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幼保健院孕產婦急救中心管理制度匯編2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42289
2024-09-08
22頁
55.71KB
1、婦幼保健院孕產婦急救中心管理制度匯編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xx婦幼保健院孕產婦急救中心工作制度一、危重孕產婦到達急救中心,必須及時報告主任,5分鐘內由當班醫師到現場負責組織搶救,報告急救小組組長,10分鐘內完成病史詢問、物理檢查、開始處置、危重患者應立即請上級醫師診視和會診(通知搶救小組人員必須在接電話10分鐘內到位)。二、科主任應組織醫護人員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搶救,對危重孕產婦應有高度的責任心和同情心,及時嚴肅、敏捷地進行搶救,分秒必爭。三、科室內應有必須的應急設備,規定的急救藥品,通訊設備及應急預案2、。四、搶救過程中要保存全部藥品、安瓿、資料以備核對。五、需立即手術的孕產婦應及時送手術室施行手術,確診后30分鐘內進入手術室。危重癥管理制度1.急危重癥的孕產婦工作應由經治醫師(或值班)醫師和護士長組織,及時報告科主任,必要時通知專家搶救小組。2.科主任要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搶救,搶救工作中遇有診斷、治療、技術操作等方面的困難時,應及時請示,迅速予以解決。3.科室內應有必須的應急設備,規定的急救藥品,搶救設備及應急方案,暢通的通迅設備。4.危急重癥孕產婦進行搶救時人員要按崗定位,由在場的最高職稱的醫師擔任組織搶救工作。嚴格執行各項技術操作常規及查對制度。5.要做好急危重癥孕產婦的現場評論和初步3、總結。孕產婦急救小組工作制度1.應由有一定臨床經驗和技術水平的高年資醫師、護士擔任急組工作。2.對急救高危孕產婦應以高度的責任心和同情心、及時、嚴肅、敏捷的進行搶救。3.接診10分鐘內完成病史詢問、物理檢查、開始處置并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做好各項記錄。4.嚴格執行急救各項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規程,要有危重病員的搶救技術操作程序。5.搶救小組要承擔出診任務,進行及時的轉運現場搶救。6.所有小組人員,應服從領導,分工明確,積極配合。孕產婦急危重癥管理1掌握危重孕產婦急救的基本技能,識別和處理異常分娩的能力。2建立孕產婦搶救中心及綠色通道。3危重病人搶救有記錄,內容要求客觀、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地完成4、或補記;保存搶救過程中全部藥品的安瓿、資料以備核對。4孕產婦在搶救時科主任應主動承擔起總指揮的責任,負責組織搶救工作。5科主任應及時組織有關人員討論總結,分析每一搶救病例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指定改進措施。孕產婦轉運急救制度1.建立與轄區內上下轉診單位的網絡聯系,有明確、通暢的聯系電話及聯系人,建立登記本。2.公布“中心”急救電話。急救中心應有醒目的燈箱,設有醒目的急救通道和搶救地點標識。3.備有處于功能狀態的急救車,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4.“中心”接到急救電話后,迅速啟動搶救小組,了解病情,攜帶急救設備與藥品,5分鐘內出診,迅速趕赴現場,實施搶救或轉運。