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雙向轉診管理制度附雙向轉診協議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40071
2024-09-08
11頁
107KB
1、醫院雙向轉診管理制度附雙向轉診協議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一、雙向轉診指征(一)上轉指征根據患者病情,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應將下列情形的病例及時轉至二級及以上醫院(含專科、中醫、中西結合等醫院)和婦幼保健院。1、涉及醫療服務內容超出醫療機構核準登記的診療科目范圍的;2、依據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辦法、省手術分級管理規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不具備相關醫療技術臨床應用資質或手術資質的;3、重大傷亡事件中傷情較重、急性中毒者癥狀較重及臨床各科急危重癥,病情屬本醫療機構難以控制和無能力處理的;4、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就診32、次以上(含3次)仍不能明確診斷,需要進一步診治的;5、病情復雜,醫療風險大、難以判斷預后的;6、依據有關法律法規,需轉入專業防治機構治療的;7、市、縣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它情況。(二)下轉指征有下列情形的患者在征得患者或家屬的同意后,二級及以上醫院(含專科、中醫、中西結合等醫院)和婦幼保健院可將其轉回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治療或管理:1、普通常見病、多發病,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有能力診治的;2、診斷明確的患者,處理后病情穩定,已無需繼續住院但需長期管理的;3、各類手術后病情穩定,僅需康復醫療或定期復診的;4、各種疾病晚期僅需保守、支持、姑息治療的;5、市、縣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它情況。二、雙向轉診基本原3、則雙向轉診過程中,必須遵循以下原則:(一)分級醫療原則為合理利用醫療衛生資源,充分發揮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功能,常見病、多發病主要由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或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診療,疑難危重疾病則根據病情實施逐級轉診;經上級醫院診斷明確、治療后病情穩定、進入恢復期、符合下轉指征的病例,則轉回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接受康復、護理支持與管理。中心衛生院作為一定區域范圍的醫療衛生服務中心,應承擔對周邊區域內一般衛生院的轉診服務;納入鄉村一體化管理的村衛生室,在鄉鎮衛生院的指導和管理下,應積極參與下轉病人的治療服務工作。(二)就近轉診原則根據醫療機構區域布局,應按方便、及時、快捷的原則就近轉診,有特殊約定轉診關系的除4、外。(三)自主選擇原則首診醫療機構引導轉診時應當尊重患者的知情權,認真介紹可轉往的醫院及其專科情況,最終由患者自主選擇是否轉診及轉往的醫院。(四)逐級上轉原則患者因病情需要上轉,除非特殊原因,原則上應轉往本醫療機構之上級醫院,實施逐級轉診。三、轉診程序(一)簽訂轉診協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與二級以上醫院逐級簽訂雙向轉診協議書(附件1),明確轉診流程、技術支持以及明確雙方責任義務,建立雙向轉診綠色通道。(二)簽署轉診同意書符合轉診指征的,確定轉診后,醫患雙方應當簽訂書面知情同意書。(三)填寫雙向轉診單醫療機構在上轉、下轉前,均需填寫雙向轉診單(附件2)。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上轉病例時應提供前期診療信息;5、上級醫院下轉病例時應提供檢查結果、后續治療方案及康復指導。