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護士護理工作核心規章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40374
2024-09-08
17頁
72.50KB
1、醫院護士護理工作核心規章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護理核心制度護理查對制度查對制度是保證患者安全,防止差錯事故發生的一項重要措施。因此,護士在工作中必須具備嚴肅認真的態度,思想集中,嚴格執行三查八對,才能保證患者的安全和護理工作的正常進行。一、醫囑查對制度 1、醫囑須經雙人查對無誤方可執行,應做到班班查對。2、處理醫囑與查對者,均須簽全名。3、臨時醫囑執行者,要記錄執行時間并簽全名。對有疑問的醫囑需向醫師問清后方可執行。4、搶救患者時,醫師下達的口頭醫囑,執行者須復述一遍,雙人核查后方可執行。搶救時保留用2、過的空安瓿,經二人核對后方可棄去。5、護士長每周至少參加總查對醫囑一次。二、服藥、注射、輸液查對制度1、服藥、注射、輸液前必須嚴格執行三查八對。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八對:床號、姓名、藥名、劑量、濃度、時間、用法、有效期。2、備藥前檢查藥品質量,注意水劑、片劑有無變質,安瓿有無裂痕,大液體有無瓶口松動、混濁、沉淀、絮狀物,有效期與批號。不符合要求與標簽不清不得使用。3、擺藥后必須經第二人查對后方可執行。4、易致過敏的藥物,給藥前應詢問有無過敏史。使用毒、麻及精神藥時,要經過反復核對,用后保留安瓿。用多種藥物時注意配伍禁忌。5、發藥、注射時,如患者提出疑問,應及時檢查,確認無誤后方可執3、行。三、輸血查對制度1、根據醫囑,輸血及血液制品的申請單,需經二人核對患者姓名、住院號、血型(含Rh 因子)、并與患者核實后方可抽血配型。2、輸血前檢查采血日期、血液有無凝血塊或溶血、血袋有無滲漏。3、檢查輸血單與血袋標簽上血型、血量、血袋號是否一致,交叉配血報告有無凝集。4、查患者的床號、姓名、年齡、住院號、血型。5、輸血前交叉配血報告須經二人核對無誤后方可執行。6、輸血完畢,應保留血或血制品包裝,及時送回輸血科。四、手術查對制度1、進行術前準備及手術室接患者手術時應查對患者的科室、床號、姓名、性別、年齡、住院號、診斷、手術名稱及手術部位(左、右)與患者腕帶信息是否相符。2、手術前查對患者姓4、名、診斷、手術名稱、配血報告、術前用藥、藥物過敏試驗等。3、手術使用的無菌物品須查對滅菌指示卡證明已達無菌后方可使用。4、凡進行體腔或深部手術,必須術前、縫合前、縫合后經二人清點所有器械、敷料數目是否相符,并登記簽名。5、核對手術標本無誤后進行登記,并送病理室。五、供應室查對制度1、準備器械包時,查對品名、數量、質量及清潔度。2、發器械包時,查對名稱、消毒日期。3、收器械包時,查對數量、質量、清潔處理情況。4、在發放一次性醫療用品耗材前,應認真做好查對工作,凡包裝破損或過期產品一律不得發放。六、飲食查對制度1、每日查對醫囑后,按飲食單核對患者床前飲食卡,對床號、姓名及飲食種類。2、飲食前查對飲5、食單與飲食種類是否相符。3、開飯時,在患者床前再查對一次。七、標本采集查對制度1、核對醫囑,打印檢驗條碼。2、按檢查項目準備標本采集用具、標本容器。3、采集標本時,查對床號、姓名、標本類型、檢驗目的,確定采集方式,標本采集量等。4、采集結束,再次核對無誤后,將標本按要求送檢。分級護理制度分級護理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間,醫護人員根據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確定并實施不同級別的護理。醫院臨床科室應當結合實際制定并落實分級護理的規章制度、護理規范和工作標準,保障患者安全,提高護理質量。臨床護士根據患者的護理級別和醫生制訂的診療計劃,為患者提供基礎護理服務和護理專業技術服務。