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急診搶救病例手術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39111
2024-09-08
10頁
31.54KB
1、醫院急診搶救、病例、手術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急診搶救制度1. 凡遇重大搶救,立即報告院長和有關部門,上級業務單位有接到呼救電話15分鐘內必須出診。2. 對急診和危重病員應以高度的責任心,迅速查明病情,采取搶救治療措施,任何人員不得推委。3. 疑難、危重病員應請示上級醫生珍視,嚴格三級查診制度,必要時請院外急會診,做好會診記錄。4. 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嚴格執行技術操作常規,專人護理、定期測量血壓、脈搏、呼吸、出入量。隨時記錄病情及處理經過,認真仔細地作好接班工作。5. 急救所需之各類藥品及器械必須2、專人管理,急救藥品實行“四定”,即定品種、定數量、定期檢查、不隨意挪用和外借,用后均須及時清理、消毒,消耗部分及時補充、更新、維修、以備再用,保證隨時可用。6. 熱情耐心地做好家屬的思想工作,取得家屬的積極配合,嚴格執行保護性醫療制,以利病員的心理和生理康復。7. 每次搶救病員完畢后,組織科室全體醫務人員進行總結,討論并做好記錄,以吸取經驗、教訓,改進工作,提高急救知識和技能。疑難病例會診、轉診、轉院制度1. 疑難病例會診、轉診、轉院由科主任組織安排。2. 會診時間、地點,請上級醫生與會診病人、病程記錄、手術時間、發生意外原因及會診的目的和要求,由科主任批定并寫出書面材料。3. 科內不能解決的3、疑難病例需要轉診,必須經科主任診斷同意后方可轉診。4. 院內的手術病人發生意外,驚搶救后由上級醫師和科主任認定并報業務院長確認院內不能解決后方可轉入其他醫院。節育手術死亡病例討論制度1. 一旦發生了節育手術死亡事故,應立即報告上級行政管理部門,衛生局和計生委。2. 積極協助做好善后工作,待善后處理完畢,接受區節育手術指導組有關專家參與的討論分析,總結經驗、吸取教訓。3. 科室負責人應妥善保存死亡病例全部病歷和住院期間一切醫療事件。不允許涂改,偽造和銷毀病歷。4. 經治醫生寫出書面報告,詳細介紹死亡病人的病情、診治經過和死亡原因,搶救措施及最后診斷,并在討論時認真做好記錄。5. 討論會由業務院長4、或科主任主持,專人記錄,一式三份。分析死亡原因,認定死亡性質,明確責任,按醫療事故處理辦法進行處理。6. 科主任應在一月內寫出書面報告,上報有關部門。7. 討論會記錄應由主持人、記錄人和治療醫生簽字后交院長、科主任和院辦公室各一份。計劃生育手術操作規章制度1. 認真執行計劃生育政策,在政策指導下協助計生部門做好計劃生育手術。2. 手術者必須通過計劃生育手術考核合格的婦產科醫師。3. 確保手術質量、安全第一,要嚴格掌握各項手術的適應癥和禁忌癥。4. 術前全面了解手術者情況,解除思想顧慮,復查婦科情況。5. 按手術操作常規,穩、準、輕、快地進行操作,保證手術質量,防止并發癥發生。6. 人流術后檢查5、刮出物,必要時送病檢,并做好記錄和登記。7. 交待手術后注意事項,人流術后1-2周復診;安環術后按規定時間隨訪、復查。8. 遇到畸形子宮,子宮重度變位,疤痕子宮、哺乳子宮等特殊情況應由有經驗的醫師施術并且使用內窺鏡輔助手術。節育手術差錯事故登記和死亡報告制度1. 科內建立差錯事故登記簿,對發生的差錯事故應及時組織討論,總結經驗教訓。