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城中醫醫院管理委員會工作制度2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42173
2024-09-08
26頁
55.50KB
1、縣城中醫醫院管理委員會工作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目 錄一、醫療質量管理委員會工作制度2二、護理質量管理委員會工作制度4三、病案管理委員會工作制度5四、藥事管理委員會工作制度7五、輸血管理委員會工作制度9六、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工作制度11七、放射診療管理委員會工作制度13八、醫院倫理委員會工作制度15九、醫德醫風管理委員會工作制度23一、醫療質量管理委員會工作制度一、醫療質量管理委員會在院長直接領導下,由業務副院長直接牽頭并開展工作。成員由相關科室負責人組成。 二、醫療質量管理委員會工作其主要任務: (2、一)負責醫院臨床科室、醫技科室的質量控制管理。 (二)開展全員質量教育,努力提高全體醫護人員的質量意識,對全院醫療質量實行目標管理,責任到人。 (三)負責草擬、制定和修改醫院質量控制管理方案,定期召開全院醫療質量控制工作會議,制定和修改各種質量考核標準。 (四)在科室檢查中,按規定表格,現場對發現和存在的問題進行筆錄,并提出改正和切實可行的意見,以便下次復查和改進工作。 (五)根據醫院及科室的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獎懲方案。(六)認真做好調查研究,做好醫療質量分析,發現醫療質量管理上存在的問題和隱患,及時加以糾正,采取行之有效的改進措施,防患于未然。 三、工作形式: (一)科主任主動領導本科職工,3、在開展日常業務工作的同時,配合醫療質量管理工作的進行,不能消極地等待,不能讓事情成堆。 (二)每月四次或根據需要,由業務副院長帶領質量管理委員會成員,組織到具體科室及部門進行現場指導,負責檢查落實醫院質量管理制度的實施情況。 四、醫療質量管理委員會職責: 1、健全醫院質量保證體系,即院、科二級質量管理組織,配備專(兼)職人員,負責質量管理工作。 2、對全員實施質量、安全教育和培訓,提高全員質量管理與改進的意識和參與能力。 3、審議、制定全院性的醫療質量管理規劃、質量目標、質量管理規章制度和持續改進方案,并組織實施。 4、協調各部門、科室及各個質量管理環節,組織、指導、檢查、考核、評價和監督科室4、質量管理小組活動。 5、負責處理和解決全院可能存在醫療質量問題的醫療糾紛,調查分析發生醫療糾紛的原因,制定改進或控制措施。 6、建立醫療質量評價組(由學術委員會成員組成),對有爭議的醫療缺陷進行院內鑒定。 7、定期召開全體委員會會議,對全院醫療質量進行調查研究和分析,發現問題及時歸納、總結,制定整改措施,并向全院進行公布和講評。二、護理質量管理委員會工作制度一、 醫院護理質量管理委員會,由分管院長、護理部主任以及全院護士長組成,在分管院長的領導下,開展全院護理質量管理的監督、檢查、指導、質詢工作。 二、委員會協作院領導和護理部進行質量管理,協助護理部制定和完善各項護理質量控制標準,發展問題,提5、出改進計劃并實施。 三、定期展開護理質量分析會,研究提高護理質量的辦法,提出改進工作意見。四、對護理工作出現的差錯和嚴重問題進行審定。五、實行護理部、科室二級網絡質量管理,科室質檢小組每周檢查一次,護理部每月檢查一次,并有記錄。六、將質量檢查結果及時反饋給當事人,并以質控簡報形式反饋給科室。七、科室根據存在的問題和反饋意見進行改進,護理部并將進行督查,已達到持續改進的目的。八、護理工作質量檢查結果作為科室進一步質量改進的參考及護士長管理考核重點。