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院內急救制度附搶救操作流程.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41527
2024-09-08
10頁
92.78KB
1、醫院院內急救制度附搶救操作流程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一、總 則(一) 為了進一步提高我院院內急救水平和急救效率,根據需要緊急救治的急危重傷病標準及診療規范、美國心臟協會心肺復蘇及心血管急救指南等,結合我院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制度與流程。(二)本制度中院內急救的范圍包括我院所有病區、科室、檢查室及公共區域,首要的原則是及時就地開展搶救。(三) 本院搶救人員分為初級搶救人員和院內應急醫療救援隊員。實施初級搶救的人員主要指搶救地點附近的工作人員,院內應急醫療救援隊主要指急救與重癥治療科(急重科)和麻醉科醫務人員。2、(四) 急重科院內急救電話: 。麻醉科電話: 。(五) 本制度適用于*醫院所有工作人員。本院所有初級搶救人員都應掌握心肺復蘇術的操作,醫務人員還應熟悉急救車/箱內所有急救物品與器材的使用。二、 院內急救制度(一) 出現了需要或者可能需要搶救的患者時,最近的工作人員應該立即對其進行評估并尋求其他初級搶救人員幫助,若患者呼吸心跳停止,須立即開放呼吸道及持續胸外心臟按壓,初級搶救人員按照急救設備分布單元(見附件一)盡快將急救車/箱等準備完善并按流程參與搶救。(二)病區內的急救由病區內醫護人員完成,可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通知應急醫療救援隊協助搶救。(三) 病區外急救時,初級搶救人員應按流程持續急救,其他參3、與急救的初級搶救人員應第一時間電話通知院內應急醫療救援隊,并說明搶救的具體地點和患者的情況,直到院內應急醫療救援隊員到達急救現場;如急救對象為本院住院患者,應立即通知其主管醫師。(四) 急救現場職稱最高者負責組織急救,并指定人員記錄急救過程。參與急救的工作人員應維持現場秩序,并向患者家屬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既往病史等。 (五) 院內應急醫療救援隊應保持急救電話暢通,接到急救電話后應在最短的時間內到達急救現場,不能超過急會診要求時間。(六) 急救設備分布單元的設備管理人應定期對急救車/箱內的急救物品與器材及除顫儀進行檢查和維護,并做好記錄,確保所有急救物品與器材隨時處于完好備用狀態,科室/病區負4、責人為第一責任人。三、 院內急救流程(一) 心肺復蘇操作流程(見附件二)(二) 電擊除顫操作流程(見附件三)(三) 院內急救流程圖(見附件四)(四) 過敏反應搶救流程圖(見附件五)四、培訓與考核(一) 全院工作人員按部門、科室或病區為單位每年至少組織一次院內急救流程和操作的培訓或演練,部門、科室或病區負責人為管理責任人。(二) 部門、科室或病區指定至少一名培訓管理員,負責本部門、科室或病區的院內急救流程和操作的培訓,并留存培訓資料。(三) 醫務科和護理部負責組織,急重科具體實施,每年不定期對全院醫務人員進行院內急救流程和操作的抽查考核,考核成績與科室/病區績效掛鉤。附件一:急救設備分布單元單元5、號科室組成急救車/箱管理人1急救單元急重科、收費大廳、門診大廳、放射科、放療室急重科放射科放療室急重科護士長放射科護士放療室護士2急救單元胸一、門診、內鏡室、檢驗科、病理科、功能科胸一PICC門診 內鏡室病區護士長門診部護士長內鏡室護理組長3急救單元頭頸一、頭頸二、胸二各病區病區護士長4急救單元內科、婦科各病區病區護士長5急救單元腹綜、血透室、體檢科腹綜血透病區護士長血透室護理組長6急救單元麻醉科手術室手術室手術室護士長附件二:心肺復蘇操作流程手臂不能彎曲,以上半身的重量下壓,髖關節為支點頻率100-120次/分鐘;成人胸骨下陷5-6厘米手掌根部接觸手指離開按壓點位于兩乳頭連線中點患者應躺在硬6、質平面;暴露患者胸部 一個需要進行搶救的病人或者可能需要搶救的患者呼救、呼喊患者、評估呼吸循環評估:耳朵貼近患者口鼻;目光注視胸廓;手指捫頸動脈(甲狀軟骨旁2cm);盡快做出判斷(5-10秒)讓助手準備除顫儀,除顫儀裝備好后盡早除顫搶救順序 