiàn)任何感染癥狀時,及時隔離,報告醫(yī)生處理。3) 如收治嚴重感染,如金黃色葡萄球菌全耐藥病人,需將病人收治在相對隔離床單位,并掛“床邊隔離”牌。醫(yī)護人員接觸病人后要嚴格消毒手后在接觸其他病人。4) 上10、呼吸機病人,嚴格按呼吸機相關(guān)性肺炎護理措施進行各項護理工作。5.的物品管理要求1) 物品相對固定,專人管理及保管。2) 診療用物專人專用,或接觸病人前后要消毒。3) 使用后所有器械、醫(yī)療用品均需及時清潔,消毒或滅菌。4) 急救儀器與物品要保持清潔及備用狀態(tài),建立落實清潔及消毒等制度。5) 所有物品做好日常保潔及終未消毒。6監(jiān)測要求定期作室內(nèi)的空氣、物體表面、工作人員手的細菌培養(yǎng)1)空氣監(jiān)測:空氣中細菌總數(shù)200cfucm2。2)病室物體表面監(jiān)測:物體表面細菌總數(shù)5cfucm2。3)工作人員監(jiān)測:手上的細菌總數(shù)5cfucm2。不得檢出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及其它致病菌。 “cfu”是colon11、y forming unit的英文縮寫,即菌落形成單位,讀每平方厘米5個菌落,或直接讀字母cfu .三、室間管理環(huán)境管理1、工人每日需要定期保持病房清潔1) 以清水拖地2次,如被污染則以1%消佳凈消毒后再清水拖(早、中、晚)。2) 外走廊、陪護室、休息室每天兩次(早、晚)。3) 治療車每天抹兩次,隨時保潔。4) 每天原則上傾倒垃圾三次,垃圾袋滿至四分之三需立即更換。5) 垃圾桶每天清潔一次,終末病床需清洗消毒。6) 有傳遞窗的ICU,傳遞窗每日500mg/L含氯消毒液抹一次,隨臟隨抹。7) 各傳遞窗污物及時清理。8) 洗手盆、水池、水龍頭每天500mg/L含氯消毒液抹一次。9) 護士站每日用清12、水抹2次。10) 病床、輸液架及輸送橋架每日500mg/L含氯消毒液抹一次。11) 鞋柜每天一次清潔,拖鞋每天清潔消毒。 12) 輸液瓶每天原則上傾倒兩次,隨滿隨倒。13) 探視窗每天抹一次。14) 每天出洗污衣、被服并點數(shù)。15) 茶水柜每天抹一次。 16) 陪護室及談話間每天一次清潔桌椅。17) 轉(zhuǎn)運床每次用后以500mg/L含氯消毒液抹一次。2、每周工人定期清潔病房,保證病區(qū)整潔安靜1) 房天花板(星期三)2) 每月1號洗隔簾3) 清潔洗頭板(星期一)4) 病房墻壁及墻角落(星期三)5) 清洗垃圾桶(星期五)6) 消毒室各柜物品整理(星期一)7) 抹病房所有玻璃窗(星期三)8) 擦紫外線13、燈及病房所有燈管(星期三)9) 檢查地拖標志(星期三)10)加病房及生活區(qū)洗手液(星期三)11)抹病房所有椅子(星期三)12)整理茶水柜(星期四)13)洗空調(diào)網(wǎng)(星期六)3、地拖標志要求病房-紅色 護士站-藍色外走廊-黃色 治療室-綠色4、床單位終末消毒處理1) 拆除床單位物品,床單、被套、枕套、衣服出洗。2) 予500mg/L含氯消毒液抹床、床頭柜、輸送帶、輸液泵及架、洗手盤、水籠頭、治療盤、吸痰外膽及各抽屜。3) 予75酒精抹凈體溫接頭、床頭電話、病歷牌及夾、監(jiān)護物品、呼吸機面板。4) 血壓袖帶及約束帶如被血跡及分泌物需予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除外套放入臭氧消毒,內(nèi)芯予紫外線消14、毒。5) 予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藥盒子、氧氣濕化瓶、更換吸痰過濾器。