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婦產科例會消毒及訪視管理制度.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39082
2024-09-08
7頁
19.43KB
1、醫院婦產科例會、消毒及訪視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例會制度1、醫院定期召開婦幼保健醫生例會。由產科主任主持,醫院孕婦中心工作人員、產科醫生、護士長參加,院長、主管婦產科工作的副院長、列席參加。主要是傳達上級婦幼保健工作方針政策,督促、指導院內孕產婦保健工作,統計院內婦幼衛生信息,開展業務培訓。2、醫院婦幼保健人員每月按時參加市級婦幼保健工作例會,上報醫院婦幼衛生的統計信息,參加業務培訓。登記制度1、登記內容包括門診登記、產前檢查登記、高危孕產婦管理登記、HIV監測登記、新生兒疾病篩查登記,登記內空要2、求準確、真實。2、登記由婦幼保健科負責,并及時上報醫院管理部門。3、由專人負責,責任到時人,及時交接,確保登記制度落實。4、科室負責人要定期檢查、核實相關數據和登記內容,確保做到“三無登記”,即無漏登、無錯登、無混登。產前檢查制度1、對懷孕婦女做到早發現、早檢查、早登記。2、所有的孕婦應建立孕產婦保健手冊,進行孕產婦保健系統管理。3、對孕產婦進行孕早期衛生保健知識指導、提供衛生、營養、心理分方面的醫學幫助;,告知孕期注意事項、避免接觸各種有毒有害物質,逐步開展優生篩查。4、產前檢查時要按照孕產期危險因素評分表進行高危因素篩查評分,并填寫好孕產婦保健手冊。對發現高危因素或有異常癥狀的孕婦及時隨診3、指導或轉送上級醫療保健單位診治,并列入高危孕婦個案管理。5、孕12周、16周、20周、24周、28周、30周、32周、36周、37周、38周、39周、40周各進行一次產前檢查,每個孕婦至少5次以上,高危孕婦應酌情增加產前檢查次數,出現異常情況及時處理。6高危孕婦、或邊遠地區孕婦要提前待產。有臨產征象:腹痛、破水、動紅等情況時應立即持孕產婦保健手冊的醫院住院分娩。產后訪視制度一、產科應對在醫院分娩的產婦安排專人負責產后訪視工作。二、產婦分娩住院期間,醫生應隨時進行訪視,(每天巡視檢查不得少于6次)對產婦和新生兒進行認真的詢問和檢查,及時發現產后危險因素,確保產后母嬰安全。三、產后訪視一月內不得4、少于3次,訪視時間:產后7天、14天、28天。產后42天必須作產后檢查。四、產后訪視內容:了解產婦一般情況,包括精神、飲食、睡眠、大小便、血壓、體溫等,檢查子宮硬度及有無壓痛、會陰傷口愈合情況、觀察惡露量及性狀;了解乳汁分泌情況,指導產婦正確哺乳、鼓勵母乳喂養46個月;指導產褥期衛生,防治產后并發癥。五、新生兒訪視:觀察一般情況,進行全面檢查;指導計劃免疫、新生兒護理及科學育兒。 七、認真填寫好產后訪視記錄,詳細記錄檢查所見的產婦好嬰兒情況。產房消毒隔離制度1、分娩室要求無塵,環境清潔,空氣新鮮。每周大掃除,室內、家具、用品徹底消毒,對空氣物品表面,每月作細菌監測,并記錄。物品表面細菌少于8個5、cm2。空氣少于500個m3。2、每日通風2次,每日紫外線照射1小時,紫外線強度每半年監測1次,有記錄。3、每日用消毒液浸濕的抹布擦拭全部用具,每班用浸有消毒液拖把擦地面l2次。4、拖把、抹布分區專用,設有標識。5、產床每次使用后,應用消毒液抹洗,然后才能重復使用。6、接生用的臀墊,盡量使用一次性用品,非一次性的,用后應用殺菌劑浸泡,刷洗晾干再用。7、各類物品如體溫表、剃毛刀、毛刷、洗手桶等,均按常規進形清洗、消毒或滅菌。8、持物筒、持物鑷、敷料缸、器械盤等沖洗用品,每周進行2次清洗、消毒和滅菌并更換消毒液。9、接生后所用物品、器械、敷料應及時處理、更換、消毒。10、浸泡消毒手術器械,應標明時6、間,一切無菌物品必須注有滅菌日期。11、產婦用衛生紙,必須高壓消毒、滅菌,方可使用。12、患者便器應固定使用,用后刷凈、消毒后,方可再使助產人員培訓制度一、為了深入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實施辦法,進一步提高我院助產技術服務質量,醫院對從事助產技術服務人員每年必須按規定參加醫院及上級衛生行政部門組織的業務知識培訓。二、培訓內容:產科急救基本知識、技能、和技術規范,正常產程處理及轉診過程中基本急救技能。三、培訓方式:1、醫院每年組織本院的助產技術服務人員培訓四次,每季度的第一個周四下午為常規培訓日;2、每年選送1名從事助產技術服務的業務骨干到上級醫院進修學習;3、按要求參加衛生行政部門組織的7、繼續醫學教育。四、助產人員培訓工作納入醫院考勤管理,無故不參加培訓的扣發當月考勤獎,年終扣發全勤獎,當年不能評先評優分娩室工作制度分娩室每日二十四小時應有人值班。值班人員不得擅自離開分娩室。分娩室應設有產程中所必需的用品、藥品和急救設備,做到專人保管,定期檢查、補充和更換。工作人員進入分娩室,必須穿戴分娩室專用的帽子、口罩、鞋和工作服。接產和手術時,應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程。值班人員應熱情接待產婦,嚴密觀察產程。產婦在待產和分娩過程中,如有異常情況不能處理時,應及時報告上級醫師。嚴格交接班制度,接班者要測血壓、聽胎心,并做記錄。分娩室應保持清潔,定期搞好衛生和消毒,定期做細菌培養。有傳染病的產婦,分娩時應采取隔離措施,分娩后及時消毒。接產后,接產人員應及時,準確填寫產程、臨產、新生兒和出生證等記錄。產婦在產后留分娩室觀察一小時,無特殊情況送回病房。新生兒處理完畢,抱給產婦辨認性別,全身檢查,測驗腳印、手圈、點眼等,交產婦家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