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人民醫院圍手術期急癥手術安全核查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40853
2024-09-08
12頁
51KB
1、縣人民醫院圍手術期急癥手術、安全核查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xx縣人民醫院圍手術期管理制度一、手術分級及審批:各手術科室應根據我院手術分級管理辦法嚴格執行手術權限審批,安排相應級別醫師手術。二、術前醫師準備工作:(一)主管醫師應熟悉并評估患者病情,完善術前必需檢查,完成相關醫療文書書寫,手術者術前應親自查看患者。(二)二級以上手術以及新開展的手術,均應進行術前討論。急癥手術如時間不允許進行術前討論,二級手術應由主治醫師以上(含主治醫師)確定手術方案,三級及四級手術由副主任醫師以上(含副主任醫師)確定手術2、方案。(三)術前了解患者及家屬社會、心理狀況;應請上級醫師或科主任查房,共同商討患者病情。,進行體格檢查;應積極完成術前各項常規檢查及某些特殊檢查,盡可能在術前得出正確診斷。(四)手術者應親自與患者及家屬術前談話,介紹擬進行的手術的風險和預期的治療效果,可能發生的并發癥及替代治療方案等,取得患方同意,并與患方共同完成手術同意書簽字。 (五)麻醉醫師應于手術前一日親自訪視患者,了解患者病情及術前準備狀況,再決定麻醉方式,如發現手術準備不充分有權暫停手術并在病歷中寫出麻醉評估意見。麻醉醫師應向患者及家屬介紹麻醉方法、麻醉風險、注意事項等,在保證患者及家屬能正確理解的前提下,完成簽署麻醉同意書。(六3、)估計需要輸血的患者應做好血型鑒定和交叉配血試驗,必要時并備一定數量的紅細胞、血漿或全血等。采取措施糾正患者全身情況欠佳狀況,以提高患者的手術耐受力。對術中擬用藥品有需要作過敏試驗的,術前均應按要求做好過敏試驗。(七)擇期手術,手術通知單需于手術前1天上午10:00之前發送至手術室,急癥手術需提前電話通知手術室,隨后送手術通知單,并標明“急”字。擇期手術按照急癥手術通知手術室,手術室護士長有權拒絕安排并上報醫務部。醫務部對相應科室暫停一周的第一臺手術安排,并予以相應的懲罰。特殊感染患者遞交手術通知單時應特別注明,以便手術室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三、術前護理準備工作:(一)護理人員應全面了解患者的4、生理、心理等情況,向患者作入院宣教,并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二)遵醫囑做好術前準備工作,包括皮膚及胃腸道準備、合血及交叉配血、藥物過敏試驗、手術前和手術當日的準備等。(三)患者入手術間前,病房護士應為患者脫去自身衣服,換上病員服,不得將患者衣物、石膏、牽引器等污染物帶入手術間。四、手術部位標示,見手術部位識別標示制度。五、手術患者交接(一)術前交接1手術室人員接病人時,病區責任護士根據手術通知單核對,確認患者身份、用藥、物品、病歷等,核對無誤后,與手術室人員一起護送患者入手術室,2手術室巡回護士與病區責任護士一起核對無誤后,分別在手術交接單上簽字。巡回護士將患者送入指定手術間。(二)術后交接15、手術室提前電話通知病區責任護士做好接手術準備。2由手術室人員(麻醉醫師和/或手術醫師)護送患者至病區,與病區責任護士共同核對患者的所有信息并簽字。六、手術中醫療、護理工作要求(一)當日參加手術團隊成員(手術醫師、麻醉醫師、器械與巡回護士、其它相關人員)應提前進入手術室,麻醉前由手術者講述重要步驟、可能發生意外的對策,嚴格按照術前討論制定的手術方案執行。(二)嚴格執行手術安全核查制度。