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患者疼痛篩查評估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39305
2024-09-08
11頁
164.62KB
1、醫院患者疼痛篩查、評估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1 目的:對全院的患者進行疼痛篩查、評估和疼痛管理,為患者提供有效的疼痛管理支持。 2 范圍:醫務人員對所有患者進行疼痛篩查、評估和疼痛管理時。3 權責:3.1 本院執業護士或門診醫師進行疼痛篩查;病區護士根據醫師醫囑處置并將處理方法和時間記錄在疼痛管理記錄單。3.2 本院執業醫師負責對患者進行疼痛評估,具備本院處方權并通過“麻醉藥品臨床使用”培訓、考核合格的執業醫師負責疼痛患者的治療與處理。 3.3 特殊的疼痛處理:疼痛科醫師可以進行慢性疼痛、軟組織和2、骨關節疼痛、脊柱源性疼痛、神經病理性疼痛、癌痛等疼痛治療,麻醉科醫師經過培訓可以進行分娩鎮痛處理,診治腫瘤患者的醫師經過培訓可進行癌痛的治療。3.4 護理部每季度對圍手術期管理進行查核監督,涉及疼痛知識宣教、患者知曉鎮痛泵的作用和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等項目,并將查核情況反饋相關科室。3.5 醫務部負責對全院疼痛管理落實情況進行監督,并將查核情況反饋相關科室。3.6 疼痛科每季度對全院各科室疼痛干預的情況進行查核,重點關注疼痛篩查、評估的及時性、準確性,以及藥物干預的合理性,定期對醫務人員進行疼痛知識教育、指導,提升全院疼痛管理水平。4 定義:4.1 疼痛:伴隨著現有或潛在的組織損傷所引起的一種令3、人不愉快的感覺和情緒上的主觀感受。4.2 急性疼痛:是一群復雜而不愉快的感受,知覺和情感上的體驗,伴有自主的、心理的和行為的反應。4.3 慢性疼痛:通常是指疼痛持續1個月超過急性病一般的進展,或者超過受傷愈合的合理時間或與引起持續疼痛的慢性病理過程。4.4 癌痛:指腫瘤壓迫、侵犯有關組織神經所產生的疼痛,為癌癥臨床常見癥狀之一。4.5 分娩痛:指在分娩過程中從開始出現規律宮縮至胎兒娩出、胎盤娩出過程中產生的疼痛。5 作業內容:5.1 疼痛篩查方法:使用提問法5.1.1 首次篩查第一步提問“現在你感覺疼痛嗎?”,如果患者回答是,需要進一步評估部位、疼痛特征(例如鈍痛、銳痛、隱痛)、頻次、持續時間4、。5.1.2 首次篩查第二步提問“你在家感覺過疼痛嗎?”,如果患者回答是,需要對“疼痛是否會在夜間影響你的睡眠?”、“疼痛是否會影響你正在參與的活動?”“是否每天都經歷疼痛?”、“一周內使用止痛藥?”做進一步篩查;如果患者回答否,可以不再進行提問。5.1.3 首次篩查如果患者為急性疼痛患者、老人、3 歲以上兒童、嬰幼兒或昏迷等意識障礙患者、新生兒時護士應和醫師使用統一的評估工具,評估結果醫護共同確認。5.1.4 急診患者由急診護士進行疼痛篩查;使用提問法“現在你感覺疼痛嗎?”。5.1.5 門診患者由首診醫師進行疼痛篩查;使用提問法“現在你感覺疼痛嗎?”。5.1.6 護士每日需要對住院患者進行疼5、痛篩查,使用提問法“現在你感覺疼痛嗎?”。如果患者回答是,需要對“疼痛是否會在夜間影響你的睡眠?”、“疼痛是否會影響你正在參與的活動?”做進一步篩查;如果患者回答否,可以不再進行提問。5.2 疼痛評估方法: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評估工具詳見附件7.1。5.2.1 成年人主要使用010 分數字評分法(NRS)評估。5.2.2 急性疼痛患者、老人、3 歲以上兒童除NRS 評分法外還要結合面部表情描述法來評估。5.2.3 嬰幼兒或昏迷等意識障礙患者的疼痛按照面部表情、動作體態進行判斷,使用FLACC 量表進行評估。5.2.4 新生兒使用NIPS 量表進行評估。5.2.5使用ID Pain量表輔助診6、斷神經病理性疼痛。5.3 疼痛篩查、評估、記錄與再評估:5.3.1 門、急診患者5.3.1.1急診護士將急診患者的疼痛篩查結果、急診醫師將疼痛評估結果記錄在急診病歷中。5.3.1.2 門診醫師將疼痛篩查、評估結果記錄在門診病歷中。5.3.2 住院患者5.3.2.1 護士將首次疼痛篩查結果記錄在入院護理首次評估單。