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病人出入院轉科轉院管理制度及流程.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39910
2024-09-08
6頁
19.13KB
1、醫院病人出入院、轉科轉院管理制度及流程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入院制度(一)病人住院持門診、急診醫師簽署的住院證、本人身份證、醫療保險證、醫療保險卡到入院處辦理住院手續。急、重、危病人優先收治,無床時護士應加床收治,不得拒收或推諉。(二)入院處辦理入院手續時,對再次入院患者應明確上次住院費用是否結算完畢。(三)凡辦理入院手續的病人應于當日入科。(四)危重病人入院時,應由醫護人員用平車推送至病房,并于病區醫護人員進行床旁病情交接;對行走不便的病人應主動攙扶、護送至病房。(五)病區護士對入院病人應熱情接待,測量2、體溫、脈搏、血壓,詳細介紹住院規則和病區環境,準備好住院病歷,并于5分鐘內通知醫師進行檢診處理,同時將有關資料輸入計算機。出院制度(一)病人出院須經主治醫師或科主任同意,并交代注意事項。(二)病人出院需于出院前1日預約出院,如特殊情況需當日出院者,應請科主任批示后方可執行。(三)出院前,辦公室護士按規定注銷一切治療、護理,核算住院各項處置治療項目,認真核查收費項目,避免漏收或多收。(四)病情不宜出院,而病人要求出院者,醫師應加以勸阻,如說服無效應報告科主任或醫務科,并由病人本人或家屬在病歷上簽署“自動出院”并簽名。應出院而不愿出院者,要耐心做工作,必要時通知其所在單位共同做工作。(五)病人用過3、的物品要及時換洗消毒。病人出院前應做好健康教育、征詢病人意見。轉科制度(一)病人轉科須經轉入科會診同意。由轉出科室醫師下達轉科醫囑,辦公室護士按規定整理病歷,注銷各種治療、護理、登記卡、床頭牌。(二)轉科病人,必須在完成轉科手續后,方可將病人送往所轉科室。(三)轉出科室須派人陪送病人到轉入科室,并向值班人員交清病歷資料和病人情況。轉院制度(一)病人轉院,應由科主任同意,上報醫務科批準。征得轉入醫院同意,病情允許者,方可轉院,并按出院辦理手續。(二)病人轉院時,可帶病歷摘要,如因治療需要可按規定復印相關客觀資料。(三)病情較重的病人轉院時,應派人護送,并帶急救藥品器材,途中有危險者不得轉院。入院4、流程1、病房護士主動熱情接待患者,根據病情安排床位。2、建立并填寫住院病歷,通知醫生,測量生命體征、體重等。3、帶患者或家屬熟悉病區環境,并做好入院宣教,如:詳細介紹入院須知,包括病室環境、作息時間、飲食原則、探視陪護制度、醫生查房時間、呼叫器的使用、物品保管、防火防盜、住院期間不能外出、病室內不準抽煙等;介紹主管醫生、責任護士、科主任、護士長等。4、告知家屬住院所需物品,將多余物品帶回,保持病室整潔。5、評估入院患者,做好患者心理護理,認真履行告知程序,取得患者配合。讓患者或家屬在宣教單上簽字。6、處理并執行醫囑,落實治療、護理措施。7、遵醫囑通知患者及家屬飲食種類,并在床頭作出飲食種類標記5、。8、按分級護理內容進行護理,定時巡視病房,嚴密觀察病情變化,落實疾病護理常規,定時填寫輸液觀察卡。9、做好各種護理記錄。出院流程1、患者出院由主管醫生決定,提前一日告知患者,介紹辦理出院手續的方法。2、為患者做出院宣教,包括病情觀察、飲食、休息、睡眠、運動的正確方法、復查時間等。3、將出院帶藥進行核對,標明用法及注意事項,交患者或家屬妥善保管。4、向患者征求意見或建議,不斷改進護理工作。5、整理病歷,書寫出院護理小結,撤床頭卡及各種治療卡。6、責任護士幫助整理攜帶物品,并送至電梯口。必要時協助聯系車輛。7、床單元做終末處理后,鋪備用床接待新患者。患者轉科流程(轉出)1.病房主管醫生根據患者病6、情變化確定轉出患者,主班護士見到轉出醫囑后,通知責任護士。2.責任護士電話與接收科室聯系安排新床位。3.責任護士協助醫生通知患者及家屬并協助整理物品。4.責任護士將轉出患者所有病歷按轉出要求書寫、登記、整理。5.醫囑護士停止本科一切治療級護理項目,認真結算本科收費項目無誤后點出電子病歷到接收科室。6.轉出前,責任護士評估患者的一般情況、生命體征,危重患者需由醫生和護士同時護送。7.填寫專科記錄交接單,交接本連同病歷及所有藥物等交與接收科室主管護士。8.轉至新病室后,由醫生交代病情,護士交代患者皮膚、輸液、引流、用藥、護理記錄等。患者轉科流程(轉入)1.轉入病室接到轉入通知后,由主管護士通知責任護士根據患者情況準備患者床單位。2.患者轉入后,主班護士接病歷,檢查是否完整,了解患者當日治療及用藥情況。3.通知本病室主管醫生。4.責任護士接患者到床旁,并協助患者安排好臥位,觀察病情、生命體征、輸液、引流等;檢查患者皮膚情況,并詳細記錄患者情況;特殊問題做好交接班。5.從手術室直接返回的患者,責任護士應與手術護士交接輸液及皮膚情況,了解手術名稱、麻醉方式及術中出現的情況,監測患者生命體征,觀察患者意識狀態、傷口、引流并認真書寫于護理記錄單上。6.協助患者整理用物。7.向患者介紹新病房相關規定、環境,減輕患者緊張情緒,以更好的配合治療和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