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輸血期間管理制度及一次性輸血器操作流程.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41406
2024-09-08
6頁
27.54KB
1、XXXX有限公司 XXXX管理制度醫院輸血期間管理制度及一次性輸血器操作流程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醫院輸血前和輸血期間管理制度一、決定輸血治療前,經治醫生向患者或家屬說明輸同種異體血的不良反應和經血液傳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及/或家屬的同意,并在輸血治療同意書上簽字,輸血治療同意書入病歷保存。無家屬簽字的無自主意識患者的緊急輸血,應報醫務科或業務院長同意、備案,并記入病歷。 二、護士接到輸血醫囑時,兩人認真核對醫師填寫好的輸血申請單,并將填寫完整的輸血申請單的副聯粘貼于配血管上。 三、采集血標本時,護士2、持輸血申請單及貼有標簽的試管至患者處,當面核對床號、姓名、性別、年齡、住院號、科室/門急診號、血型和診斷,無誤后方可采血,采血后兩人在輸血申請單下面簽名。操作要求:一人一次一管。四、采集血標本時,不得在輸入大分子溶液通道中取血,應在另側肢體血管 取血,以防影響血型交叉試驗結果。五、采血后由醫護人員或專人將血樣和輸血申請單送交血庫,與血庫工作人 員雙方逐項核對。護士收到血型鑒定單時,兩人核對患者床號、姓名、性別、年 齡、住院號,無誤后通知患者或家屬,并將血型鑒定單粘貼于檢查報告粘貼紙右 上角,兩人在血型鑒定單右上角上簽名。六、取血時必須攜帶病歷和病人專用領血單血型鑒定報告單 。取血護士與血庫人員3、雙方交接核對:1、受血者的床號、姓名、性別、年齡、住院號、 科室/門急診號、血型(包括 Rh 因子) 、血液成分、血量; 2、核對血袋標簽:獻 血者條形碼編號、血型(包括 Rh 因子) 、血液的有效期;3、檢查血袋有無破損 滲液,血袋內血液有無溶血及凝塊。雙方核對無誤后,在交叉配血報告單上共同簽字。七、凡血袋有下列情形之一,一律拒領:1、標簽破損,字跡不清;2、血袋有破損,漏血;3、血液中有明顯凝塊; 4、血漿呈乳糜狀或暗灰色;5、血漿中有明顯氣泡、絮狀物或粗大顆粒; 6、未搖動時血漿層與紅細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現溶血。八、血液領回病房后,由兩名醫護人員共同負責核對,核對的信息同取血時的信4、息,無誤后登記在輸血登記本上,并在輸血申請單反面簽名。如有兩袋 及以上的血液,先進行總核對,然后一袋一核對一簽名。九、血液從血庫取出后 30min 內進行輸血,不得加溫,輸血前將血袋內成分 輕輕搖勻,避免劇烈振動,輸血過程必須嚴格執行無菌技術,輸入的血液內不得 加入其他藥物,如酸性或堿性藥物、高滲或低滲溶液,以防血液凝集或溶解。十、輸血前須由兩名護士在患者床旁用兩種方法識別患者身份、準確核對受血者和所用血液,并做好記錄。 十一、為保證輸血安全,只有法規明確可以加到血液中的藥物或已有證據表明加到血液中是安全、不會對血液成分造成不良影響的某種藥物才可以加到血中,不能隨意添加其他藥物。十二、輸血前、5、輸血中和輸血后,護士應全程監測患者,發現輸血不良反應征兆,及時處理,并記錄在病歷中。十三、各項記錄完整,輸血操作者的姓名、輸血時間、輸用的血液成分類型和數量、監測患者的證據,以及任何輸血不良反應都記錄在病歷中。十四、從發血到輸血結束的最長時限應控制在4小時內。十五、為保證輸血安全,輸血護士應為經過輸血過程全方位培訓的護士,未接受培訓的護士不能給患者輸血。一次性輸血器的操作流程一、操作步驟如下: 1、檢查每支產品小包裝密封完好,核對產品型號,靜脈針規格符合要求。 2、撕開小包裝,拔出插瓶針保護套,將插瓶針插入經消毒過的輸血瓶塞內。 3、倒掛輸血瓶,放松流量調節器,排盡導管內空氣后,關閉流量調節器6、。 4、把靜脈針(注射針)按無菌操作方法刺入靜脈血管,并固定下來。 5、逐漸松開流量調節器,觀察血滴情況,直至所需的速度。 二、操作方法: 1、用止血鉗將塑管根部夾緊,常規消毒,自膠皮套下 1cm 處用無菌剪刀剪斷,然后將 輸血器粗針全部插入斷端,將膠皮管擼下.塑料管外用膠布固定一周即可。2、塑管末端插人法操作方法:將塑管常規消毒,以末端為中心,將輸血器的粗針頭沿塑 管末端插入,然后將膠皮套擼下固定針頭。 這二種方法同樣適用于袋裝血小板、 袋裝血漿等血液制品。三、注意事項:1、本品無菌、無熱源、僅供一次性使用,用后銷毀。 2、滅菌之日起,無菌有效期 3 年,務必在有效期內使用。 3、貯存在相對7、濕度不超過 80%,無腐蝕氣體、陰涼、干燥、通風良好、清潔的環 境內。 4、包裝破損,保護套脫落,禁止使用。 四、輸血實施: 1)滴斗應可以連續觀察液滴。液體應經過一插入滴斗的滴管進入滴斗滴管端部至 滴斗出口的距離應不小于 40mm,或滴管和血液及血液成分過濾網間的距離應不小于 20mm。滴斗內壁與滴管終端的外壁距離應不小于 5mm。在 232,流速 為 50 滴/min 的條件下,滴管滴下 20 滴或 60 滴蒸餾水應為 1mL0.1mL(1g0.1g)。 2)滴斗應能借助其彈性將輸血容器中血液引入輸血器。 3)流量調節器應能調節液流從零至最大,其調節行程應不小于 30mm。 4)輸血器在 1m 靜壓頭下,在血溫 232下, 30min 內應能輸出不少于 1000mL 的血液。在高于大氣壓 30kPa 的壓力下,2min 內還應能輸出不少于 500mL 的血液。-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