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兒科治療服務工作規章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39383
2024-09-08
8頁
54KB
1、醫院兒科治療服務工作規章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一各級醫務人員職責兒科主任醫師(兒科主任)1在科室主任領導下,負責和指導全科醫療、教學、科研、技術培訓和理論提高工作。2每周查房2-3次,親自參加并指導急、重、疑難病例的搶救和診治,特殊疑難病的會診和死亡病例的討論,遇到重大或特殊疑難病,負責協調相關科室共同進行處理和解決。3指導本科主治醫師和住院醫師做好各項醫療工作,有計劃地開展基本功訓練,檢查下級醫師的各種醫療文件。4擔任臨床教學和研究生、進修醫師、實習醫師的培訓工作,根據自己專業對本科主治醫師、進修生2、住院醫師和實習醫師,定期舉辦專題講座。5每周最少出專家門診1-2次。6運用國內、國外先進的醫學理論和經驗,指導臨床實踐,不斷開展新技術及新業務,提高醫療質量,指導全科結合臨床開展科學研究工作。7督促下級醫師認真貫徹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醫療操作規程,參加事故差錯分析會,提出處理意見和改進措施。8在管理病房期間,每日進行對出院病例進行最后審查,并審簽出院病歷。 兒科副主任醫師參照主任醫師職責執行兒科主治醫師1在科主任和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指導下,負責本科一定范圍的醫療、教學、科研、預防等工作。2按科室要求,每日帶領住院醫生、進修醫師、實習醫師查房,具體幫助和指導住院醫師、進修醫師和實習醫師進行疾病3、的診斷、治療、手術及特殊診療技術操作。3掌握病區的傷病員的病情變化,對新入、疑難、危重、死亡傷病員和發生的醫療糾紛、事故或其他重要問題,應及時處理,并向科主任請示報告。4經常檢查本科的醫療護理質量,督促醫師、護士認真貫徹各項規章制度和醫療護理技術操作常規,嚴防事故差錯。5檢查和指導下級醫生的病歷書寫,修改下級醫師書寫的醫療文件,決定傷病員出院、轉科、審簽出院病歷,特殊檢查申請單,貴重和毒、麻藥品的處方。6參加危重病人的搶救和值班、門診、會診、出診等工作。7擔任臨床教學、指導研究生、進修醫師、實習醫師臨床工作,定期組織進修醫生、實習醫師,結合病例進行??苹纠碚撝R學習。8組織本組住院醫生、進修4、醫師、實習醫師學習國內外醫學先進經驗,積極開展新技術、新療法,進行科研工作,做好資料積累,及時總結經驗。9經常督促檢查本科病房內外的清潔衛生,協助護士長做好病房管理工作。兒科住院總醫師職責1在科主任和主治醫師領導下,協助科主任做好科內各項業務和日常醫療行政管理工作。2兒科住院總醫生實行二十四小時負責制,直接傳達科室主院醫師、進修醫師和實習醫師的學習及醫療工作,帶頭執行并檢查督促各項醫療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規程的貫徹執行,嚴防差錯事故發生。3負責組織和參加科內疑難、危重病人的會診、搶救和治療工作。帶領下級醫師做好下午、晚間查房和巡視工作。主治醫師不在時代理主治醫師工作,檢查住院醫師、進修醫師和實習5、醫師病例及醫療文件。4每日晨安排和調整病區床位,向門診掛號處通知空余床位數,每日登記全科出入院患兒人數,督促一線醫生報疫卡,每月統計全科出入院患兒人數及各種指標并向科主任匯報。5按時參加醫院住院總醫生例會,組織病房出院及死亡病例討論,做好病死率、治愈率、院內感染率、病床周轉率、病床利用率及醫療事故、差錯登記、統計、報告工作。