6) 拆除呼吸機管道按呼吸機管道質(zhì)量評價標準處理。7) 床墊、被芯、枕芯用30分鐘同時整個床單位用紫外線消毒30分鐘,各抽屜需拉開 。8) 病床隔簾在病人轉(zhuǎn)出或死亡后紫外線及臭氧消毒后拆除送洗衣部出洗9) 傳染病病人床單位終末處理。a) 傳染病病人床單位應先紫外線消毒,再按普通病人床單位處理。b) 紫外線消毒后病床用物(床單、被套、枕套、衣服)再予雙層黃色塑料袋裝好密封,注明病人姓名及傳染病名送出。c) 烈性傳染病醫(yī)療垃圾以1%消佳凈浸泡以雙層紅色垃圾袋密封,注明病人姓名及傳染病名送出。10) 終末處理由管床護士質(zhì)控。15、11) 其他床位護士不可隨意拿取空床物品,緊急搶救時拿取后必須在下班前補充齊備。5、治療室、處置室管理1) 室內(nèi)布局合理,清潔區(qū)、污染區(qū)分區(qū)明確,標志清楚。2) 無菌物品按滅菌日期依次放入專柜,過期重新滅菌;無菌物品必須一人一用一滅菌。設有流動水洗手設施。3) 醫(yī)護人員進入室內(nèi),應衣帽整潔,嚴格執(zhí)行無菌技術(shù)操作規(guī)程。4) 抽出的藥液、開啟的靜脈輸入用無菌液體須注明時間,超過2小時后不得使用;5) 啟封抽吸的各種溶媒超過24小時不得使用,最好采用小包裝。6) 常用無菌敷料罐應每天更換并滅菌;置于無菌儲槽中的滅菌物品(棉球、紗布等)一經(jīng)打開,使用時間最長不得超過24小時。7) 治療車上物品應排放有16、序,上層為清潔區(qū),下層為污染區(qū);進入病室的治療車、換藥車應配有快速手消毒劑。8) 各種治療、護理及換藥操作應按清潔傷口、感染傷口、隔離傷口依次進行,特殊感染傷口如:炭疽、氣性外疽、破傷風等應就地(診室或病室)嚴格隔離,處置后進行嚴格終未消毒;感染性敷料應放在黃色防滲漏的污物袋內(nèi),及時焚燒處理。9) 堅持每日清潔、消毒制度,地面濕式清掃。6、紫外線燈管理制度(一)、使用:1).環(huán)境條件:保持清潔、干燥,空氣中不應有灰塵或水霧。若溫度過低或相對濕度過高,應適當延長照射時間。2).消毒方法:治療室、注射室先作初步清潔,關(guān)閉門窗,從燈亮5-7分鐘計時,空氣消毒距離不超過兩米,物品消毒不超過一米。關(guān)燈后17、,應間隔34分鐘再開燈,照射后應開門窗通風。每天消毒兩次,每次30分鐘。3)病人防護:照射時應離開房間,在有病人在場的情況下,用紗布遮蓋雙眼,暴露的肢體用被單遮蓋。使用紫外線燈一次不宜超過2小時。(二)、管理: 定期清除燈上浮塵,95%酒精紗每周抹燈一次,并做好質(zhì)控登記。 四、常用儀器及物品的清潔與消毒1、呼吸機管道的質(zhì)量管理1) 使用中的呼吸機管道每周更換,更換后放入有蓋的膠盒內(nèi)送供應室消毒(硅膠管)。2) 備用呼吸機的管道由管床護士在機身貼上更換時間,如一周內(nèi)未使用需重新更換消毒。3) 濕化蒸餾水瓶、滴管每天更換。濕化紙每周更換。4) BIPAP呼吸機管為一次性;如為非一次性管道,每周更換18、消毒,單向閥每周更換消毒。如無創(chuàng)通氣的病人呼吸機管、單向閥如疑污染隨時更換。BIPAP面罩每天用75%酒精抹拭,如被痰液及血跡污染需送供應室消毒(送前將面罩內(nèi)氣體抽出). BIPAP濕化器應每天換濕化蒸餾水。5) 呼吸機壓力傳感線禁止浸泡,病人使用后予75酒精抹拭消毒。流量傳感器有痰液血跡時以75%酒精浸泡1小時,晾干方可使用,其余情況可用75%酒精抹拭清潔。6) 伽利略及拉菲爾呼吸機流量傳感器禁止酒精浸泡,以戊二醛原液浸泡30分鐘后蒸溜水沖洗晾干備用。