(三)術中若遇到疑難或意外情況時,術者無法解決,應及時請示上級醫師,必要時進行術中會診,并向醫務部報告。手術中若需變更原手術方案或臨時決定使用高值耗材等情況時,須再次征得患者或家屬同意并簽字后實施。(四)手術期間應6、堅守工作崗位,加強麻醉期間的觀察與處理,不得隨意離開手術間,不得一人監管多臺手術,對出現的異常生命參數及時分析處理,并通知手術者,保證手術順利進行。如手術麻醉效果不好,不能達到手術要求時,麻醉醫師應向其上級醫師報告,由上級麻醉醫師及時處理。手術更改麻醉方式必須與手術醫師協商。(五)由手術醫師自行實施的局麻手術,術者應掌握所用麻藥的藥理特性、使用劑量、濃度及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并注意患者反應,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六)巡回護士和器械護士應在手術開始前、手術結束縫合前、手術結束縫合后共同清點核對手術所用的無菌包及各種器械、敷料的名稱、數量,確認數量無誤后如實記錄。對術中追加的器械、敷料應即時記錄。如7、部分手術無需安排器械護士,應由巡回護士配合術者清點手術器械和敷料,保證數量準確無誤。(七)巡回護士術前應準備好所有物品,應充分考慮手術需要及意外情況,術中不得離開手術室。特殊情況需要離開者,需有同級別護士接替巡回。(八)術中如需輸血時,由巡回護士負責督促各環節在最短時間內將血送到手術間,輸血科必須以最快的速度合血。術中如需自體血回輸時,嚴格執行臨床輸血管理辦法。(九)術后需核查術中植入的假體材料、器材標示上的信息及效期等,條形碼應貼在手術清點記錄單的背面。(十) 所有手術切除的組織臟器標本均須適時進行病理檢查。原則上,手術切除標本由手術者或第一助手向患者授權人展示、講解,由手術室安排專人送至病8、理科,做好交接登記,防止標本污損、差錯或遺失。(十一) 凡參加手術的工作人員,要嚴肅認真地執行各項醫療技術操作常規,注意執行保護性醫療制度,術中不談論與手術無關的事情。七、術后醫療、護理工作(一)手術結束后,由麻醉醫師決定是否送患者到麻醉恢復室?;颊叱雎樽砘謴褪一虺鍪中g室后的流向由手術醫師決定。(二)手術醫師應在術后及時下達術后醫囑,并向科內值班醫護人員交班,內容包括:手術時間、術中診斷、麻醉方式、手術方式、手術簡要經過、術中輸液、出血、輸血、用藥情況、術后應特別注意觀察的事項等。(三)主管醫護人員應根據診斷、施行的手術制定縝密的術后診療計劃,包括監測方法、止痛、抗菌藥物應用等。(四)術后應加9、強護理,護士應詳細了解患者病情,根據手術情況按常規監測生命體征、傷口和各種引流情況,并詳細記錄;協助患者翻身、鼓勵患者排痰;指導和協助患者做好相關護理(如肢體活動預防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等),進行術后康復教育。(五)手術醫師應嚴格按照xx縣人民醫院病歷書寫基本規范要求書寫手術記錄、術后首次病程記錄等醫療文書。(六)手術當晚值班醫師要主動巡視手術患者,對于危重或出現并發癥的患者必要時要及時聯系手術醫師、請示上級醫師或請有關科室會診協助處理。(七)注意手術并發癥的預防,如出血、發熱、低體溫、感染、切口裂開、下肢靜脈血栓形成、肺栓塞等。加強術后感染預防和處理,術后根據病情、病原微生物、藥敏試驗選擇有效的10、抗生素。(八)術后麻醉醫師應在術后48小時內至少隨訪患者一次,并書寫訪視記錄。(九)術后主管醫師應向家屬交待病情及注意事項(包括術后禁食、禁水時間等),并做好術后病程記錄。八、圍手術期抗菌藥物應用嚴格按照xx縣人民醫院抗菌藥物分級管理與應用實施細則xx年版使用。