護理質量管理委員會工作職責: 一、在分管院長領導下,建立護理部一科室護士長負責制的護理管理體制,發展護理質量管理工作,監督護理核心制度的落實,強化管理6、服務和質量意識,預防護理安全事故的發生。二、制定和修改護理質量指標體系,建立質量控制組織網絡,確立質量控制方法,確保護理質量的穩定與持續改進。三、不斷完善臨床護理工作的各項考核標準,建立科學、有效的護理質量評價體系。四、每月對全院護理質量進行檢查,嚴格掌握質量標準,正確評價護理工作,認真總結并量化檢查結果,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提成針對性的改進措施,在全院護理管理委員會議上進行講評,督促落實,并向主管院長匯報。五、負責對護士長工作績效進行評估。六、對護理缺陷、事故進行分析、討論、鑒定,提交處理意見及改進措施。七、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護士條例以及醫院各項規章制度,完善醫院護理工作獎懲辦法7、。八、負責研究、制定院內護理突發事件的應對預案。三、病案管理委員會工作制度一、在主管領導的直接領導下開展全院病案資料的管理工作,成員由主管領導、有關職能部門領導、各科室負責人及有關人員組成。 二、定期對病案管理工作進行督促、檢查和指導,收集科室對病案管理工作的意見和建議;每月召開一次會議,研究解決存在的問題,并及時向各科反饋;每季度召開一次全院性會議,對各種病案進行點評。 三、制訂本院病案管理制度,審定全院醫用表格的式樣,并監督實施。組織各種形式的病案書寫質量檢查,評選優秀病案,交流書寫和管理經驗。 四、在臨床醫師和病案管理人員之間發揮橋梁作用,推進相互間的密切協作,促進病案書寫和管理質量的不8、斷提高。 五、定期聽取病案管理工作情況的匯報,每年向院長提出病案管理工作報告。病案管理委員會職責: 1.貫徹執行衛生主管部門有關病案的書寫、管理規范,制定醫院病案管理工作制度,審核申報新病案內容、項目、格式的報告。 2.監督病案管理制度及醫院決議的實施,針對病歷書寫、病案管理存在的問題,制定解決方案。 3.定期組織各種形式的病案書寫質量檢查,及時發現并解決醫院病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不定期進行病案點評。 4.組織與病歷書寫有關的教育培訓,不斷提高全院醫務人員的病案質量意識和管理意識,充分發揮、利用病案的價值,進一步推動醫院醫療、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 5.定期聽取病案室及各科室對改善病案管理9、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加強對病案管理工作的督促、檢查和指導。 6.定期向醫院領導匯報病案管理委員的工作,提交病案管理工作報告。四、藥事管理委員會工作制度藥事管理委員會在院長直接領導下,由分管藥劑的領導直接牽頭并開展工作。成員由相關科室負責人組成。 一、任務 (一)積極宣傳和認真貫徹執行藥品管理的有關法律法規。 (二)根據國家基本藥物、國家醫療保險用藥和OTC藥品等相關目錄,定期修訂本院基本用藥目錄(每兩年一次)藥品品種范圍。 (三)審定新藥新制劑的選用,淘汰療效差、不良反應嚴重的藥品和制劑,由藥劑科提名,報委員會審批。 (四)審議和監督本院用藥計劃,藥品年度預算及其執行情況。 (五)檢查病區藥品管10、理消耗情況以及藥劑科藥劑質量情況。 (六)對醫護、藥劑人員用藥合理性進行考核。 (七)及時研究處理藥療事故、嚴重用藥差錯及其他醫療用藥的重大問題。 二、藥事管理委員會工作內容和方式 (一)定期或不定期組織藥師查閱病歷、醫囑處方,檢查合理用藥情況;進行處方和病歷用藥分析,不斷提高醫生用藥水平。 (二)定期檢查藥品管理情況,特別是麻醉藥品、精神藥品、醫療用毒性藥品、貴重藥品的使用、保管和消耗情況。及時糾正和處理濫用成癮、積壓變質等違反制度和管理不善的情況。 (三)要求藥劑科對門診和臨床各科差錯處方進行登記,及時轉給有關科室,作為考核醫生的依據之一。 (四)建立藥物不良反應登記制度,按藥品不良反應監11、測管理辦法(試行)的規定的內容定期向藥監部門報告。 (五)根據醫院實際情況,由主要科室提出基本用藥范圍,經本委員會匯總討論審定,確定本院的基本用藥目錄。根據應用情況,每兩年修訂一次。增刪品種不超過2%。 (六)檢查醫院自制制劑的質量控制情況和藥品檢驗室的檢驗記錄、報告,了解制劑合格率。研究不合格或合格率低的原因,加強制劑生產中的質量控制,不斷提高制劑質量。 (七)組織醫院藥學學術活動,如舉辦藥學進展、新藥介紹、藥物評價、藥品法律法規等講座,與醫護人員進行交流。藥事管理委員會職責: 一、認真貫徹執行藥品管理法,按照藥品管理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院有關藥事管理工作的規章制度。二、 確定醫院用藥目12、錄和處方手冊。三、 審核本院擬購入藥品或配制新制劑及新藥上市后臨床觀察的申請。四、制定本院新藥引進規則,負責對新藥引進的評審工作。五、定期分析本院藥物使用情況,組織評價本機構所用藥物的臨床療效與安全性,提出淘汰藥品品種意見。六、組織檢查毒、麻、精神及放射性等藥品的使用和管理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糾正。七、組織藥學教育、培訓和監督、指導本院臨床各科室合理用藥。五、輸血管理委員會工作制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為進一步加強臨床輸血工作的管理,提高輸血工作質量,確保臨床用血安全、及時,醫院成立輸血管理委員會,結合我院實際制定如下工作制度: 一、輸血管理委員會由業務副院長、有關院領導、醫務科科長、門診部13、主任、院感科科長、檢驗科主任、血庫負責人和有關人員組成。 二、醫院輸血管理委員會在醫院領導下工作,是醫院血液及血液制品的管理和咨詢機構。 三、輸血管理委員會會議由委員會主任負責主持,醫務科負責召集并做好會議記錄。門診部負責準備會議資料。 四、委員會的決議、決定報院長同意后生效。輸血管理委員會職責: 貫徹落實國家有關臨床血液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規,制定院內臨床合理安全輸血管理制度和臨床輸血標準操作規程。積極推進科學、合理、有效、安全輸血理念的建立,提供技術咨詢和實踐指導。 1.監測血液、血制品和血液替代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靠性,評估輸血病例質量。 2.組織調查與輸血有關的嚴重不良反應和差錯,提出預14、防或減少、杜絕其發生的措施和方案。 3.監督和檢查輸血科的日常業務工作。 4.開展臨床合理用血的教育和培訓,規范性地促進輸血新技術、新方法的推廣和運用。 5.組織開展臨床輸血科學研究工作,提高輸血整體科學研究水平,鼓勵、促進臨床用血新技術的推廣和探索性研究。向醫院提交年度臨床輸血工作報告,并提出合理性建議。6.在醫院臨床用血和血液的保管、領取、使用過程中行使管理、監督、檢查職能,實施規范管理。 7.負責審批血庫制定的臨床用血計劃,指導臨床科室合理用血、科學用血。不得浪費和濫用血液。 8.負責組織供應醫院的臨床用血,確保進血合法、安全和規范。 9.負責宣傳和貫徹落實獻血法,宣傳獻血的意義,普及獻15、血的科學知識,開展預防和控制經血液途徑傳播的疾病的教育。 10.認真貫徹執行國家有關獻血的法律、法規和指示,結合本院實際,制定相關的規定和制度。 