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壓瘡風險評估與報告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40070
2024-09-08
14頁
200.38KB
1、醫院壓瘡風險評估與報告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1. 應用壓瘡危險因素評估量表(Braden表)對壓瘡高?;颊哌M行客觀評估,早期篩選患者是否存在發生壓瘡的危險。2. 壓瘡高危人群: 如年老體弱、病情危重、存在影響灌注和氧合的因素(糖尿病、心血管系統不穩定/使用去甲腎上腺素、低血壓、踝肱指數和用氧情況)、體溫異常、意識障礙、感覺障礙、營養障礙(消瘦、肥胖、機體脫水、水腫)、自主活動障礙或限制活動(牽引、石膏、夾板、長期臥床和/或坐輪椅、被動或強迫體位)、皮膚狀況的改變皮膚干燥和過度潮濕(如大小便失禁、出2、汗、創面滲液)、使用鎮痛藥等。3. 壓瘡風險評估的時機:壓瘡高?;颊呷朐簳r評估,以后至少每周重新評估一次,記錄結果。4. 科室內發現壓瘡高?;颊?帶入或新發壓瘡,由科室傷口聯絡員/護士長24小時內電話上報科護士長及填寫“湘雅醫院護理單元壓瘡/高危壓瘡患者登記表(試行)”。5. 科護士長接到電話上報后24小時到達病房,查看、評估患者情況,并在“湘雅醫院護理單元壓瘡/高危壓瘡患者登記表(試行)”填寫督導意見。6. 評估為-期和不可分期壓瘡或科室處理有困難的各期壓瘡,及時申請ET會診。ET接到會診申請,24小時內到達現場進行傷口的評估、處理或指導處理,并在“湘雅醫院護理單元壓瘡/高危壓瘡患者登記表(3、試行)”填寫督導意見。 壓瘡風險評估與報告流程入院進行壓瘡高危患者的風險評估和帶入壓瘡評估評估為高危壓瘡/帶入/新發壓瘡患者 電話上報科護士長,同時填寫“湘雅醫院護理單元壓瘡/高危壓瘡患者登記表(試行)”評估為-期和不可分期壓瘡或處理有困難的壓瘡,及時內申請ET會診。ET接到會診申請,24小時內到達現場進行傷口的評估、處理或指導處理,并在“湘雅醫院護理單元壓瘡/高危壓瘡患者登記表(試行)”填寫督導意見??谱o士長24小時內到達科室查看、評估患者情況,并在“湘雅醫院護理單元壓瘡/高危壓瘡患者登記表(試行)”填寫督導意見。ET按時換藥或隨訪監控申請會診的壓瘡患者的發展進程,直至其愈合或病房護士掌握處4、理方法??剖也扇☆A防、治療措施 質量改進措施1.制定壓瘡風險評估與報告制度,預防處理壓瘡規范(包括壓瘡預防操作流程及評分標準、壓瘡護理處理操作流程及評分標準),定期組織培訓。2. 科室及時評估高?;颊撸朐簳r評估率 100%,以后根據病情變化重新評估,記錄結果。3.科室有行之有效的預防壓瘡的護理措施,護理人員掌握操作規范并落實預防壓瘡措施,無非預期壓瘡事件發生。4.科室及時上報(網絡、電話、短信)高危/帶入/新發壓瘡患者于傷口中心及科護士長。出院前完善“湘雅醫院護理單元壓瘡/高危壓瘡患者登記表(試行)”上壓瘡轉歸及住院時間的相關內容,網絡上報至傷口中心。5. 科室正確評估壓瘡分期,對帶入或已發5、生-期和不可分期壓瘡的患者提出會診申請,并及時落實會診意見。6. ET接到會診申請后及時處理或隨訪壓瘡的發展進程,直至其愈合或指導病房護士掌握處理方法。7、科室及護理部對發生壓瘡案例有分析及改進措施,且持續改進有成效。8傷口中心每季度進行有關壓瘡日常統計學指標的統計,并上報護理部。護理部根據統計結果科學分析發生壓瘡的高??剖?、高危人群、高危部位,組織有針對性的培訓和考核。9.制定湘雅醫院壓瘡管理護理質量評價標準,每半年由傷口/造口護理管理小組進行質量檢查,總結分析檢查結果,提出整改意見和建議上報護理部,并進行追蹤分析。