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危險物品及重大危險源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41933
2024-09-08
8頁
31KB
1、公司危險物品及重大危險源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危險物品及重大危險源管理制度一、AQ3013-xx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安全標準化通用規范:5.2.5重大危險源5.2.5.1企業應按照GB18218辨識并確定重大危險源,建立重大危險源檔案。5.2.5.2企業應按照有關規定對重大危險源設置安全監控報警系統。5.2.5.3企業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定期對重大危險源進行安全評估。5.2.5.4企業應對重大危險源的設備、設施定期檢查、檢驗,并做好記錄。5.2.5.5企業應制定重大危險源應急救援預案,配備必要的救援2、器材、裝備,每年至少進行1次重大危險源應急救援預案演練。5.2.5.6企業應將重大危險源及相關安全措施、應急措施報送當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有關部門備案。5.2.5.7企業重大危險源的防護距離應滿足國家標準或規定。不符合國家標準或規定的,應采取切實可行的防范措施,并在規定期限內進行整改。二、其他標準AQ3035-xx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安全監控通用技術規范AQ3036-xx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罐區現場安全監控裝備設置規范三、重大危險源管理制度(案例)1目的為加強重大危險源的管理,防止重大安全事故的發生,確保公司安全生產,特制定本制度。2適用范圍本制度適用于公司生產范圍內,按照3、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辯識(GB18218-xx)和關于開展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安監管協調字xx56號)規定,識別出的所有重大危險源。3職責3.1公司主要負責人對本公司重大危險源的安全管理與監測監控全面負責,保證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與監控所必需的資金投入。3.2安環部3.2.1負責建立公司重大危險源的檔案;3.2.2組織制訂并完善公司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制度及公司級的事故應急救援預案;3.2.3對重大危險源的監控情況進行監督檢查;3.3相關工廠(部門)3.3.1負責所轄重大危險源的管理和監控;3.3.2建立工廠(部門)重大危險源的檔案;3.3.3制定并完善工廠(部門)重大危險源事故應急4、預案;3.4其他部門生產部、設備部、電儀廠等有關職能管理部門按各自的管理職能對重大危險源實施監督管理。4控制程序4.1按照重大危險源辯識(GB18218-xx)和關于開展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安監管協調字xx56號)規定,公司現有重大危險源處,詳見附表。4.2重大危險源的風險評價:重大危險源辨識后,應對其進行風險分析評價。重大危險源的風險評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a.辨識各類危險因素及其原因與機制;b.依次評價已辨識的危險事件發生的概率;c.評價危險事件的后果;d.進行風險評價,評價危險事件發生概率和發生后果的聯合作用;e.風險控制,將評價結果與安全目標進行比較,檢查風險值是否達到可接5、受水平,否則需采取措施,降低風險。4.3對重大危險源進行辨識和評價后,通過技術措施和管理措施對重大危險源進行控制和管理。4.3.1建立健全重大危險源管理制度,制訂和落實重大危險源場所、設備、設施的安全操作規程,建立重大危險源管理臺帳。4.3.2按照國家相關標準要求建立和完善重大危險源集中監控系統,對重大危險源的安全狀況進行實時監控,并保留記錄。4.3.3重大危險源場所應當設置醒目安全警示標志,安全警示標志包括重大危險源基本情況、主要危害和應急措施等內容。4.3.4設備部及有關工廠(部門)定期對重大危險源場所及其儀器、儀表、設備、設施進行安全檢查、檢測檢驗和維護、保養,確保完好,并在臺帳中記錄。6、4.3.5相關工廠(部門)對重大危險源監控管理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和技術培訓,使其熟練掌握本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在緊急情況下應當采取的應急措施,并建立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檔案。4.3.6職能管理部門及有關工廠(部門)應按各自的職責加強對重大危險源的監督檢查:a.工廠(部門)第一責任人每周至少組織一次安全綜合檢查;b.重大危險源具體負責人每周對重大危險源檢查一次,所在班組的班組長每天對重大危險源檢查一次,班組員工按規定進行巡回檢查;c.生產部、設備部、安環部、電儀廠等職能管理部門每月至少對公司的重大危險源檢查一次。4.4安環部、工廠(部門)分別對重大危險源進行登記建檔,建立重大危險源管理檔案,安環部根據7、上級有關部門的要求將重大危險源及監控情況報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備案。當重大危險源在生產過程、材料、工藝、設備、防護和環境等因素發生重大變化,或者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標準發生變化時,應對重大危險源重新進行安全評估,并及時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備案。對新設立或者新構成的重大危險源,應及時按規定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備案。對已不構成重大危險源的,應及時報告注銷。重大危險源檔案主要包括以下內容:a重大危險源報表;b重大危險源管理制度;c重大危險源管理與監控實施方案;d重大危險源安全評價(評估)報告;e重大危險源監控檢查表;f重大危險源應急救援預案和演練方案。4.5安環部至少每兩年應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8、評估機構對公司的重大危險源進行一次安全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組織完善相關的監控措施。安全評估報告主要包括以下內容:a安全評價的主要依據b重大危險源基本情況及符合相關法律法規及標準要求情況。c危險、有害因素辨識與分析。d重大危險源單元劃分與等級確定。e可能發生事故的種類及嚴重程度。f重大危險源監控措施。g防范事故的對策措施。h應急救援措施、應急能力和預案效果評價。i評價結論與建議。j與安全評價有關的其他內容。安全評價報告應當方法科學、數據準確、內容完整、結論客觀公正、建議措施具體可行。4.6對于存在事故隱患的重大危險源,相關工廠(部門)必須立即整改,要制定整改方案,落實整改資金、責任人、期限等,整9、改期間要采取切實可行的安全措施,防止事故發生;4.7安環部組織制訂公司級的重大危險源應急救援預案,工廠(部門)具體制定重大危險源現場應急救援預案。公司每年組織一次重大危險源應急救援預案的演練,工廠(部門)每年應對轄區內的重大危險源至少進行一次事故應急救援的演練。演練前應制定演練方案,明確演練規模、方式、范圍、內容。演練時可邀請相關部門參加。演練結束后應及時進行評估、總結,根據評估結果對預案進行修訂,并將修訂情況及時傳達給從業人員。應急預案應包括以下內容:a應急組織機構、人員及其職責。b危險源辨識與風險分析。c應急能力評估與物資裝備保障。d應急設備與設施。e報警、通訊聯絡方式。f事故應急程序與行動方案。g保護措施與程序。h事故發生后的恢復與程序。i培訓與演練。公司應建立應急自救隊伍,配備必須的應急器材、設備和所需的應急物資。并將重大危險源可能發生事故的避險方法等應急措施告知周邊單位及其人員;4.8構成重大危險源的貯存設施、新建擴建工程的選址和土地使用規劃應符合政府制定的綜合性土地使用政策,與周邊安全防護距離符合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理第十條及國家有關安全防護距離的規定。5支持/相關文件5.1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理5.2重大危險源辯識(GB18218-xx)5.3關于開展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安監管協調字xx56號)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