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內部服務工作消毒清潔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39659
2024-09-08
6頁
49KB
1、醫院內部服務工作消毒清潔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消毒清潔章節號版本頁次1/11目的 為從事醫院內部服務的員工提供該方面的工作指導。2 范圍 所有與醫院內部有關的工作。3 職責3.1 所有項目上從事上述該項消毒清潔工作的員工。4 概念4.1清潔是用物理方法清除物體表面的污垢、塵埃和有機物,其目的是去除和減少微生物而非殺滅微生物。 4.2消毒用物理或化學方法消除或殺滅芽孢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4.3滅菌用物理或化學方法殺滅全部微生物,包括致病和非治病微生物,以及細菌。5 消毒及滅菌方法5.1 物理方法主2、要有:干熱、濕熱、光照、輻射消毒滅菌法等等。5.2 化學方法主要有:浸泡法、擦拭法、噴霧法、熏蒸法。6 程序6.1 干熱:一般繁殖體在80-100高溫下一小時可被殺死,芽孢在160170高溫下兩小時可被殺死。6.2 濕熱消毒法:繁殖體在5660經3060分鐘即死亡,在100中迅速死亡。芽孢在100經13小時可死,在121.5高壓蒸汽經1530分鐘既死亡。6.3 光照消毒法:濕度超過50,溫度低于4,殺菌力減弱。6.4 日光暴曬法:用于一般被褥、床墊、枕頭、毛毯、衣服等。把物品直接放在日光下,每隔兩小時翻動一次,使各個面均同日光接觸。一般日光直接暴曬六小時可達消毒效果。6.5 紫外線燈管消毒法:3、用于空氣消毒,有效距離不超過兩米,時間3060分鐘,用于物品消毒時,距離為2560CM,時間2030分鐘。需進行空氣消毒的地方:治療室、換藥室、隔離病房、監護室等。病人出院后,床墊、針頭、棉被等,在日光曬條件下使用紫外線照射。6.6 使用紫外線注意事項:1.從燈亮57分鐘后開始計時。2.如有病人的病房,燈照時注意保護病人的眼睛及皮膚。3.由于紫外線穿透性差,所以被子消毒的物品因攤開,經常翻動。4.空氣消毒時,現清潔干凈室內,后在開紫外線燈。5.清潔紫外線燈管時,一定要用95%酒精棉球擦,千萬不能用水和布抹。7.相關記錄7.1清潔消毒記錄表消毒隔離章節號版本頁次1/11目的 為從事醫院內部服務的4、員工提供該方面的工作指導。2 范圍 所有與醫院內部有關的工作。3 職責3.1 所有項目上從事上述該項消毒清潔工作的員工。4 程序4.1 強力消毒液濃度為:0.5%。1.便器:倒凈大、小便、沖凈,在浸泡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中30分鐘,撈起后用水沖凈。有污漬要擦去晾干備用。浸泡池要每天清洗,按規定放回水及消毒劑。2.地面一般先掃凈后再用0.5%消毒液濕拖。3.病人出院后的床、椅子等用品要用消毒液擦洗。4.打完針的止血帶用消毒液浸泡。5.相關記錄5.1消毒物品記錄表清潔區域及工具劃分章節號版本頁次1/11目的 為從事醫院內部服務的員工提供該方面的工作指導。2 范圍 所有與醫院內部有關的5、工作。3 職責3.1 所有項目上從事上述該項工作的員工。4 程序4.1 清潔區:沒有與病人直接接觸或病人不允許進入的地方,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區域包括:更衣室、配餐室、庫房、會議室、值班室工作人員實用的場所。4.2半污染區: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地方。包括:醫護辦公室、治療室、病區走廊、化驗室等。4.3污染區:與病人接觸,被病源微生物污染的地方。包括:廁所、病房、浴室、污物間等。4.4根據區域的劃分,工具也必須分開,并做好標記。清潔區為無色;半污染區為白色;污染區為紅色。4.5手套的使用,一般清潔衛生時佩戴無色或紅色手套,不能觸及污物。用作清潔污物的手套為黑色,不能觸及其他地方。 垃圾袋使用6、及分類章節號版本頁次2/21目的 為從事醫院內部服務的員工提供該方面的工作指導。2 范圍 所有與醫院內部使用垃圾袋有關的工作。3 職責3.1 所有項目上從事上述該項工作的員工。4 使用4.1對于醫用膠袋的使用,必須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并按照廣東省生活環境無害化處理中心1999年10月18日發布的關于重申執行“醫療污物分類、包裝和管理要求”的通知來進行醫用膠袋的使用。按照不同的清潔區域進行放置和棄置,并嚴格按通知的膠袋顏色及規格的要求進行訂做、采購。5垃圾袋的分類5.1垃圾袋分類及標記:黃色垃圾袋用于治療室、注射室、監護室、手術室等一切醫療垃圾,傳染性病區的生活垃圾當醫療垃圾處理。5.2紅色垃圾袋用于處理放射性、活性區有危險性垃圾。5.3黑色垃圾袋用于生活區等無傳染性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