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手術分級及分類管理與審批制度.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40288
2024-09-08
7頁
19.12KB
1、醫院手術分級及分類管理與審批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手術分級及分類管理與審批制度為了確保手術安全和手術質量,預防醫療事故發生,加強我院和各級醫師的手術管理,根據醫療機構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和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結合醫院分級管理和基本現代化醫院的要求,參照有關資料,制定本制度。一、手術分類主要根據手術過程的復雜性和對手術技術的要求,把手術分為:(一)甲類手術:手術過程復雜,手術技術難度大的各種手術。(二)乙類手術:手術過程較復雜,手術技術有一定難度的各種重大手術。(三)丙類手術:手術過程不復雜2、,手術技術難度不大的各種中等手術。(四)丁類手術:手術過程簡單,手術技術難度低的普通常見小手術。注:微創(腔內)手術根據其技術的復雜性分別列入各分類手術中。二、手術醫師分級根據其取得的衛生技術資格及其相應受聘職務,規定手術醫師的分級。所有手術醫師均應依法取得執業醫師資格。(一)住院醫師1.低年資住院醫師:從事住院醫師工作3年以內,或碩士生畢業,從事住院醫師工作2年以內者。2.高年資住院醫師:從事住院醫師工作3年以上,或碩士生畢業取得執業醫師資格,并從事住院醫師工作2年以上者。(二)主治醫師1.低年資主治醫師:擔任主治醫師工作3年以內,或臨床博士生畢業2年以內者。2.高年資主治醫師:擔任主治醫師3、工作3年以上,或臨床博士生畢業2年以上者。(三)副主任醫師1.低年資副主任醫師:擔任副主任醫師工作3年以內者。2.高年資副主任醫師:擔任副主任醫師工作3年以上者。(四)主任醫師三、各級醫師手術范圍(一)低年資住院醫師:在上級醫師指導下,逐步開展并熟練掌握丁類手術。(二)高年資住院醫師:在熟悉掌握丁類手術的基礎上,在上級醫師指導下逐步開展丙類手術。(三)低年資主治醫師:熟練掌握丙類手術,并在上級醫師指導下,逐步開展乙類手術。(四)高年資主治醫師:掌握乙類手術,有條件者可在上級醫師指導下,適當開展一些甲類手術。(五)低年資副主任醫師:熟練掌握乙類手術,在上級醫師指導下,逐步開展甲類手術。(六)高年4、資副主任醫師:在主任醫師指導下,開展甲類手術,亦可根據實際情況單獨完成甲類手術、新開展的手術和科研項目手術。(七)主任醫師:熟悉完成甲類手術,特別是完成新開展的手術或引進的新手術,或重大探索性科研項目手術。四、手術審批權限手術審批權限是指對各類手術的審批權限,是控制手術質量的關鍵。(一)正常手術1.甲類手術:由科主任審批,高年資副主任醫師以上人員簽發手術通知單,報醫務科備案。特殊病例手術須填寫手術審批單,科主任根據科內討論情況,簽署意見后報醫務科,由業務副院長審批。2.乙類手術:由科主任審批,副主任醫師以上人員簽發手術通知單。3.丙類手術:由科主任審批,高年資主治醫師以上人員簽發手術通知單。45、.丁類手術:由主治醫師審批,并簽發手術通知單。5.開展重大的新手術以及探索性(科研性)手術項目,需提交專題報告至醫院經專家委員會討論后,由醫院上報市衛生局經衛生廳指定的學術團體論證,并經醫學倫理委員會評審后方能在醫院實施。對重大涉及生命安全和社會環境的項目還需按規定上報國家有關部門批復。(二)特殊手術凡屬下列之一的可視為特殊手術:1.被手術者系外賓、華僑、港、澳、臺同胞的。2.被手術者系特殊保健對象如高級干部、著名專家、學者、知名人士及民主黨派負責人。3.各種原因導致毀容或致殘的。4.可能引起司法糾紛的。5.同一病人24小時內需再次手術的。6.高風險手術。7.應邀到外院會診參加手術者或邀請外院6、醫師來我院參加手術者。異地行醫必須按執業醫師法有關規定執行。8.器官切除及大器官移植。以上手術,須科內討論,科主任簽字報醫務科審批,由業務院長或院長審批,由副主任醫師以上人員簽發手術通知單。執業醫師,異單位,異地行醫手術,需按執業醫師法及醫師外出會診管理暫行規定的要求辦理相關審批手續。外籍醫師的執業手續按國家有關規定審批。此外,在急診或緊急情況下,為搶救病員生命,經治醫師應當機立斷,爭分奪秒積極搶救,并及時向上級醫師和總值班匯報,不得延誤搶救時機。五、管理要求1.各科室和各級醫師要嚴格執行“手術范圍”,開展規定范圍外的手術由所在科室根據其實際工作能力和水平提出書面報告,上報醫院醫務科審核,經分7、管院長簽發并上報市衛生局批準后執行。對連續兩年發生兩起以上醫療事故的人員降一級執行,直至取消手術資格,并報市衛生局備案;重新恢復手術級別,須經醫院和市衛生局考核后裁定。2.超范圍手術需根據醫護人員結構、技術水平、基礎設施、設備條件、現場操作等綜合考評合格后,經市衛生局審批同意方可進行。若遇緊急特殊情況,科室或醫師超范圍開展與職、級不相稱的手術,需應邀請上級醫院會診并電話報請市衛生局批準后進行,術畢一周內補辦書面手續。科研性項目手術必須征得患者或家屬同意。3.超范圍手術的審批程序:由科室提出申請,經醫院學術委員會討論同意后,由醫務科匯總材料,上報市衛生局批準。申請批準時需提供一下材料: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原件和復印件;醫院相關科室、醫護人員學歷、職稱、技術開展情況,設備、基礎設施條件及日常技術質量考核情況;近二年本科室重大醫療過失行為、醫療事故爭議、醫療事故發生情況統計;開展新手術的可行性論證報告;人員進修學習情況;是否有上級指導醫師;其它需要提供的資料。4.各科室、各級醫師未按本規定執行的,一經查實,將追究科室負責人及相關人員的責任,對由此而造成醫療事故的,依法追究相應的責任。明確各科室、各級醫師手術范圍,是規范醫療行為,保障醫療安全,維護患者利益的有效措施,各科室、各級醫師必須嚴格遵照執行。注:臨床各科手術具體分類(另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