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急診科搶救綠色通道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40384
2024-09-08
8頁
51.55KB
1、醫院急診科搶救、綠色通道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1.工作制度(1)工作人員必須遵守各項規章制度,用首都醫務人員行為規范要求自己。(2)對患者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制度,嚴格無菌操作,掌握配伍禁忌,根據醫囑合理用藥。工作中做到迅速、準確,既要減少患者等候時間,又要防止差錯發生。(3)急診護士應熟練掌握各種搶救技術及各項基礎護理操作技能,隨時做好搶救患者的準備工作。(4)不遲到早退,準時交接班,堅守崗位。(5)儀表端莊,著裝整齊,對工作認真負責,態度和藹可親。(6)能夠運用整體護理的觀點為患2、者提供高質量的服務;牢記急診科的宗旨:高速度,高效率,高度責任感,一切為患者。2. 急診預檢分診工作制度(1) 熱情接待患者,根據患者主訴輔以必要檢查(體溫、脈搏、呼吸、血壓),需要時協助醫生給患者開化驗單、做心電圖,并進行分科,安排就診。(2) 預檢護士須在5分鐘內對病人進行處置,判斷病情的危重程度并正確分診,及通知有關醫生盡快接診。(3) 辦理掛號登記手續(危重病人應先通知醫生搶救,后補辦手續)。(4) 綠色通道的病人,要及時報告,呼叫有關人員增援。(5) 認真接待和處理病人,按病情的輕重緩急決定送入診室或搶救室,對危重病人做出相應的急救處理。(6) 對無急診值班的專科要呼叫有關專科醫生參3、加急診。(7) 對突發性事件,應立即執行呈報制度。遇突發事件,患者集中到達時,除通知當班醫生外,應及時報告醫務處。遇烈性傳染病,在通知醫務處的同時,通知區防疫站。(8) 對需送搶救室的患者,電話通知搶救室,必要時護送患者。(9) 做好各項登記工作及相關記錄,對病人的姓名、性別、年齡、工作單位、接診時間,應記錄明確,無家屬的病人應及時與家人或單位取得聯系。(10)配合各科醫生工作,維護就診秩序,保證診室設備良好,補充各診室物品。3.搶救室工作制度(1) 搶救室專為搶救患者設置,其他任何情況不得占用。(2) 一切搶救藥品、物品、器械、敷料等均須放指定位置,并有明顯標記,不得隨意挪用或外借。(3) 4、每日檢查核對搶救藥物、器材、一次性物品,班班交接,做到數目相符、性能完好。(4) 搶救室護士必須堅守崗位,不得擅離職守。(5) 無菌物品須注明滅菌日期,不得有過期物品。(6) 搶救室使用后要及時整理、清潔、消毒,每周徹底清掃一次。(7) 搶救時搶救人員要按崗定位,按照各種疾病的搶救常規進行工作。(8) 搶救護士應熟練掌握各種搶救儀器的使用及各種搶救技術,積極主動配合搶救,做好護理記錄,同時做好基礎護理。(9) 搶救用過的各種物品、儀器設備等要及時清理、消毒,以備再用。藥品用后及時補充齊全。(10) 對搶救記錄要在規定的時間內,詳細、準確、及時記錄4.急診搶救制度(1) 對急診搶救病人當班醫務人5、員保證5分鐘內到位。醫務人員應以高度的責任心和同情心及時,嚴肅,敏捷,準確地進行診治,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做好各項記錄。(2) 在搶救過程中,需要各有關科室支持時,必須及時積極給予保證,病人需要轉入病房時,要及時收容,嚴禁推托,搶救科室有呼叫權和轉診權。(3) 參加搶救地醫務人員要嚴肅認真,緊張而有序地工作。