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護理人員工作指導及搶救管理制度2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39514
2024-09-08
25頁
69.80KB
1、醫院護理人員工作指導及搶救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目 錄一、 查對制度 二、 消毒隔離制度 三、 物資保管制度四、病室管理制度 五、 分級護理制度 六、分級護理落實制度七、入院制度八、出院制度九、藥品管理制度十、飲食管理制度十一、護理安全管理制度十二、搶救工作制度 十三、健康宣教制度十四、護理書寫制度十五、褥瘡報告制度 十六、值班、交接班制度值班、交接班制度一、值班護士應堅守崗位,履行職責。二、值班護士要掌握病人的病情變化,嚴密觀察危重病人,按時完成各項護理工作。三、值班護士要做到思想高度集中(做到2、人到心到)。四、值班做到十個不準:1、上班時間不隨意離開工作崗位。2、上班時間不閑聊,不大聲談笑。3、不接受病人東西,不叫病人家屬買東西。4、上班時不打私人電話,不會客(特殊情況例外)。5、上班時不做私活。6、上班時間不進休息室。7、巡回護士不坐辦公室。8、不私自調休。9、不帶小孩上班。10、下班后不到病房談天,影響別人工作。五、交班要做到三交待、一回憶。 三交待:口頭交待、書面交待、危重病人床邊交待。一回憶:回憶當天工作有無遺漏。六、 接班要做到二看一聽。二看:看交班本、看病人。一聽:仔細聽取交班報告。七、 交接班要做到六個不交不接。1、本班任務沒有完成不交不接。2、辦公室、治療室不整潔不交3、不接。3、用過物品未清潔不交不接。4、物品及搶救藥品、器材不齊不交不接。5、重病人護理不周不交不接。6、儀表不整潔不交不接。八、每天集體交接班二次,全體護理人員參加。九、護士長在早晨交班前須了解病房情況及病人情況,下班前須巡視病房一周。十、遇重大搶救或接班者未到,仍須堅守崗位不擅自下班。查對制度一、治療查對1、進行治療工作時,必須嚴格執行“三查”、“三看”“七對”。三查:擺藥后查;服藥、注射處置前查;服藥、注射處置后查。三看:看藥物有無沉淀、變質;看注射器有無破損、針頭是否銳利通暢;看用物有效消毒期。七對:對床號、姓名、藥名、劑量、濃度、時間、用法。2、各種注射必須認真核對,要現抽現打,自抽自4、打。二、醫囑查對1、進行醫囑查對時,必須嚴格執行“三查”、“五對”。三查:早班查;中班查;夜班查。五對:對電腦、醫囑單、醫囑執行單、檢驗單、特殊治療記錄。2、每天由護士長、主班護士及質量檢查員總核對醫囑一次,檢查執行情況并記錄簽名。3、口頭醫囑一般不執行,搶救時口頭醫囑必須復述一遍,正確后方可執行,并記錄。4、核對醫囑時思想高度集中,讀者講藥名、劑量,核對者講時間、用法。三、輸血查對1、輸血時必須堅持“三查”、“十對”、“二觀察”。三查:血的有效期、質量、輸血裝置是否完好。十對:受血者姓名、床號、住院號、血型交配試驗結果、供血者姓名、編號、血型及交配試驗結果、采血日期、有效期。 二觀察:觀察血5、液質量,觀察有無反應(輸上后應嚴密觀察)。2、配血時嚴格核對,把配血單帶到床邊去抽,同時核對配血管,配血一人一次一管,預防床位搞錯。須由二人核對后,簽名在配血單上。3同時有二人輸血,每次每人只能拿一份血,防止搞錯。4、輸血前必須有二人重復核對,與病歷一起查對及簽名。5、血領來后應及時輸上,最長不得超過半小時。6、輸血多次患者,在配血抽血前應核對第一次血型。7、輸血時必須嚴密觀察輸血反應,如有反應,立即停止輸血,匯報醫生。四、過敏試驗核對1、 做過敏試驗必須堅持“一查”、“一看”、“一記”、“一問”。