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中醫醫院危急值報告制度及程序.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40209
2024-09-08
8頁
44.50KB
1、縣中醫醫院“危急值”報告制度及程序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縣中醫醫院“危急值”報告制度一、目的(一) 保護患者的利益。醫技科室及時準確的檢查、檢驗報告是臨床醫生決定診斷和治療的可靠依據。“危急值”信息,可供臨床醫生對生命處于危險邊緣狀態的患者采取及時、有效的治療,最大限度地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及時的診療服務,甚至挽救患者的生命。(二) 增強醫務人員責任心。“危急值”報告制度的制定與實施,能有效增強醫技工作人員的主動性和責任心,提高醫技工作人員的理論水平,增強醫技人員主動參與臨床診斷的服務意識,促進臨床、醫2、技科室之間的有效溝通與合作。二、臨床危急值報告項目及報告范圍(一)心電檢查“危急值”報告范圍:1、心臟停搏;2、急性心肌缺血;3、急性心肌損傷;4、急性心肌梗死;5、致命性心律失常:心室撲動、顫動;室性心動過速;多源性、RonT型室性早搏;頻發室性早搏并Q-T間期延長;預激綜合征伴快速心室率心房顫動;心室率大于180次/分的心動過速;二度II型及二度II型以上的房室傳導阻滯;心室率小于40次/分的心動過緩;大于2秒的心室停搏。(二)醫學影像檢查“危急值”報告范圍:1、中樞神經系統: 嚴重的顱內血腫、挫裂傷、蛛網膜下腔出血的急性期; 硬膜下/外血腫急性期; 腦疝、急性腦積水; 顱腦CT或MRI掃3、描診斷為顱內急性大面積腦梗死(范圍達到一個腦葉或全腦干范圍或以上); 腦出血或腦梗塞復查CT或MRI,出血或梗塞程度加重,與近期片對比超過15以上。2、脊柱、脊髓疾病:X線檢查診斷為脊柱骨折,脊柱長軸成角畸形、錐體粉碎性骨折壓迫硬膜囊。3、呼吸系統:氣管、支氣管異物;液氣胸,尤其是張力性氣胸;肺栓塞、肺梗死。4、循環系統:心包填塞、縱隔擺動;急性主動脈夾層動脈瘤。5、消化系統:食道異物;消化道穿孔、急性腸梗阻;急性膽道梗阻;急性出血壞死性胰腺炎;肝脾胰腎等腹腔臟器出血。6、頜面五官急癥:眼眶內異物;眼眶及內容物破裂、骨折;頜面部、顱底骨折。7、超聲發現:急診外傷見腹腔積液,疑似肝臟、脾臟或腎臟4、等內臟器官破裂出血的危重病人;急性膽囊炎考慮膽囊化膿并急性穿孔的患者;考慮急性壞死性胰腺炎;懷疑宮外孕破裂并腹腔內出血;晚期妊娠出現羊水過少并胎兒呼吸、心率過快;心臟普大并合并急性心衰;大面積心肌壞死;大量心包積液合并心包填塞。(三)檢驗危急值報告范圍:項目正常參考值范圍危急值報告范圍血糖2.5 mmol/L 22.2 mmol/L尿素2.14-7.14 mmol/L36 mmol/L血清鉀3.5-5.5 mmol/L2.5 mmol/L 6.50 mmol/L血清鈉136-145 mmol/L120 mmol/L 165 mmol/L血清鈣2.15-2.75 mmol/L1.6 mmol/L5、 3.5 mmol/L總二氧化碳21-29 mmol/L6 mmol/L總膽紅素2-23 umol/L340 umol/L血清淀粉酶28-100U/L血350U/L 尿2000U/L血肌酐33-133umol/L350 umol/L白細胞計數4.0-10X109/L2.3 X109/L或 30 X109/L血紅蛋白110-160g/L50g/L 或200g/L血小板100-300 X109/L50 X109/L或1000g/LPT 20sAPTT 150s三、報告程序(一)門、急診病人“危急值”報告程序門、急診醫生在診療過程中,如疑有可能存在“危急值”時,應詳細記錄患者的聯系方式;在采取相關治6、療措施前,應結合臨床情況,并向上級醫生或科主任報告,必要時與有關人員一起確認標本采取、送檢等環節是否正常,確定是否重新復檢。醫技科室工作人員發現門、急診患者檢查(驗)出現“危急值”情況,應及時通知門、急診醫生,由門、急診醫生及時通知病人或家屬取報告并及時就診;一時無法通知病人時,應及時向門診部、總值班、醫務科報告。必要時門診部應幫助尋找該病人,并負責跟蹤落實,做好相應記錄。醫生須將診治措施記錄在門診病歷中。(二)住院病人“危急值”報告程序1、醫技人員發現“危急值”情況時,檢查(驗)者首先要確認檢查儀器、設備和檢驗過程是否正常,核查標本是否有錯,操作是否正確,儀器傳輸是否有誤等,在確認臨床及檢查7、(驗)過程各環節無異常的情況下,才可以將檢查(驗)結果發出,立即電話通知病區醫護人員“危急值”結果,同時報告本科室負責人或相關人員,并做好“危急值”詳細登記。2、臨床醫生和護士在接到“危急值”報告電話后,如果認為該結果與患者的臨床病情不相符或標本的采集有問題時,應重新留取標本送檢進行復查。如結果與上次一致或誤差在許可范圍內,應在報告單上注明“已復查”,檢驗科應重新向臨床科室報告“危急值”,臨床科室應立即派人取回報告,并及時將報告交管床醫生或值班醫生。管床醫生或值班醫生接報告后,應立即報告上級醫生或科主任,并結合臨床情況采取相應措施。3、管床醫生需6小時內在病程中記錄接收到的“危急值”報告結果和8、診治措施。接收人負責跟蹤落實并做好相應記錄。(三)體檢中心“危急值”報告程序醫技科室檢出“危急值”后,立即打電話向體檢中心相關人員或主任報告。體檢中心接到“危急值”報告后,需立即通知病人速來醫院接受緊急診治,并幫助病人聯系合適的醫生,醫生在了解情況后應先行給予該病人必要的診治。體檢中心負責跟蹤落實并做好相應記錄。醫護人員接獲電話通知的患者的“危急值”結果時,必須進行復述確認后方可提供給醫生使用。四、登記制度“危急值”報告與接收均遵循“誰報告(接收),誰記錄”原則。各臨床科室、醫技科室應分別建立檢查(驗)“危急值”報告登記本,對“危急值”處理的過程和相關信息做詳細記錄。五、質控與考核(一)臨床、醫技科室要認真組織學習“危急值”報告制度,人人掌握“危急值”報告項目與“危急值”范圍和報告程序。科室要有專人負責本科室“危急值”報告制度實施情況的督察,確保制度落實到位。(二)文件下發之日起,“危急值”報告制度的落實執行情況,將納入科室質量考核內容。督察室、醫務科、護理部等職能部門將對各臨床醫技科室“危急值”報告制度的執行情況和來自急診科、重癥監護病房、手術室等危重病人集中科室的“危急值”報告進行檢查,提出“危急值”報告制度持續改進的具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