6負責每周及節假日醫生組的排班,安排對進修醫師的講課及實習醫師的帶教。 兒科住院醫師職責1在科主任領導和主治醫師的指導下工作,分管病床,具體負責患兒的診斷,治療和搶救工作,新畢業的醫師實行三年二十四小時負責制。2對新入院患兒在二十四小時內完成病歷書寫和首次病程記錄。每日定時6、查房,隨時做好病程記錄,對手術后和危重病員應加強巡視,積極搶救,并及時報告上級醫師,下班前應將危重病員情況向值班醫師交班。3隨同上級醫師查房,做好查房前的準備,報告病情,記錄上級醫師指示,經上級醫師同意,做好出院、轉科工作。4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常規,親自操作或指導護士進行各種重要的檢查和治療,嚴防事故差錯。5參加臨床教學,指導實習醫師的診療和技術操作。修改和審簽其書寫的醫療文件,有經驗的醫師,在上級醫師的指導下可指導進修醫師工作。6認真學習國內外醫學先進經驗,積極開展新技術、新療法,參加科研工作,及時總結經驗。7隨時了解患兒思想、生活情況,征求醫療護理工作的意見,進行住院規則和衛生7、防病知識的宣傳教育,做好患兒及其家長的思想工作。兒科值班醫師職責1實行二十四小時值班制,按時交接班,施行床頭交接班,具體負責當日全科所有住院患兒的臨時處置、病區醫療和事故安全。2按科室規定具體負責當日新入患兒的診斷、治療和搶救工作,如當日主管醫生在位,并已經對該患兒進行處理,值班醫生可以免接診,但必須了解該患兒的病情及處理情況。3對新入院病人在8小時內完成首次病程記錄。不定期巡視病房,病情有特殊變化患兒,及時處理并隨時做好病程記錄,如自己處理有困難,及時報告上級醫師。4及時向上級醫師報告病情,記錄上級醫師指示,經上級醫師同意,做好診斷、治療或會診、轉科等工作。5認真如實書寫交班記錄,對患特殊疾8、病、應用特殊藥物、做特殊檢查及值班任的指示,管理住期間病情有特殊變化患兒,均有詳細記錄,次日口頭告知主管醫生和接班醫生。6保持醫生辦公室及值班室的環境衛生,在值班期間不得接待與工作無關人員,不得看電視或在電話聊天。7值班期間在二線醫生不在位的情況下,不得離開病房,科室間會診由住院總醫生或二線醫生負責。兒科實習醫師1在上級領導和醫師指導下進行臨床實習,參加門診、急診和值班。篇二:兒科管理制度兒科管理制度一、 兒科主任醫師職責1、 在科主任領導下,負責和指導全科醫療、教學、科研、技術培訓和理論提高工作。2、 每周查房2-3次,親自參加并指導急、重、疑難病例的搶救呼診治,特殊疑難病的會診和死亡病例的9、討論,遇到重大或特殊疑難病,負責協調相關科室共同進行處理和解決。3、 指導本科主治醫師和住院醫師做好各項醫療工作,有計劃地開展基本功訓練,檢查下級醫師的各種醫療文件。4、 擔任臨床教學和進修生醫師,實習生的培訓工作,根據自己專業對本科主治醫師、進修醫生、住院醫師和實習醫師,定期舉辦專題講座。5、 每周至少出專家門診2-3次。6、 運用國內外先進的理論和經驗,指導臨床實踐,不斷開展新技術及新業務,提高醫療質量,指導全科結合臨床開展科學研究工作。7、 督促下級醫師認真貫徹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醫療操作規程,參加事故差錯分析會,提出處理意見和改進措施。8、 在管理病房去期間,每日進行對出院病例進行最后審10、查,并審簽出院病歷。二、 兒科副主任醫師職責 臨床主任(副主任)醫師職責1、在科主任領導下,指導全科醫療、教學、科研、技術培訓與理論提高工作。2、每周查房1次,親自參加危重病員的搶救處理與疑難、死亡病案的討論、會診。4、按規定時間參加門診工作,隨時解決疑難病癥。5、了解掌握學術動態和先進經驗,定期或隨時向科內人員介紹,指導臨床工作。