一查:做皮試前必須查問有無過敏史,青霉素停藥三天須重新做皮試。一看:做皮試后認真觀察皮試結果。一6、記:對過敏試驗陰性應做好詳細記錄及醒目標志。一問:每次打青霉素前要問病人是否做過皮試。2、 過敏試驗陽性記錄要求:1)插醒目過敏牌子在床尾上。2)病人一覽表要有陽性標志。3)在體溫單前夾紅紙,寫上何種藥物過敏。4)體溫單、醫囑單、治療單、病史首頁、護理入院錄上均要蓋陽性圖章或記號,門診卡要記明顯標志。5)與病人及家屬交代清楚。3、注射青霉素必須在床邊經二人核對。五、 化驗標本查對1、 留化驗標本必須嚴格執行“二查”、“八對”。二查:查化驗單聯號與容器是否符合,查容器有無破損。八對:對病室、床號、姓名、診斷、標本、目的、日期、方法。2、 化驗品種及方法、應貼何種試管、采集標本前應作何種準備,個別7、化驗應注意特除方法。3、 特殊化驗規定時間、日期應先預約并熟悉。六、 手術查對1、 手術前后病房要做到“四查”。(1) 查消毒皮膚準備及范圍。(2) 查手術病人有否首飾、假牙及手表。(3) 查術前用藥及需帶物品、X光片及血帳單等。(4) 回病房時,值班護士接病人要了解手術 情況,檢查病人及清點帶起去物品。2、 手術室要嚴格執行“八對”、“三數”。八對:對病室、床號、姓名、診斷、手術部位、皮膚準備、術前醫囑、手術包消毒。三數:縫合前必須堅持數紗布、棉球或棉片、器械。消毒隔離制度一、病區及科室配備消毒隔離員,協助護士長督促各科嚴格執行各項消毒隔離及無菌操作。每日檢查物品失效期一次,及時更換補充。護8、理部成立消毒隔離組,每月檢查一次,并抽樣做效果鑒定。二、護理人員上班時要衣帽整潔,下班就餐應脫去工作服,治療操作處置前后均要按要求洗手。無菌操作時要戴口罩,注射時要用安爾碘消毒。各種注射藥液要現沖現打,各種治療必須用盤(包括一次注射)。三、每晨通風一次,用紫外線或藥液噴霧進行空氣消毒每日二次。鋪床用濕毛巾,一床一巾,用后消毒。四、各種污水、污物處理合格,如針筒必須按規定的消毒液浸泡30分鐘,各種引流液、引流瓶必須加蓋。五、病人衣褲每周更換12次,夏季每天或隔天更換。被套、床單每周更換一次。換下臟衣被須放在污衣袋里,不隨地亂扔。六、每周一日定為愛國衛生日,一日為總消毒日,治療臺面、換藥車每日用消9、毒液檫洗。便器專人專用定時消毒。熱水瓶每月擦洗、消毒一次,拖把標記明顯,分區域使用,分開清洗,每周消毒。七、氧氣濕化瓶 專人專用、定時消毒,終末消毒,濕化水每日調換。八、出院病人床單位用消毒液檫洗清潔,死亡病人床單位應進行暴曬或紫外線等徹底消毒后備用。九、發現傳染病,門急診應就地消毒, 病房應采取床邊消毒,轉院后床單位應按傳染終末處理法。十、對特殊菌種如綠膿桿菌、厭氧菌、結核菌等感染傷口更換下來的敷料應焚燒。器械須特殊消毒處理(嚴格執行消毒清洗)。十一、其它有關科室應參照本制度作修改補充,制定相應的消毒隔離制度。各類病種和物品的消毒方法見附表,按市醫院消毒隔離規定要求。物資保管制度一、被服類的10、保管1、 病床及醫護人員值班床上用被服須固定。2、 被服類流動數須每日清點并記錄。3、 被服類如發現破損應及時修補及調換。4、 護士長協同物質保管員每月總清點一次。二、醫療器械的保管1、 搶救器械和流動性較大的醫療器械每班清點、檢查。2、 各種性能不同的醫療器械須有專人保管,定期維修。3、 醫療器械外借者須備有登記手續,以便及時歸還,保證供應。4、 借給病人的公物,如氣圈、冰袋等應作登記,用后及時收回。5、 負責物質保管同志調離病區前應做好交班手續。三、 醫療文件及辦公用品的保管1、 醫囑本、醫護交班本、病案及X光片子等謹慎放置,病人出院后,病歷歸口存放。2、 領導發下來的公文或計劃應集中放置11、上鎖。3、 文具用品須集中放置,嚴禁工作人員使用公家紙張挪作它用。 