依據患者的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分6、為特級護理、一級護理、二級護理和三級護理。分級方法: 1、患者入院后應根據患者病情嚴重程度確定病情等級。 2、根據患者Barthcl指數總分;確定自理能力的等級(見表1)。 3、依據病情等級和(或)自理,確定患者護理分級。 4、臨床醫護人員應:根據患者的病情和自理能力的變化動態調整患者護理分級。特級護理(一)病情依據1、維持生命,實施搶救性治療的重癥監護患者;2、病情危重隨時可能發生:病情變化需要進行監護、搶救的患者;3、各種復雜或大手術后產重創傷或大面積燒傷的患者。(二)護理要點1、嚴密觀察患者病情變化,監測生命體征;2、根據醫囑,正確實施治療、給藥措施;3、根據醫囑,準確測量出入量;4、根7、據患者病情,正確實施基礎護理和專科護理,如口腔護理、壓瘡護理、氣道護理及管路護理等,實施安全措施;5、保持患者的舒適和功能體位;6、實施床旁交接班。一級護理(一)病情依據1、病情趨向穩定的重癥患者;2、病情不穩定或隨時可能發生變化的患者;3、手術后或者治療期間需要嚴格臥床的患者;4、自理能力重度依賴的患者。(二)護理要點1、每小時巡視患者,觀察患者病情變化;2、根據患者病情,測量生命體征;3、根據醫囑,正確實施治療、給藥措施;4、根據患者病情,正確實施基礎護理和專科護理,如口腔護理、壓瘡護理、氣道護理及管路護理等,實施安全措施;5、提供護理相關的健康指導。二級護理(一)病情依據1、病情趨于穩定8、或未明確診斷前,仍需觀察,且自理能力輕度依賴的患者;2、病情穩定,仍需臥床,且自理能力輕度依賴的患者;3、病情穩定或處于康復期且自理能力中度依賴的患者。(二)護理要點1、每2小時巡視患者,觀察患者病情變化;2、根據患者病情,測量生命體征;3、根據醫囑,正確實施治療、給藥措施;4、根據患者病情,正確實施護理措施和安全措施;5、提供護理相關的健康指導。三級護理(一)病情依據:病情穩定或處于康復期,且自理能力輕度依賴或無需依賴的患者。(二)護理要點1、每3小時巡視患者,觀察患者病情變化;2、根據患者病情,測量生命體征;3、根據醫囑,正確實施治療、給藥措施;4、提供護理相關的健康指導。表1 自理能力分9、級自理能力等級等級劃分標準需要照顧程度重度依賴總分40全部需要他人照護中度依賴總分4160大部分需他人照護輕度依賴總分6199少部分需他人照護無需依賴總分100分無需他人照護Barthel指數(BI)評定量表序號項目完全獨立需部分幫助需極大幫助完全依賴1進食10502洗澡503修飾504穿衣10505控制大便10506控制小便10507如廁10508床椅轉移1510509平地行走15105010上下樓梯1050Berthel指數總分: 分注: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在每個項目對應的得分上畫“”護理交接班制度交接班制度是保證醫療護理工作晝夜連續進行的一項重要措施,護理人員必須嚴肅認真地貫徹執行。1、10、值班人員必須堅守工作崗位,履行職責,保證各項護理工作準確及時地進行。2、每班必須按時交接班,接班者提前15分鐘到崗,清點交班物品及藥品,在接班者未明確交班內容前,交班者不得離開崗位。3、值班者必須在交班前完成本班各項工作,寫好交班報告,整理好物品。遇到特殊情況,必須詳細交班,并與接班者共同處理后方可離去。日班要為夜班做好物品準備,如敷料、試管、標本瓶、注射器、常備器械、被服等,以便夜班工作;夜班必須在交班前完成手術患者的一切準備工作以便手術室及時接走患者。4、交接中,如發現病情、治療、器械物品交代不清應立即查問。接班時發現問題,應由交班者負責;接班后因交接不清,發生差錯事故或物品遺失,應由接班11、者負責。5、本班時間內出院、轉科、死亡的患者,一律由當班做好患者單元的整理及其他事宜,不得借故推給下一班。6、交班內容及要求:(1)患者總數、出入院、轉科(院)、手術(分娩)、死亡人數,以及新入院、手術前、手術當日、分娩、危重、搶救、特殊檢查、特殊處置患者(如次日早晨禁食)的病情變化及患者思想情緒波動的情況等,寫出書面護理交班報告。(2)交代醫囑執行情況,重癥患者的護理記錄、各種檢查標本采集及各種處置完成情況。尚未完成的工作,也應向接班者交代清楚。