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院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管理制度3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42047
2024-09-08
39頁
2.16MB
1、衛生院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目 錄1、 居民健康檔案管理制度.22、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居民健康檔案管理工作流程.43、健康教育工作制度.64、預防接種工作制度.85、06歲兒童健康管理工作制度.106、孕產婦健康管理工作制度.127、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制度.148、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工作制度.169、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工作制度.1810、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制度.2011、傳染病管理制度.2212、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2313、突發公共事件管理制度.2414、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2、處理制度.2515、衛生監督協管工作制度.2716、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公共衛生科工作制度.2917、首診測血壓制度.3018、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公共衛生醫師職責.3119、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信息報送制度.3220、慢性病管理制度.3321、霍亂防治應急預案.3422、艾滋病疫情監測管理制.3523、鄉村醫生例會工作制度.36居民健康檔案管理制度一、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負責首次建立居民健康檔案、更新信息、保存檔案;其他醫療衛生機構負責將相關醫療衛生服務信息及時匯總、更新至健康檔案;市衛生局醫改辦負責健康檔案的監督與管理。二、健康檔案的建立要遵循自愿與引導相結合的原則,在使用3、過程中要注意保護服務對象的個人隱私,建立電子健康檔案的醫療衛生單位,要注意保護信息系統的數據安全。三、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應通過多種信息采集方式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及時更新健康檔案信息。已建立電子健康檔案的醫療衛生單位應保證居民接受醫療衛生服務的信息能自動匯總到電子健康檔案中,保持資料的連續性。四、統一為居民健康檔案進行編碼,采用17位編碼制,以國家統一的行政區劃編碼為基礎,以村(居)委會為單位,編制居民健康檔案唯一編碼。同時將建檔居民的身份證號作為身份識別碼,為在信息平臺上實現資源共享奠定基礎。五、按照國家有關專項服務規范要求記錄相關內容,記錄內容應齊全完整、真實準確、4、書寫規范、基礎內容無缺失。各類檢查報告單和轉、會診的相關記錄應粘貼留存歸檔。六、健康檔案管理要具有必需的檔案保管設施設備,按照防盜、防曬、防高溫、防火、防潮、防塵、防鼠、防蟲等要求妥善保管健康檔案,指定專(兼)職人員負責健康檔案管理工作,保證健康檔案完整、安全。電子健康檔案應有專(兼)職人員維護。七、積極應用中醫藥方法為城鄉居民提供中醫健康服務,記錄相關信息納入健康檔案管理。健康體檢表的中醫體質辨識內容由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中醫醫務人員或經過培訓的其他醫務人員填寫。八、電子健康檔案在建立完善、信息系統開發、信息傳輸全過程中應遵循國家統一的相關數據標準與規范。電子健康檔案信息系統應與新農合、城鎮基5、本醫療保險等醫療保障系統相銜接,逐步實現各醫療衛生機構間數據互聯互通,實現居民跨機構、跨地域就醫行為的信息共享?;竟残l生服務居民健康檔案管理工作流程(一)確定建檔對象流程圖(二)居民健康檔案管理流程圖健康教育工作制度一、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和村衛生室應配備專(兼)職人員開展健康教育工作,每年接受健康教育專業知識和技能培訓不少于8學時。樹立全員提供健康教育服務的觀念,將健康教育與日常提供的醫療衛生服務結合起來。二、具備開展健康教育的場地、設施、設備,并保證設施設備完好,正常使用。三、制定健康教育年度工作計劃,保證其可操作性和可實施性。健康教育內容要通俗易懂,并確保其科學性、時效6、性。健康教育材料可委托專業機構統一設計、制作,可利用互聯網、手機短信等新聞媒體開展健康教育。四、有完整的健康教育活動記錄和資料,包括文字、圖片、影音資料等文件,并存檔保存。每年做好年度健康教育工作的總結評價。五、加強與鎮政府、街道辦事處、村(居)委會、社會團體等轄區其他單位的溝通和協作,共同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六、充分發揮健康教育專業機構的作用,接受健康教育專業機構的技術指導和考核評估。