藥品保管制度一、根據各科病種特點,病房藥柜存放一定數量的常用藥物,以便應急使用。二、藥柜有專人負責,定期檢查清點。內服、外用藥應有明顯標記,必須分別分類放置。三、麻醉藥和劇毒藥一律上鎖,每班核對數量,有使用登記及簽名手續。四、凡屬病人自備藥品,應注明床號及姓名單獨存放,貴重藥必須上鎖,班班清點,用后做好記錄,帳目相符,停藥后及時退還給病人或藥房,避免浪費。五、急救車上應備齊各種急救藥品,定人保管,定點放置,定量供應,定時核對,定期消毒。六、非常用藥物,每月檢查質量和失效期,發現有沉淀、變質、過期或標簽不清的藥品,一律不得使用12、。七、需低溫保存的藥品,須放置在冰箱內,存放藥品的冰箱不可混放其它食品。八、一次清潔和整理藥品柜。飲食管理制度一、醫生根據病情開出飲食醫囑,護士填寫飲食單及時通知營養室,同時插上床頭卡標記。二、特殊飲食病人應有特殊記號,并關照病人能夠選用及忌用的食品,解釋原因,讓其主動配合。三、開飯時,工作人員服裝整潔,發飯前要洗手、戴帽子、口罩。發飯時帶好飲食單,認真做好查對工作,避免差錯。發給餐巾、餐盤。四、 飯前停止一般診療,對臥床病人要給便器,安排臥位。五、 病人就餐時,護士要巡視病人,了解飯菜冷熱、食欲情況,對生活不能自理者,要協助喂飯,對厭食者要查明原因,設法勸說進食。六、 經常征求病人意見,及時13、與營養室取得聯系,盡量做到使病人沒滿意。七、 病人統一使用的碗筷食具,每餐后嚴格消毒處理,定期總擦洗消毒。八、 凡禁食病人,應有醒目標記,并告訴病人禁食的原因和時限。病室管理制度一、每月召開公休座談會,征求病人對治療飲食、衛生、收費、服務態度、病房管理的意見。二、床位護士和和護士長主動關心病人,每天做到與病人溝通十分鐘以上,定時接待病人費用查詢。三、每月進行病員滿意率測定,包括出院病員。四、治療、護理應集中進行,盡量不打擾病人的休息。五、耐心熱情地向病人介紹醫院的各項制度,尊重患者的權利,以取得醫患之間的配合。六、住院期間不得隨便外出,特殊情況須經主治醫師同意并書寫請假條方可離開。七、保持病室14、的清潔、整齊、安靜、舒適。入院制度一、病人經門、急診診治需入院者,由經治醫生開出住院證,辦理人院手續。二、由住院處電話通知病房,急重病人由醫生或護士直接送入病房或手術室。三、病房護士接到收治病人通知后,按照不同病情做好各項收治準備。四、接到收治危重病人通知后,做好搶救準備,并及時告知值班醫生。五、病人進入病房,護士應熱情接待,介紹病室環境和制度。六、醫生檢查后開出醫囑,護士應及時執行。七、當班護士及時做好入院評估及護理。出院制度一、病人出院由醫生根據病情康復而決定,提前一天開出“出院醫囑”護士及時通知病人或家屬做好出院準備。二、護士執行“出院醫囑”在第二天上午前核對好帳目并整理好病歷。三、對病15、人進行康復護理指導,有帶回藥者,應講明用法及注意事項。四、核查病人“已出院結帳單”后協助整理用物,清點并收回醫院被服和熱水瓶等。四、發放出院小結、門診病歷及出院帶藥。五、征求意見并護送病員出病房到電梯口。六、填寫出院登記本,收回床頭卡,注銷病人姓名及一切治療。七、整理病案,24小時內歸檔。九、 進行床單位的終末消毒。搶救工作制度一、搶救藥品、器材要定點放置,存放地點應便于取用,有五 定制度(定人保管,定點放置,定量供應,定時核對,定期消毒)。二、藥品及搶救用器械有固定數目,并記錄于本子上,每日核對,搶救結束后需及時清理、消毒、補充,以備再用。三、凡屬搶救用物、儀器應處于應急狀態,功能良好,隨時16、使用,不得外借及挪用。四、臨場搶救時護士長或帶教老師要親臨指導,工作人員須明確分工,配合默契。在醫生來到之前,護士可根據緊急需要,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五、臨場搶救用藥,凡口頭醫囑,執行護士應重復一次,確保無誤,再給使用,空安培要放在盒內,以便補寫醫囑及開處方補藥。