7) 伽利略及拉菲爾呼吸機呼出過濾器為一次性使用。8) PB840呼出過濾器每個病人使用后送供應室高溫高壓消毒,禁止浸泡,消毒100次或使用一19、年后需更換。9) 送氣端過濾器連接彎頭以75酒精抹拭消毒。呼出閥每次使用后以75酒精抹拭消毒,保持干燥。2、霧化物品霧化器專人專用,每次使用后用清水沖洗干凈,晾干,存放好。每一套霧化器每周更換一次。3、呼吸囊1) 用后予75酒精抹表面消毒備用。2) 如有血跡污跡用雙氧水去除血跡后予蒸溜水沖洗后按(1)處理。3) 按呼吸囊盒上標明的床號放置使用,管床護士檢查是否備用狀態(tài)。4) 面罩使用后抽盡氣體,送供應室消毒。4、床單位的準備1) 儀器處完好備用狀態(tài),每天P班抹洗儀器。2) 床上物品齊備,被子、枕頭、床單、中單、膠單,衣服及減壓水墊等按需鋪好。氣墊床設備完好。3) 備好各種記錄單(如危重護理記錄20、單、護囑單、約束護理單、壓瘡評估單)4) 吸痰用物備齊。5) 氧氣及負壓裝置功能完好。6) 各輸液泵按要求放置功能完好。7) 備好尿流計于床頭。8) 按病人病情需要備好CVP裝置及有創(chuàng)血壓測量裝置等專科搶救監(jiān)護物品。每張床床邊備有簡易呼吸氣囊。9) 床左側(cè)柜內(nèi)物品齊備,包括尿布、聽診器、電筒、血壓計、約束帶、插線板。10) 如病人使用一次性便盆及尿壺,應用黑油筆在便盆及尿壺上注明床號,每次便后由工人清潔抹凈放回病人處。病人轉(zhuǎn)科時應將便盆帶走并告知家屬。5、床邊垃圾分類的制度11) 醫(yī)療垃圾,滿至四分之三時,通知工人將黃色膠袋扎口統(tǒng)一收集。12) 針頭刀片等損傷性垃圾裝入黃色專用利器合。13) 21、床旁垃圾桶內(nèi)玻璃安瓿由工人統(tǒng)一收集。用塑料硬桶收集,黑色垃圾袋裝置。14) 治療碗用后反蓋放置于病房有蓋小桶內(nèi),由工友收集放置消毒室的污物箱內(nèi)。15) 塑料及玻璃輸液瓶放置輸液車下柜桶內(nèi),由工友收集后裝入黑色垃圾袋。16) 收集的垃圾分類放置污物處理室并加蓋,禁止放電梯口,集中送垃圾處理站。17) 床邊尿液收集桶每天由工友集中清洗。死亡或轉(zhuǎn)出1%消佳凈浸泡消毒。 18) 垃圾桶每天以1%消佳凈抹洗(每天一次),每周1%消佳凈浸泡一次。損傷性垃圾收集盒每天清洗死亡或轉(zhuǎn)出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19) 傳染性垃圾以雙層黃色膠袋收集垃圾密封后標明疾病名稱送出。20) 烈性傳染病用雙層紅色垃22、圾袋密封后標明疾病名稱送出。21) 生活垃圾以黑色膠袋收集。22) 治療室內(nèi)垃圾桶禁止丟棄接觸病人及病房回收的垃圾。五、ICU常用護理操作隔離技術(shù)1ICU纖支鏡的清洗與消毒管理第一步 水洗1、將內(nèi)鏡放在流動水下徹底沖洗,用紗布反復擦洗鏡身,同時將操作部清洗干凈。2、取下活檢入口閥門、吸引器按鈕和送氣送水按鈕,用清潔毛刷徹底刷洗活檢孔道和導光軟管的吸引器管道,刷洗時必須兩頭見刷頭,并洗凈刷頭上的污物。3、安裝全管道灌流器、管道插塞、防水帽和吸引器,用吸引器反復抽吸活檢孔道。4、全管道灌流器接50毫升注射器,吸清水注入送氣送水管道。5、用吸引器吸干活檢孔道的水分并擦干鏡身。6、將取下的吸引器按鈕、23、送水送氣按鈕和活檢入口閥用清水沖洗干凈并擦干。7、內(nèi)鏡附件如活檢鉗、細胞刷、切開刀、導絲、碎石器、網(wǎng)籃、造影導管、異物鉗等使用后,先放入清水中,用小刷刷洗鉗瓣內(nèi)面和關(guān)節(jié)處,清洗后并擦干。8、清洗紗布應當采用一次性使用的方式,清洗刷應當一用一消毒。