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傳染病管理各項規章制度.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39272
2024-09-08
8頁
20.54KB
1、醫院傳染病管理各項規章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傳染病管理各項制度一、傳染病管理工作制度1、醫院成立傳染病疫情管理領導小組,由主管業務副院長、預防保健科、醫務處、門診部、住院部、檢驗科、放射科等負責人組成,負責對醫院內傳染病管理工作的領導、督查、協調等工作并根據最新情況制訂傳染病疫情管理有關制度。 2、每年新職工崗前培訓必須有傳染病疫情管理相關法律法規制度的內容;定期對醫務人員進行傳染病防治知識、技能的培訓,有學習記錄,并進行考試。 3、各醫療單位要確定專門的部門或者人員負責本單位傳染病管理工作;門診部、2、住院部以外的科室,應配合做好傳染病疫情報告管理工作。 4、各醫療單位應根據條件設立傳染病區(室),不同類別的傳染病人要相對分開,傳染病人應接受隔離治療,住滿隔離期后方可出院。5、嚴格執行診療器械一用一消毒制度,一次性診療用品要按照“先消毒后破壞再焚燒或深埋”的程序處理并有處理記錄。6、腸道傳染病流行季節應設立腸道門診,有專人或兼人負責。7、醫院污水、病人糞便、污物等應進行無害化處理。8、年終應對本單位傳染病防治管理情況進行總結。9、各醫療單位對傳染病防治工作應有獎懲措施。10、醫護人員要有自我防護意識。二、傳染病登記報告制度 1、各醫療機構為責任疫情報告單位,承擔責任范圍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傳3、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任務。 2、執行職務的醫療保健人員、疾病控制人員、衛生監督人員為責任疫情報告人。3、醫療保健人員遇有法定傳染病時,應及時認真填寫傳染病報告卡,并有醫囑。4、醫務人員對報告的疑似病例,應及時填寫訂正卡;定期核查門診日志,確保每位就診病人信息的完整,對核查出的漏報、誤報病例應及時補報和訂正;病人出院時,如果與入院診斷病名不符,住院醫生需及時填寫傳染病訂正卡。5、化驗室人員遇有傳染病陽性結果時,應有疫情報告提示制,并將報告單交經治醫生處理(確診或排除)。6、放射科和化驗室對結核病或其他傳染病檢查結果應專冊登記。7、報告的時限、方式按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4、辦法第十八條、第十九條規定執行。三、化驗室傳染病陽性結果管理制度1、各醫療單位的檢驗室對法定傳染病的陽性檢驗結果除在原始簿中登記外,還必須登記到“法定傳染病陽性檢驗結果登記簿”中。登記項目包括姓名、性別、年齡、住址、送檢醫生、結果、診斷病名、疫情報告等。2、在出具的陽性檢驗報告單上要注明“注意疫情報告”的字樣。3、門診病人陽性檢驗報告單不得直接交給患者或家屬,必須交給門診經治醫生,由其根據病情綜合分析判斷、確定是否填卡報告,并在專冊簿中注明“疫情已報”或其它疾病的病名,并簽名。4、復查、慢肝病人在陽性檢驗結果登記簿上注明“慢肝”或“復查”字樣,并有醫生簽名。 5、未來門診復診的病人,其陽性檢驗5、報告單必須粘貼于專冊登記簿上,以備查。6、配合預防保健科(傳染病管理醫生)做好醫院內傳染病報告自查等工作。四、傳染病報告獎懲制度1、各醫療單位考核方案中應有傳染病報告獎懲條款。2、責任疫情報告人應認真履行職責,經調查核實傳染病報告率達100%的,由其所在單位給予適當的獎勵。3、責任疫情報告人不報、漏報、遲報傳染病疫情的,由市衛生局責令限期改正并扣罰責任人100元/例。4、對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由其所在單位或者市衛生局根據情節,可以給予行政處分。五、傳染病隔離消毒制度 1、有條件的醫療單位應設立相對獨立的傳染病區或傳染病房,發現傳染病人應隔離收治。2、所有傳染病人均需按病種分室隔離收治。3、傳6、染病房要配備消毒藥物,傳染病人的檢查器械要專用,用后及時消毒。4、傳染病人應在指定范圍內活動,不得互串病房或外出,到他科診療,應做好隔離消毒工作。5、傳染病房應嚴格陪伴探視制度,做好陪伴人員預防保健工作。6、傳染病人住滿隔離期后,方可出院;病人出院、轉院或轉科,應進行終末消毒。7、傳染病人的糞便、污水、污物必須經消毒處理。8、醫護人員要提高自我保護意識,進入傳染病區要穿隔離衣,接觸不同病種,應更換隔離衣、洗手后,離開污染區,脫去隔離衣。六、傳染病區(房)探視陪住制度1、為加強傳染病管理,預防交叉感染,對傳染病患者嚴格探視制度。2、探視者必須在規定時間內探視,非探視時間一律不得探視,重危病人持病7、危通知單可隨時探視。3、每次探視限1-2人,時間不超過1小時。4、兒童嚴禁進入病區探視。5、探視時間:按院部規定執行。6、探視者必須按醫院消毒、隔離制度在指定點探視,探視一般病人不得進入病室,探視危重病人經醫護人員同意,可在床邊探視。7、探視者的攜帶物品未經允許不得帶入病房。8、傳染病人原則上不允許陪住,因病情需要,陪住者須經病區主任、護士長同意并發級陪住證方可陪住,醫護人員對陪住者須進行消毒隔離須知教育。9、對探視、陪住人員必須采取必要的免疫接種或預防服藥措施。七、傳染病疫點處理制度1、防疫人員必須每天上網瀏覽下載傳染病報卡,及時發現轄區內的傳染病人,對乙類傳染病在24小時內抵達疫點現場進行8、疫點處理。2、認真做好疫情的流行病學調查,隨時發現有關聯的病例,掌握疫情動態,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3、認真徹底地做好疫點終末消毒,并指導病家做好隨時消毒。4、對密切接觸者應做好預防工作,防止交叉感染。八、腸道門診工作制度1、各醫療單位必須按“三專五有”要求建立腸道門診,并于每年4月1日開診。專(兼)職醫生必須經過培訓后才能上崗。2、門診醫生必須詳細詢問患者的流行病學史、現病史,認真填寫腸道門診登記簿,及時報出旬報表。3、對門診發現的典型疑似霍亂病人,要立即組織搶救和報告疫情,對門診中發現的其他法定傳染病要依法進行報告。4、對疑似病例和重點人群中的腹瀉病人要采樣送檢,送檢率要達到10%以上。9、 5、對門診病人的吐瀉物及其污染的場所要及時進行消毒。6、門診醫生要做好自身保護,每日下班前對門診室要全面進行消毒。 7、要建立換、代班交接制度。 8、腸道門診休診期間(休息日、夜間),急診室或值班醫護人員要承擔起腸道門診的登記和采樣檢索等職責。九、預防保健科(傳染病管理醫生)傳染病疫情管理制度1、每天到門診部、住院部等收集傳染病報告卡,同時核實傳染病報告卡漏、缺、錯項,提醒報卡醫生及時訂正報告卡。2、按照要求登記“醫院傳染病登記本”,確保登記內容與傳染病報告卡信息相一致。3、定期開展院內傳染病漏報自查工作要有記錄。對于自查工作中發現的遲報、漏報、錯報問題,及時向醫院傳染病疫情管理領導小組反映。4、每年至少組織一次全科人員傳染病疫情管理相關法規學習,并有學習記錄。5、組織、參與醫院傳染病疫情知識的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