11.負責制定本院獻血工作規劃和年度用血計劃。 12.定期召開會議,研究和解決輸血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意見,按照國家法規做好醫院輸血管理工作。六、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工作制度一、為了規范本院醫護人員的操作程序,嚴格執行醫療和護理系列的規章制度,建立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委員會在分管業務副院長領導下開展工作。 (一)除各科室日常業務工作外,委員會定期組織實施并開展檢查、督導工作。 (二)委員會采取現場自查與他查、總結與分析、批評與表揚、懲罰與鼓勵相結16、合的工作式。 二、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主要工作任務: (一)草擬、制定、修改控制院內感染規范、院內感染的措施及有關規章制度。 (二)組織討論并決定建立感染控制的監測方法。 (三)研究院內感染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獎懲辦法及控制感染改進工作的具體措施。 (四)負責對醫院感染管理人員、醫生和護理人員的培訓和宣傳教育工作。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職責: 1.認真貫徹醫院感染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及技術規范、標準,制定本醫院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的規章制度、醫院感染診斷標準并監督實施。 2.根據預防醫院感染和衛生學要求,對本醫院的建筑設計、重點科室建設的基本標準、基本設施和工作流程進行審查并提出意見。 3.研究并17、確定本醫院的醫院感染管理工作計劃,并對計劃的實施進行考核和評價。 4.研究并確定本醫院的醫院感染重點部門、重點環節、重點流程、危險因素以及采取的干預措施,明確各有關部門、人員在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工作中的責任。 5.研究并制定本醫院發生醫院感染暴發及出現不明原因傳染性疾病或者特殊病原體感染病例等事件時的控制預案。 6.建立會議制度,定期研究、協調和解決解決有關醫院感染管理方面的問題。 7.根據本醫院病原體特點和耐藥現狀,配合藥事管理委員會提出合理使用抗菌藥物的指導意見。七、醫院放射診療管理委員會工作制度一、醫院放射診療管理委員會,由分管院長、放射科主任以及全院相關科室組成,在分管院長的領導下,開18、展全院放射診療工作的監督、檢查、指導、質詢工作。二、委員會協助院領導和放射科進行質量管理,協助放射科制定和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三、定期開展放射診療質量管理分析會,研究提高放射診療質量的辦法,提出改進工作意見。四、對放射診療工作出現的差錯和嚴重問題進行審定,作出處理意見。放射診療管理委員會工作職責:一、根據衛生部放射診療管理規定、臨床技術操作規范的有關精神,結合放射診療實際情況,成立科室質量保證管理小組,制定放射科質量保證方案、質量管理目標及實施細節。二、在分管院長領導下,建立放射科主任負責制的放射診療體制,發展放射診療質量管理工作,監督放射診療核心制度的落實,深化管理、服務和質量意識,19、預防放射診療事故的發生。三、制定和修改放射診療質量指標體系,建立質量控制組織網絡,確立質量控制方法,確保放射診療質量的穩定與持續發展。