(四)全程管理醫療機構必須填寫雙向轉診登記表(附件3),做好轉出、轉入登記,并做好相關信息反饋。四、保障措施(一)落實優惠政策。各醫院要簡化轉診患者的相關手續,及時優先安排就診或住院;對轉來醫療機構已做的檢查、檢驗結果,如已能滿足診療需要,應按照醫學檢驗檢查結果同城互認的原則予以認可。(二)強化宣傳教育。相關聯的醫療機構要通過各種媒介,采取群眾易于接受的方式,廣泛宣傳基層首診、分級醫療、雙向轉診和上下聯動的醫療服務模式,正確引導患者就醫。醫院也應當加強內部宣傳教育,在廣大醫務人員中樹立分級醫療、雙向轉診的意識。(三)建立健全制度。相關聯6、的醫療機構要嚴格按照規定的指征開展雙向轉診工作,制定內部流程、管理規范、考核及獎懲制度等。要設立或指定部門負責雙向轉診工作,負責辦理相關手續,協調解決轉診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確保各項措施落實到位,雙向轉診運行流暢。附件:1、雙向轉診協議書2、雙向轉診單3、雙向轉診登記表附件1:雙向轉診協議書甲方: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名稱)乙方: (醫院名稱)為貫徹落實省醫療機構雙向轉診管理規范(試行)精神,確保人民群眾醫療安全,甲乙雙方經過協商,就雙方在醫療衛生服務工作中實施雙向轉診達成如下協議:一、在患者或家屬知情同意的前提下,甲方將疑難、危重病員及其它符合上轉指征的患者轉至乙方診治。二、乙方對甲方轉送的危重7、患者優先安排診療,為患者提供優質、便捷的服務。三、在患者或家屬知情同意的前提下,乙方將居住在甲方服務范圍的康復期及其他符合下轉條件的患者轉至甲方進行后續和康復治療。 四、雙方要及時向對方提供患者的有關診療資料,上級醫療機構要對下轉患者要提出后續治療和管理方案。五、下轉的患者如病情發生變化,接受醫院要及時與轉出的上級醫院聯系,上級醫院要及時安排經治醫師參與診療,必要時派駐到基層單位指導診療。轉出的上級醫院派駐醫師不收取會診費。六、違約責任:本協議以更好地體現以患者為中心,雙方承諾互不承擔經濟責任。如未按協議履行義務,則違約方應向市、縣(市、區)衛生行政部門做出書面解釋,并予改進。七、其它未盡事宜8、,甲乙雙方可另行協商解決。 八、本協議一式叁份,甲乙雙方各執一份,報衛生局一份。 甲方代表簽字: 乙方代表簽字: 年 月 日 年 月 日附件2: 醫院雙向轉診單(存根)姓名 性別 年齡 門診/住院號 科別 轉診原因 轉往醫療機構 患方聯系電話 轉出時間 年 月 日 時 分 患方知情同意簽字 轉診醫療機構 轉診醫生 醫院雙向轉診(上轉)單科別 門診/住院號 患者姓名:性別:年齡:公費、職工醫保、居民醫保、新農合、自費轉診醫療機構:轉往醫療機構:病情摘要及處置情況:轉診目的:轉送方式:救護中心接送、轉診單位護送、患者自理患方知情同意簽字:轉出時間: 年 月 日 時 分上轉機構蓋章:轉診醫生 轉入接9、受醫療機構:時間: 年 月 日 時 分接診醫生 醫院雙向轉診單(存根)姓名 性別 年齡 轉出病區 床號 住院號 轉診原因 轉往醫療機構 患方聯系電話 轉出時間 年 月 日 時 分 患方知情同意簽字 轉診醫療機構 轉診醫生 醫院雙向轉診(下轉) 科別 患者姓名:性別:年齡:門診號:住院號:轉往醫療衛生服務機構:轉診性質及部門:會診 門診 急診 住院 其他:病情摘要及診療情況:(住院患者詳見出院小結)后續治療方案與管理建議:預約復診或隨訪時間、方式:患者知情同意簽字:轉出(院)時間: 年 月 日 時 分下轉機構蓋章:轉診醫生:接收時間:接診醫生:附件3:醫院雙向轉診(出-入)登記表轉出住院號姓名性別年齡病區就診時間診斷轉出時間轉往醫院隨訪情況轉回時間處理方案轉診醫師(醫院)雙向轉診(入-出)登記表門診/住院號姓名性別年齡病區聯系電話診斷轉診時間轉入時間轉出時間轉診分類醫師簽字門診急診住院為規范我院轉診管理,同時促進與上級醫院以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分工協作機制的形成,逐步完善基層首診、分級醫療、雙向轉診、上下聯動的醫療服務模式,為城鄉居民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經濟、有序的醫療衛生服務,特制定本制度。經醫療質量管理委員會討論通過,院長批準,現下發給你們,望各相關科室認真參照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