如果初篩出患者為有劇烈或慢性疼痛的特殊人群,應及時匯報醫師進行專科評估,對于急性患者的疼痛描述和部位在疼痛管理記錄單上記錄。5.3.2.2 醫師將首次疼痛評分記錄于入院記錄內,如果護士初篩出患者為劇烈或慢性疼痛的特殊人群,醫師應按照P-02-031 特殊人群個性評估規定執行。首次疼痛評7、估要求在入院8小時內完成。5.3.2.3 責任護士每日床旁早交班時,對患者進行疼痛篩查,無疼痛在疼痛管理記錄單疼痛描述欄內記錄“無”,如果患者有疼痛描述,需要在疼痛部位畫圈,規定頻次內關注并記錄患者的疼痛描述,及時匯報醫師,根據醫囑處置,將處理方法和處理時間記錄在相應欄內簽名。如果患者疼痛部位發生改變,應重新描記,并在圓圈右側標記時間,具體到分鐘。5.3.2.4 責任醫師每天查房做一次疼痛評估記錄,無疼痛在疼痛管理記錄單疼痛評分欄內寫“0”,如果患者有疼痛感,醫師負責疼痛患者的全面評估,并根據評估的結果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其它干預措施記錄在患者診療計劃單及相關醫療文書中。5.4 疼痛處理和再評估8、要求:5.4.1 疼痛治療前,醫師和護士應與患者和(或)家屬進行充分溝通,并對患者和(或)家屬進行相關知識的宣教,告知患者或家屬治療疼痛可選擇的方式以及治療后的預期結果,宣教過程應記錄在病歷中,涉及有創或特殊藥物治療時,需簽署知情同意書。5.4.2 疼痛評分4 分可考慮繼續采取措施進行處理,直至疼痛強度4 分;責任醫師將再評估時間及評分記錄在疼痛管理記錄單。如果通過疼痛處置后疼痛評分4分的患者可以依據本制度的5.4.2 中的要求進行。5.4.3.3 住院患者護理單元發生變化時,應及時評估并記錄于 SBAR 交接單,并確保在恰當的醫療文書完成前,醫護人員對于患者的疼痛評估和干預措施是連續性的。59、.4.4 對篩查、評估有疼痛的患者根據疼痛的程度、部位、性質、所致疼痛的病因等因素選擇如下干預措施:疼痛教育;心理治療(心理支持、心理疏導);休息;呼吸放松操;拉美茲分娩鎮痛法;物理治療(低中高頻電療去、磁療法、超聲波療法、溫熱療法、冷療法、紅外線療法等);推拿;手法;藥物治療;痛點注射;神經阻滯治療;針刺療法;針刀療法;鎮痛泵療法、手術治療等。選擇干預措施遵循“先診斷后治療;合理用藥、安全有效為主;先無創后有創;多模式鎮痛”原則。5.4.5 經治醫師按專科疾病疼痛特點進行對因處理,經常規疼痛治療措施不能有效緩解患者的疼痛,應及時邀請疼痛科醫師參與會診。5.4.6 產科分娩痛屬于生理性疼痛,多10、表現為中重度疼痛,具有特殊性。孕婦進產房至分娩后1小時期間,疼痛再評估頻率為每2小時一次,其余時間再評估按5.4.2、5.4.3.1執行。臨床上遵循盡可能避免對胎兒影響同時不影響產程的原則采用如下方式緩解疼痛:拉美茲分娩鎮痛法:呼吸放松、想象放松、觸摸放松、按摩放松、體位指導;會陰部局部組織麻醉、硬膜外或腰硬聯合鎮痛法等。5.4.7 患者術后自控鎮痛按S-24-001術后自控鎮痛(PCA)操作規范執行。5.4.8 癌痛按P-39-001 癌痛管理制度執行。5.4.9 對臨終患者根據其獨特需求進行疼痛評估和管理,確保患者疼痛得到有效控制,以改善生存質量。如當阿片類藥物用于控制疼痛時,其劑量不能單11、憑血壓、呼吸頻率或意識水平的降低而減少;相反,阿片類藥物在用于緩解中到重度急性或慢性疼痛時可以加大劑量。5.4.10有疼痛干預的情況需在門急診病歷或病程記錄中進行記錄。5.4.11 所有的疼痛治療必須嚴格按照臨床技術規范要求進行。5.5 疼痛教育:5.5.1 醫護人員可利用多種形式對患者進行疼痛相關知識的宣教。如:患者的疼痛管理權力、醫院的疼痛知識宣傳欄、疼痛的自我管理方法等。5.5.2 醫護人員在手術、有創操作、有創檢查之前應該告知患者可能會隨之產生不同程度的疼痛以及可選擇的減輕疼痛的方法和處理措施。