2. 發生差錯和醫療事故時,除立即組織力量搶救外,應向本單位業務部門上報,還應同時報告區衛生局和計生委;重大死亡事故和重要臟器的損傷應在24小時內電話報衛生局和當地婦幼保健院。3. 重大事故發生應按醫療事故處理辦法嚴肅處理,并做好善后工作,一月內寫出書面事故報告,分6、別送衛生局、區計生委各一份。4. 發生重大差錯事故,主動報告、請示上級業務主管部門(當地婦幼保健院)協助處理和組織搶救,事后請上級主管部門組織參與討論分析原因,形成處理意見和改進措施。高危節育手術分級管理辦法1、各級醫生應熟知高危節育手術的概念,明確職責分級施術。2、高危節育手術應由技術熟悉的高年資醫師操作,必要時請示上級醫師并在其指導下進行。3、凡屬高危節育手術必須充分做好術前溝通、簽署知情同意書,制定手術預案,完善搶救準備方能施術。術中發現疑難應住院觀察。4、如本單位無條件施行高危節育手術,應按轉診、轉院制度的規定,妥善轉送病員。 5、高危節育手術分類:瘢痕子宮、哺乳期子宮、兩次人流時間間7、隔不足半年、畸形子宮(含雙子宮、縱膈子宮、小子宮、重度前傾、后曲子宮等)、年齡小于18歲或者大于50歲、宮頸堅硬等情況(詳見高危節育手術分類)。人流、安環、取環并發癥1、有嘔吐、惡心等人流綜合征2、術后宮頸宮腔粘連、不孕可能3、有人流不全、漏吸可能4、因子宮收縮乏力,有出血多可能5、術后繼發感染可能6、有子宮穿孔等副損傷可能7、術后有不規則陰道流血可能8、術后有環異位、環脫落、環嵌頓,下腹脹痛不適,帶環受孕等可能。9、取環中若環異位或環嵌頓有借助宮腹腔鏡或者開腹取環可能10、其他:如術中絨毛不明顯或刮出物有異常,組織物須送病理檢查,如未見絨毛,除漏吸外還存在宮外孕可能,需密切觀察隨訪血尿HCG8、,必要時腹腔鏡手術;如藥流不全有清宮可能;如蛻膜少可能發生月經稀少甚至閉經以及繼發不孕的風險存在。消毒隔離制度1、醫務人員上班時間要衣帽整齊,開會時或者離開手術間應脫去手術間工作服。2、診療換藥處置工作后均應洗手,必要時用消毒液泡洗。無菌操作時,要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規程3、無菌器械容器、器械敷料缸、持物鉗等一律采用高壓滅菌,體溫計用后要用消毒液浸泡,定期更換。4、病房定時通風通氣,每日空氣消毒,拖洗地面,床頭幾桌椅子每日濕檫,抹布要專用,定期消毒5、換下污衣被服,放于指定袋里,不隨地亂丟,不在病房清點,便器盡量使用一次性用品,共用廁所要嚴格清洗消毒。使用一次性馬桶墊隔離,馬桶墊銷毀。6、各種醫療9、用具,使用后均須消毒備用,藥杯、餐具必須消毒后再用,患者被褥要定期更換消毒7、有嚴重感染及臟器移植的手術患者,放單獨病房,病房需事先進行消毒8、出院患者的床單位,必須做好終末處理,床、椅、桌及墻壁,應用消毒液檫洗,床墊被褥洗曬消毒,死亡患者的被褥應更換,用具應消毒,嚴重感染者使用的物品實行銷毀。9、傳染病和疑似傳染病患者按常規在隔離手術間施術,應在隔離室觀察,患者的排泄物和用過的物品,要進行消毒處理。未經消毒的物品,不得帶出病房,也不得給他人使用,患者用過的被服應消毒后再交洗衣房清洗,必要時銷毀。10、傳染病患者在指定的范圍內活動,不準互串病房和外出,到他科診療時,應做好消毒隔離工作,出院、轉院、轉科、死亡后應進行終末消毒。門診患者應指定地點候診、檢查和治療,不要在門診各處走動,以防交叉感染11、傳染病患者,按病種分區隔離,工作人員進入污染區要穿隔離衣,接觸不同病種時,應更換隔離衣、洗手、離開污染區時,脫去隔離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