10.護理部對傷口/造口護理管理小組壓瘡管理工作有督促、檢查、總結、反饋及整6、改措施。 壓瘡診療及護理規范 (以衛生部臨床護理實踐指南為依據而制定)1.壓瘡預防操作流程及評分標準(附件一)2.壓瘡護理處理操作流程及評分標準(附件二) 附件一:湘雅醫院壓瘡預防操作流程及評分標準考場編號: 考生號: 監考老師: 計分: 項目內容及評分標準分值得 分評估準備20分1. 患者評估(1)(核對醫囑、床號、姓名或查看患者病歷,有問候語,告知患者需要進行壓瘡預防護理之目的 (前項1,后2項各0.5)(2)發生壓瘡的危險因素:年齡、病情、意識、活動,體溫、營養(障礙、過胖、機體脫水、水腫),出汗程度、有無大小便失禁,有無肢體疼痛、功能障礙,矯形器械(牽引、石膏、夾板)使用、制動措施、強7、迫體位(如疼痛)、有無使用鎮痛藥等。(每項0.3,其中營養0. 4)(3)壓瘡易患部位情況:局部皮膚顏色、溫度、質地、清潔度、完整性與病灶(有無紅腫、潰爛等)、感覺(每項0.5) (4)心理狀態:有無焦慮和怕麻煩的心理,配合程度(5)健康知識:壓瘡預防目的與一般知識21.51.00.50432132.521.510.500.502.用物評估(1)用物齊全:護理車,速干手消毒劑;減壓裝置(氣墊床、水墊等)與用物(減壓貼或薄的水膠體,如透明貼),枕芯與套;皮膚保護劑;床刷、刷套或一次性刷床毛巾,大浴巾或一次性中單、干凈病服,必要時備床單、被套;熱水(4750)或就近在病房洗手間取水,患者私用臉盆與8、毛巾;翻身卡、筆(每;1,其中減壓裝置(氣墊床、水墊等)與用物1.5)6.554323.環境評估:清潔、安靜;關門窗,調節室溫2425; 屏風或隔簾遮擋患者(前項得0.5 ,后2項各得1)2.52104.自身評估:著裝整齊規范、戴口罩(必要時),洗手(每項0.5)10.50操作要點60分1.備齊用物,推護理車至患者床旁(每項0.5)10.5002. 核對患者姓名、床號,告知患者在實施過程中的配合要求(,得1 )2103.實施(1)酌情移開床旁桌、凳,試水溫(并按年齡、季節、及個人習慣增減),將小毛巾放入盛有溫水(的臉盆(患者私用)置于護理車上(,得1 )(2)遮擋患者,放平床尾、床頭支架,按需9、要給予便盆(,得1 )(3)協助患者側臥(或俯臥),鋪大浴巾(,1 )(4)矚(或協助)患者兩手放于胸腹部、兩腿屈曲;護士一手扶肩、一手緊扶股部,將肩部移向床緣,使患者靠近并背向護士,露出背部(;得2 )(5)查看背部及骶尾部皮膚狀況,床單位是否清潔,有無潮濕、碎屑、皺褶(,得2 )(6)將大浴巾鋪于患者露出部位的身下(避免床單沾濕)(7)溫水清潔背部及其它部位:用小毛巾依次擦凈患者的頸部、肩部、背部、骶尾部及臀部(、得1)(8)酌情按摩: 用兩手大小魚際肌按摩,從臀部上方開始沿脊柱旁向上按摩至肩部,再轉向下至腰部止(左右髂嵴),然后用拇指指腹由骶尾部開始沿脊柱按摩至第七頸椎處, (,得1 ,10、若受壓處局部皮膚持續發紅進行了按摩全扣)(9)酌情撒爽身粉、涂皮膚保護劑(如肛周涂保護膏);使用減壓裝置:如充氣氣墊床,在骨隆突處及易受壓部位墊水墊、枕芯、棉墊,使用減壓用物,如減壓貼或薄的水膠體(如透明貼)(;前得2 ,;后得6)(10)撤去大浴巾,酌情更衣、更換床單與被套;取舒適體位(酌情墊枕)(;前得2分,;后得5分)(11)整理床單位及用物,桌凳歸原,洗手;記錄并交班(;前得1,后得3)(12)健康教育(10 ):介紹壓瘡發生、發展的原因;教會患者及家屬預防壓瘡的措施:如經常翻身,不拖、拉、拽患者,保持床鋪清潔、干燥、平整、無碎屑(,得1)指導患者加強營養:攝取高熱量、高蛋白、高纖維素11、高礦物質飲食,必要時少食多餐(,得1)指導患者有計劃地、適量地活動全身,盡早開始功能障礙肢體的鍛煉,保持清潔,積極參與自我護理(,得1)321032102104321064210.510543214321086427532143210.510.50321021.510.5043210評價20分1.