6、督促下級醫生認真貫徹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醫療技術操作規程。副主任醫師參照主任醫師職責執行。三、兒科主治醫師職責1, 在科主任和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指導下,負責本科一定范圍的醫療、教學、科研、預防等工作。2、 按科室要求,每日帶領住院醫師、進修醫生、實習醫師查房,具11、體幫助和指導住院醫師、進修醫生、實習醫師進行疾病的診斷、治療特殊診療技術操作。2, 掌握病區患者的病情變化,對新入院、疑難、危重、死亡患者和發生的醫療糾紛、事故、或其他重要問題應及時處理,并向科主任請示報告。4、經常檢查本科的醫療護理質量,督促醫師、護士認真貫徹各項規章制度和醫療護理操作常規,嚴防事故差錯。四、兒科住院醫師職責1. 在科主任領導和主管醫師、主辦指導下,負責患者的日常治療和處理。2. 貫徹落實臨床住院醫師崗位責任制和工作標準,建立起臨床住院醫師良好的工作網絡。3. 按時完成檢查診斷、查房、醫療文件的書寫和治療工作,及時查閱各種檢驗、放射報告,及時處理病情變化;經主管醫師同意,做好12、病員出(轉)院工作。4. 住院醫師對所管病員應全面負責,對術后病員換藥、巡視,積極搶救,向主管醫師及時報告診斷、治療上的困難以及病員病情的變化,請他科會診時,應陪同診視。5. 上級醫師查房時,應做好查房前準備,并負責匯報患者新的病史、體癥的變化匯報生命體癥,新的實驗室和x線等實驗室檢查資料。6. 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常規,親自操作或指導護士進行各種重要的檢查和治療,嚴防差錯事故。7. 參加病房的臨床病例討論及會診,參加門診、出診,負責完成病歷討論記錄和會診記錄。8. 隨時了解病員的思想、生活情況,征求病員對醫療護理工作的意見,做好病員的思想工作,檔患者出現明顯的病情變化或家屬對患者的13、診治不滿意時,立刻向上級醫師匯報。9. 參加所要求的值班任務,值班時需了解危重患篇三:兒科病房工作制度兒科工作制度1。實行科主任負責制,在院長領導下,由科護士長配合,負責科室全面工作,完成門診、住院病人的診療、科研、教學任務。2、實行三級醫師負責制,科主任副主任醫師每周查房一次。住院醫師每日查房二次,主治醫師每日查房一次。住院醫師三年內實行24小時負責制,危重并能及時匯報。3、及時了解國內外學術動態,不斷更新知識,開展新業務,提高醫療質量。4、落實十四項核心制度,堅持疑難危重病人、死亡病案的討論制度,提高醫療質量,不濫用抗生素和激素。5、護士長負責病房的管理,達到整潔、衛生規范化,為病人創造一14、個舒適安靜的治療環境。6、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預防交叉感染,對特殊感染病人,應設專門病房,嚴密隔離,積極搶救,努力提高治愈好轉率。7、嚴格遵守紀律,相互理解,加強團結,遵守醫德規范和醫院各項規章制度。8、提高兒童保健和疾病預防質量,降低死亡率、減少發病率,促進和保障兒童身體健康。篇四:兒科質量管理制度兒科醫療質量管理制度一. 把醫療質量放在首位,把質量管理納入科室的各項工作中。二. 建立科質量管理組織,負責質量管理工作。三. 定期組織學習規章、職責及各種操作規程和專業基礎知識。四. 對質量觀念弱者要進行強化教育。五. 根據婦幼院醫務科制定的質量標準,每月統計本科室完成情況,上報醫務科。隨時15、對本科室的質量進行分析,收集對質量控制手段以提高質量方法意見和建議,并與醫務科聯系。六、醫療質量主要標準與指標1、醫療質量主要標準。(1)診斷質量標準。正確性:確診要符合診斷要點,病史、體征、實驗室及特殊檢查具有的特性,擬診要基本符合診斷要點。