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療機構(gòu)檢驗科消毒隔離工作管理制度.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39231
2024-09-08
6頁
19.20KB
1、醫(yī)療機構(gòu)檢驗科消毒隔離工作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檢驗科消毒隔離制度一實驗室內(nèi)空氣的消毒1.加強開窗通風,自然通風換氣,或采用排氣扇通風,機械通風每小時換氣1015次。2.紫外線燈管適用于室內(nèi)空氣、物體表面的消毒。常用的室內(nèi)懸吊式紫外燈對室內(nèi)空氣消毒時安裝的數(shù)量為平均1.5W/m3,照射時間不少于30分鐘。3.使用循環(huán)紫外燈線空氣消毒器,連續(xù)開機達到使用說明書規(guī)定的時間即可起到空氣消毒作用。二實驗室地面和物體表面消毒實驗室、辦公室等場所地面要濕式拖掃,禁止干拖干掃。可用0.1%過氧乙酸拖地或0.2%2、-0.5%過氧乙酸噴灑或有效氯為1000mg/L-2000mg/L的含氯消毒劑噴灑或拖地,消毒劑的用量不得少于100ml/m2。拖把應專用,污染區(qū)和清潔區(qū)不得混用。使用后,用上述消毒液浸泡30分鐘,再用水清洗干凈,懸掛晾干,最好放在陽光下暴曬后備用。三物體表面的消毒1.實驗臺面、桌子、椅子、凳子、床頭柜、門把手、實驗記錄夾等可用0.2%-0.5%過氧乙酸噴灑或有機氯為1000mg/L-2000mg/L的含氯消毒劑噴灑、擦拭,消毒作用時間1015分鐘。2.若實驗臺面等明顯被傳染性標本污染,例如傳染性標本和培養(yǎng)物外溢、濺潑或容器打碎,灑落于表面,應立即用0.2%-0.5%過氧乙酸噴灑或有效氯為103、00mg/L-2000mg/L的含氯消毒劑噴灑覆蓋于污染表面,使消毒劑浸沒污染物,保持3060分鐘。四一般實驗器材的消毒凡直接或間接接觸臨床標本或?qū)嶒炍⑸锏钠鞑木鶓暈橛袀魅拘裕鶓飨咎幚怼?.金屬器材、玻璃器皿可用壓力蒸汽和干熱滅菌的方法進行處理。1)、壓力蒸汽滅菌器:121,30分鐘。2)、干熱滅菌:將待滅菌的物品放入待定的干烤箱內(nèi),滅菌條件為:1602小時、1701小時、18030分鐘。2.玻璃器材使用過的玻璃吸管、試管、離心管、玻片、玻璃棒、三角瓶和平皿等應立即浸入0.5%過氧乙酸或有效氯為2000mg/L的含氯消毒劑中1小時以上,消毒后用超聲波清洗的方法洗凈瀝干,使用前再進行高4、壓滅菌處理。3.橡膠制品橡膠手套、吸液球等受污染后可用0.5%-1.0%肥皂液或洗滌劑溶液煮沸1530分鐘,然后清水洗凈瀝干后,再經(jīng)121、15分鐘高壓滅菌處理。4.紡織品棉織工作服、帽子、口罩等一般放入專用的污物袋中,用70以上熱水加洗滌劑洗滌。有明顯污染時,隨時噴灑消毒劑消毒或放入專用的污物袋中,再經(jīng)121、15分鐘高壓滅菌處理。5.貴重儀器如顯微鏡、分光光度計、離心機、酶標儀、PCR擴增儀、氣象色譜儀、冰箱、培養(yǎng)箱等不適宜加熱、不能用消毒劑浸泡的儀器,局部輕度污染時,可用75%醫(yī)用酒精擦拭,污染嚴重或傳染性強的,半小時后重復擦拭2次。離心時離心管未封閉、試管破裂、液體外溢,離心機內(nèi)部應用5、75%醫(yī)用酒精重復擦拭2次,或?qū)⒄麢C放入環(huán)氧乙烷消毒柜,在溫度為54,相對濕度為80%,環(huán)氧乙烷氣體濃度為800mg/L的條件下,作用46小時。6.紙張類如實驗記錄紙、化驗單等可用環(huán)氧乙烷熏蒸的方法放入環(huán)氧乙烷消毒柜,在柜內(nèi)溫度為54,相對濕度為80%,環(huán)氧乙烷氣體濃度為800mg/L的條件下,作用46小時。有條件的也可電離輻射方法,無應用價值的應焚燒處理。五剩余標本和容器的處理1.剩余標本檢驗后的廢棄標本及其容器放入塑料袋、紙袋,應盡量焚燒處理。2.液體廢棄標本可用121、30分鐘高壓滅菌處理。3.金屬、玻璃容器及夾取標本用的工具可用干熱160、2小時或濕熱121、15分鐘高壓滅菌處理。亦可6、用0.5%過氧乙酸或有效氯為2000mg/L的含氯消毒劑浸沒,消毒作用3060分鐘。消毒后沖洗干凈,干燥備用。六手的消毒1.處理生物危害性材料時,只要可能均必須戴合適的手套。但是這并不能代替實驗室人員需要經(jīng)常地、徹底地洗手。處理完生物危害性材料和動物后以及離開實驗室前均必須洗手。大多數(shù)情況下,用普通的肥皂和水徹底沖洗對于清除手部污染就足夠了。但在高度危險的情況下,建議使用殺菌肥皂。手要完全抹上肥皂,搓洗至少10秒,用干凈水沖洗后再用干凈的紙巾或毛巾擦干。推薦使用腳控或肘控的水龍頭。如果沒有條件徹底洗手或洗手不方便,應該用酒精擦手來清除雙手的輕度污染。2.離開微生物實驗室之前,脫掉工作服后,應進7、行手的清洗。離開生物安全實驗室時,脫防護服前用流水及肥皂沖洗手一次,脫防護服后再次用流水及肥皂沖洗手,每次沖洗1分鐘左右。3.消毒可使用0.3%0.5%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劑,如洗必泰醇、新潔爾滅醇、75%醫(yī)用酒精或60%的異丙醇等35ml,搽于手指、手掌、手背揉搓13分鐘。七其他1、使用合格的一次性無菌用品和檢驗用品,用后按感染性廢物處理。2、嚴格執(zhí)行無菌技術(shù)操作規(guī)程,靜脈采血必須一人一針一管一巾一帶;在對每位病人抽血前洗手或手消毒。3、無菌物品如棉簽、棉球開啟后放入無菌棉簽缸內(nèi),棉簽缸至少每周滅菌更換2次(周一、周四),建議最好每日更換,即24小時內(nèi)使用。病人使用后的棉簽也要放入有標識的黃色醫(yī)療廢物袋中,不得隨意丟棄。4、各種器具應及時消毒清洗;各種廢棄標本按感染性廢物處理,細菌培養(yǎng)平皿嚴格密封后由赤峰醫(yī)廢中心處理,并有標識;如果密封不合格,必須高壓滅菌后再由赤峰醫(yī)廢中心處理。5、菌種、毒種按傳染病防治法進行管理。6、執(zhí)行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地產(chǎn)規(guī)劃
上傳時間:2023-10-23
24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