用物是否擺放有序,質量合格,符合患者需要。(前2項得1 ,后項得3 )543212.操作方法正確:患者皮膚保持完好狀態,感覺舒適(前項得2,后項3.5 );翻身時出現拖、拉、拽、推現象,致使皮膚破損者扣5553.520503.操作熟練、流暢(不流暢扣1,順序顛倒、影響效果扣2)32104. 操作過程12、中:與患者交流,觀察患者反應及病情變化,體現人性化關懷,保護患者隱私(,得0.5 )21.510.505.指導患者配合與自我護理,患者明確壓瘡護理的意義,主動配合,學會一定的預防和護理知識,活動增加(,得0.5 )252.01510.56.操作所用時間 12min,(超時1分鐘-0.5,2分鐘-1.0分,2分鐘全扣)21.51.00壓瘡預防操作流程一、 目的促進皮膚的血液循環,預防壓瘡的發生。 二、適應證壓瘡高?;颊撸喝缒昀象w弱、病情危重、意識障礙、自主活動障礙或限制活動(牽引、石膏、夾板)、被動或強迫體位、感覺障礙、大小便失禁、體溫異常、出汗多、大面積的創面滲液、營養障礙(消瘦、肥胖、機體脫13、水、水腫)、使用鎮痛藥等。三、禁忌癥無四、用物準備護理車,洗手消毒液;減壓裝置(氣墊床、水墊等)與用物(減壓貼或薄的水膠體,如透明貼),枕芯與套;皮膚保護劑;床刷、刷套或一次性刷床毛巾,大浴巾或一次性中單、干凈病服,必要時備床單、被套;熱水(4750)或就近在病房洗手間取水,患者私用臉盆與毛巾;翻身卡、筆五、注意事項(護士操作)1.對活動能力受限的患者,定時被動更換體位,翻身的間隔時間視病情、受壓處皮膚狀況及采取的減壓措施而定。一般每2h翻身1次,使用充氣氣墊床尤其是電動按摩充氣氣墊床者可適當延長更換體位間隔時間。2.長期臥床患者可以使用充氣氣墊床或采取局部減壓措施,如使用枕頭、減壓貼或薄的水14、膠體,如透明貼。正確使用壓瘡預防器具,不宜使用橡膠類圈狀物。3.受壓部位在解除壓力30分鐘后,壓紅不消褪者,縮短變換體位時間,禁止按摩壓紅部位皮膚。4.感覺障礙者慎用熱水袋或冰袋,防止燙傷或凍傷。5.正確使用石膏、繃帶及夾板固定:隨時觀察患者局部情況及指(趾)甲顏色、溫度的變化,認真聽取患者的反映,適當調節松緊,襯墊應平整、柔軟,發現異常,及時處理。六、患者宣教1.告知患者及家屬發生壓瘡的危險因素,確保患者及家屬了解:預防壓瘡的發生的意義遠遠勝于發生后的處理。2.幫助患者及家屬選擇適當的措施預防壓瘡(主要在于消除壓瘡發生的原因,避免局部長期受壓;避免潮濕、摩擦及排泄的刺激;增進局部血液循環;改15、善全身營養),如使用保護性用具如氣墊、貼膜等,如何既維持舒適體位又能減少或避免摩擦力和剪切力而致壓瘡的發生(如移動時避免推、拉、拽等);如何保持皮膚干燥清潔和床單整潔、(勤翻身、勤抹洗、勤整理、勤更換);移動時避免推、拉患者。3.指導患者功能鍛煉,尤其是功能障礙患者應鼓勵其盡早功能鍛煉。4.加強營養:根據患者情況,攝取高熱量、高蛋白、高纖維素、高礦物質飲食,必要時少食多餐。七、人文關懷 (人性化、隱私保護) 1. 與患者見面有問候。 2. 操作中關注患者有無不適反應。 3. 移動患者時動作要輕柔,清潔皮膚與按摩時的力度需根據患者的耐受性與反應而定,局部皮膚無損傷。 4. 患者操作中和操作后安置16、在舒適體位; 5. 床單位整理及時,保暖;保護隱私,操作時拉上隔簾,未影響其他患者。7. 