診斷性治療有效。全面性:主病,并發癥,伴發癥應依次列出;診斷疾病名稱以國際疾病分類法為準。及時性:對急、危、重病應力爭在24小時內確診;疑難復雜病癥及時轉入上級醫院。(2)療效評判標準。治愈:病人癥狀消失,器官功能恢復正常。 好轉:病人癥狀減輕,器官功能明顯好轉。(3)護理質量標準。按照山西省衛生廳印發的山西省醫療機構護理質量評價標準與方法及山西省婦幼保16、健機構等級評審指南的標準評定。(4)技術操作規程。按照國家衛生部,山西省衛生廳頒發的有關技術操作常規與規程,以及高等醫學院校教科書編印的技術操作規程執行。(5)病歷書寫標準。按照衛生部印發的病歷書寫規范執行。(6)工作質量標準。各項工作制度和各級各類人員崗位職責健全,并能認真執行。患者、本院職工對醫療服務的滿意程度在要求的指標以上。七、根據上級要求及本科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質量管理方案。八、醫療質量監督、檢查、評價方案。1. 科質量管理小組對科醫護、醫技質量進行監督、檢查、評價。2. 醫療質量檢查每月一次。3. 認真評價醫療質量。評價標準:嚴格按照,山西省婦幼保健機構等級評審指南執行。篇五:新17、生兒科管理制度新生兒科有關的規章制度新生兒科工作制度1. 新生兒科的工作人員在院領導下,具體負責組織實施,本科主任、副主任醫師、住院醫師應加強對新生兒的各項業務技術管理。2. 新生兒科的工作人員,每天查房一次,并及時處理新生兒的異常癥狀,做到輕癥不轉院。需復診者應多次觀察,需轉院者由科主任確定。3. 加強檢診工作,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做到檢查器材專用,如聽診器、體溫計、測黃疸儀等。查房前后專業清潔洗手。4. 新生兒的工作人員,必須做到不曠工、不遲到、不早退,把心放在新生兒科,認真細心觀察每一位新生兒。做到科學觀察,合理醫療。5. 新生兒科全體工作人員每周業務學習一次,討論解決疑18、難病例。新生兒科管理制度1. 新生兒病房布局合理,做到潔污區域分開,功能流程合理。2. 新生兒病房室溫保持在2426,相對濕度為55-65%;保持空氣清新,每日下午各通風一次,每次不少于30分鐘。每日空氣循環消毒三次;每月做空氣培養并做好記錄。3. 新生兒病房一人一床,被單床單枕套按規定進行換洗,發現污漬及時更換,新生兒出院必須進行終末消毒處理后才能使用。4. 患兒皮膚、粘膜的器械、器具及物品應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如:霧化吸入器、面罩、體溫計、浴巾等5. 奶瓶“一人一用一消毒”,配奶間用具專用,應用煮沸消毒或高壓蒸汽滅菌。6. 新生兒所用衣物,面巾等必須經消毒后方可使用;用后物品應放入專用容器19、,防止交叉感染;使用后的一次性紙尿布放入專用污物桶加蓋密封保存處理。7. 對新生兒沐浴室內的沐浴用品,沐浴池及地面進行消毒。8. 新生兒病房暖箱,藍光箱每日清潔并更換濕化液,一人一用一消毒。同一患兒長期連續使用暖箱、藍光箱應當每周更換并做好終末消毒處置。9. 對新生兒病房工作人員的手,物體表面做細菌監測;每年對醫務人員進行傳染病病原攜帶檢查,陽性帶菌者應調離新生兒室,陰轉后方可回新生兒室工作。10新生兒病房的醫務人員須更換好衣、帽、鞋、口罩,外出時必須更換外出衣、鞋。非本室工作人員一律不得進入新生兒室,家屬應在規定時間進行探視。11.醫務人員應按要求做好手衛生,接觸每一位新生兒前后均應洗手、消20、毒,防止交叉感染。12.新生兒查對制度,做好新生兒腕帶,床頭標識,嚴防差錯事故發生。13.觀察新生兒的病情變化,并準確、及時、全面書寫護理記錄,發現異常及時通知醫生處理。14.接應做到每一位患兒書面、床頭、口頭交接清楚。15.