由主管醫生和護士長組織搶救,必要時科主任或院領導組織有關科室共同進行搶救,各級人員應聽從指揮,既要分工明確,又要密切協作。(4) 在搶救過程中遇有診斷,治療,技術方面困難時,應及時請示上級迅速予以解決。一切搶救工作要最好記錄,要求準確,清晰,扼要,完整,而且必須注明執行時間。(5) 醫護要密6、切配合,完成各自所擔負的責任。口頭醫囑要求準確,清楚,尤其是藥物的使用,護士要重復一遍,以免有誤。并及時記錄。(6) 病人經搶救后,如病情穩定,應由護士轉送至觀察室,病房或手術室繼續治療,病情不允許搬動者,應留在急,重癥室繼續觀察治療,且需專人看護或經常巡視。5.急診突發重大公共事件呈報制度(1) 凡遇重大突發公共事件(范圍附后),發生后,醫護人員應迅速安置搶救病人,并立即通知相關人員。(2) 立即電話或書面報告醫務科(非正常上班時間報告總值班),護理部、護士長總值班(夜間)。(3) 立即通知科主任、護士長,進行人員的分配。(4) 及時記錄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發生原因、病人數量、緊急處理情況7、及需要解決的問題。(5) 認真做好突發事件登記及交接班工作。(6) 重大事件報告范圍:1) 自然災害、傳染病疫情造成群體性傷亡。2) 工傷、交通事故、火災、食物中毒、打架造成三人或以上傷亡,社會影響較大的案例也屬此例。3) 知名人士、省部級(含)以上領導、外賓住院、手術及特殊病例。4) 緊急手術、輸血,而患者家屬、單位領導不在場。5) 收治涉及違法或有犯罪嫌疑、政治問題以及存在爭議(民事)的患者。6) 發生或發現重大的醫療過失行為,可能引起醫療爭議的醫療差錯、危重病人搶救。7) 發生或發現患者逃跑、傷人、自殺以及有自殺跡象的患者。8) 丟失或損壞貴重的器材、藥品和劇毒藥品,發現成批藥失效或變質8、。9) 遺失手術標本或病歷資料。10) 發生大范圍院內感染。11) 因水、電、氣供應或設備故障等,影響醫療工作時。6.危重病人轉送制度(1) 轉運前,先電話聯系需行檢查的部門或接收病人的病房。如需使用電梯,同時聯系后勤服務中心,確保急診電梯在要求的樓層等待病人。以減少中轉和等待的時間。(2) 轉運前,充分和醫生一同評估病人的生命體征狀況、氣道狀況、填寫危重病人轉運登記表,生命體征不穩定或隨時病情出現危重變化的病人暫時不予轉運。待病情穩定后再行評估而定。(3) 轉運途中準備必須準備簡易呼吸皮囊、氧氣枕。帶有人工氣道并有機械通氣的病人接上轉運呼吸機一保證轉運途中的安全(在更換上轉運呼吸機前必須測試9、與檢查呼吸機的性能,正常運轉后才能更換呼吸機)。(4) 保證轉運途中心電監護、血氧飽和度監護、血壓監護的持續性,隨時觀察病情的變化,采取必要的措施。(5) 在轉運途中必須維持靜脈通路、保證兩路以上的靜脈通路,有創監測通路置于顯眼處,保證轉運途中由足夠的備藥,血管活性藥物須有明顯的標記。對轉運途中可能發生的情況要做充分的估計,途中需用的急救藥品和器械的準備由醫生決定。(6) 昏迷病人在轉運前需開通氣道,插管或氣管切開病人在轉送前必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充分評估氣道通暢程度確保途中的安全。(7) 頭頸部外傷病人需有頸托,有顱內壓增高的病人需鎮靜,血氣分析異常病人需在轉運前處理。(8) 將病人的引流管10、夾閉(如引流管、胃管、胸管、導尿管等),防止引流液反流。同時安置好管道的位置,保證足夠的長度,防止滑脫。(9) 對于躁動的病人要做好適當的約束,防止墜床、拔管等各種意外的發生。(10) 轉運病人的途中推車一定要慢、穩,上下坡時、轉彎處、進出電梯要注意安全。(11) 轉送全程由負責該病人的治療的醫生、護士以及護工一起進行,以保證途中的安全。7.