應急情況及處理無特殊附件二:湘雅醫院壓瘡護理處理操作流程及評分標準考場編號: 考生號: 監考老師: 計分: 項目內容及評分標準分值得 分評估準備20分1. 患者評估(1)核對醫囑、床號、姓名,有問候語,告知患者需要進行壓瘡護理之目的與必要性(,各0.5)(2)全面了解病情:意識、生命體征、營養、活動能力及合作程度,有無大、小便失禁(每項0.5 ) (3)壓瘡局部情況:部位、分期(見附錄)、大?。ㄩL、寬、深)、創面組織顏色與形態、潛行、竇道、滲出液、氣味及傷口周圍皮膚情況。(第2項1,其余每、0.5 ) (17、4)該患者壓瘡已接受的護理措施及效果,情緒反應,配合程度(,各0.15)1.51.00.503.532.521.55.554.543.50.50.350.152.用物評估:用物齊全、質量合格、擺放有序。用物包括:在慢性傷口處理的基礎上加濕性愈合敷料,即(1)換藥車,速干手消毒劑;(2)無菌用物:換藥包(止血鉗2把、彎盤2個、棉球數個、紗布數塊)、剪刀、手套、棉簽,一次性注射器、連接管(必要時),濕性愈合敷料(根據傷口需要)、皮膚保護膜(必要時)(,各1)(3)傷口清洗液與皮膚消毒劑:生理鹽水,絡合碘、75%酒精(必要時);4)清潔用物:彎盤、一次性治療巾或中單(若換藥包有雙層包裝紙,則可利用外18、層做墊巾),膠布、繃帶(必要時);(,各0.75)(5)傷口記錄工具:相機,傷口尺、記號筆、傷口護理評估與處理單(每,0.5 )(6)必要時備減壓裝置(氣墊床、水墊等)與用物(如軟枕)、傷口分泌物培養管。0.50.25021.510.510.50.251.51.00.750.510.50.250.50.2503.環境評估:清潔、安靜,光線充足,屏風或隔簾遮擋 (每項0.5 )1.510.504.自身評估:著裝規范、戴口罩,洗手(每項0.5)10.50操作要點60分1.備齊用物,攜用物、推換藥車至患者床旁(每項0.5)10.5002. 核對患者姓名、床號,向患者解釋壓瘡護理(處理換藥)的目的、必19、要性,告知實施過程中的配合事項(如在清創時疼痛不能忍受時要及時告知操作者),協助患者取舒適且便于處理換藥的體位(,得0.5 )1.51053.實施:充分評估患者(局部和全身情況)按照慢性傷口處理程序,根據壓瘡分期合理使用濕性愈合敷料,促進現有創面愈合,預防發生新的壓瘡及現有創面惡化。(1)暴露壓瘡傷口部位,將一次性治療巾或中單(若換藥包有雙層包裝紙,則可利用外層做墊巾)置于傷口部位之下。(2)觀察傷口周圍皮膚情況,觸摸其質地與皮溫;測量傷口大小,取得患者同意后由助手留下首次照片(每;2)(3)再次洗手(或速干手消毒劑);打開一次性換藥包,戴無菌手套;取出鑷子,分別夾棉球若干置于2個彎盤內,傾倒20、適量生理鹽水和絡合碘(每;1)(4)先用絡合碘消毒2遍傷口周圍皮膚,從外向里螺旋消毒至傷口邊緣,勿使絡合碘流入傷口內(每,得0.5)(5)生理鹽水擦拭或沖洗傷口及竇道、潛行,清除血液、污物及壞死組織(酌情選擇清創方法:機械、手術、自溶),詢問患者有無不適和疼痛,觀察患者反應 ( 第1和第3,各得2;第2,得4)(6)觀察傷口情況,再次評估傷口并拍照;必要時(或遵醫囑)取分泌物做培養(;前得4,后得2)(7)再次用絡合碘消毒傷口周圍皮膚 (8)用無菌紗布擦干傷口內的液體,再用另外一塊擦干傷口周圍皮膚(每,0.5)(9)根據傷口情況,結合患者全身情況、經濟狀況及治療意愿,選擇合適的內層敷料與外層敷21、料,并妥善固定(自粘性敷料需雙手服帖2-3分鐘,非自粘性敷料需膠布或繃帶固定,膠布粘帖方向與身體縱軸垂直)。