(3)交代常備貴重、毒、麻、限制藥品及搶救物品、器械、儀器等的數量與效能,交接班者均應簽全名。(4)對所有患者進行床頭交班,重點查看危重、搶救、昏迷12、大手術、癱瘓患者的病情,如:生命體征、輸液、皮膚、各種引流管、特殊治療情況及各??谱o理執行情況。(5)交接班者共同巡視、檢查病房清潔、整齊、安靜、安全要求及陪護人數等各項工作的落實情況。搶救工作制度1、工作人員應保持嚴肅認真積極有序的工作態度,分秒必爭搶救患者。2、參加人員必須全力以赴,明確分工,緊密配合,聽從指揮,堅守崗位,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3、搶救器械及藥品,必須齊全完備,定人保管,定點放置,用后隨時補充,隨時檢查。4、參加搶救人員必須熟練掌握各種搶救技術操作,以保證搶救的順利進行。5、要經常觀察病情,準確及時的記錄護理記錄單,包括時間、劑量、方法及臨床表現。6、嚴格交接班制度和查對13、制度。7、及時與患者家屬聯系,讓其了解病情變化。8、如病情需要轉ICU患者,由主治醫師決定和ICU聯系,由經治醫生和負責護士護送至ICU。9、搶救完畢應及時清理物品進行消毒登記,必要時進行搶救小結。10、如在ICU患者病情已經穩定,經主治醫師決定后,由ICU護士護送至病房,并詳細交班。臨床安全輸血管理制度1、 認真學習臨床輸血技術規范,確保輸血安全。2、護理人員取血時,凡存在以下情形,應拒絕領用:(1)標簽破損、字跡不清;(2)血袋有破損、漏血;(3)血液中有明顯凝塊;(4)血漿中有明顯凝塊;(5)血漿呈乳糜狀或暗灰色;(6)血漿中有明顯氣泡、絮狀物或粗大顆粒;(7)未搖動時血漿層與紅細胞的界14、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現溶血;(8)紅細胞層呈紫紅色;(9)血液過期或采血袋超過有效期以及血液內容物與標簽標識不一致等其他須查證的情況。3、各科室從輸血科取回的血液盡快輸用,不得自行儲血,急癥搶救患者應按需取血,不得一次取回數袋放室溫備用。4、臨床科室的護士給患者輸血前,應認真檢查血袋標簽記錄,必須由二人嚴格查對患者床號、姓名、住院號、血袋號、血型、血液種類、血量、交叉配血結果及采血時間等無誤后,方可進行輸血治療并雙簽名。5、出現輸血不良反應時,應立即停止輸血,積極治療搶救,及時向上級醫師匯報并詳細記錄。同時保留血袋及輸血器、認真填寫輸血不良反應回報單,一并及時送回輸血科保存。護理不良事件報告制度15、一、不良事件是指在臨床診療活動中以及醫院運行過程中,任何可能影響病人的診療結果、增加病人的痛苦和負擔并可能引發醫療糾紛或造成醫療差錯事故,以及影響醫療工作的正常運行和醫務人員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二、不良事件分級1)警告事件 非預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進展過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喪失。2)不良事件在疾病醫療過程中是因診療活動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患者機體與功能損害。 3)未造成后果事件 雖然發生的錯誤事實,但未給患者機體與功能造成任何損害,或有輕微后果而不需任何處理可完全康復。4)隱患事件 由于及時發現錯誤,未形成事實。三、上報范圍1)可疑即報:不能排除事件的發生和護理行為無關就報。2)瀕臨事件上報16、:有些事件雖然當時并未成傷害,但根據護理人員的經驗認為,再次發生同類事件的時候,可能會造成患者傷害,也需要上報。3)護理不良事件:一般不良事件:由于護士預見性不足而發生的不良事件,未對患者造成傷害,或造成一定傷害,但患者及家屬未予追究責任。嚴重不良事件:事件對患者造成嚴重傷害;或造成醫院賠付;或違反制度,性質惡劣。4)上報類型:包括處理醫囑錯誤、給藥差錯、院內發生壓瘡、患者跌倒、墜床、管路滑脫、意外事件等。四、上報程序1)一般不良事件:當事人應立即口頭報告護士長,并及時采取措施,將損害減至最低。