四、每月對全院放射診療質量進行檢查,嚴格掌握質控標準,正確評價放射診療工作,認真總結并量化檢查結果,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提成針對性的改進措施,在全院放射診療管理委員會議上進行講評,督促落實,并向分管院長匯報。五、負責對放射診療管理相關人員的業務培訓,提供有關技術咨詢。六、明確各級人員的崗位職責,嚴格“三基”培訓,定期進行考核。七、對放射診療缺陷、事故進行分析、討論、鑒定,提交處理意見及改進措施。八、負責研究、制定院內放射診療突發事件的應對預案,及獎懲方案。20、九、定期召開會議,研究放射診療工作的有關問題,提出對策和提交醫院研究。八、醫院倫理委員會工作制度一、 總則(一) 醫院倫理委員會是在院長領導下的、為發展在本醫院內的醫學倫理問題進行醫學倫理決策的咨詢機構。 (二) 醫院倫理委員會遵循國際公認的不傷害、有利、公正、尊重人的原則以及合法、獨立、稱職、及時和有效的工作原則開展工作。 (三) 醫院倫理委員會以維護人的健康利益、促進醫學科學進步、提高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意識為工作目標,兼顧醫患雙方的利益,積極促進醫院生命倫理學的實施與發展。 二、 組織機構(一)醫院倫理委員會由一定數量(7-11人)的醫、護、藥、醫技科技人員、醫院管理工作者、法律工作者、醫21、學心理工作者及社會工作者(必要時可聘請宗教工作者)組成,設正、副主任委員各一人,委員若干人。(二)醫院倫理委員會委員實行任期制,任期四年??梢赃B任。委員可根據需要有所變更。如有變動,應及時補充,以保證足夠數量的委員開展工作。(三)醫院倫理委員會主任委員由院長任命。副主任委員由委員會推舉產生。主任委員不在時,由副主任委員代行主任委員職權。(四)倫理委員會成員應接受有關生命倫理學和衛生法的教育和培訓,委員會應制定培訓計劃,以不斷提升委員的素質和能力。(五)倫理委員會設秘書1名,負責受理倫理審查項目、安排會議日程、會議記錄、決議通告、檔案管理及其它日常工作。三、 任務(一)醫院倫理委員會的主要任務是22、維護患者及醫務工作者的權益,論證本院的醫學倫理及生命倫理問題,開展生命倫理學普及教育活動,對涉及人體或人體標本的項目進行倫理審查和批準,并提供咨詢服務。(二)評價、論證本院開展的涉及人體試驗的科學研究課題的倫理依據,貫徹知情同意原則,審查知情同意文件,對研究課題提出倫理決策的指導性建議。(三)討論、論證本院臨床實踐中遇到的生命倫理難題,提出倫理咨詢意見。(四)對本院已經實施或即將引進的醫學創新技術;對已經開展或即將開展的重大醫療技術;對醫務人員或病人(包括病人親屬)的咨詢與請求;對院長提出委托的事件,進行生命倫理的討論、論證。四、工作程序(一)醫院倫理委員會接受委托人咨詢論證的文件必須由委托人23、提出申請,填寫申請表并提供完整的資料及委托目的。(二)醫院倫理委員會采取閱卷,實地考察調查、聽證等方式,對項目或事件進行全面了解。(三)醫院倫理委員會的例會程序為:(1)介紹被論證事件的原本(2)查驗有關論據(3)提問(4)論證(5)表決。(四)醫院倫理委員會根據所論證項目或事件的情況,可邀請有關領域的專家參加討論,論證。(五)醫院倫理委員會論證的事件如與委員會委員有關時,該委員應回避。(六)醫院倫理委員會接受院長提出的咨詢,需將所論證的結果以記要的形式,由主任委員簽署,向院長提出咨詢報告,供院長決策參考。不以醫院倫理委員會名義公開發表。如被接受、采納,應以院長名義發布結果。(七)醫院倫理委員24、會及其成員,對于論證事件中的醫學倫理咨詢意見,只作為討論意見記錄在案,供決策參考,不具有直接行政效力。五、跟蹤審查倫理委員會對所有批準的研究進展進行跟蹤審查,從作出決定開始直到研究終止。1 形式(1) 現場督察。