5.危重孕產婦到達“中心”,5分鐘內5、由當班產科最高職稱的醫師到場負責組織搶救,報告“中心”急救小組組長。6.搶救過程中要保存全部藥品的安瓿、資料,以備核對,搶救結束后及時完成搶救記錄。7.“中心”對每例搶救病人均應進行分析,總結成功經驗和教訓。將搶救結果反饋轉診單位,填寫高危孕產婦轉診與反饋通知單。高危妊娠管理制度為了降低孕婦圍產期發病率和圍產兒死亡率,確保母嬰安全婦產科及門診醫師應對高危妊娠婦女加強管理。1.婦產科及門診醫師對患者做到文明服務,認真診治、熱心宣教、耐心咨詢、廉潔行醫。2.積極開展孕期衛生宣教,防止妊娠并發癥的發生。3.認真開展孕期檢查工作,及時了解孕期健康狀況和胎兒發育情況,要做到早期發現異常,早診斷、早治療。6、4.對屬于高危妊娠范圍的孕婦應加強管理:(1)主動協助高危妊娠婦女制定產前計劃并督促執行。(2)要密切檢測胎兒和胎動,密切觀察胎兒的頻率、規律性和強度,觀察胎兒12小時胎動次數,必要時可教會家屬聽診。(3)必要時進行胎盤功能輔助檢查,胎兒成熟度檢查。(4)凡有遺傳病、胎兒畸形或染色體異常家族史的孕婦或為高齡初孕婦等應進行遺傳學檢查。(5)同時應做好、觀察和診治記錄。(6)認真做好高危妊娠危險因素的評分,根據孕婦的妊娠危險因素,重點做好圍產期的管理指導工作。(7)必要時進行住院觀察治療重癥監護1.監護室的工作人員嚴格遵守崗位職責。2.監護室救治重癥,搶救術后病人,經治療搶救脫離危險或術后平穩轉入7、普通病房。3.保證24小時連續監護工作,制定全面系統的監護計劃、實施措施、嚴密觀察、詳細記錄。4.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搶救程序,熟練掌握各種儀器的安裝使用,搶救藥品、物品、儀器設備定位放置,嚴格交接專人專職負責。會診制度1.凡遇疑難病例,應及時申請會診。2.科間會診:由經治醫師提出,上級醫師同意,填寫會診單。應急科室一般應派主治醫師前往會診,并及時填寫會診記錄。如需專科會診的輕病員可到專科檢查。3.急診會診:被邀請人員必須隨叫隨到。4.科內會診:由經治醫師或主治醫師提出,科主任召集有關醫務人員參加。5.院內會診:由科主任提出,經醫務科同意,并確定會診時間,通知有關人員參加,一般由申請科主8、任主持,醫務科要有人參加。6.院外會診:本院一時不能診治的疑難病歷,由科主任提出,經醫務科同意,并與有關單位聯系,確定會診時間。應邀單位應指派科主任或主治醫師前往會診。會診由申請科主任主持。必要時攜帶病例,陪同病員到院外會診。也可將病歷資料,寄發有關單位,進行書面會診。7.科內、院內、院外的集體會診:經治醫師要詳細介紹病史,做好會診前的準備和會診記錄。會診中要詳細檢查,發揚技術民主,明確提出會診意見。主持人要進行小結,認真組織實施。新生兒窒息復蘇1.擦干全身,擺好體位,肩胛部墊高3cm,吸凈口鼻腔黏液。能覺刺激,輕彈足底心,輕拍后背,20秒內完成。2.觀察呼吸無自主呼吸的用100%氧氣氣囊正壓9、通氣1530秒,呼吸暫停為藥物抑制。給鈉絡酮。3.評價心率,心率于6080次/分,繼續正壓通氣評價心率。心率80次/分,胸外按壓30秒,無效氣管插管藥物復蘇。4.評價心率,心率6080次/分,胸外按壓30秒,無效氣管插管藥物復蘇。5.評價心率,心率100次/分,自主呼吸建立停正壓通氣,評價皮膚顏色,紫紺,給氧。6.有自主呼吸,評價心率,評價皮膚顏色,紫紺,給氧。7.有自主呼吸,評價心率,心率100次/分,(其它同第二條)。8.四肢青紫或紅潤觀察。急危重癥及死亡病歷討論制度1.凡遇急危入院產婦,入院救治7小時后未確診或救治無效者應立即請科主任檢診,并及時組織科內討論。2.對于急危疑難病歷由科主任10、或主治醫師主持有關人員參加,認真進行討論,盡早明確診斷,提出治療方案。3.