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業公司生產進貨及環境衛生健康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41688
2024-09-08
13頁
56KB
1、食品行業公司生產進貨及環境衛生、健康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食品原輔料進貨查驗記錄制度1、采購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的產品,應查驗供貨者的許可證和產品合格證明文件,對無法提供合格證明的食品原料,應依據食品安全標準進行查驗。2、不得使用回收原料及非食品原料以及國家產行生產許可證過期的產品而未取證的產品。3、原輔材料進貨驗證記錄,要如實記錄購進原輔材料的名稱、規格、數量、供貨者名稱及聯系方式、進貨日期、保質期等內容。進貨查驗記錄保存期不少于兩年。4、采購合同中有關質量問題由廠長審核批準后生效。52、材料的采購一般用執行國家、行業標準的原輔材料,沒有國家、行業標準的產品可采用供貨單位在當地省衛生廳備案現行有效的企業標準。環境衛生管理制度為改善環境衛生,保證食品質量安全,特制定本制度。一、清潔衛生要求:場地做到每天一小掃,周末大掃除,不準隨地吐痰和亂扔臟東西,不準亂扔亂倒垃圾,隨時保持清潔衛生。二、生產場地要求:1、各種原材料、工具堆放有序,場地、設備保持清潔衛生;2、通道不能堆放雜物,確保人流、物流暢通;3、衛生設施保持完好;4、任何設備上嚴禁堆放零件及其它雜物;5、交接班前必須做好設備周圍的環境衛生,不得有積油和其它雜物。三、庫房要求:1、產品入庫前,出庫后必須對庫房進行清掃;2、隨時3、保持庫房清潔衛生,做好防塵、防蠅、防鼠、防蟲等工作。生產過程質量安全管理制度1、目的實施食品生產過程的質量控制,以保證本廠所生產的產品質量。2、職責(1)生產技術科負責質量計劃的制訂,負責編制相應的作業指導文件指導車間進行生產、過程和生產環境的控制。(2)各車間負責生產設施的維護保養,進行必要的作業指導書,做好生產記錄。(3)質管科負責生產加工過程的監控,實施檢驗及放行的控制。(4)生產技術科等負責生產計劃的制訂。3、工作程序(1)獲得規定產品特性的信息和文件:按照產品標準的規定和要求獲得必要的生產信息,銷售、生產技術科及時將這些要求以書面形式傳遞到相關部門。生產技術科對關鍵過程應編制操作規程4、,其他如必要時也應編制操作規程。(2)生產計劃生產技術科根據市場的需求和庫存情況制定計劃,經廠長審批后,生產計劃安排采購和生產活動。(3)生產過程的控制生產技術科確定認證產品的生產工藝流程,并識別和確定關鍵工序,詳見工藝流程圖。4、關鍵工序的控制關鍵工序必須編寫工藝指導文件或作業指導書。生產技術科應做好傳達、學習,規范操作程序。a、關鍵工序操作人員工必須經過上崗培訓,并考核合格;每一操作人員應通守工藝紀律,按工藝守則和作業指導書進行操作。b、投入生產使用的原材料必須經過檢驗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c、使用合適的生產設備和工具,并保證適宜的工作環境;應確保設備完好,工作場所環境符合要求。d、規定生5、產過程關健質量控制點,確定控制要求和工藝參數,做好生產過程參數控制記錄和檢驗記錄,由檢驗人員對生產過程實施監控,并依據產品驗收標準,做好生產各工序的檢驗。以確保產品出廠的質量合格。5、工藝紀律檢查和考核企業職工應嚴格按工藝規程、作業指導書等工藝文件進行生產制作,必須做到規定中的要求:(1)生產線員工應嚴格遵守相應操作規程和工藝文件,準確操作,確保產品的質量合格。(2)按照工藝技術文件按照要求查相關工藝參數的設定,并進行記錄。(3)質管科負貴對過程產品進行抽樣檢驗,并將檢驗結果及時反饋到生科;(4)生產技術科、質管科每月對工藝執行情況進行檢查和考核,內容如下:a、過程參數必須完整、真實;b、現場6、人員的操作是否符合要求;c、過程檢驗結果是否能對生產過程進行有效控制;d、衛生控制執行情況,包括個人衛生要求、工作環境衛生要求,設備容器清洗消毒要求,有否達到食品企業衛生規范的要求。