xx縣人民醫院xx年7月7日手術分級管理辦法一、手術分級根據風險性和難易程度不同,手術分為四級:一級手術:風險較低、過程簡單、技術難度低的普通手術。二級手術:有一定風險、過程復雜程度一般、有一定技術難度的手術。三級手術:風險較高、過程較復雜、難度較大的手術。四級手術:風險高、過程復雜、難度大的重大手術。二、手術醫師分級根據其衛生技術資格11、受聘技術職務、從事相應技術崗位工作的年限和臨床工作經驗,規定手術醫師的分級。所有手術醫師均應依法取得執業醫師資格,并且執業地點在我院。(一)住院醫師1低年資住院醫師:從事住院醫師崗位工作3年以內,或獲得碩士學位、從事住院醫師崗位工作2年以內者。2高年資住院醫師:從事住院醫師崗位工作3年以上,或獲得碩士學位、從事住院醫師崗位工作2年以上者。(二)主治醫師1低年資主治醫師:從事主治醫師崗位工作3年以內,或獲得臨床博士學位、從事主治醫師崗位工作2年以內者。2高年資主治醫師:從事主治醫師崗位工作3年以上,或獲得臨床博士學位、從事主治醫師崗位工作2年以上者。(三)副主任醫師:1低年資副主任醫師:從事副12、主任醫師崗位工作3年以內,或有博士后學歷、從事副主任醫師崗位工作2年以內者。2高年資副主任醫師:從事副主任醫師崗位工作3年以上者。(四)主任醫師:受聘主任醫師崗位工作者。三、各級醫師手術權限(一)低年資住院醫師:在上級醫師指導下,可主持一級手術。(二)高年資住院醫師:在熟練掌握一級手術的基礎上,在上級醫師臨場指導下可逐步開展二級手術。(三)低年資主治醫師:可主持二級手術,在上級醫師臨場指導下,逐步開展三級手術。(四)高年資主治醫師:可主持三級手術。(五)低年資副主任醫師:可主持三級手術,在上級醫師臨場指導下,逐步開展四級手術。(六)高年資副主任醫師:可主持四級手術,在上級醫師臨場指導下或根據實13、際情況可主持新技術、新項目手術及科研項目手術。(七)主任醫師:可主持四級手術以及新技術、新項目手術或經主管部門批準的高風險科研項目手術。(八)對技術資格準入手術,除必須符合上述規定外,手術主持人還必須是已獲得相應專項手術的準入資格者,或經科室技術資格準入手術首席專家認可授權后方能開展相應手術。四、手術審批權限手術審批權限是指對擬施行的不同級別手術以及不同情況、不同類別手術的審批權限,是控制手術質量的關鍵。(一)常規手術1一級手術:由醫療組長審批,主治醫師(及以上)醫師簽發手術通知單。2二級手術:由醫療組長審批,高年資主治醫師(及以上)醫師簽發手術通知單。3三級手術:由醫療組長或科主任審批,由副14、主任醫師(及以上)醫師簽發手術通知單。4四級手術:由科主任審批,由高年資副主任醫師以上醫師簽發手術通知單,并報醫務部備案。(二)特殊手術1資格準入手術資格準入手術是指按市級或市級以上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的規定,需要專項手術資格認證或授權的手術。由市級或市級以上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或其認可的專業學術機構向醫院以及手術醫師頒發專項手術資格準入證書或授權證明。已取得相應類別手術資格準入的手術醫師才具有主持資格準入手術的權限。2重大手術對我院界定的重大手術,必須按照重大及新開展手術報告審批制度的規定進行上報審批,獲準后方可實施手術。3急診手術預期手術的級別在值班醫師手術權限級別內時,可施行手術。若屬重大手術或15、預期手術超出自己手術權限級別時,應緊急報告醫療組長,必要時向科主任匯報。但在需緊急搶救生命的情況下,在上級醫師暫時不能到場主持手術期間,值班醫師在不違背上級醫師口頭指示的前提下,有權、也必須按具體情況主持其認為合理的搶救手術,不得延誤搶救時機。4新開展手術新開展手術,根據我院新技術準入及臨床應用管理制度的規定,在獲得準入資格后方可實施。