七、要運用中醫理論知識,在飲食起居、情志調攝、食療藥膳、運動鍛煉等方面,對城鄉居民開展養生保健等中醫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音像資料宣傳欄以及講座、咨詢活動等方面,應有一定比例的中醫藥內容?;竟残l生服務健康教育工7、作流程 預防接種工作制度一、接種單位必須是市衛生局指定的預防接種單位,并具備疫苗儲存和運輸管理規范規定的冷藏設施、設備和冷鏈管理制度并按照要求進行疫苗的領發和冷鏈管理,保證疫苗質量。二、承擔預防接種的人員應當具備執業醫師、執業助理醫師、執業護士資格,并經過縣級或以上衛生行政部門組織的預防接種專業培訓,考核合格后持證方可上崗。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應積極通過公安、鄉鎮(街道)、村(居)委會等多種渠道,利用提供其他醫療服務、發放宣傳資料、入戶排查等方式,向預防接種服務對象或監護人傳播相關信息,主動做好轄區內服務對象的發現和管理。四、根據預防接種需要,合理安排接種門診開放頻率、開放時間和預約服務的時間8、,提供便利的接種服務。五、應按照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預防接種工作規范、全國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監測方案等相關規定做好預防接種服務工作。六、接種單位應將接種信息及時錄入計劃免疫管理系統?;竟残l生服務預防接種服務工作流程06歲兒童健康管理工作制度一、開展兒童健康管理的婦幼保健院、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應當具備所需的基本設備和條件。二、從事兒童健康管理工作的人員應取得相應的執業資格,并接受過兒童保健專業技術培訓,按照國家兒童保健有關規范的要求進行兒童健康管理。三、婦幼保健院、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應通過婦幼衛生網絡、預防接種系統以及日常醫療衛生服務等多種途徑掌握轄區適齡兒童數9、,并加強與托幼機構的聯系,取得配合,做好兒童的健康管理。四、加強宣傳,向兒童監護人告知服務內容,使更多的兒童家長自愿接受服務,并在單位顯著位置告知免費服務內容。五、兒童健康管理服務在時間上應與預防接種時間相結合。鼓勵在兒童每次接受免疫預防接種時,進行體重、身長(高)測量及化驗等檢查工作,并提供健康指導服務。六、每次服務后及時記錄相關信息,納入兒童健康檔案,錄入電子檔案。七、積極應用中醫藥方法,為兒童提供生長發育與疾病預防等健康指導?;竟残l生06歲兒童健康管理工作流程孕產婦健康管理工作制度一、開展孕產婦健康管理的婦幼保健院、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應當具備服務所需的基本設備和條件。二、從10、事孕產婦健康管理服務工作的人員應取得相應的執業資格,并接受過孕產婦保健專業技術培訓,按照國家孕產婦保健有關規范要求,進行孕產婦全程追蹤與管理工作。三、加強與村(居)委會、婦聯、計生等相關部門的聯系,掌握轄區內孕產婦人口信息。四、加強宣傳,公示免費服務內容和服務流程,使更多的育齡婦女自愿接受服務,提高系統管理率。五、將每次保健服務的信息及檢查結果準確、完整地記錄在孕產婦保健手冊和隨訪記錄上,并納入健康檔案管理。六、積極運用中醫藥方法(如飲食起居、情志調攝、食療藥膳、產后康復等),開展孕期、產褥期、哺乳期保健服務?;竟残l生孕產婦健康管理服務工作流程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制度一、開展老年人健康管理服11、務的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和村衛生室應當具備服務內容所需的基本設備和條件。二、加強與村(居)委會、派出所等相關部門的聯系,掌握轄區內老年人口信息變化。加強宣傳,告知服務內容,使更多的老年人愿意接受服務。三、每次健康檢查后及時將相關信息記入健康檔案。具體內容詳見城鄉居民健康檔案管理服務規范健康體檢表。對于已納入相應慢病健康管理的老年人,本次健康管理服務可作為一次隨訪服務。四、積極應用中醫藥方法為老年人提供養生保健、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導五、通過各種方式,每年組織轄區老年人免費進行一次包括血尿常規、血脂、肝腎功能、心電圖等的檢查?;竟残l生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工作流程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工作12、制度一、高血壓患者的健康管理由責任醫生負責,應與門診服務相結合,對未能按照管理要求接受隨訪的患者,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醫務人員應主動與患者聯系,保證管理的連續性。二、隨訪包括預約患者到門診就診、電話預約和家庭訪視等方式。三、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可通過本地區門診服務、健康體檢等途徑篩查和發現高血壓患者。并根據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對高血壓患者進行健康管理。四、發揮中醫藥在改善臨床癥狀、提高生活質量、防治并發癥中的特色和作用,積極應用中醫藥方法開展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服務。