當事者24小時內登陸不良事件上報系統填報信息。2)嚴重不良事件:當事人應立即報告護士長、科主任或夜值17、班護士長,及時采取措施,將損害降至最低,必要時進行全院多科室的搶救、會診等工作,同時匯報主管院領導、醫務科、護理部、政工科、糾紛辦等部門,重大事件的報告時限不超過6小時。當事科室應在6小時內登陸不良事件上報系統填報信息。護理部于搶救或緊急處理措施結束后立即組織人員進行調查、核實。五、結果分析不良事件發生后,科室護士長應立即組織全科護士討論、分析不良事件發生的原因,制訂有效防范措施,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護理部每季度對上報的不良事件進行分類統計、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并組織全院護理人員認真學習,嚴格實施,消除護理隱患及缺陷。六、免罰及獎勵1)對于主動上報不良事件的科室或責任人,根據給患者造成的后果18、,經護理專家委員會討論減輕或免于處罰。2)對不良事件首先提出建設性意見的科室或個人給予獎勵。3)對主動上報不良事件的非責任護士給予獎勵。給藥制度1、準確、及時執行各項醫囑,嚴格執行查對制度。2、掌握患者病情及用藥目的,并熟悉各種常用藥物的性能、用法、用量及副作用,做到準確用藥。3、治療前,護士要衣帽整齊、洗手、戴口罩,嚴格遵守操作規程。4、給藥前要詢問患者有無藥物過敏史;使用毒、麻及精神藥時,應有注冊護士執行,并經過反復核對,用后保留安瓿;多種藥物聯合應用時要注意配伍禁忌。5、給藥時應向患者進行用藥知識宣教。6、用藥后要注意觀察藥物反應及用藥效果,如有不良反應要及時報告并處理,做好記錄。護理質19、量管理制度1、護理部成立護理質量管理委員會(或小組),下設各個專業小組,負責全院護理質量管理工作,由護理部具體負責。2、護理質量管理委員會根據上級有關要求和本院實際情況,每年制訂切實可行的護理質量管理方案、及時修正護理評價標準。3、護理質量管理委員會組織質控組成員,按照有關規定進行定期或不定期檢查,有記錄,并有整改措施及獎懲制度。4、護理部每月召開質控會議,對全院的護理質量進行全面分析,不斷改進和完善質量管理措施,保證護理質量的持續改進。5、科室成立護理質控小組,每月召開質控會議,對本科護理質量進行分析、討論、落實整改措施,并做好記錄。 護理安全管理制度1、加強崗位責任制,各級人員必須堅守崗位20、,履行職責。2、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及各項操作規程,防止差錯事故的發生。3、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認真做好床頭交接,確?;颊叩陌踩?。4、認真執行不良事件報告制度,發生不良事件不得隱瞞,及時登記上報。5、對危重、昏迷、小兒患者有防止墜床措施,以防意外情況的發生。6、加強對陪住和探視人員的管理,保持病房安靜,禁止在病房內打撲克、下棋等娛樂活動。 7、病房內禁止吸煙與飲酒,禁止使用電爐、酒精燈及點燃明火,以防火災。8、各病區晚間盡量減少陪住人員,保持病房安靜,空病房及時上鎖。9、加強對醫用氣體的管理,各種筒裝氣體標識明確,用氧時做到四防,保證安全。病房管理制度1、病房由護士長負責管理。2、保持病房整潔、舒適、安靜、安全,工作人員做到走路輕、關門輕、說話輕、操作輕。3、統一病房陳設,室內物品和床位要擺放整齊,固定位置,精密貴重儀器有使用要求并專人保管,不得隨意變動。4、定期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定期召開患者座談會,征求意見,改進病房工作。5、保持病房清潔整齊,布局有序 ,注意通風。6、醫務人員必須按要求著裝,佩戴有姓名胸牌上崗。7、患者必須穿醫院患者服裝,攜帶必要生活用品。8、護士長全面負責保管病房財產、設備,并分別指派專人管理,建立帳目,定期清點,如有遺失及時查明原因,按規定處理。9、醫師查房時保持病室安靜,患者不得離開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