1、認真學習安全生產質量方針政策,向企業領導提出方針、目標、決策方面的建議; 2、編制生產技術準備計劃,檢查生產過程中各項生產準備工作的落實,做好產前準備,合理組織生產,保證生產計劃的順利實施; 3、掌握產品的重要質量特性,分析影響產品質量特性的主導因素,制定控制辦法; 4、嚴格按操作規程操作,工作質量出現異常狀態,立即查找原因,取措施,保證工序質量; 5、做好不合格產品的回收工作,出現質量問題,堅持進行質量分析,7、分析質量問題的危害性,產品質量問題的原因和應果取的措施,并進行質量反饋,防止質量問題的發生; 6、主動配合質管員對車間產品進行監督抽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從業人員健康培訓管理制度一、員工每年必須進行一次健康檢查。新參加工作和臨時參加工作的員工也必須進行健康檢查,取得健康合格證后方可上崗。本店應對每個員工建立健康檔案,詳細登記每個員工的健康狀況,并進行保存,此檔案保存兩年。二、對惠有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傳染病(包括病源攜帶者),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者滲出性皮膚病以及其他有礙食品質量安全的疾病的,不得參加接觸直接生產的工作,必須調離接觸生產的崗位。三、個人衛生要做到“五勤”:勤洗衣服、8、勤換被褥、勤剪指甲、勤理發、勤洗澡。四、上班時不得留長指甲、不得涂指甲油、噴灑香水,不準濃艷化妝,不得佩帶金、銀首飾及與生產無關的物品、不得吸煙,生產人員不得戴手表,操作前必須洗手。五、生產人員進入工作場所前,必須更衣穿戴整潔工作服、鞋、帽,工作服應蓋住外衣,頭發不得露在帽外,進入生產車間必須穿工作服和套鞋。六、不得將生產時穿戴的工作服、鞋、帽穿出工作場所,不得將個人生活用品帶入生產場所。七、生產人員在下例情況下必須經手部清洗;(1)開始工作之前;(2)離開生產車間又重新回到生產車間后;(3)工作中處理被污染的物品后,或接觸與生產無關的物品后。食品安全事故處置制度1、制定加工食品安全事故處置預9、案。2、先行處置,發生事故后應立即予以處置,對導致或者可能導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原料、工具、設備等、應立即采取封存等控制措施,防止事故擴大。3、事故報告,發生食品安全事故自事故發生之日起2小時內向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報告,同時要立即向事故發生地縣級衛生行政部門報告。4、發生食品安全事故應建立和保存處置食品安全事故記錄。對事故產生的相關責任人給予和相應的處罰,對事故的產生要深刻檢查,認真反省,總結教訓,制定措施,查缺補漏,警鐘長鳴。不合格食品的管理制度1、目的對不合格產品及不合格管理進行識別和管理,阻止不合格產品的非預期使用或交付,確保不合格品不轉序,不交付以及控制不合格管理對產品質10、量的影響。2、適用范圍適用于從原材料、包裝材料等從進企業到產品加工全過程中對不合格品的管理以及管理工作不合格(技術工作和過程等)。3、職責a、質管科負責不合格品的識別,并組織評審和跟蹤不合格品的處置結果。b、供銷科負責原材料、包裝材料等不合格品進行評審和實施處理。c、生產技術科負責對生產加工過程中的不合格品進行評審和實施處置。d、質量負責人負責對管理不合格的控制,采取糾正和預防措施4、工作程序(1)不合格品的分類a、嚴重不合格:經檢驗判定的批量不合格,或造成較大經濟損失、直接影響產品質量、產品特性等技術指標的不合格。b、一般不合格:個別或少量不影響產品質量的不合格(2)不合格品的識別、標識和隔離、各崗位檢驗人員在進貨檢驗、過程檢驗和出廠檢驗中發現的不合格品,應按要求,做好不合格品狀態標識和隔離工作,并做好各種相關記錄。b、采購產品的不合格品,以劃分區域、掛標識牌、盛放容器等進行標識和隔離并以檢驗記錄進行標識。c、各相關部門分配合檢驗員做好對不合格品的管理工作,確保不合格的原材料外購產品不入庫、不投入生產加工,不合格的半成品不轉序,不合格的成品不交付。d、對生產加工過程中的異常現象,即使被告認為不影響最終質量的異常現象也應記錄,并及時向質管科書面報告,做出處理決定。(3)出廠檢驗時,衛生指標、理化指標不合格,該批成品不得出廠,填寫(不合格品處理單)報質量負責人,廠長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