五、加強宣傳,告知服務內容,使更多的患者和居民愿意接受服務。六、每次提供服務后及時將13、相關信息記入患者的健康檔案并錄入電子檔案。基本公共衛生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服務工作流程(一)高血壓篩查流程圖(二)高血壓患者隨訪流程圖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工作制度一、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由責任醫生負責,應與門診服務相結合,對未能按照健康管理要求接受隨訪的患者,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應主動與患者聯系,保證管理的連續性。二、隨訪包括預約患者到門診就診、電話預約和家庭訪視等方式。三、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要通過本地區門診服務、健康體檢等途徑篩查和發現2型糖尿病患者,掌握轄區內居民型糖尿病的患病情況,并根據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對患者進行管理。四、發揮中醫藥14、在改善臨床癥狀、提高生活質量、防治并發癥中的特色和作用,積極應用中醫藥方法開展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務。五、加強宣傳,告知服務內容,使更多的患者愿意接受服務。六、每次提供服務后及時將相關信息記入患者的健康檔案并及時錄入電子檔案。基本公共衛生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務工作流程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制度一、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應配備接受過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相關培訓的專(兼)職人員,開展相關健康管理工作。二、與相關部門加強聯系,及時為轄區內新發現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立健康檔案并按時更新。三、隨訪包括預約患者到門診就診、電話追蹤和家庭訪視等方式。四、加強宣傳,鼓勵和幫助病人進行生活功能康復訓練15、,指導患者參與社會活動,接受職業訓練。 五、及時將轄區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信息錄入數據收集分析系統。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務工作流程傳染病管理制度1.發現傳染病或疑似傳染病病人時,在法定報告時限內,以最快速度向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2.實行傳染病首診負責制。發現傳染病病人或疑似傳染病病人時,及時轉入傳染病定點收治醫療機構。3.建立傳染病個案登記卡,按照卡片登記項目填寫齊全,不得漏項。掌握其動態情況,做好追蹤隨訪。4.做好傳染病人或疑似病人流行病學調查、疫情報告、消毒隔離、應急救治、轉院治療等。必要時對病人的學習、工作、生活環境進行預防性消毒;對病人接觸者,實行醫學觀察;密切接觸者預防性用藥。5.協16、助疾控中心開展傳染病監測工作。建立監測資料檔案,開展監測分析。6.加強對結核病傳染源的發現與報告,配合疾控中心做好轄區內恢復期結核病病人的送藥和訪視工作。7.建立健全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制度,開展防治知識宣傳,高危人群行為干預、咨詢、檢測、轉診服務;協助開展流行病學調查、醫學隨訪、醫療救助;妥善保管工作檔案,嚴格遵守保密制度。8.對傳染病預防、治療管理中,發生傳染病疫情緩報、漏報、謊報、隱瞞不報,造成疫情擴大或傳染病暴發流行的部門和責任人,應嚴格追究責任。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1.凡診治患者的醫護人員、醫技人員和鄉村醫生均為法定報告人。2.法定報告人必須熟悉國家規定的法定傳染病種和報告辦法。3.發17、現法定傳染病或疑似傳染病患者時,要立即按規定的程序報告,不遲報,不漏報,不錯報,并要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4.填寫疫情報告卡時,要提高填卡質量,要做到字跡清楚,項目要填全。5.要經常深入科室督促檢查疫情報告執行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解決。6.在填寫門診工作日志時,凡發現確診為傳染病時,要在門診工作日志表上登記患者的家庭地址和診斷。7.對不執行本制度或因違反規定造成危害的,要按傳染病防治法嚴肅處理。突發公共事件管理制度1.遵循“預防為主,常備不懈”的方針,建立健全各類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理預案,明確組織機構、部門職責、工作流程、應急措施。2.定期對全體人員進行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管理教18、育、技能培訓、并組織應急預案模擬演練。3.做好相關物資儲備,進行動態管理。4.按規定及時向相關主管部門上報突發公共事件。5.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應配合相關部門開展調查、控制、監測和醫療救治工作。