5外出會診手術本院執業醫師受邀請到外單位或外地手術,必須按執業醫師法、會診制度的要求辦理相關審批手續。外出手術醫師所主持的手術不得超出其在本細則規定的相應手術級別。五、權限管理(一)手術人員資格權限按照我院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制度的有關規定進行動態管理。(二)手16、術按照已確定的手術人員分工進行,不得越級手術。手術中根據病情需要擴大手術范圍,或改變預定術式,需請示上級醫師,按照醫師分級手術范圍規定進行手術。施行越級手術時,需經科主任批準并必須有上級醫師在場指導。(三)除正在進行的手術需請示上級醫師指導情況之外,上級醫師不得未經給患者查房或會診、未參加術前討論,而直接參加手術。對違反本管理辦法超權限手術的科室和責任人,一經查實,將追究科室負責人、醫療組長和責任人的責任;對由此而造成醫療事故的,將嚴格按照xx縣人民醫院醫院醫療糾紛(事故)防范、預警與處理規定追究相應人員責任。 xx縣人民醫院xx年7月7日手術部位識別標示制度一、本制度主要適用于雙側、多重結構17、(手指、腳趾等)、多平面部位(如脊柱)及其它需要標示的手術。其他有創操作參照執行。二、擇期及限期手術,手術醫師應在手術當天患者進入手術室之前,征得患者和(或)家屬同意后進行標記。急癥手術,應在責任醫師確定手術方案后于術前由手術醫師在取得患者和(或)家屬同意后進行標記。三、標示需由手術醫師進行,主刀進行確認。必須在取得患者和(或)家屬的同意后、患者家屬或監護人在場的情況下方可進行。如患者意識不清且無家屬在場的情況下,須有至少2名手術醫師共同確認標示。四、在手術操作開始前,手術醫師應再一次根據病歷資料,結合手術部位標示進行患者及手術部位核對,待準確無誤后,手術方可開始。六、下列部位手術需進行手術部18、位識別標示:1左右腦手術 2左右耳手術 3左右眼手術 4左右側頸部手術 5左右側乳房手術 6左右側胸腔手術 7左右上肢手術 8左右下肢手術 9左右側腎臟手術 10左右側腹股溝手術 11脊柱手術 12周圍血管手術 以上手術部位,不論是否有傷口、紗布、石膏、牽引等,均需進行手術部位標示。七、標示方法 (一)在手術部位標以手術切開線或“十”字,并標明左右側(眼科手術左右以OS/OD表示,余以L/R表示)。如左眼手術,則在左側額部皮膚上劃“十”字形標志,并標明“OS”;右前臂手術,則在右前臂劃手術切開線,并標明“R”。(二)手術部位已有紗布、石膏、牽引架等時,統一標記在包扎物上方5公分左右(約2-3橫19、指)處,以“十”字標示并標明左右側。xx縣人民醫院 xx年7月7日手術安全核查制度一、手術安全核查是由具有執業資質的手術醫師、麻醉醫師和手術室護士三方(以下簡稱三方),分別在麻醉實施前、手術開始前和患者離開手術室前,共同對患者身份和手術部位等內容進行核查的工作。二、本制度適用于各級各類手術,其他有創操作可參照執行。 三、手術患者均應配戴標示有患者身份識別信息的標識以便核查。 四、手術安全核查由手術醫師或麻醉醫師主持,三方共同執行并逐項填寫手術安全核查表,并互相監督。五、實施手術安全核查的內容及流程。(一)麻醉實施前:三方按手術安全核查表依次核對患者身份(姓名、性別、年齡、住院號)、手術方式、知20、情同意情況、手術部位與標識、麻醉安全檢查、皮膚是否完整、術野皮膚準備、靜脈通道建立情況、患者過敏史、抗菌藥物皮試結果、術前備血情況、假體、體內植入物、影像學資料等內容。(二)手術開始前: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別、年齡)、手術方式、手術部位與標識,并確認風險預警等內容。手術物品準備情況的核查由手術室護士執行并向手術醫師和麻醉醫師報告。