如對壓瘡期患者局部使用半透膜敷料或水膠體敷料加以保護;壓瘡期患者采取針對性的治療和護理措施,定時換藥,清除壞死組織,選擇合適的敷料,皮膚脆薄著禁用半透膜敷料或者水膠體敷料;對無法判斷的壓瘡和懷疑深層組織損傷的壓瘡需進一步全面評估,采取必要的清創措施,根據組織損傷程度選擇相應的護理方法。(該程序既要口述,也要針對具體傷口實施,每。得5)(10)脫手套、洗手、取口罩,協助患者整理衣物,同時合理使用減壓裝置(氣墊床、水墊等)與用物(如軟枕),必要時使用皮膚保護膜?;颊呷∧鼙苊鈧诰植渴軌旱氖孢m22、臥位(每,1.5但最后,得2)。(11)處理用物,垃圾分類(12)準確填寫傷口護理評估與處理單(13)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及家屬發生壓瘡的相關因素、處理方法及避免壓瘡加重或出現新的壓瘡的系列措施。如對長期臥床患者可使用充氣床墊或者采取局部減壓措施,定期變換體位;避免拖、拉、拽;保持皮膚清潔;保持床單干燥、整潔,避免潮濕、摩擦及排泄物對皮膚的刺激;合并糖尿病者必須控制血糖等。(每;1)指導患者加強營養,攝取高熱量、高蛋白、高纖維素、高礦物質飲食,必要時少食多餐。(,0.5)指導患者與家屬觀察傷口局部情況,異常時及時告知醫護人員,如外敷料浸濕或敷料脫落時;并告知下一步處理計劃及下次換藥時間。(;前1.23、5,后2)10.543213210.51.510.586421642100.5010.5010864286.553.520.50.2504321543211.510.53.521.5評價20分1.用物是否擺放有序,質量合格,符合患者及壓瘡傷口需要。(前2項得1 ,后項得3 )54321遵守標準預防原則及換藥操作程序212.護理處理方法正確:有效促進現有創面愈合、預防發生新的壓瘡及現有創面惡化,體現在:評估仔細、全面,描述正確;敷料選擇合理,外敷料固定牢固、美觀;患者體位舒適;記錄全面、真實、專業術語(每;1)43213.操作熟練、流暢(不流暢扣1,順序顛倒、影響效果扣2)32104. 操作過程24、中:與患者交流,觀察患者反應并詢問有無不適與疼痛,體現人性化關懷,保護患者隱私(,得0.5 )21.510.55.患者/家屬能夠知曉發生壓瘡的相關因素,能配合并滿意已采取的促進現有創面愈合、預防發生新的壓瘡及現有創面惡化的系列護理措施。(,得1)210506.操作所用時間 15min,(超時1分鐘-0.5,2分鐘-1.0分,2分鐘全扣)21.51.00壓瘡護理處理操作流程2. 目的為有壓瘡的患者實施恰當的護理措施,促進壓瘡愈合;預防患者現有壓瘡惡化及發生新的壓瘡。二、適應證有意愿進行且能耐受壓瘡護理處理操作的患者三、禁忌癥病情極其危重的患者四、用物準備在慢性傷口處理所需物品的基礎上加濕性愈合敷25、料,即(1)換藥車,速干手消毒劑;(2)無菌用物:換藥包(止血鉗2把、彎盤2個、棉球數個、紗布數塊)、剪刀、手套、棉簽,一次性注射器、連接管(必要時),濕性愈合敷料(根據傷口需要)、皮膚保護膜(必要時);(3)傷口清洗液與皮膚消毒劑:生理鹽水,絡合碘、75%酒精(必要時);(4)清潔用物:彎盤、一次性治療巾或中單(若換藥包有雙層包裝紙,則可利用外層做墊巾),膠布、繃帶(必要時);(5)傷口記錄工具:相機,傷口尺、記號筆、傷口護理評估與處理單;(6)必要時備減壓裝置(氣墊床、水墊等)與用物(如軟枕)、傷口分泌物培養管。五、注意事項(護士操作)1.遵循標準預防、消毒隔離、無菌技術、安全的原則。2.26、護理處理前,全面評估:(1)對患者進行全面的評估,包括病情、意識、活動能力及合作程度;營養及皮膚狀況,有無大小便失禁。其中局部評估包括:壓瘡分期(附錄)、部位、大?。ㄩL、寬、深)、創面組織形態、潛行、竇道、滲出液、有無感染等。(2)壓瘡傷口對患者的影響,患者已接受的護理處理措施及效果。