第二步 酶洗1、多酶洗液的配置和浸泡時間按照產(chǎn)品說明書,現(xiàn)科室采用安必潔多酶。2、將擦干后的內(nèi)鏡置于酶洗桶中,用注射器抽吸多酶洗液100毫升,沖洗送氣送水管道,用吸引器將含酶洗液吸入活檢孔道,操作部用多酶洗液擦拭。3、擦干后的附件、各類按鈕和閥門用多酶洗液浸泡于浸泡罐內(nèi)。4、多酶洗液應當每清洗1條內(nèi)鏡后更換。第三部 清洗1.多酶洗液浸泡后的內(nèi)鏡,用注射24、器徹底沖洗各管道,以去除管道內(nèi)的多酶洗液及松脫的污物,同時沖洗內(nèi)鏡的外表面。2、 用50毫升的注射器向各管道沖氣,排出管道內(nèi)的水分,以免稀釋消毒劑。第四部 消毒1、采用化學消毒劑進行消毒或者滅菌時,應當按照使用說明進行,并進行化學監(jiān)測和生物學監(jiān)測。2、采用2%堿性戊二醛浸泡消毒或者滅菌時,應當將清洗擦干后的內(nèi)鏡置于消毒槽并全部浸沒消毒液中,各孔道用注射器灌滿消毒液。3、非全浸式內(nèi)鏡的操作部,必須用清水擦拭后再用75%乙醇擦拭消毒。需要消毒的內(nèi)鏡采用2%堿性戊二醛滅菌時,浸泡時間為:支氣管鏡浸泡不少于20分鐘。4、結(jié)核桿菌、其他分枝桿菌等特殊感染患者使用后的內(nèi)鏡浸泡不少于45分鐘。5、需要滅菌的25、內(nèi)鏡采用2%堿性戊二醛滅菌時,必須浸泡10小時。6、當日不再繼續(xù)使用的支氣管鏡等需要消毒的內(nèi)鏡采用2%堿性戊二醛消毒時,應當延長消毒時間至30分鐘。備注1、消毒后的內(nèi)鏡儲存于專用潔凈干桶內(nèi),鏡體應懸掛,彎角固定鈕應置于自由位。2、清潔干桶每日清潔,保持干燥。3、每日清洗配件罐,每日更換罐內(nèi)紗塊。4、消毒浸泡桶在更換消毒劑時必須徹底刷洗。5、每天十時由消毒班護士對內(nèi)鏡進行再次用2%戊二醛浸泡消毒。使用前由操作者予蒸餾水沖洗管道。6、每月監(jiān)測戊二醛的濃度并登記。 2.氣管插管/氣管切開敷料更換1) 氣管插管的邊帶原則上每天更換,如被痰液及分泌物污染應隨時更換。2) 氣管插管的病人每天予生理鹽水清洗26、鼻孔2次。3) 氣管切開敷料每天更換4次(按護囑時間)。4) 使用金屬氣管切開管帶內(nèi)套管且不需呼吸機通氣的病人,內(nèi)套管每天用消毒液浸泡消毒4次(按護囑時間)方法:浸泡30分鐘后蒸餾水沖洗套回病人氣管切開處。5) 氣管切開的邊帶每天更換。6) 氣管插管/氣管切開的病人每天口腔護理2次。3.靜脈營養(yǎng)療法隔離技術(shù)要求7) 靜脈營養(yǎng)液由藥劑科統(tǒng)一配置及發(fā)放。8) 收取靜脈營養(yǎng)液后應放在無菌治療盤內(nèi),如暫不使用應連治療盤一并放入冰箱,切忌放入速凍格內(nèi)。9) 靜脈營養(yǎng)液滴注12小時內(nèi)完成。10) 靜脈營養(yǎng)的管道用后按輸液用物處理。4.導管尖端培養(yǎng)1) 拔管前操作者應先七部洗手。2) 拔管前應用安爾碘消毒穿27、刺部位后戴無菌手套方可拔管。3) 剪導管尖端5CM于無菌的玻璃試管內(nèi)。4) 放入后需用酒精燈消毒玻璃試管后封口。5) 盡快通知送檢。5.中心靜脈壓管道1) 中心靜脈壓管道每天按無菌操作更換。2) 中心靜脈壓測壓管處紗塊應保持干燥,如浸濕即予更換。3) 定位的軟標尺應妥善安置不能接觸地面。4) 定位的軟標尺原則上單病人使用。如確需拿到其他床位使用需用酒精抹拭。5) 中心靜脈壓標尺病人死亡或停用時應予酒精抹拭并原位固定好。6.氣管插管喉鏡10) 備用狀態(tài)每日專人檢查并清潔。11) 用后予酒精徹底抹拭。