急救綠色通道制度(1) 急救綠色通道是指急、危、重病員被送到急診科,在接診、檢查、治療、手術及住院等環節上實施的一套快捷有效的急救服務。為了保證急危重病人的搶救工作及時、準確、有效的進行,我院急診科開設并實施急救綠色通道。為保證通過急救綠色通道給病人提供安11、全、暢通、規范和高效的服務,特制定以下急救綠色通道制度:(2) 急救綠色通道基本原則:對急危重病人一律實行優先搶救、優先檢查和優先住院原則,醫療相關的手續按情補辦。(3) 急救綠色通道搶救范圍:所有生命體征不穩定的病人或預見可能出現危及生命的各類急危重病人。(4) 急診科24小時在接診臺設有專職分診人員,隨時到急診科大門前迎接急危重病人,送入急診搶救室,負責呼叫急診醫生和護士實施即時搶救,值班護士立即準備好所需搶救設備和備用搶救藥品。(5) 急診科值班醫師和護士必須堅守崗位,在病人到達的5分鐘內投入搶救,急診科呼叫院內搶救會診原則上在10分鐘內到達。(6) 對實施重大的搶救必須報告科主任,同時12、白天報告醫務科,夜間報告醫院總值班,實施重大搶救必要時由醫務科組織醫院搶救小組進行搶救會診,也可以由急診中心主任直接請相關專業的搶救組成員搶救會診,急診科成員和護士長隨叫隨到,組織協調搶救工作。(7) 急救綠色通道搶救病人的手工處方、各種輔助檢查申請單、住院證應粘貼紅色圓形標志,各相關科室應予以優先處理,經醫務科、急診科主任及護士長(白天)或總值班(夜間)簽字并經收費處登記簽章后可優先取藥、檢查、住院,后付款。(8) 對綠色通道搶救的病人,急救醫師必須尊重家屬的知情權,及時告知病情及變化,根據病情發給病重或病危通知,并請書面簽字。(9) 為保證搶救的及時、有效進行,對綠色通道搶救病人需要實施的13、各類有創操作,急救醫師按照國家的有關規定和實際情況可以按先操作后補談話原則實施。(10) 參加搶救的醫護人員按醫院相關規定嚴格執行首診負責制度、危重病人報告制度及會診制度,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諉、延誤急危重病人的搶救。(11) 在急救綠色通道專用登記本上做好相關信息的登記。8.清創室管理制度(1) 進入清創室戴好工作帽和口罩,操作前洗手,非工作人員不得入內。(2) 無菌物品分類放置、布局合理。(3) 嚴格執行物品、藥品、器材管理制度,做到三查七對。(4) 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和消毒隔離制度,避免交叉感染。(5) 如打開后發現物品少或破損,請勿使用,及時通知護士。(6) 清創完畢后,及時將污物分類放置:14、縫合包放入污物桶中浸泡,將帶有血漬的敷料、用品及時放入醫療垃圾箱,縫針、針頭放入利器盒中,整理好使用過的物品。(7) 清創時第一次打開消毒溶液瓶,注明開瓶時間,保證下次使用的有效性;未用完的消毒液蓋緊瓶蓋,防止溶液的揮發,保持溶液的無菌。(8) 每天紫外線消毒一次,每月空氣培養一次。9.急診值班制度(1) 急診科醫護人員必須具備執業醫師和執業護士資格,經急診科主任(護士長)考核,醫務科長審核后房能參加急診值班工作。(2) 值班人員必須嚴守崗位,態度熱情,工作仔細,認真履行職責。實習。進修人員參加值班時,應有專人指導。(3) 內科,普外科,兒科,婦科,骨傷科,五官科,麻醉科,派定值班人員后,每周15、武前將名單送醫務科和急診科。各值班人員應嚴格守醫院“值班,交班制度”,在接到傳喚通知后,須5分鐘內到位。(4) 值班護士交接班時,應檢查一切搶救用品的性能,數量以及放置位置,如有缺損應立即補充更換,放置位置有誤立即改正。(5) 擔任急診值班人員如需出診,須經總值班調配,有人代替方科離開崗位10.