六、病人搶救時,一定要與家屬及單位取得聯系,告知搶救情況。(特殊情況須匯報領導)。七、搶救完畢,清潔整理搶救車的藥品、器材,同時書寫搶救記錄,6小時內完成,保證記錄的正確性,以備查核。健康宣教制度通過對常見病、多發病、傳染病的發生、發展預防治療以及婦幼保健常識的宣傳,可以提高全社會預防疾病和健康水平,因此,必須建立健康宣教制度。一、 17、集體講解:門診利用候診時間,病房可利用工休座談會或根據 工作情況定期進行集體講座,內容包括一般健康常識,如個人衛生、公共衛生、飲食衛生、常見病多發病、傳染病的防治知識及簡單的急救常識、婦幼保健、計劃生育等。二、 個別指導:內容同集體講解,適合于護理病人時,結合病情、家庭情況和生活習慣提供咨詢。要求給予病人從入院到出院進行入院、手術前、手術后、出院四次健康心理指導。三、 圖文宣傳:利用黑板報、宣傳欄、宣傳手冊、健康處方、視聽媒體等進行宣傳。四、 門診病房根據本科室專業將宣傳資料匯編成冊,發給病人,認真落實,使宣傳工作制度化、常規化。護理書寫制度一、 按病歷書寫規范統一標準書寫,楣欄齊全,卷面整潔18、,字跡端正,無錯別字,無涂改,無剪貼。二、 病史排列順序正確。三、 按規定測體溫,T、P、R測試結果以三線繪制,點圓、線直、深淺一致,不漏項,高熱降溫后用虛線連接,按統一規定記錄懾入液量大、小便,血壓、體重、皮試,其它(入院、轉入、手術等記錄在體溫單4042度之間,青霉素皮試圖章蓋在規定處)。 四、 及時準確將長期醫囑轉抄于執行單上,轉抄者簽全名,記錄每次執行時間和執行者簽全名。整理青霉素醫囑應在皮試陰性后方可轉抄于執行單上。超過三張醫囑單需重整醫囑。臨時醫囑,準確記錄執行時間和簽名。五、 交班本應按規定范圍及內容用鋼筆書寫,內容簡要,通順,有連貫性,重點突出,用醫學術語,能反映病室及病人動態19、,夜班用紅筆書寫,護士簽名,未注冊護士簽名后由注冊護士復核簽名。交班本每天護士長檢查并簽名。六、 危重患者寫危重護理記錄單,有生命體征、出入量、病情觀察、護理措施、效果評價記錄。每班小結一次,夜班小結用紅筆劃線,特殊病人每小時有生命體征記錄。七、 入院 病人填寫評估單,入院后2小時內完成,按要求填寫。八、 一般護理記錄單,反映每位病人住院期間身心動態,無特殊情況每周至少記錄一次。病情轉危時轉寫危重護理記錄單,護理記錄時間具體到分鐘,病情變化及時記錄。九、 手術護理記錄單,巡回護士對手術患者術中護理情況及所用器械,、敷料及時清點記錄,在手術結束后按時完成。十、 護理文件書寫修改,由書寫者本人及護20、士長用紅筆修改并簽全名。十一、 急診病歷記錄,急診病人就診時,須蓋“醫院急診”章,記錄就診“時間”(精確到分鐘),“科別”,“體溫”。急診登記本,準確登記每位病人一般資料。 褥瘡報告制度一、有預防措施。特級和一級護理病人每2小時翻身一次,昏迷病人床頭掛記錄翻身時間和體位情況的卡。二、瘡有報告措施。外院帶入褥瘡及時記錄,24小時內報告護理部,填寫褥瘡報告單,有主任和護士長簽名,經護理部核實登記。難免褥瘡預先報告,填寫預報單交護理部核實,發生時再需電話報告護理部。褥瘡情況反饋三天記錄一次。三、非難免褥瘡發生率為零,發生非難免褥瘡作為護理差錯事故處理。四、建立褥瘡登記本,重危昏迷病人建立翻身記錄卡,21、入院評估單有皮膚情況評估,護理記錄單褥瘡情況、措施及效果評價。護理安全管理制度一、護理安全制度1、定時定期護理安全教育培訓1)安排每年2次護理安全教育講課(內容:護理與法律,醫療事故的定義分類,事故防范,事故發生時的報告方法、處理方法及管理要求)。2)新職工護理安全專題培訓。3)每年一次護理安全防范知識的各類考核及活動(如:評選安全金點子,百日安全競賽,安全知識競賽及理論考試等)。