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門診病人登記醫療廢物管理制度附流程圖.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41519
2024-09-08
7頁
32.84KB
1、醫院門診病人登記、醫療廢物管理制度附流程圖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門診病人登記制度 一、門診登記一般項目如病人姓名、性別、年齡、職業、籍貫、工作單位或家庭地址等內容應清晰、完整,并與處方記載相一致。 二、門診登記范圍應包括每日工作量,新病例登記、初復診登記、疾病分類、轉診轉院、初步診斷、治療原則和處理方案,并與處方記載相一致。 三、門診登記對需上報的傳染病病例要做出明顯標記,并按規定及時上報,疫情上報后,在門診登記相應處加蓋“疫情已報”章。 四、門診登記對14歲以下兒童要登記家長姓名、工作單位、家庭詳細住址2、及病人其所在學校、班級等內容。 五、門診登記要求用鋼筆書寫,力求通順、完整、簡練、準確,字跡清楚、整潔,不得刪改、剪貼、顛倒,醫師要簽全名。六、要認真做好門診登記的整理工作,保存原始門診登記,按規定要求存檔備查。醫療廢物管理制度 一、配備醫療廢物的暫時貯存設施、設備,不得露天存放,暫時貯存時間不得超過2天。 二、使用專用運送工具,防滲漏、防遺撒,將廢物收集送至貯存地點。 三、根據就近集中處置的原則,及時將醫療廢物交由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處置。 四、產生的污水、傳染病病人或疑似傳染病人的排泄物按國家規定用濃度400pmm優氯凈嚴格消毒,達到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后,方可排入污水處理系統。 五、醫用垃3、圾、輸液器、注射器需毀形處理后,用濃度400pmm優氯凈浸泡。 六、醫用垃圾能焚燒的,應當及時焚燒,不能焚燒的,消毒后集中填埋。 七、做好門診日志消毒登記制度。 八、做好醫療廢物處理登記管理制度。 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一、診所人員要認真學習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和傳染病防治知識,增強傳染病疫情報告意識,熟練掌握傳染病診斷、報告、消毒隔離及疫情處理的程序。 二、診所醫護人員均為疫情責任報告人,發現法定傳染病疫情或發現其他傳染病暴發、流行以及突發原因不明的傳染病時,應在規定的時限內,以最快的方式向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進行報告。 三、對甲類傳染病、乙類傳染病中傳染性非典型肺4、炎、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艾滋病和脊髓灰質炎的病人、病原攜帶者或疑似病人,應于2小時內進行報告;對其他乙、丙類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應于24小時內報告,并送出傳染病報告卡。 四、診所工作人員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傳染病疫情,不得瞞報、謊報、漏報、緩報或者授意他人瞞報、謊報、漏報、緩報。五、診所工作人員未經當事人同意,不得將傳染病病人及其家屬的姓名、住址和個人病史以任何形式向社會公開。 六、積極配合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專業人員進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傳染病疫情調查、采樣與處理。治療室消毒隔離制度一、治療室布局合理,專人負責,嚴格區分有菌區與無菌區、清潔區與污染區,并有明顯標記。進人治療室人員必須5、衣帽整齊,操作前應洗手戴口罩。凡私人用物不得帶進治療室。 二、治療室無菌物品與非無菌物品,嚴格分開放置。使用無菌物應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原則。 三、治療室應濕式清掃,清掃物品要專用,每日通風,有紫外線 照射消毒,清毒液噴霧等措施,每月作空氣培養一次,細菌總數不得超過500個/m3。 四、治療室每日清掃、消毒二次,所有器械用物,每周更換大消毒二次,并注明消毒日期。打開的無菌液及無菌物品需繼續使用時, 應無菌保持24小時有效。 五、各種治療注射應一人一針一管制(含皮試);用后針頭應毀處理、針管及一次性輸液應浸泡在有效消毒液內,消毒后送供應室統一處理。 六、體溫表應在有效消毒液中浸泡后沖洗備用。 七、取6、用無菌物品時,心須用無菌持物鉗或無菌鑷子,鑷子與消毒容器應配套使用。一容器一器械,并浸泡在1/22/3處,有定期更換、消毒制度,并注明日期。 八、特殊感染、乙肝HBsAg(+)患者所用針頭、針管、輸液器等應單獨浸泡處理,實行“雙消毒”。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消毒藥械進貨檢查驗收制度一、購入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消毒藥械執行國家有關規范、標準和規定。二、采購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必須索要生產企業的營業執照、衛生許可證、醫療器械注冊登記證、醫療器械注冊登記表的復印件及經營企業的營業執照、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的復印件并加蓋單位公章。 三、消毒劑、消毒器械必須索要生產企業的營業執照、衛生許可證、衛生部頒發的消7、毒劑、消毒器械衛生許可批件(加蓋衛生部章)、檢驗報告單復印件,加蓋單位公章。 四、進貨驗收嚴格檢查、核對證件是否有效;許可證有效期與產品有效期是否一致;產品類別與許可類別是否相符;使用方法、適用范圍是否與許可一致;產品標簽說明書是否與批件一致;企業名稱、地址、產品名稱、劑型是否與批件一致;查驗廠家證件復印件是否加蓋公章。 五、認真查驗消毒產品3個月內的檢驗報告(必須是國家指定的省級衛生行政部門確認)。 六、紫外線燈管、食具消毒柜(限于符合GB17988食具消毒柜安全和衛生要求的產品)、壓力蒸汽滅菌器、75%單方乙醇消毒液、符合次氯酸鈉類消毒劑衛生質量技術規范和戊二醛類消毒劑衛生質量技術規范的產8、品、抗(抑)菌制劑、衛生部規定的其他消毒產品不需要索取衛生許可批件,但應索取衛生安全評價報告。 七、無生產企業衛生許可證及衛生許可批件的產品,不符合衛生質量安全的消毒產品嚴禁購入。由產生廢物的各科室負責分類、暫存醫技科室臨床科室醫 療 廢 物 處 理 流 程 圖醫療廢物損傷性廢物感染性廢物病理性廢物化學性廢物藥物性廢物4、一次性口罩、帽子、手套等5、各種廢棄的醫學標本、血液、血清;6、病原體的培養基、標本和菌種保存液;7、傳染病患者或疑似傳染病患者產生的生活垃圾1、手術及其他診療過程中產生的廢棄人體組織、器官等; 2、病理切片后的廢棄人體組織、病理臘塊等1、醫學影像、檢驗科廢棄的化學試劑等; 9、2、廢棄的過氧乙酸、戊二醛等消毒液; 3、廢棄的汞血壓計、體溫表等。1、過期、淘汰、變質或被污染的藥品; 2、配制化療藥物過程中產生的醫療物廢 3、廢棄的疫苗、血液制品等。1、醫用銳器。如:指頭、縫合針、刀片。2、載玻片、玻璃試管、安瓿等。1、被病人血液、體液、排泄物污染的棉簽、棉球、安瓿等物2、使用后的一次性醫療用品及醫療器械,如注射器、輸液器3、紗布、引流棉條、導尿管及各種敷料黃色利器盒黃色包裝袋化學劑、消毒劑專用密閉容器按藥品處理規定銷毀每日由科室工作人員負責收集、分類、由保潔員負責運送(出科前工作人員與保潔人員一起核對并填寫醫療廢物轉交登記表)醫院醫療廢物暫存地,由保潔人員負責將黃色包裝袋投入周轉箱醫療廢物集中處理機構(保潔人員與收運人員一起核對并填寫危險廢物轉移聯單含余氯消毒劑可直接導入污水處理系統,2%戊二醛需與等量的25%氨水中和后導入污水處理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