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高風險患者診療服務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41623
2024-09-08
6頁
304.54KB
1、醫院高風險患者診療服務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1.目的 通過制定統一、規范的醫療服務規程使全院各醫療部門統一標準、規范服務程序,使病人享受到以安全為前提的優質、合理、高效的醫療服務,確保醫療護理服務質量,最大限度地減少醫療風險,以實現“醫者仁心,關愛生命”的宗旨。是在為高風險病人提供醫療服務時全體醫護人員共同遵守的管理規程。 2.定義 高風險病人:是指病情疑難、危重、惡性腫瘤、重大手術、虛弱老人、意識不清、急診和在醫療服務過程中需接受免疫抑制、透析、使用血液制品、等一類具有較大醫療風險的病人,需多學2、科聯合救治。 3.職責 3.1醫務處、護理部認真履行醫務處、護理部工作制度、工作職責,負責對跨科室的醫療服務進行協調和策劃,使醫院各部門統一協作,確保醫療護理服務質量,最大限度地減少醫療風險。 3.2科室主任、護士長認真履行各科主任、護士長崗位職責及科室工作制度,負責管理、指導管轄的科室高風險病人的醫療服務,保證正常醫療服務運作。 3.3各員工認真履行各自崗位職責和相關醫療服務規程,為病人提供優質安全的醫療服務,最大限度地減少醫患矛盾、糾紛,降低醫療風險。4.醫療服務標準及規范 4.1高風險病人包括兩層含義,一層含義是指診療流程中風險較高,如重大手術、高危麻醉、輸血及血液制品、惡性腫瘤的治療(3、手術、化療)、血液透析、各種有創檢查或治療等,任何接受這類診療流程的病人都是高風險病人;另外一層含義是指病人的病情情況(原發疾病、基礎疾病)或體質特殊,進行任何診療操作都有較高的風險,例如,65歲以上高齡病人、6歲以下兒童、急診病人、免疫抑制病人、危重病人、高敏特異體質病人等,也就是所謂的高危病人。高風險病人的醫療護理過程存在較大的風險,容易誘發各種意外。在醫療服務過程中按照患者知情同意制度與病人及家屬充分溝通、知情同意,并做好各種防范措施,確保病人的安全,特殊情況下要向醫務處、護理部報告。 4.2醫護人員做好與病人及家屬的溝通是至關重要的,要及時通報病情,對診療操作要做好知情同意,并有簽字。4、主管醫生按照維護病人及家屬權利規范和患者知情同意制度向病人和/(或)家屬詳細解釋病人的病情、預后、可選擇的治療方案、估計的醫療費用等,征得家屬的理解和同意,同時要尊重患者及家屬的意見并詳細記錄在病歷上,并有簽字。當病人需要做有創性或有潛在危險性的檢查治療項目時,按照醫療核心制度組織會診。對其風險進行評估,必要時確定應急方案,同時病人或其委托代理人要署相關知情同惹書。4.3醫務人員嚴格執行相關的醫療服務制度與規范。包括醫療核心制度、臨床用血管理制度、急診搶救制度、透析病人醫療服務規程、傳染病病人管理規程、免疫抑制劑治療服務規程、心肺復蘇搶救管理規程、限制病人行為醫療服務規程、化療藥品使用與管理制5、度等為高風險病人提供醫療服務。對于高風險病人的管理,臨床科室和職能部門要通力合作,定期對高風險病人的服務流程及規范實施監控、定期回顧、修改完善相關的政策。 4.4遇到重大搶救的病人,要及時向科主任、醫務處報告,由醫務處組織、調配各科室專業人員參加搶救。病人病情危重時,負責醫生按照危重病人搶救制度搶救病人,向病人法定委托代理人解釋病人情況,病人委托代理人在病危通知書簽字。經搶救后病情穩定允許搬動者,按照危重病人轉運制度、ICU病人轉人轉出制度,應盡可能迅速送人ICU病房救治。 4.5對住院病人實行三級醫師查房制度,落實會診制度。對疑難危重病例,主治醫師可決定院內會診,副主任醫師及以上決定全院會診6、,院外會診由科主任向醫務處申請匯報,由醫務處負責聯系落實。治療方案的制定必須要有主任或副主任醫生參加。主任醫師或副主任醫師每天最少查房一次,主治醫師每天最少查房二次,負責管床醫生隨時觀察病情變化并及時處理,按照病歷書寫規程依時完成各種醫療文件的記錄,有重大病情變化及處理疑問時,要馬上向上級醫生匯報。護士長負責監督落實各項醫療護理措施的執行。護士遵照危重病人基礎護理規范和病人安全護理規范執行。 4.6對急診病人嚴格按照急診科管理規程處理,危重病人要馬上向上級醫生匯報,執行危重病人搶救規程、急救綠色通道管理規程,護士、醫生要遵守各自的崗位職責,遵守急診科工作制度、急診科搶救病人護理服務規程、首診負7、責制、急診科搶救室工作制度等政策向病人提供高效、優質的醫療服務。 4.7透析病人的醫療服務:透析治療是臨床上治療急、慢性腎功能衰竭、藥物中毒等疾病的常用方法,醫護人員要嚴格遵守透析病人醫療服務規程和血液凈化中心工作制度,嚴格掌握適應癥,在接受透析治療前,主管醫生與透析醫生需與患者充分溝通,患者要簽署血液凈化治療知情同意書以確保病人對疾病治療的了解,減少醫療風險。 4.8虛弱老人及兒童的醫療服務在為虛弱老人及兒童提供醫療服務時,要充分考慮到他們行動不便,生活缺乏自我照顧能力,生理功能分別處于衰退和發育時期,易受損傷,醫護人員耍主動為他們的就診提供充分的幫助和照顧,提供相應便民措施,使這類病人在醫8、院就診時得到全程優質醫療護理服務,防止意外發生。 4.9傳染病及免疫抑制病人(尤其腎移植術患者)的醫療服務對傳染病及免疫抑制病人嚴格按照傳染病病人管理規程、免疫抑制劑治療服務規程進行醫療護理服務,做好隔離保護措施,保證病人、家屬及員工的安全。 4.10心肺復蘇病人的醫療護理:對可能存在心肺復蘇風險的病人做好評估及防護措施,一旦需要進行心肺復蘇時要嚴格按照心肺復蘇搶救管理規程進行搶救、報告,所有醫務人員都需接受人工復蘇知識和操作技能的培訓及考核,且需經醫務部考試合格后方能上崗。4. 11高風險藥品的管理:對化療、毒性、放射、麻醉、精神藥品及高濃度電解質等高風險藥物按照化療藥品使用與管理規程、醫療毒性藥品管理制度、放射性藥物管理制度、麻醉精神藥品管理制度來管理這些藥品的儲存、調配、發放、使用、丟棄等各個環節,保證病人及環境的安全,防止濫用、誤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