(3)護士自身具備的壓瘡護理處理知識與技能,必要時請專業人士(ET)會診,指導處理。(4)用物是否準備齊全,無菌物品是否均在有效期內。3.分析導致發生壓瘡的危險因素(全身和局部),按照壓瘡分期進行護理處理:(1)避免壓瘡局部受壓。(2)長期臥床患者可使用充氣床墊或者采取局部減壓措施,定期變換體位,避免壓瘡加重或出27、現新的壓瘡。病情危重者,根據病情變換體位,保證護理安全。(3)壓瘡期患者局部使用半透膜敷料或者水膠體敷料加以保護,禁止局部皮膚按摩,不宜使用橡膠類圈狀物。(4)壓瘡期患者采取針對性的治療和護理措施,定時換藥,清除壞死組織,選擇合適的敷料,皮膚脆薄著禁用半透膜敷料或者水膠體敷料。(5)對無法判斷的壓瘡和懷疑深層組織損傷的壓瘡需進一步全面評估,采取必要的清創措施,根據組織損傷程度選擇相應的護理方法。(6)根據患者情況加強營養。4.換藥處理注意:(1)操作前須向患者及家屬介紹換藥的目的及必要性、程序及可能出現的不適。(2)如患者有多個傷口,勿同時暴露,應先處理較清潔的,后處理感染的傷口。(3)如傷口28、需要填塞,選用合適敷料,輕松填塞傷口切勿過緊,敷料末段須留在傷口外,以利引流與取出。(4)如傷口需沖洗,應選用合適的注射器(30mL配去掉的尼龍針頭),沖洗時力度柔和,避免過度沖擊致傷口受損,沖洗后必須將沖洗液引出。(5)在護理過程中,如傷口出現紅、腫、痛等感染征象時,及時與醫師溝通進行處理,如進行傷口分泌物細菌培養。5.對預防措施不足之處加以彌補,如減壓裝置(氣墊床、水墊等)與用物(如軟枕)的使用。附錄:美國國家壓瘡咨詢委員會(NPUAP)2007年壓瘡分期(1)可疑深部組織損傷:由于壓力或剪力造成皮下軟組織損傷引起的局部皮膚顏色的改變(如變紫、變紅),但皮膚完整。(2)I 期:皮膚完整、發29、紅,與周圍皮膚界限清楚,壓之不褪色,常局限于骨凸處。(3)II 期:部分表皮缺損,皮膚表淺潰瘍,基底紅,無結痂,也可為完整或破潰的血皰。(4)III 期:全層皮膚缺失,但肌肉、肌腱和骨骼嘗未暴露,可有結痂、潛行和竇道。鼻梁、耳、枕部和踝部沒有皮下組織,因此III 期潰瘍會比較淺表。而一些肥胖的部位會非常深。(5)IV 期:全層皮膚缺失伴有肌肉、肌腱和骨骼的暴露,常有結痂、潛行和竇道。有時伴有骨髓炎。鼻梁、耳、枕部和踝部沒有皮下組織,因此IV期潰瘍也會比較淺表。(6)不能分期:全層皮膚缺失但潰瘍基底部覆有腐痂和痂皮。只有徹底清創后才能測量傷口真正的深度,否則無法分期。 注意: 踝部的焦痂是穩定的30、(干燥的、粘附牢固的、完整且無紅斑或波動的),可以作為身體自然的(或生物學的)屏障,不應移除。 六、患者宣教1告知患者及家屬發生壓瘡的相關因素、預防措施和處理方法,取得患者的配合。3. 指導患者及家屬觀察傷口局部情況(滲液、出血、疼痛)之方法,異常時及時告知醫護人員處理。 4.指導患者加強營養:攝取高熱量、高蛋白、高纖維素、高礦物質(鈣、鋅)飲食,必要時少食多餐增加創面愈合能力。5. 護理處理壓瘡的同時,壓瘡預防措施需同步跟進,以促進壓瘡愈合、預防現有壓瘡惡化及發生新的壓瘡。七、人文關懷 (人性化、隱私保護) 1. 與患者見面有問候。 2. 在護理處理過程中,保護隱私,拉上隔簾;觀察并詢問患者的反應,鼓勵患者說出自己的主觀感受,適當給予操作程序與方法的調整,如清創壞死組織時患者疼痛明顯,可暫緩清創或改用自溶清創方法。3.操作中患者處于舒適且便于處理換藥的體位,操作后安置在避免傷口局部受壓的舒適體位。八、 應急情況及處理在手術清創過程中,出血較多時,暫緩操作并壓迫止血,必要時請醫生協助;調整清創方法為自溶清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