一般死亡病歷可在出院病歷討論會上一起討論。4.屬于意外死亡病歷無論有無醫療事故均應單獨討論。意外死亡病歷討論一般應在死亡一周內召開,特殊病歷應及時討論,尸檢病歷待病理報告后進行。5.死亡病歷討論會由科主任主持,醫護和有關人員參加,必要時請醫務科派人參加,討論情況應記入病歷。危重病人搶救報告及管理制度1.危重癥的孕產婦搶救必須及時報告科主任及上級醫師,必要時通知搶救小組有關成員參加搶救。2.科主任應組織醫護人員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搶救,必要時通知醫務科及主管院長。3.如遇突發大出血的產婦搶救,需迅速通知醫務科和主管院長組織11、配套急救隊伍。4.科室內應有應急設備、藥品、通訊應急方案急救藥品管理1.護士長負責管理藥品,領取保管報損,應建立帳目,分類保管,定期檢查,做到帳目相符。2.各種搶救藥品專人保管,做到四固定,便于搶救使用,工作人員不得擅自取用。3.搶救時病人所用藥品,注明床號、姓名。搶救工作完畢后,及時核對,按時按量補充齊全。4.必須做好交接手續,交接時雙方共同清點,并簽字。搶救用血管理1.降低孕產婦死亡率,使急危孕產婦及時得到救治.開辟救治綠色通道.實行“先救治,后負款,各項檢查、化驗、合血一路暢通”的救治原則。2.嚴格掌握輸血適應癥,正確應用成熟的臨床輸血技術和血液保護技術。3.急診用血應當按照臨床用血管理12、規定,按要求補辦手續。4.決定用血,必須征得患者或家屬的同意并在輸血治療同意書上簽字,無家屬簽字或無自主意識患者的緊急輸血,應報醫務科或主管院長同意。備案,并記入病歷。5.申請輸血應由經治醫師填寫臨床輸血申請單由科主任批準簽字。6.輸血完畢,將血袋送血庫至少保存1天。7.搶救用血注意事項,按照臨床用血的注意事項執行。接受轉診和反饋轉診病人情況1.進一步加強降低孕產婦死亡率,規范化管理,建立健全相應的領導、專家搶救小組。2.建立信息報告制度“降消項目”搶救中心,定期填報一次轉診搶救危重孕產婦統計表,上報婦幼保健院。3.負責轉診的醫務人員和接診人員應具有急救的能力,轉診時填寫急危孕產婦轉診及反饋通13、知單。4.評價出急危孕產婦后應及時上轉,由上級急救中心反饋轉診病人的診斷、治療、處理、結局等信息,評價轉診是否及時和延誤,不斷提高轉診的效率。5.對急危孕產婦實行首診負責制,發現急危孕產婦建檔管理、專人負責、早期干預及時轉診。產兒科合作1.加強貫徹落實“降消項目”消除各類不利因素。2.兒科醫生每天8點到婦產科病房對新生兒進行查房,一天兩次。對危重癥隨時檢查處置。3.兒科設有新生兒搶救室,對危重癥嬰兒進行重癥監護治療。4.加強產科人員的責任心,在產后12小時內應嚴密觀察產婦及新生兒的各項生命指征并嚴格限制產后出院時間。以免喪失產婦及新生兒的搶救機會。5.兒、產科對新生兒處理、新生兒窒息平分、新生14、兒窒息復蘇等各項指標必須熟練掌握。要求兒、產科通力合作,新生兒第一個見到的是產科醫生。孕產婦急救綠色通道一、建立與轄區轉診單位的網絡聯系,有明確、通暢的聯系電話及聯系人,建立登記本。二、在轄區內公布專用的孕產婦急救電話。急救中心內設有醒目的急救通道和搶救地點標識。三、備有處于功能狀態的救護車,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四、急救中心接到急救電話后,了解病情,迅速啟動搶救小組,攜帶急救設備及藥品,5分鐘內出診,迅速趕赴現場,實施搶救或轉運。五、危重孕產婦到達急救中心,5分鐘內由當班產科最高職稱的醫師到場負責組織搶救,報告急救小組組長。六、搶救過程中要保存全部藥品的安瓿、資料、以備核對。七、產科急救中心15、對每例搶救病人均進行分析,總結成功經驗和教訓。將搶救結局反饋轉診單位,填寫高危孕產婦轉診與反饋通知單(見“降消項目”孕產婦急救轉診網絡管理規范)。