6.發生火災、地震等其它各類突發公共事件時,統一領導、聽從指揮,做好報警、人員疏散及現場搶險等各項工作。7.根據突發事件的變化和實施中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應急預案的修訂和補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制度1.制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包括部門職責、監測、預警、報告、程序、應急處理等。2.定期對全員開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相關知識與技能培訓并組織演練。3.做好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物資儲備,并進行動19、態管理。4.疫情報告。發生或可能發生傳染病暴發、流行的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事件;發生不明原因的群體性疾??;發生傳染病菌種、毒種丟失的應在2小時內向所在上級衛生行政部門報告。5.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的啟動應聽從政府統一指令,服從統一指揮。6.提供醫療救護和現場救援,書寫完整病歷記錄,協助轉送病人。7.采取衛生防護措施,防止交叉感染。基本公共衛生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服務工作流程衛生監督協管工作制度一、建立健全各項協管工作制度和管理規定,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衛生監督協管工作創造良好的條件。二、市衛生監督所要采用多種方式,加強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衛生監督協管的指導、培訓并參與考核評20、估。三、防保所要建立健全衛生監督協管服務有關工作制度,配備專(兼)人員負責衛生監督協管服務工作,明確責任分工。四、要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及有關管理規范的要求提供衛生監督協管服務,及時做好相關工作記錄,記錄內容應齊全完整、真實準確、書寫規范?;竟残l生衛生監督協管服務工作流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公共衛生科工作職責一、認真貫徹落實贛縣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方案,嚴格按照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2011年版)的要求開展各項目任務。二、根據贛縣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完善管理制度,擬訂轄區實施方案,制定工作計劃,并認真組織實施。三、負責轄區內村衛生室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管理、業務指導和考核工作21、。開展檔案建立、管理、使用等相關培訓工作并定期進行督導檢查。四、負責轄區居民健康檔案的審核、整理、歸檔、保存,定期組織鄉醫開展重點人群隨訪工作。五、負責電子化健康檔案的建立與審核,對采集的居民健康信息進行電子化歸類,保證各居民電子檔案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六、負責協調村委會、居委會等單位,每月舉辦一次健康教育講座,每兩個月舉辦一次健康教育咨詢活動,并保證實施效果。七、掌握基本公共衛生各項目工作進度,每月按要求統計上報相關數據并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八、采取通俗易懂、喜聞樂見的宣傳形式,做好轄區內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政策宣傳,提高群眾政策認知曉率和滿意度。 九、按時參加上級舉辦的項目培訓,及時完成上級22、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首診測血壓制度一、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內、外、婦、兒和中醫門診及村衛生室要為35歲以上首診病人規范測量血壓,提高高血壓檢出率,并在門診日志中詳細登記。二、凡測得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者,應將其姓名、性別、年齡、地址、電話、高血壓病史等內容記錄到首診測量血壓登記本,并定期上報醫院公共衛生科。三、對診斷為高血壓病的患者,公共衛生科醫師應將其納入轄區慢性病管理體系,根據管理要求,定期隨訪,積極開展高血壓健康促進干預,實施動態管理。四、發現高血壓病人,門診醫生應向患者進行面對面的健康指導,發放健康教育處方,指導正規治療,宣傳高血壓防治知識?;鶎俞t療23、衛生機構公共衛生醫師職責一、建立社區居民健康檔案。根據健康人群、重點人群和高危人群的不同需求,完成預防保健管理工作。二、承擔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一級預防為主的管理工作。三、承擔轄區開展的婦幼保健工作。四、承擔計劃生育技術咨詢指導工作。五、承擔轄區居民和集體單位的傳染病預防、控制和傳染病人的管理。六、開展社區精神衛生服務,參與精神病人管理與康復指導。