到達研究專業科室,訪視研究者和受試者,檢查知情同意過程和知情同意書簽署情況,檢查研究是否遵循試驗方案、GCP規范和倫理委員會批件的要求;(2) 聽取臨床試驗機構年度工作總結和臨床研究進展報告;(3) 根據研究方案的性質和可能發生的不良事件,在批準研究時確定的跟蹤審查計劃;(4) 以下情況和事件要求研究者及時向倫理委員會報告,重新審查:A、對方案的任何修改,其可能影響受試者權利、安全和(25、或)福利或福利,或影響研究的實施B、與研究實施和研究產品有關的、嚴重的和意外的不良事件,以及研究者、申辦者和管理機構所采取的措施;C、可能影響研究受益/風險比的任何事件或新信息。2 要求(1) 需做出跟蹤審查決定時,法定到會人數應符合本規程的規定;(2) 跟蹤審查的決定應公布并傳達給申請者;(3) 凡研究暫停、提前終止,申請者應及時書面通知倫理委員會暫停、終止的原因,暫停、提前終止的研究所取得的結果的總結應遞交倫理委員會;(4) 研究的最后總結報告副本應遞交倫理委員會。六、 文件及檔案1建檔:(1) 倫理委員會工作制度,操作規程,審查程序,倫理委員會工作人員職責;(2) 倫理委員會成員任命文件26、,倫理委員會委員聲明,保密承諾,利益沖突聲明,倫理委員會成員專業履歷,獨立顧問聘請書,倫理委員會成員通訊錄;(3) 申請者提交的倫理審查申請表,以及所有申請材料的一份副本;(4) 倫理委員會審查受理通知書,會議日程,倫理委員會會議簽到表,投票單,會議記錄,倫理委員會審查批件的副本;(5) 倫理委員會成員與申請者或有關人員就申請、決定和跟蹤審查問題的往來信件。跟蹤審查期間收到的所有書面材料。研究暫?;蛱崆敖K止的通知。研究的最后總結或報告;(6) 倫理委員會成員培訓計劃,培訓資料。(7) 倫理委員會年度工作總結。2檔案管理:秘書負責文檔存取,辦理借閱和返還手續。文件存檔至少到研究結束后5年。附 錄27、1. 倫理審查原則與職權范圍:倫理審查應遵循以下原則:(1) 對受試者的危險最??;(2) 試驗危險性/受益比合適; (3) 對受試者的選擇無偏向;(4) 試驗前需取得書面知情同意書;(5) 保證不公開受試者的資料;(6) 受試者參加試驗不受壓力;(7) 保證研究者及研究條件合格倫理審查職權范圍:倫理委員會負責審查和監督醫院任何涉及人或人體標本的研究項目,包括:(1) 審查所有涉及人或人體標本、組織的研究項目是否符合倫理要求;(2) 有權要求研究人員提供或修訂研究方案和知情同意文件;(3) 終止或暫停已批準的試驗;(4) 審查執行中的研究項目方案及知情同意書的修訂;(5) 監測已審批項目的實施;28、(6) 審查上報的已審批項目實施過程中發生的與研究有關及無關的不良事件。2. 倫理審批工作程序表決制度:(1) 醫學倫理委員會對項目的審查意見應在討論后以無記名投票的方式進行表決。只有參與審查的倫理委員會成員才有表決權;(2) 參加該項目的委員在審查和表決時應回避,不參與投票;(3) 會議有2/3以上(含2/3)委員參加才可開會,同意票應超過法定到會人數的半數;(4) 審查的結果可以是:1.同意 2.作必要的修改后同意 3.修改后再議4.不同意;(5) 非正式的建議可作為決定的附件;(6) 對否決項目及修改后再議項目應詳細說明其理由。3倫理委員會主任、副主任、委員及秘書職責主任職責:(1) 在29、院長的領導下,行使倫理委員會主任的職責;(2) 有權對倫理委員會成員進行推薦及任免;(3) 制定或修改倫理委員會章程;(4) 審核并簽署評審意見(5) 主持倫理委員會每月例會及其他會議;(6) 積極參與醫院醫學倫理道德建設;(7) 負責倫理委員會有關培訓和繼續教育,積極促進醫學倫理學之間的工作,并加強本領域的國際交流副主任職責:(1) 協助倫理委員會主任做好各項工作;(2) 負責安排倫理委員會各委員的GCP培訓及繼續教育;(3) 指導倫理委員會秘書做好檔案管理工作及其他日常工作;(4) 