(三)患者離開手術室前: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別、年齡)、實際手術方式,術中用藥、輸血的核查,清點手術用物,確認手術標本,檢查皮膚完整性、動靜脈通路、引流管,確認患者去向等內容。(四)三方確認后分別在手術安全核查表上簽名。六、手術安全核查必須按照上述21、步驟依次進行,每一步核查無誤后方可進行下一步操作,不得提前填寫表格。七、術中用藥、輸血的核查:由麻醉醫師或手術醫師根據情況需要下達醫囑并做好相應記錄,由手術室護士與麻醉醫師共同核查。八、住院患者手術安全核查表應歸入病歷中保管,非住院患者手術安全核查表由手術室負責保存一年。九、手術科室、麻醉科與手術室的負責人是本科室實施手術安全核查制度的第一責任人。應加強對本科室手術安全核查制度實施情況的監督與管理,提出持續改進的措施并加以落實。xx縣人民醫院xx年7月7日手術風險評估制度一、手術醫師及麻醉師在術前應對手術患者在手術切口清潔程度、麻醉分級以及手術持續時間等方面進行風險評估,制定出安全、合理、有效22、的手術計劃和麻醉方式。二、手術患者均應進行手術風險評估。三、手術醫師、麻醉師對患者進行手術風險評估時要嚴格根據病史、體格檢查、影像與實驗室資料、臨床診斷、擬施手術風險與利弊進行綜合評估。四、手術醫師、麻醉師應根據評估的結果與術前討論制定出安全、合理、有效的手術計劃和麻醉方式。必須做好必要的術前知情告知,以患者易于理解的方式告知患者或者其委托人手術方案、手術可能面臨和發生的風險、替代醫療方案等,并囑患者或委托人簽字。五、對于高風險患者,應及時向醫療組長和科主任請示,請醫療組長和科主任再次評估,必要時可報告醫務部申請院內大會診,再進行評估。六、患者經評估后,本院不能治療或治療效果不能肯定的,應及時23、與家屬溝通,協商在本院或者轉院治療,并做好必要的知情告知。xx縣人民醫院xx年7月7日急癥手術管理制度一、急癥手術主要是指:(一)急診科收治的急危重癥患者需緊急施行的手術。(二)住院患者因病情變化可能在短時間內危及生命,需立即施行的手術。(三)急癥介入治療按照急癥手術進行管理。二、急診患者的急癥手術(一)急診科醫師評估患者病情危重需要緊急施行搶救手術,立即通知相關專業科室會診。(二)在??漆t師到達急診室之前由急診科醫師負責搶救患者,專科醫師到達會診,與急診科醫師交接,共同救治患者,待患者一般情況允許后,由??漆t師開具入院證明,安排相關醫護人員護送患者至手術室。(三)盡快完善術前準備,包括完善必24、要的輔助檢查,完成藥物過敏試驗、血型鑒定及交叉配血試驗等工作,并留取血樣備查。(四)??漆t師填寫發送手術申請單,電話通知手術室做好術前準備,通知麻醉值班醫師。(五)完成知情同意告知,患者(家屬)簽署手術知情同意書、麻醉同意書等三、住院患者的急癥手術(一)住院患者在急癥手術前,完成必需的輔助檢查、輸血前準備等工作,必要時留取血樣備查。(二)按照手術分級管理辦法的有關要求明確手術權限,制定手術方案。(三)填寫發送手術申請單,電話通知手術室做好術前準備,通知麻醉值班醫師。(四)完成知情同意告知,患者(家屬)簽署手術知情同意書、麻醉同意書等。(五)嚴格按照手術安全核查制度、圍手術期管理制度等有關制度進行急癥手術管理。四、急癥手術的術后管理,參照醫院關于手術及有創操作的其他制度和規定嚴格執行。xx縣人民醫院xx年7月7日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3
18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14
12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8-14
7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