2、護理安全檢查、考核、督導、 整改的規范管理1)每月質控小組負責進行護理安全的專項檢查(包括輸血、青霉素、醫囑、手術、化驗、治療、放藥等查對檢查)。2)安全考核與科室及管理人員獎懲掛鉤。3)定期進行護理安全質量專題22、分析。3、護理差錯高危因素防范要項1)高危環節控制:治療及重病人搶救、病人流動管理、工作交接、新藥新技術應用、醫護配合等環節。 2)高危人群培訓:執行制度不規范,責任心不強,工作時注意力不集中,上班時狀態不佳,護患交流障礙,性格、角色不匹配以及臨時工、進修、實習護士業務能力欠缺等因素。 3)高危時段警示:繁忙,中夜班,交接班,節假日等時間。 4)高危意識防范:主觀意識過強,缺乏安全意識,法制觀念淡薄。4、科室制訂切實可行的防范措施1)各病區有專科安全防范措施。 2)每天交班天天有安全警示語。 3)每周有護理安全講評日,要求每位護士主動查找護理安全隱患,并進行分析、評價、總結。 4)科室建立護理23、安全隱患記錄本以便匯總討論,及時整改。 5)安全護理納入病房的目標管理 a.入院時根據病情、年齡、精神狀況和病區環境,護士需對病人做安全評估。 b.護士長排班合理(人力資源充在足、業務力量安排合理)。 c. 對新醫療儀器的使用、新業務項目的開展、新藥物的應用要及時組織全體護士學習訓練。 d.每位護士建立工作備忘錄本,以防遺忘性差錯。5、病房內有重病人、重大手術及特殊治療護理時,必須及時向護理部匯報,護士長、高年資護師參加并指導青年護士。病情觀察,護理書寫及時、準確、認真、規范。二、差錯事故管理報告制度 1、科室差錯事故登記報告由護士長或指定專人負責,各病室備有差錯事故登記本,認真做好登記報告工24、作。2、發生一般差錯由當事人及時登記,并向護士長匯報發生經過、原因和結果,由護士長立即核實。3、 發生嚴重差錯事故,應由護士長核實后,立即向護理部做口頭報告,護理部核實后及時報告院部,不得隱瞞并作好登記。4、 發生嚴重差錯事故后,應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將差錯事故造成對病人的損害降至最低限度。5、 發生醫療事故爭議時,按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規定進行醫療文件封存,有關該病人的標本、化驗結果、藥品、血袋、器械、記錄等妥善保管,不得銷毀或涂改。對疑似輸液、輸血、注射、藥物等引起不良后果的醫患雙方應當共同對現場實物進行封存和啟封,封存的實物交醫療機構保管。6、 凡發生嚴重差錯事故后,當事人應在24小時內寫出25、書面認識。有關科室組織專題討論分析意見制訂整改措施。7、 對嚴重差錯事故,護理部應指派專人進行調查,及時組織討論,提出討論意見,交院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進行鑒定。8、 根據差錯事故的性質、情節本人態度,結合有關規定,作出嚴格處理。9、 護生發生差錯,由帶教老師負責,進修職工則后果自負。10、發生重大差錯事故,對當事人進行離崗培訓或其他行政處分,以吸取教訓杜絕覆轍。附:處理護理差錯事故預案流程圖 一般差錯處理流程圖 處理護理差錯事故預案流程圖 發 生醫療事故、過失行為、事故爭議報告值班醫生、科室負責人、護士長并登記封存有關資料與實物采取措施避免或減少損害報 告 護 理 部調查、核實上 報向患者做工26、作科室檢查整改革當事人教育、培訓、處理全院通報引以為鑒定一般差錯處理流程圖報告護士長并登記匯報護理部匯報匯報科 室 整 改發生一般差錯分級護理制度一、特級護理指征:1、病情危重,隨時會出現病情變化而需要搶救者。2、各種重大手術、復合傷等需監護者。護理要求:1、設特別護理組,由專人護理。嚴密觀察生命體征及病情變化。