6 相關文件:6.1臨床技術操作規范(疼痛學分冊)6.2臨床診療指南(疼痛學分冊)6.3慢性12、疼痛治療實用指南(美國麻醉醫師協會2010 年版)6.4 成人術后疼痛處理專家共識(中華醫學會麻醉學分會2010年版)6.5 癌癥疼痛診療規范(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 2011年版)6.6 NCCN臨床實踐指南:姑息治療(2012.V2)7 相關附件:7.1 常用疼痛評估方法7.2 流程圖8 相關表單:8.1 F-62-001疼痛管理記錄單8.2 F-62-002新生兒住院患者疼痛評估量表8.3 F-62-003嬰幼兒住院患者疼痛評估量表8.4 F-62-004意識障礙住院患者疼痛評估量表8.5 F-03-015入院護理首次評估單、護理記錄單、8.6 入院記錄9 使用對象:全院臨床科室、影像科、13、介入科、門診部。備注修訂:3.1、3.3、3.4 、3.6、5.1、5.3、5.4、新增:5.1.4、5.1.5、5.1.6、5.2.5、6.1、6.2、6.3、6.4、6.5、8.2、8.3、8.4、8.57.1常用疼痛評估方法1 數字等級評分法(NumericalRatingScale,NRS) 0-10分,0分為無痛,1-3分為輕度痛,4-6分為中度痛,7-10分為重度痛 附:數字等級評分法評分說明疼痛等級評分評分說明無痛0輕度疼痛(睡眠不受影響)1-3分:安靜平臥時不痛,翻身、咳嗽、深呼吸時疼痛1分:安靜平臥時不痛,翻身咳嗽時疼痛2分:咳嗽時疼痛,深呼吸時不痛3分:安靜平臥時不痛,咳嗽14、深呼吸時疼痛中度疼痛(睡眠受影響)4-6分:安靜平臥時疼痛,影響睡眠4分:安靜平臥時間歇疼痛,對日常生活有影響,偶有皺眉等表情5分:安靜平臥時持續疼痛,入睡困難,食欲減退,心情煩躁6分:安靜平臥時疼痛較重,容易被痛醒重度疼痛(嚴重影響睡眠)7-10分:翻轉不安、無法入睡、全身大汗、無法忍受7分:疼痛較重,翻轉不安,無法入睡,注意力無法從疼痛部位分散8分:疼痛持續難忍,全身大汗9分:劇烈疼痛,無法忍受10分:最疼痛,痛不欲生2 面部表情評估:2.1 臉譜疼痛評分法(適用于嬰幼兒)2.2 改良面部表情評分法(適用于學齡兒童和青少年)3 新生兒疼痛評估量表(NIPS評分)3.1 面部表情:0:肌肉放15、松:面部表情平靜,中性表情1:皺眉頭:面部肌肉緊張,眉頭和下巴都有皺紋(面部表情痛苦)3.2 哭鬧:0:不哭:安靜、不哭1:嗚咽:間斷的、輕微的哭泣2:大哭:大聲尖叫、聲音不斷響亮的、刺耳的、持續的3.3 呼吸形態:0:放松:孩子平常的狀態1:呼吸形態改變:不規則、比平常快,噎住、屏氣3.4 手臂:0:放松或受限:沒有肌肉的僵直,偶爾手臂隨機的的運動1:屈曲、伸展:緊張、手臂伸直、很快地伸展或屈曲3.5 腿:0:放松或受限:沒有肌肉的僵直,偶爾腿部隨機的運動1:屈曲、伸展:緊張、手臂伸直、很快地伸展或屈曲3.6 覺醒的狀態:0:入睡、覺醒:安靜、平和、入睡或覺醒或平靜的1:緊急、局促不安:激惹16、4 FLACC(Face,Legs,Activity,Crying,Consolability)評分表 0 1 2Face(臉) 微笑或無特殊表情偶爾出現痛苦表情,皺眉,不愿交流經常或持續出現下顎顫抖或緊咬下顎Leg(腿) 放松或保持平常的姿勢不安,緊張,維持于不舒服的姿勢 踢腿或腿部拖動Activity(活動度)安靜躺著,正常體位,或輕松活動扭動,翻來覆去,緊張 身體痙攣,成弓形,僵硬Cry (哭鬧)不哭(清醒或睡眠中)呻吟,啜泣,偶爾訴痛一直哭泣,尖叫,經常 訴痛Consolability(可安慰性)滿足,放松偶爾撫摸擁抱和言語可以被安慰 難于被安慰5 ID Pain量表自測題評分是否您是17、否出現針刺般疼痛?10您是否出現燒灼樣疼痛?10您是否出現麻木感?10您是否出現觸電般疼痛?10您的疼痛是否會因為衣服或床單的觸碰而加劇?10您的疼痛是否只出現在關節部位?-10總分:最高分=5 最低分=1結果分析總分-1012345分析基本排除神經病理性疼痛不完全排除神經病理性疼痛考慮患神經病理性疼痛高度考慮患神經病理性疼痛疼痛教育、心理支持、心理疏導每日1次疼痛篩查評估疼痛評分、部位、性質、鎮靜評分、不良反應并對癥處理療效評價:口服給藥后1小時,肌注、靜脈注射給藥后30分鐘,直至小于4分通知主管醫師按醫囑給藥非藥物治療熱敷、按摩、閱讀非藥物治療熱敷、按摩、閱讀每天1次評估重度疼痛NRS評分710分每1小時評估中度疼痛NRS評分46分每8小時評估輕度疼痛NRS評分13分無疼痛有疼痛篩查患者就診7.2 流程圖全面疼痛評估:疼痛評分、性質、部位、頻率、持續時間、治療史及相關檢查、檢驗藥物治療NSAID或對乙酰氨基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