12) 并應將燈炮取下用酒精棉簽清洗接口處。4) 如有血跡應先予雙氧水抹拭。六、ICU各物品管理要28、求細則1、ICU物品更換的質(zhì)量評價標準1) 無菌包開啟后4小時有效,鋪好的無菌盤4小時更換。2) 濕式無菌持物鉗及容器每周更換2次,干式無菌持物鉗每4小時更換。3) 開啟非密封的靜脈注射無菌液:超過2小時不得使用。4) 開啟的溶酶、外用溶液超過24小時不得使用。5) 安爾碘開啟后一周有效,并在瓶身注明截止日期。6) 棉簽開啟后24小時有效,并注明開啟時間。7) 胰島素開啟后28天有效,并在瓶身注明開啟時間。開啟后需封口,每天更換封口貼,要置于冰箱。胰島素筆注射針頭,胰島素筆開啟后存放于25室溫處,均不能存放于冰箱。2、無菌物品的使用質(zhì)量評價標準12) 按日期的先后順序使用。13) 無菌物品開啟29、時須寫開啟日期、時間并簽名。14) 無菌持物鉗每四小時更換并簽名。15) 按需評估使用一次性紗塊棉球的用量,開啟后未用紗塊及棉球放口腔護理柜。16) 取無菌物品后請隨手關(guān)門,保持整潔。17) 無菌物品柜每周一消毒隔離護士抹拭保持清潔。3、吸痰物品的質(zhì)量評價標準1) 吸痰管及吸痰用物應嚴格區(qū)分口、鼻及氣管插管。2) 吸痰管一次性使用。并應嚴格區(qū)分口、鼻及氣管插管。3) 每次吸痰后治療碗內(nèi)的水必須吸干,不能殘留免細菌滋生。4) 吸痰用物(治療碗、鑷子、治療巾)每天更換6次(按護囑定的時間)。5) 生理鹽水和呋喃西林液每天更換并注明開啟時間日期。6) 吸痰內(nèi)膽每天更換一次,并需加入健之素藥1片或消佳30、凈消毒液20mL。每天由下夜班護士更換,丟棄時需封口。7) 吸痰裝置架每天由工人1消佳凈抹拭消毒。8) 吸痰風管每天更換;負壓吸引裝置過濾器單病人使用完畢后更換。9) 中央負壓連接管病人使用完畢后即予消毒并晾干備用。10) 移動吸痰機要處于完好狀態(tài),每周更換吸痰機瓶內(nèi)消毒液。11) 備用吸痰裝置應連接好。4、輸液物品的質(zhì)量評價標準1) 普通輸液管每天更換,可調(diào)輸液器24小時更換,避光輸液管24小時更換,避光注射器24小時更換。2) 可來福輸液接頭7天更換,三通延長管及三通接頭48小時更換,壓力延長管及避光壓力延長管48小時更換,肝素帽每周更換。3) 3M敷料穿刺后的首24小時必須更換。如敷料松31、脫、有滲液滲血應即更換。除外ICU可7天更換。更換后須在敷料上注明更換日期及簽名。4) 注射器用后按感染性垃圾處置,裝入黃色垃圾袋。針頭、刀片放入黃色利器盒,玻璃安瓿、大小玻璃藥瓶及塑料輸液瓶均放入黑色垃圾袋,嚴格按垃圾分類處理。統(tǒng)一由總務部回收處理。5、常用溶液配制質(zhì)量評價標準1) 口腔護理液:早用1%4%碳酸氫鈉溶液,晚用0.08%甲硝唑。2) 會陰抹洗液為1:19高效碘溶液。3) 纖支鏡使用的酶(安必潔)配置濃度為1:100,即1ML安必潔配置100ML水,如更換需按說明書配置。4) 床頭快速手消毒酒精,如無3M原裝領(lǐng)取,則自行配制,配置方法:75酒精980ML加入20ML甘油。6、ICU物品浸泡的質(zhì)量評價標準1) 治療巾及治療碗分類放置在消毒室,不需浸泡。2) 藥杯洗凈后與床頭籃內(nèi)物品浸泡于生活用品桶內(nèi)(1%消佳凈)。3) 吸氧濕化瓶,負壓裝置浸泡于1%消佳凈。專用桶內(nèi)(1%消佳凈)。4) 浸泡物品于30分鐘后撈出,用清水沖凈晾于外走廊架上。5) 傳染病人物品需先紫外線照射后再行以上程序。6)7)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