搶救藥品管理制度一、各種搶救藥品,根據需要保持一定基數,便于臨床應急使用,各種人員不得擅自使用。二、根據藥品種類與性質分類盒裝放置,每月清點做好記錄,并指定專人負責領取及保管。三、定期清點檢查藥品質量,防止積壓、變質。如發現變色、沉淀、過期或藥瓶標簽與瓶內藥品不符,標簽模糊或經涂改,不得使用。四、搶救藥品應定位、定量存放于搶救車上或專用抽屜內并加鎖,用后及時補充,嚴格交接,做好記錄,保證隨時處于備用狀態。五、搶救藥品實行效期管理做到定期清點檢查對藥品16、批號和失效期有詳細登記,保證急救藥品在有效期內。六、各類藥品應做到四定管理“即定數、定位、定量、定人”。業務培訓制度一、 主任、護士長負責對各級的醫護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安排各科業務學習,組織技術操作訓練。不斷提高各級醫護員的“三基”水平。操作內容人人過關、個個過關。二、主任、護士長結合本科實際情況制定“三基”培訓計劃,要求保證質量,不要走過場,每周下午組織業務學習,有講稿、有筆記。主任隨時或不定期抽查醫生“三基”學習情況,每月考試一次,試卷有存檔,考試成績低于85分一下者扣罰50元。三、新上崗的醫生需經崗前培訓,由主任安排好培訓計劃。半年期學習培訓,期滿進行“三基”考核。完成規定的書寫病歷考試17、,合格者方能轉正。四、有計劃的選派技術骨干到院外進修學習、參加學術交流,選拔和推薦人員進行學習培訓。五、檢查科主任制定的業務學習安排,考核執行情況,實行獎懲兌現。高危孕產婦管理制度一、 高危孕產婦篩查制度所有的孕婦應在鄉衛生院或鄉以上醫療保健機構建立孕產婦保健手冊。建冊時要注意詢問既往難產史、生育史、內、外、婦科病史。醫療機構在產前檢查時必須做心、肝、腎、血液等內科病史的采集和檢查,同時要認真做規范的產前檢查和記錄,早期發現妊娠并發癥和合并癥,篩出高危孕產婦。產前檢查要按照高危孕產婦評分標準進行高危篩查,評分在10-30分以上者到縣級及以上機構分娩。二、高危孕產婦首診制度醫療保健機構對高危孕產18、婦要實行首診負責制。首次發現孕產婦高危因素的保健機構,在孕產婦手冊封面右上角注上“高危”字樣,在孕產婦保健手冊中將評分結果做好記錄,并進行高危孕產婦專案管理,由專人負責,早期干預。告知孕婦高危妊娠可能出現的不良結局,盡早確定分娩醫院,避免診治延誤。三、高危孕產婦逐級報告制度 村級發現高危孕產婦及時報告鄉(鎮)衛生院;鄉(鎮)衛生院負責管理全鄉(鎮)高危孕婦,每月將本鄉高危孕婦報區婦幼保健院;區級醫療機構每月將本院高危孕產婦報給去婦幼保健院。四、高危孕產婦追蹤隨訪制度區婦幼保健院負責將篩查出的高危孕產婦及時反饋到孕婦所在的鄉(鎮)衛生院;鄉婦幼保健醫生定期下村跟蹤隨訪高危孕產婦。五、高危孕產婦護19、送轉診制度 對高危、危重孕產婦實行村、鄉、縣或縣、市、省三基轉診模式。必要時可進行跨級轉診。負責轉運的醫務人員和接診人員應具備在轉診途中初步急救的能力,轉診時要使用高危孕產婦轉診及反饋通知單。鄉(鎮)衛生院一旦識別出高危孕產婦(評分分)及時上轉。區產科急救中心要及時向下級轉送單位反饋轉診病人的診斷、治療、處理、結局等信息,評價轉診是否及時和延誤,并指導和糾正不正確的處理方法,不斷提高轉診的效率。xx孕產婦呼救、運轉、搶救運作程序危重孕產婦呼救急診產科急救中心值班人員產科急救中心接診直送通知急救領導小組搶救室通知急救專家組產房手術室化驗、輸血科藥房相關科室通知xx婦幼保健院孕產婦急救工作流程圖 主任、值班醫生孕產婦急救中心領導小組搶救小組進行搶救(麻醉、內科、兒科、外科、血庫、化驗)危重癥討論住院、反饋轉上級醫院上報醫務科、領導小組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8-14
14份