倫理委員會主任不在時,由副主任代行主任職責委員職責:(1) 對提交審查的研究項目進行充分審查,參加倫理委員會30、會議并對研究項目進行討論和評價;(2) 對倫理委員會記錄進行保密;(3) 積極參加生物醫學研究倫理學和生物研究的繼續教育秘書職責:(1) 負責倫理委員會的日常管理工作,并向主任委員報告;(2) 負責受理倫理審查申請材料,告知申請材料需補充的缺項;(3) 定期組織倫理委員會會議,一般每月安排1次倫理委員會會議,根據情況,必要時可增加會議次數;(4) 根據安排的會議日程通知倫理委員會委員參加會議,在會議前將審查材料提交論理委員會委員預審;(5) 負責安排會議日程以及會議記錄;(6) 根據審查結果準備評審意見,提交主任委員審核簽發,及時將審查決定傳達給申請人;(7) 對所有批準的研究項目組織合適的跟31、蹤審查,包括修正方案審查,不良事件報告審查等;(8) 負責安排倫理委員會與申請者、委員、受試者之間的聯系;(9) 負責起草倫理委員會年度工作總結,提交主任委員審定;(10) 負責倫理委員會經費管理工作;(11) 就倫理委員會相關工作為主任委員提供必要的管理支持;(12) 負責倫理委員會文件檔案的管理和歸檔;九、醫德醫風管理委員會工作制度一、醫德規范:(一)救死扶傷,實行社會主義的人道主義。時刻為病人著想,千方百計為病人解除病痛。(二)尊重病人的人格與權利,對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別、職業、地位、財產狀況,都應一視同仁。 (三)文明禮貌服務。舉止端莊,語言文明,態度和藹,同情、關心和體貼病人。 (四32、)廉潔奉公。自覺遵紀守法,不以醫謀私。 (五)為病人保守秘密。實行保護性醫療,不泄露病人隱私與秘密。 (六)互學互尊,團結協作。正確處理同行、同事間關系。 (七)嚴謹求實,奮發進取。努力學習,鉆研醫術,精益求精,不斷更新知識,提高技術水平。 二、八項行業紀律 (一)醫療機構和科室不準實行藥品、儀器檢查、化驗檢查及其他醫學檢查等開單提成辦法。 (二)醫療機構的一切財務收支,應由財務部門統一管理,內部科室取消與醫務人員收入分配直接掛鉤的經濟承包辦法,不準設立小金庫。 (三)醫務人員在醫療服務活動中,不準接受患者及親友的紅包、物品和宴請。 (四)醫務人員不準接受醫療器械、藥品、試劑等生產、銷售企業或33、人員以各種名義、形式給予的回扣、提成和其他不正當利益。 (五)醫務人員不準通過介紹病人到其他單位檢查、治療或購買藥品、醫療器械等收取回扣或提成。 (六)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不準在國家規定的收費項目和標準之外,自立、分解項目收費或提高標準加收費用。 (七)醫療機構不準違反國家有關藥品集中招標采購政策規定,對中標藥品必須按合同采購,合理使用。 (八)醫療機構不準使用假劣藥品,或生產、銷售、使用無生產批準文號的自制藥品與制劑。三、醫德醫風管理委員會職責(一)健全醫院醫德醫風管理保證體系,即院、科二級管理組織,配備專(兼)職人員,開展醫德醫風建設管理工作。 (二)對全院員工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律法規教育、醫德醫風及職業道德教育,不斷提高員工的思想政治素質、增強法律意識和規范職業道德行為。 (三)制定全院性的醫德醫風建設計劃和方案,并組織實施。定期組織檢查、考核各科室貫徹落實的情況,將考核結果進行分析,評價和院內公布。 (四)負責接待受理病人及家屬的來信、來訪、電話投訴醫德醫風問題,并及時解決。 (五)組織召開醫德醫風社會監督員座談會,聽取社會監督員的意見和建議,解釋并落實所反映的問題。 (六)建立完善員工醫德醫風個人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