輸液中心管理制度(1) 輸液室、注射室實行首接負責制,第一次來輸液、注射的病人,用條碼儀讀出注射單信息,打印輸液瓶貼,同時要把所有的藥物與注射單、病歷、打印瓶貼仔細核對,并在注射單上蓋上輸液章。如有不符,及時與開藥醫生和藥房取得聯系。(2) 化藥護士在拿到藥物后,再次核對瓶貼上的藥物與實際藥物(包括輸液16、大量的種類、用藥的藥名和劑量是否一致),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制度和無菌操作原則,藥物配制完成后再瓶貼上簽上自己的代號。(3) 注射護士在為病人注射時,用兩種方法確認病人的身份信息,確保用藥的正確性:首先用PDA機掃描條碼和交給病人的核對條碼單,PDA機顯示通過,同時詢問病人的姓名,核對無誤后才予以注射。(4) 巡回班護士及時進行巡視,及時調整輸液的速度、觀察病情的變化,有無用藥后的不良反應,病人出現不良反應以及病情變化時及時做好相應的處理,如為輸液反應按輸液反應處理流程進行,并填寫輸液反應報表。(5) 輸液室物品每班進行清點,保證設備及物品的完好。搶救車的管理按封存管理,使用后及時補齊藥品,并簽名17、。(6) 加強消毒隔離理念,隔離輸液室病人離去后及時進行空氣及物品表面的消毒。每天用紫外線消毒一次,每月進行空氣培養一次。(7) 嚴格交接班制度,在班內有相關藥物、病情等交班的必須與下一班交接清楚。輸液藥品有不良反應的,在輸液袋上注明情況。11.急診護理排班應急預案(1) 遇急診大批傷、急診搶救病人、輸液病人等已不能及時進行必要的治療時。啟動備班,白天由主班通知備班上班,夜間由主前夜護士或主后夜護士通知備班上班。(2) 遇當班護士生病或有急事,啟動備班。白天由主班通知備班上班,夜間由主前夜護士或主后夜護士通知備班上班。(3) 第一個前夜班護士夜間下班后,必須在科室值班室休息,作為當天后夜備班。18、早上8時回家。后夜班人員較少,遇上述特殊情況時,由主后夜護士啟動此護士備班。(4) 在遇到重大突發事件時的處理程序:1) 當班護士立即啟動備班。2) 立即報告總值班、科主任及護士長。3) 護士人員由護士長統一安排調度,確保在遇到突發事件時有足夠的醫護人員滿足臨床的需要。4) 在科室成員進行充分調度后,還不能滿足臨床治療所需的,護士長應立即向護理部匯報,請求支援。(5) 科內護理排班每天要求有備班人員,備班人員手機24小時開機,活動范圍應在醫院附近,以便于及時到院工作。附:急診搶救室護士技術能力要求和工作標準一、技能要求(1) 熟練掌握迎接救護車流程和分診技巧。(2) 掌握常見疾病的急救流程和病19、情觀察,如心跳驟停、急性中毒、多發傷、心肌梗塞、腦血管意外、休克、重癥哮喘、呼吸衰竭、急性心衰、癲癇持續狀態等。(3) 熟練掌握基礎操作,如:氧療、輸血、各種注射、標本采集、病人轉運、導尿灌腸、口腔護理、TPR、BP測量等。(4) 熟練掌握急救護理技能,如:心肺復蘇術、簡易呼吸器、心電監護、心電圖、除顫術、電動洗胃術、氣道護理、吸痰技術、輸液泵/微量泵的使用技術等。(5) 掌握常見急救配合,如:氣管插管或切開、深靜脈穿刺、胸腔閉式引流、診斷性穿刺、心臟臨時起搏、三腔管操作等。(6) 熟悉常見急救藥物的作用、劑量。(7) 掌握無菌技術和消毒隔離技術。(8) 掌握搶救記錄的書寫和急診電腦操作(護理、一次性材料錄入審核等)。二、工作標準1. 熟練掌握急診搶救的基礎、專科知識和技能。2. 嚴格遵守各項護理制度、搶救制度和操作常規。3. 分診正確,搶救配合及時到位,操作規范。4. 搶救記錄及時、準確、無涂改。5. 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較快的應變能力、敏銳的觀察力和較強的溝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