C-A-B(胸外按壓、開放氣道、人工呼吸)頭偏向一側清理呼吸道;將頭后仰開放氣道(抬頭仰額法、EC手法)胸外心臟按壓人工通氣面罩放置的位置,CE手法施救者應先進行 30 次按壓,再進行 2 次通氣,按壓-通氣比例30:2頭后仰提頦,懷疑有外傷者用推舉下頜法保證每次按壓后充分回彈,手掌不能離開胸壁,按壓與放松時間為1:1通氣的有效性見到胸廓起伏若有高級氣道則7、每分鐘8-10次,伴持續胸外按壓胸外按壓間斷時間小于10秒5個周期后再次評估生命體征相對平穩后,轉ICU繼續搶救附件三:電擊除顫操作流程充電,提醒周圍人離開開機,取下除顫儀電極板除顫儀裝備好后盡早除顫監護檔,評估心率除顫前準備(擦拭皮膚,涂抹導電糊,將導電糊摸勻)再次確認心率,電極板擺放位置將除顫儀調至除顫檔調節除顫能量(調節的途徑、能量大小雙相波150-200J,單相波360J)再次提醒周圍人離開,放電除顫結束立即CPR,2分鐘后再評估生命體征相對平穩后,轉ICU繼續搶救附件四:院內急救流程圖一個需要進行搶救的病人或者可能需要搶救的患者病區外急救時,初級搶救人員應按流程持續急救病區內的急救由8、病區內醫護人員完成,可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通知應急醫療救援隊協助搶救其他初級搶救人員:立即通知院內應急醫療救援隊、了解患者情況、維持急救現場秩序、準備急救設備、參與急救、記錄等呼救、尋求其他初級搶救人員幫助;緊急評估:判斷患者有無危及生命的情況(有無氣道阻塞;有無呼吸,呼吸頻率和程度;有無脈搏,神志是否清楚;有無體表可見大量出血;)可壓迫的大出血氣道梗阻,呼吸異常呼之無反應,大動脈無搏動立即對外表能控制的大出血進行壓迫止血清除氣道血塊和異物開放氣道并保持氣道通暢;吸痰立即就地持續行心肺復蘇術專科醫師進一步處理院內應急醫療救援隊行氣管插管或者頭頸科醫師行氣管切開持續胸外心臟按壓開放靜脈通道,盡早的電9、擊除顫開放氣道,有效的人工通氣院內應急醫療救援隊人員到達,進一步搶救生命體征相對平穩后,由院內應急醫療救援隊人員護送至ICU繼續搶救附件五:過敏反應搶救流程圖可疑過敏者接觸史+突發過敏的相關癥狀(皮疹、瘙癢、鼻塞、流涕、眼痛、惡心、腹痛、腹瀉等);嚴重者呼吸困難、休克、神志異常無上述情況或經處理解除危及生命的情況后心肺復蘇l 清除氣道異物,保持氣道通暢:吸痰l 氣管插管或者氣管切開l呼吸異常氣道阻塞緊急評估l 有無氣道阻塞l 有無呼吸,呼吸的頻率和程度l 有無脈搏,循環是否充分l 神志是否清楚呼之無反應,無脈搏僅有皮疹或蕁麻疹表現二次評估是否有休克表現、氣道梗阻具有上列征象之一者l留院觀察2410、小時l口服藥抗過敏治療 H1受體阻滯劑 H2受體阻滯劑 糖皮質激素等l 建立靜脈通道:快速輸入14L等滲液體(如生理鹽水)l 去除可疑過敏原 l 高濃度吸氧,保持血氧飽和度95%以上 惡化l藥物治療 腎上腺素:首次0.30.5mg肌肉注射或者皮下注射,可每1520分鐘重復給藥。心跳呼吸停止或者嚴重者大劑量給予,13mg靜脈推注或肌肉注射,無效3分鐘后35mg。仍無效410g/min靜脈滴注 糖皮質激素:早期應用,甲潑尼龍琥珀酸鈉80mg或地塞米松10mg靜脈推注,然后注射滴注維持 抗組胺H1受體藥物:異丙嗪2550mg,靜脈或肌肉注射有效評估通氣是否充足l進行性聲音嘶啞、喘鳴、口咽腫脹者推薦早11、期氣管插管l出現喘鳴音加重、發聲困難或失聲、喉頭水腫、面部及頸部腫脹和低氧血癥等氣道梗阻表現患者:加強氣道保護、吸入沙丁胺醇,必要時建立人工氣道有效評估血壓是否穩定l低血壓者,需快速輸入15002000ml等滲晶體液(如生理鹽水)l血管活性藥物(如去甲腎上腺素)0.10. 5mg/min靜脈滴注l糾正酸中毒(如5%碳酸氫鈉100250ml靜脈滴注)有效繼續給予藥物治療l糖皮質激素:甲潑尼龍琥珀酸鈉或地塞米松等lH1受體阻滯劑:異丙嗪、賽庚啶(2mg Tid)、氯雷他定(10mg Qd)lH2 受體阻滯劑:法莫替丁(20mg Bid)l-腎上腺素能藥:支氣管痙攣者吸入沙丁胺醇氣霧劑l其他:10%葡萄糖酸鈣1020ml靜脈注射;維生素C、氨茶堿等留觀24小時或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