七、協助衛生監督機構對休閑、娛樂、學習等場所進行衛生監督檢查;參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調查處理;開展衛生法制宣傳教育。八、多種形式開展健康教育,針對危害轄區人群健康的危險因素,普及衛生知識,制定與實施社區干預計劃,提高人群的自我保健能力和整體健康水平。九24、開展其他相關的社區衛生服務工作?;竟残l生服務項目信息報送制度一、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信息報送工作應把握以下原則:客觀準確、動態及時、專人負責原則。 二、基本公共服務信息報送工作按照衛生部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規范(2011年版)的指標和內容進行統計報告。 三、基本公共服務信息報送工作采取電子表格報告和紙質報告兩種方式進行,二者指標一致,內容一致。 四、按照“屬地化管理原則”進行統計,監測范圍包括轄區所有人口及承擔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任務的村衛生室。每月2日前完成數據報送。五、衛生院公共衛生科對本轄區范圍內的基本公共服務信息報送承擔主要責任,負責數據的收集、整理、審核、確認等工作。杜絕邏輯錯誤和25、非正常數據出現。慢性病管理制度1我院的公共衛生管理領導小組全面負責我院的公共衛生管理工作。科主任為本科室公共衛生管理的管理者和監督者,各經管醫生是慢性病、死亡病人的報告責任人。 2報告范圍:糖尿病、冠心病急性發作(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心性猝死其他類型的冠心病)、腦卒中發作(蛛網膜下腔出血腦出血腦血栓形成腦栓塞及未分類腦卒中)、腫瘤(新發惡性腫瘤和中樞神經系統的良性腫瘤)、死亡病例(包括住院和門急診的死亡病例)。 3接診醫生發現確診的上述四種需要報告的病例,在24小時內向公共衛生科科報告,公共衛生科收到報告卡,審核合格登記后,及時進行網絡直報。 4凡在本院死亡的病例,包括門急診、住院死亡的病例,經管26、醫生要及時填寫居民死亡醫學證明書,其中二聯交給家屬,一聯交給公共衛生科,公共衛生科收到居民死亡醫學證明書,審核合格后作好登記,及時網絡直報,次月5日前將居民死亡醫學證明書報縣疾控中心。 5各種表卡填寫要完整,字跡要清楚,不漏項。 6凡未按要求上報者,按年度考核細則的規定與考核獎掛鉤,若隱瞞不報的,一經查實加倍扣獎?;魜y防治應急預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的有關法律法規及上級對甲類傳染病霍亂防控的有關要求,為進一步做好今年的霍亂防治工作,一旦出現霍亂疫情,能有條不紊地進行防控與救治,特制定防治霍亂應急預案,一旦發生疫情,立即啟動此預案:1.立即向醫院領導匯報,安置病人立即進隔離病房,電話通27、知上級各有關部門。2.立即通知霍亂搶救小組到場,各負其責,開展工作,同時做好調查、登記、審核、傳報卡直報、采樣、留樣、送樣工作由公共衛生科負責。3.救治工作由霍亂搶救小組負責,病情允許情況下立即做好霍亂治療的轉診工作。立即對腸道門診進行終末消毒,由公共衛生科傳染病專管員及急診室護士長負責。4.立即對病人的密切接觸者進行調查、隔離、實施醫學觀測,做好采樣、送樣工作,并進行預防性服藥。5.立即開展流行病學的調查,并在第一時間內對其居室及水源、廁所進行消毒或封井,由公共衛生科負責。6.務必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以最快的速度控制疫情。艾滋病疫情監測管理制度1.全院職工要28、提高建立艾滋病長效監測管理機制的認識,各科室姚加強對監測工作的領導,建立高效的疫情監測系統,及時準確收集和報告疫情數據。 2.艾滋病疫情報告實行首診負責制,門診患者和轉入住院患者,各科室要詳細登記。住院部應填寫“出入院登記本”。所有住院輸血病人均應進行實驗室HIV初篩試驗。采送標本要嚴格按照要求做好防護,避免污染環境及交叉感染。 3經實驗室初篩試驗陽性者,填寫傳染病報告卡,按疑似病例報告,然后上報公共衛生科,由網絡直報員按規定時限進行網絡直報,待確證后對原始報告卡進行訂正。4.各有關部門必須將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人死亡者的詳細資料報送公共衛生科,由公共衛生科錄入數據庫,并及時準確29、上報上級有關部門。5.醫院接觸HIV感染者、AIDS患者、死亡者的各個環節均應按要求防護、消毒,避免交叉感染。6. 醫院接觸HIV感染者、AIDS患者、死亡者的各個環節均應做好保密工作。7.在AIDS診療、管理工作中,因玩忽職守、不作為等情況,造成醫療糾紛或醫療事故者按責任醫療糾紛賠款處理;造成疫情擴散者作待聘或解聘處理,同時按有關法律法規追究責任。8.醫院艾滋病高危干預小組對有易感染艾滋病病毒危險行為的人群實施行為干預措施,并對干預人群開展HIV監測。9.醫院每年開展外來婚嫁女、外來務工人員、外出務工返鄉人員的HIV檢測工作。10.積極主動做好轄區、醫院內艾滋病防治知識及職業暴露防護措施的宣傳教育活動。村醫生例會工作制度1、每月召開一次社區鄉村醫生工作例會,傳達上級工作精神,安排布置下一階段工作。2、每月初定期召開社區站為工作會議,其他會議根據需要隨時召開;社區站每周召開會議一次,由站長召集,并有會議記錄,參會者有簽名。 3、按時參加例會,不得遲到、早退和缺席,原則上不得請假,如有特殊原因需要請假者,應出具書面請假條,并由站長簽名同意。4、遵守會議紀律,開會期間嚴禁大聲喧嘩、交頭接耳,禁止吸煙。5、認真做好會議記錄,會后及時傳達貫徹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