2、根據病情配備搶救器械及藥品能及時配合搶救。3、制定護理計劃,書寫護理病案,認真填寫各種護理記錄及護理登記表。 4、正確執行各項治療護理措施,保證各輸液、引流管道通暢。 5、認真做好基礎護理: (1)每天晨、晚間護理各一次,給于皮膚、頭發護理,每天更衣一次。 (2)每天口腔護理22次27、(包括洗臉、洗手)。 (3)每二小時翻身一次(或遵醫囑),褥瘡護理一日三次并做好會陰護理。 6、針對病人的心理狀態,做好心理護理及健康宣教。二、一級護理指征: 1、病情危重,需絕對臥床休息,生活不能自理者。 2、特大手術及各種大手術后13天,根據醫囑及病情。 3、昏迷、休克、腎衰、驚厥 、子癇 等。護理要求: 1、嚴密觀察病情變化,每30分鐘巡視一次。 2、正確落實各種治療護理措施,按時詳細填寫護理記錄。 3、加強基礎護理,防止并發癥: (1)床上沐浴每周一次,皮膚護理、頭發護理早、晚各一次。 (2)口腔護理包括洗臉、洗手早、晚各一次,晚間護理每天會陰清潔及洗腳一次。 (3)協助病人經常翻身,28、昏迷病人二小時翻身一次,褥瘡護理每班一次,要做好記錄。 (4)生活上給予周密照顧,按時喂飯、服藥,并送茶水、送便器到床邊。 4、認真做好心理護理,在巡視中做好入院宣教及康復指導。三、二級護理指征: 1、病重期急性癥狀消失,大手術后病情穩定,但生活不能完全自理者。 2、年老體弱或慢性病患者,不宜過多活動者。 3、普通手術者或輕型子癇者。護理要求:1、注意觀察病情,觀察特殊治療和特殊用藥后的反應及效果,每12小時巡視一次。2、根據病情可在床上或床邊進行輕度活動。3、協助病人做好晨、晚間護理,如洗腳、刷牙、洗臉等。并鼓勵病人多翻身。4、針對不同疾病,做好衛生宣教及出院指導。四、三級護理指征:1、一般29、慢性病,輕癥,術前檢查準備階段的病人,正常孕婦等。2、各種疾病或術后恢復期病人。3、能下床活動、生活自理者。護理要求: 1、每日巡視二次,掌握病人病情及思想情況,注意病人的飲食及休息。每日測體溫、脈搏、呼吸一次。 2、督促遵守院規,做好衛生宣教及健康教育。 分級護理落實制度 一、分級護理公示要求1、分級護理指征及護理要求,每病區須張貼在醒目的位置并保持公示內容的整潔。2、要讓每位病人了解自己護理級別及所享受相應的護理服務內容。3、分級護理公示落實情況納入護理部各級護理質控考核中。二、分級護理考核要求1、床單位:床單位清潔平整無碎屑(陳舊性血跡、污跡),病人衣褲清潔,枕芯不外露,床墊下無雜物(不30、包括醫用片子),床旁柜清潔、整齊、物品放置有序,床下、地面無雜物。2、頭發、胡須:頭發須經梳理整齊,清潔無臭味,無胡須 (特殊情況除外)。3、口腔:有與病情相適應的護理次數,口腔清潔無殘渣。4、皮膚、會陰:全身皮膚清潔(包括兩耳廓后皮膚、腹股溝無污跡),鼻孔、眼眥 清潔,留置導尿管病人會陰護理1次/日,導尿管口清潔,無陳舊性分泌物(用鼻導管吸氧或鼻飼流質病人須用生理鹽水棉簽清潔鼻孔),無膠布痕跡。5、指(趾)甲:指、趾甲須經修剪平滑、不太長,無污垢(特殊情況除外)。6、各種導管:按統一的規定護理 ,妥善固定,無扭曲,管壁清潔,引流管通暢,氣管套管外觀清潔,系帶無陳舊性血跡。7、掌握病情:護士了解病人姓名、診斷、主要病情、主要治療、情態、飲食、活動度和置管情況、主要護理措施、異常化驗、護理記錄與病情相符合。8、補液觀察:有輸液記錄單,項目齊全,滴速正確,定時巡視,滴速單保留一周。控制滴速的用藥應嚴格按要求執行。9、褥瘡預防:按時翻身有記錄,體位放置正確,有防治措施,無褥瘡發生。外院帶入或難免褥瘡有報告制度。10、分級護理符合率:分級護理與醫囑相符合,分級護理與病情相符合,分級護理與考核要求相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