病房重要儀器設備、藥品、搶救設施應專人負責,定期檢查,定位放置,及時補充。16.出院時仔細做好核對工作,進行沐浴更衣后,請家屬簽字確認無誤后方可離院儀器保管制度1. 對科室使用各種儀器均需建冊登記,專人負責,定期檢查、保養,做到無丟失、無損傷、無銹蝕。2. 對貴重儀器需有操作說明置于儀器上,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操作,避免對儀器的損害。3. 每日檢查儀器使用狀態,發現問題及21、時上報、處理。4. 對急診科所有儀器原則上一律不外借,特殊情況須經醫務科批準。5. 儀器每次使用后,要切斷電源,擦拭干凈,并及時進行清潔、消毒,及時安裝調試,以備急用。6. 各類儀器定位放置。保養要做到五防:防潮、防震、防熱、防塵、防腐,定期上油,對腐蝕性溶液粘附在機器上應立即擦拭干凈。 財產管理制度1. 急診科財產由科主任、護士長管理。護士長負責保管、領取、包換、建立賬目,定期檢查清點,做好賬物相符。2. 掌握各類物品的性能,及時消毒,分類保管,注意霉爛、蟲蛀,并提高使用率。3. 任何財產不得私自拿出、外借,特殊情況外借須登記,經手人簽名,貴重物品須經科領導同意后方可借出。4. 凡因工作不負22、責任導致財產物品丟失損壞者,按醫院賠償制度處理。 健康教育制度1. 護理人員對住院及門診就診患者必須進行一般衛生知識的宣教及健康教育。2. 健康教育方式(1)個體指導:內容包括一般衛生知識,如個人衛生、公共衛生、飲食衛生;常見病、多發病、季節性傳染病的防病知識;急救常識、婦幼衛生、嬰兒保健、計劃生育等知識。在護理患者時,結合病情、家庭情況和生活條件做具體指導。(2)集體講解:門診患者可利用候診時間,住院患者根據作息時間。采取集中講解、示范、模擬操作相結合及播放電視錄像等形式進行。(3)文字宣傳:以黑板報、宣傳欄、編寫短文、健康教育處方、圖畫、詩歌等形式進行。3. 對患者的衛生宣教要貫穿患者就醫23、的全過程。(1)門診患者在掛號、分診、診治等各個環節均應有相應的衛生知識宣傳。(2)住院患者在入院介紹、診治護理過程、出院指導內容中均應有衛生常識及防病知識的宣教。住院患者的宣教要記錄在健康教育登記表中,并及時進行效果評價,責任護士及患者或家屬簽名。 母嬰同室新生兒科醫師查房制度1、新生兒科住院醫師、主治醫師或副主任醫師每天上午查房一次,對新生兒常規體檢,及時發現問題,早期診治;同時為新媽媽提供全面科學的新生兒喂養,傳播正確的育兒理念。2、主任醫師對母嬰同室新生兒的診治全面負責、帶領下級醫師查房每周兩次,重點新生兒隨時檢查。3、上級醫師查房時,做好準備并報告病歷。4、遇到疑難問題,及時向科主任24、匯報,及時邀請會診。5、發現新生兒異常狀況時,經上級醫師查房核實,轉新生兒監護室嚴密觀察、及時診治,必要時轉送有新生兒重癥監護條件的醫院治療。5、高危妊娠,病理產兒,新生兒科醫師必須進產房、手術室參與和 組織對新生兒接生和搶救工作。入產房、手術室出生監護制度及流程1、所有高危兒均要進行出生監護,由高年主治及以上醫師擔任。2、接到產科或手術室通知后10分鐘內趕到現場,了解高危因素并準備好復蘇器械及藥物。復蘇器械要求按順序擺放,方便易取,喉鏡要用75%酒精或碘伏消毒。3、按新生兒復蘇流程對新生兒做出判斷并采取相應措施。4、出生監護完畢后按病歷書寫規范做好相關記錄,有特殊情況者需向患兒直系親屬交待病情。5、需要轉入新生兒病區的由監護醫師全程陪護,并提前電話通知病房準備好需要的器械。6、住院證由監護醫師開立。7、監護過程要求態度嚴謹,冷靜細致,嚴禁嬉笑喧嘩。8、監護過程中要遵守手術室和產房管理制度,做好消毒隔離。9、遇疑難危重及特殊情況要及時向上級醫師或科主任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