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麻醉科不良事件上報管理制度附表.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41628
2024-09-08
7頁
67.54KB
1、醫院麻醉科不良事件上報管理制度附表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在手術室及麻醉圍手術期間醫療行為過程中出現的非正常狀態均視為不良事件,主要包括藥品不良事件、輸血不良事件和麻醉并發癥。一旦出現上述事件應按照相應的規章制度與流程進行及時處理,應填寫不良事件上報表,不得虛報、瞞報。一、藥品不良事件主要表現為藥物不良反應,包括惡心嘔吐、頭暈頭痛、局部疼痛、靜脈炎、過敏性皮疹、過敏性休克等等。注意排除藥物的正常副作用。如果出現藥物不良事件,應當:1及時處理,解除病人的不良癥狀;2填寫藥品不良事件上報表;3及時向區行政負責人2、或科主任匯報;4對于明顯癥狀的不良事件,由主麻醫師負責向患者及家屬做解釋說明并力求達成諒解,必要時由區行政負責人出面解釋;5必要時組織全科討論,明確原因,吸取經驗教訓,并詳細記錄。二、輸血不良事件主要表現為溶血或不良血源引起的過敏性休克。輸血引發的不良事件一般后果極為嚴重,應引起高度重視。如果出現輸血不良事件,應當:1立即停止輸血,用靜脈注射生理鹽水維護靜脈通路,積極搶救治療,保證病人的生命安全;2立刻向區行政負責人或科主任匯報;3核對檢查:(1)核對用血申請單、血袋標簽、交叉配血試驗記入。(2)核對受血者及供血者血型、()血型。用保存于冰箱中的受血者與供血者血樣、新采集的受血者血樣、血袋中血3、樣,重測血型、()血型、不規則抗體篩選及交叉配血試驗(包括鹽水相和非鹽水相試驗)。(3)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劑,分離血漿,觀察血漿顏色,測定血漿游離血紅蛋白含量。(4)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檢測血清膽紅素含量、血漿游離血紅蛋白含量、血漿結合珠蛋白測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試驗并檢測相關抗體效價,如發現特殊抗體,應作進一步鑒定。(5)如懷疑細菌污染性輸血反應,抽取血袋中血液做細菌學檢驗。(6)盡早檢測血常規、尿常規及尿血紅蛋白。(7)必要時,溶血反應發生后小時測血清膽紅素含量。4填寫輸血不良事件上報表;5必要時組織全科討論,明確原因,吸取經驗教訓,并詳細記錄。三、麻醉并發癥如果出現麻醉并發癥,應4、當:1及時處理,解除病人的不良癥狀;2填寫麻醉并發癥事件上報表;3及時向區行政負責人或科主任匯報;4對于明顯癥狀的不良事件,由主麻醫師負責向患者及家屬做解釋說明并力求達成諒解,必要時由區行政負責人出面解釋;5必要時組織全科討論,明確原因,吸取經驗教訓,并詳細記錄。四、不良事件上報表見附錄。一、醫療(安全)不良事件的定義本制度所稱不良事件指在手術室運行過程中、圍術期麻醉科診療活動中,任何可能影響手術室正常運行、影響患者的診療結果、增加患者痛苦和負擔并可能引發醫療糾紛或醫療事故,以及影響醫療工作的正常運行和醫務人員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醫療(安全)不良事件類別包括:1、診療不良事件:病房診治問題:5、包括錯誤診斷、嚴重漏診、錯誤治療、治療不及時、院內感染等。手術相關問題:如手術患者、部位和術式選擇錯誤、患者術中死亡、術中術后出現并發癥、手術器械遺留在體內、住院期間同一手術的再次手術、麻醉相關事件等。輔助診查問題:包括報告錯誤、標本丟失、標本錯誤、檢查過程中出現嚴重并發癥等。醫患溝通:包括醫患溝通不良、醫患語言沖突、醫患行為沖突等。2、護理不良事件:包括護理給藥缺陷、跌倒(墜床)事件、管路滑脫、皮膚壓瘡、意外傷害事件等。3、藥品不良事件:包括藥物不良反應、發藥錯誤、用藥錯誤等4、醫療器械不良事件:指獲準上市的、合格的醫療器械在正常使用情況下,發生或可能發生的與醫療器械預期使用效果無關的有害事件。5、其他非上列導致醫療不良后果的事件。藥品不良事件上報表年月日患者姓名性別年齡住院號ASA急診與否診斷手術麻醉醫師使用藥品名稱:藥品劑量:藥品批號:有效期:藥品不良反應描述:治療經過:病人轉歸:輸血不良事件上報表年月日姓名性別年齡住院號ASA急診與否病人血型診斷手術麻醉醫師輸血血型:種類:劑量:輸血不良反應描述:治療經過:病人轉歸:麻醉并發癥上報表年月日姓名性別年齡住院號ASA急診與否診斷手術麻醉醫師并發癥描述:治療經過:病人轉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